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张仪和商鞅都是秦国的名相,两人的结局为什么都不一样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7 23:47:04

张仪和商鞅都是秦国的名相,两人的结局为什么都不一样

对张仪和商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张仪和商鞅,都是秦国的名相,前者是秦惠文王时期的名相,后者是秦孝公时期的名相。

然而,这两位虽然都是秦国的名相,但是他们的结局却大不一样。商鞅在秦孝公死后,被人诬告造反,最后造反被杀。可是秦惠文王就连商鞅的尸体都没放过,将其拿出了施以五马分尸刑罚,而张仪就幸运多了,虽然在秦惠文王死后,张仪遭到了秦武王的厌恶,但是张仪好歹也是成功地从秦国离开了,这已经算是功臣身退,十分难得了。

那么,同样是名相,为何两个人的结局这么不一样呢?

一、两人身处的时局不同

商鞅是秦孝公时期的人物,秦孝公时期,正是各国锐意变法的时期,而秦国也正经历著名的商鞅变法。

但凡变法,就意味着推翻原有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这听上去很不错,但是实际上却意味着要触及一大批固有势力的利益。

而在那个年代,这批固有势力有一个统一的名字,贵族。

这些贵族势力盘根错节,彼此之间相互依靠,相互对立,一旦有人要对他们不利,他们就会联合起来一起反对。

别说是臣子了,有时候就连君王都难以控制,楚国就有一个君王,因为触及贵族利益,被人暗杀了,名字我就不说了,因为我忘了,但是肯定有。

虽说秦国因为地处西方,长期远离中原文化,对这方面不是太在意,但是秦国内部依旧有着相当数量的贵族。

秦孝公在的时候还好说,秦孝公一死,商鞅没人报了,新君秦惠文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将商鞅给卖了。

张仪就不同了,张仪是一个纵横家,他的任务说白了就是瓦解六国的合纵攻势,也就是说,恨张仪的应该是其他国家的人,而不是秦国。

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楚怀王对张仪就恨的要死,宁愿给城池,也要把张仪杀了。

二、两个人理念不同

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而张仪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法家的人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严苛,比如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就是天资刻薄,意思就是说商鞅是个残忍少恩的人。

这也可以理解,法家代表的实际上就是君王,所谓的法家三派法、术、势,他们看似是不同的派别,但是核心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都是从君王的利益角度出发的。

而君王和百姓,实际上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以君王视角看待众生的法家,就注定了他们是脱离了群众的,这样势必会引起民众的不满。

在战国时期,因为有对外战争的存在,这种不满会转移到战争上,但是到了大一统王朝的时候,这种不满就会爆发,秦朝二世而亡就是很好的例子。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表明一点,那就是商鞅性格不讨喜。

而张仪就不同了,作为纵横家,想要游水这些刁钻的君王,一个必备的素质就是洞察人心,说白了就是情商得高。

因此,纵横家出身的张仪很明白如何取悦他人,也懂得如何为自己谋后路。

秦惠文王死去,秦武王即位以后,张仪意识到秦武王对自己的不喜,于是就借着为秦国着想的计策,逃到了魏国,为自己谋了后路。

秦惠王死后,张仪为何没有像商鞅那样被清算?

古语有云:伴君如伴虎。常伴在君王身边的人,就如同伴在一只老虎的身边。不管你以前做过什么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只要一步走错,就很可能会掉入万丈深渊。这样的例子也并不是没有,反而还很常见。

今天我们所说的主人公就是张仪与商鞅,他们都是秦国有名的大功臣,但两人的结局却完全不同,等待商鞅的是五马分尸、惨死于市;而张仪的结局虽说也不是怎么好,但相对于商鞅来说,还算是比较圆满的。那他们的结局为何会有着如此之大的差距,大家不要着急,让小墨为您解开心中的疑惑!

一、商鞅与张仪相比,前者在国内为自己树立了过多的敌人!我们都知道是商鞅的办法使秦国变得更加强大,但我们往往都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在办法改革的过程中,势必会推翻一些传统的法律、制度与习俗等,在商鞅提出变法之时,不乏有一些老臣与贵族提出反对的意见。

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秦国强大了,也并不一定代表那些贵族与老臣强大了,甚至还可能会侵犯到他们的利益。因此,在商鞅走向人生巅峰的同时,他也为自己埋下了太多的敌人。在秦孝公的庇护下,这些老臣贵族不敢拿商鞅怎么样,但是在秦孝公这个强大的靠山倒下之后,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反观张仪,他的任务基本上类似于国家的外交官,靠着一张嘴帮助秦国解决国际问题,而且张仪的连横计划,不仅对秦国是一个好消息,对秦国的百姓也是一个好消息。这也就意味着张仪在秦国是得民心的,商鞅是失民心的。

二、商鞅与张仪的价值观不同对于商鞅来说,他是一个信仰至上的人,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说是义无反顾。他的办法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取信于民,对于他提出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项更是为自己埋下了巨大的祸患。这项法律颁布之后,还真的有一个王子犯法了,这个王子还是个太子。商鞅为了保证自己的办法能够成功与法律的至高无上,他坚决要求实行惩罚。他的这一动作也激怒了嬴驷和公子虔等一众权贵,最后使自己落得一个五马分尸的结局。

反观张仪,他没有像商鞅一样,是一个信仰至上的人。在秦惠王死后,张仪知道自己大势已失且聪明的他想到了商鞅的结局,为了使自己能够明哲保身,他找了一个理由,去了魏国,从而全身而退。

收笔:通过对商鞅与张仪两人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商鞅在自己的变法中为自己树立了太多的敌人,而且他还是个理想主义者,为了自己的办法不顾一切。等到商鞅失去自己的靠山后,他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对于张仪而言,他并没有为自己树立过多的敌人,并且他自己也能分得清时局的凶险,一旦发现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后,张仪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自己全身而退,这也正是两人结局截然相反的根本原因。

【END】

秦朝时代为何商鞅遭车裂,而张仪得善终?

商鞅作为一个改革家,不可避免的要触动旧权贵的利益,要重新分蛋糕必然要得罪一大批利益集团,都到了这个地步,这已经不是秦惠文王能不能保得住他的问题了(更何况商鞅曾经得罪过的人里恰恰就包括彼时秦国的这位继任者),尽管商鞅被处死车裂,然而商君之法却继续施行,而张仪不过是活在商鞅开创的体制下的一个秦国官僚和谋士而已,一个谋国之人和一个谋万世之人又要怎么做对比?

诚然,百家争鸣的时代人们就喜欢津津乐道那些杀伐决断尔虞我诈的桥段和故事,张仪再牛逼,也不过是个纵横家逞口舌的谋士而已,然而商鞅则完全不同,他从根本的制度上奠定了秦国强盛的基础,在他之前和同时早就有人实践过变法的案例,但是只有他做的最成功最彻底。

秦国的虎狼之师是由商鞅的军功制度打造的,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只不过是巧妙地在外交上帮助秦国周旋于列国之间,使得秦国的霸业能够推行的更顺利而已,张仪的下场其实也未见得多好,他为秦国奉献一生,与公孙衍斗,与屈原斗,与陈轸斗,晚年被秦武王猜忌,郁郁不得志,晚景凄凉,不是活着就比死了更幸运的。

张仪的合纵连横的传奇并不具备唯一性,后来的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在策略上同样可以与之媲美,再后来诸葛亮鲁肃各自为老板提出的蓝图等的高明程度同样不亚于张仪,然而后世出现第二个商鞅,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商鞅身死而变法犹行,秦国的国力自此长期名列七国榜首,

秦国才由此成为吸纳六国最优秀的人才的舞台和土壤,从这个角度来说,商鞅付出的代价是人亡政续,而张仪,他的死并不足以改变和触动什么,合纵连横的事业同样有其他的杰出的领导者们在效仿实施,商鞅在时的光芒太盛,秦国几乎无人能与之比肩,而与张仪同时的秦国同样还有司马错、樗里疾、甘茂等一流人才,甚至于在取蜀战略上张仪的表现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相比于商鞅,他还没那么大本事得罪秦国大部分既得利益者,所面临的困境也远不及商鞅面临的那种不死不足以平众怨的程度,明哲保身商鞅做不到,

张仪其实也未必能做到,只不过张仪察觉到危机感之时,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自己识相及时脱身风紧扯呼,并非没有周旋的余地,而真要把他放在商鞅面临的局势里,怕是死相只会更难看。

为什么在秦国当相邦,结局都很凄凉?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秦国历经上百年才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上百年间,秦国出现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等四位雄主,出现了白起、司马错、王龁、王翦等名将,同时也出现了商鞅、张仪、甘茂、范雎、吕不韦等名相。相对于秦国的名将,秦国的名相下场似乎都不是特别好,除了樗里疾等少数几位丞相之外,大多数丞相的下场都比较凄惨。


商鞅变法成功,商鞅本人最后却落了个车裂、灭族的下场。张仪辅佐秦惠文王打破了六国合纵,最后只能灰溜溜地离开秦国,晚景凄凉。甘茂曾经率领秦军贡献宜阳,打通进攻东周的道路,最后只能逃离秦国,死在他国。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策略,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但是最后被罢相,病死在封地。吕不韦曾任秦国相邦,辅佐两代秦王,最终流放到了蜀地,吕不韦饮鸩自杀。后来的李斯,下场也非常凄惨。

商鞅、张仪、甘茂、范雎、吕不韦等丞相,都为秦国的强大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秦国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这些才华与能力兼具的名相,下场都相对凄凉呢?


古代社会,政治方面有一对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大多数时间内,君权要高于相权。相权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牵制君权的作用。君权与相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秦国时期,也存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秦国的君主一方面要使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担任丞相,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大权旁落。

当秦国丞相的权力过大之时,君主就会适当地削弱丞相的权力。张仪、范雎等长时间掌握国家权力,自然是君主们清除的对象,自然会想尽办法整治他们。不光秦国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余诸侯国也曾经出现类似的问题,经常出现罢相的情况。秦国的丞相只要不是宗室或者特别平庸,下场都比较凄惨。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位秦君登基,都有可能会更换一批文武官员。新任君主会选择忠于自己的大臣,更会选择“自己人”出任丞相。所以每当新君主登基或者亲政,往往会撤换掉前任丞相,或者想办法打击前任丞相。

秦孝公去世之后,商鞅失去了靠山。秦惠文王需要用商鞅的人头,摆平国内的反对势力。秦惠文王上台之后,便除掉了商鞅。秦惠王去世之后,张仪失去了靠山。秦武王对张仪并不感冒,于是张仪只能灰溜溜地离开秦国。秦武王时期,甘茂得到了重用。秦昭襄王登基之后,甘茂不被重用,离开了秦国。吕不韦帮助嬴异人得到了秦王宝座,并且辅佐秦始皇,秦始皇亲政之后便罢免了他。


正是由于“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秦国丞相才会出现“走马观花”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秦国,其他诸侯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比如赵孝成王去世之后,廉颇被排挤。燕昭王去世之后,乐毅不再被重用。魏文侯去世之后,吴起被迫出走魏国。楚悼王去世之后,吴起被杀害。这种“凄惨”不是秦国丞相独有,而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

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同为丞相的樗里疾下场就比较好。樗里疾的能力不弱于张仪、甘茂,历经了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而屹立不倒。樗里疾之所以能够成为秦国政坛上的“常青树”,在一定程度上和其宗室身份有一定关系。当然这种情况也存在于其他诸侯国,比如赵胜、魏无忌等在本国的地位也相对稳固。


商鞅、张仪、甘茂、范雎、吕不韦无一例外,都是外邦人。商鞅是卫国人,张仪是魏国人,甘茂是楚国人,范雎是魏国人,吕不韦是卫国人。秦军之所以任用这些外邦人,其实主要是看中他们的才华。一旦这些人没有可利用的价值,秦国君主便会摒弃他们。当然,并非所有秦国人都信任这些“才子”。当年秦始皇就曾经下过“逐客令”,虽然最终收回,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秦国人对外邦人的看法。

这些丞相手中的权力也完全来自于君主,本身的政治根基并不足。丞相只有依靠君主,才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一旦失去了君主的支持,这些丞相就成了“无根之水”,又如浮萍一般随风飘摇。秦国的外邦丞相,被罢相之后,要么郁郁而终,要么另投他国,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樗里疾、赵胜等宗室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顾虑,他们再不济也有宗室的身份,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封赏。

虽然秦国丞相的位子并不好做,但是由于秦国强大的综合国力,还是有不少人希望到秦国谋得一份差事,发挥自己的才能。商鞅、张仪之后,又出现了甘茂、范雎、吕不韦、李斯等人。这些“贤才”的下场虽然比较凄惨,但是都在秦国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朝时代为何商鞅遭车裂,而张仪得善终

秦朝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可以说秦朝之所以可以统一天下,主要是因为一个人的功劳,这个人就是商鞅,商鞅因为变法,所以让秦国的军队战斗力变得非常的强大,从而统一了六国。

不过商鞅的下场是非常的惨的,被五马分尸了,而另一个对于秦国功劳非常大的张仪却很幸运的老死在家里,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说商鞅改变了秦国的政治体制,让很多的贵族丢掉了原本可以拥有的特权,而且他们也不能快活的过一辈子,只能上战场去和敌人拼命才能获得爵位,而且之前的金钱等等都需要战功来换取,所以秦国贵族深恨商鞅。

而张仪只不过是替秦王游说诸侯,让诸侯都割地称臣而已,他并没有改变秦国的政治体制,没有触及到贵族既得利益,所以,秦国的贵族不会和他过不去,再加上张仪一直服侍同一个秦王,而商鞅则是服侍第二个秦王的时候被杀了,另外就是张仪知道功成身退,而商鞅却没有这个想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9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