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战国名将李牧是怎么挫败秦国打击匈奴的两场战役分析李牧军事思想!

以史为鉴 2023-06-17 23:05:05

战国名将李牧是怎么挫败秦国打击匈奴的两场战役分析李牧军事思想!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两场战役分析李牧军事思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战国时期将星璀璨,各种神操作都让后世军事家敬仰万分,其中有一位大佬(李牧),他的战绩碾压很多人。匈奴肆虐边境时,赵国束手无策,但他一战斩杀了十万匈奴,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犯境。秦国压着赵国打的时候,他“连却之”。别的将军一生征战都无法成为时代的名将,但是他两战就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为什么李牧这么厉害?我们从赵破匈奴之战、肥之战两场战役上看李牧的军事思想。

赵破匈奴之战:李牧一战成名,匈奴十余年不敢犯境

李牧长期负责雁门郡的治安,对此地的人文风俗、地理地势非常了解。在冷兵器时期这两大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在很多时候都能决定战争的胜负,也正是因此影响了李牧的作战方针。别人的作战方针往往都是硬碰硬,但是受机动性不足的影响,赵国将军频繁失利。而李牧的作战方针不一样,李牧他遇见匈奴就跑,而且严禁士兵反击匈奴,违背者斩立决(有敢捕虏者斩)。不过李牧在边境还有一系列措施,具体如下:

1:大力发展民生:李牧让百姓们恢复生产,但是一看到士兵点燃烽火,那就必须撤回堡垒。这一点好就好在边境百姓能就业,百姓们通过放牧、耕种、走商积累了民间资本,而且为李牧幕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税收。钱这玩意不说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能解决大多数问题,最起码犒赏士兵、购买军械没问题。李牧的边防军每天都用牛肉的伺候着,而且还开始给部队换装,精良的战车、彪悍的战马源源不断,大大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2:激起士兵好战情绪:当时有一条记载是“日击数牛飨士”,意思就是每天士兵都有牛肉吃。古代牛是重要生存资料,李牧为啥能让士兵天天吃牛肉?这个牛怎么来的?俩个来源,第一是向百姓购买、第二就是掠夺匈奴。如果是前者,那就证明当时百姓畜牧业很发达,但是没有任何史料说雁门畜牧业发达;如果是后者,那就很有意思了。杀几个匈奴,就能抢一些牛羊来填肚子,士兵好战情绪怎能不提高?根据目前出土的文物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雁门有发达的畜牧业,所以我更倾向于后者。后者的影响很多,比如:士兵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李牧对地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士兵作战情绪高涨。

但是李牧遇见匈奴就跑,这一点让人很不满,匈奴人认为李牧胆小、边疆士兵认为李牧怯战、赵王顾及民意三番两次让李牧注意点,但是李牧仍旧不为所动,以至于赵王把他召回。随后匈奴频繁南下掠夺,而赵国屡战屡败,伤亡惨重。迫于无奈,赵王去请李牧复职。但是李牧不服气,所以托辞有病,这一点跟李云龙有一拼,你想让我保家卫国,还想让我自己搞钱养兵,关键还急于求胜,啥好事都让你赵王占了,这叫不讲理。

赵王一再强令让李牧复职,这个时候李牧就开始要自主权了,要求赵王允许李牧用自己的方法,不然不会出任。迫于无奈,赵王答应了李牧,给了他想要的自主权。之后李牧官复原职,而且恢复了他在任的一系列政策。匈奴又遇见了“李跑跑”、边境士兵又有赏赐了、百姓又开始恢复生产。经过长期的装孙子,李牧最终决定翻身当爹,他挑选了1300辆战车、1.3万匹精良战马、5万勇士、10万弓箭手,开始谋划一把大的战略行动。

李牧先是让百姓们带着牛羊去放牧,用一块肥肉吸引匈奴的注意力。匈奴发现之后就派小股部队入侵,李牧故意示弱丢下了几千人给匈奴。匈奴一吃甜头就忍不住了,单于亲自上马带领大部队入侵赵国。但是李牧早已设置好了包围圈,自己诱敌深入,两翼迂回包抄匈奴,一举挫败匈奴,斩杀十余万人马。随后开始扩大战果,打败了东胡、收服林胡,单于远遁漠北,此后匈奴十余年不敢冒犯赵国边境。李牧一战成名,并且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可见赵国对此战对认可程度。

肥之战:大挫秦军,功拜武安君

公元前233年,秦国大举犯境,一路高歌猛进,兵锋直指邯郸。赵国已经经历了“长平之战”,国内蒙上了一片阴影,乐乘出逃、廉颇投魏、田单、赵奢都已经去世,赵国能拿得出手的名将一手可数。在这种情况下赵国情势十分不乐观,赵王连忙从雁门把李牧调回来,并且拜为大将军,让其负责赵军反击工作。

李牧带着边防军与赵国中央军回合,并且在宜安与秦国展开了对峙。李牧分析了情势,认为秦国经历了连胜,士气高涨,此时与其争锋并不是明智之举,所以选择暂避锋芒,坚壁清野、拒不出战。长平之战历历在目,秦将桓齮想要复制一下白起的胜利,引诱赵国援助肥下,然后等赵国军队离开堡垒之后突然袭击,一举歼灭李牧军团。结果秦国玩脱手了,李牧并没有去援助肥下,反而是来了一波围魏救赵,直接袭击秦国大本营,夺走了秦国的辎重。

对于部队来说,失去辎重就是死路一条,赵括不就是这样死的吗?因此秦将果断回救秦军大本营,结果半路上中了李牧的伏击,秦国大败。对于此战战绩并没有过多的描述,但是战后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可见其功劳还是不小的。这两战都使李牧大放光彩,但是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李牧死于政治斗争,一代名将就此陨落。虽然李牧死了,但是他的军事思想永不过时,江郎从这两场战争总结了李牧的军事思想。

李牧的军事思想

1:等待战机

“交易是一场等待的游戏,而耐心就是一项重要的技巧。”在军事、经济中耐心都是非常需要的,李牧最擅长的就是等待战机。他从来不会去主动出战,他永远都是在暗处的蛇,不动则以,一动就要你的命。匈奴小看李牧的时候,李牧一举斩杀匈奴十余万人;秦国急于求胜的时候,李牧一举大挫秦国。古今中外多少名将输在“急功近利”上了,远的不说,赵括就是一个典型。一个优秀的将领,必须具备忍耐孤独、不解的心态。

2:创造战机

等待是没问题的,但是大佬们他们会在等待中创造战机。李牧不断示弱,就是消除匈奴的警惕,以至于抓住心理漏洞大破匈奴。在对战秦军的时候李牧并没有被牵着鼻子走,反而是选择“围魏救赵”,并且在秦军回援的时候伏击秦军。这一点对于战斗的胜利是有很大的影响,灵活创造战机、运用战略计策也是一个必备元素。

3:壮大自身实力

在历史上有无数计谋,但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非常有用的。一力破万法,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李牧就非常注重提高自身实力,在雁门的时候大力提高士兵待遇,以及引进精良装备、战马,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提升自身实力。当自己实力与敌方实力形成代差时,那么就可以用强力碾压对方,车轮战、添油战术都是围绕着自身实力衍生的策略。

战国名将李牧有什么优秀战绩?为何他结局如此悲惨?

战国名将李牧有什么优秀战绩?为何他结局如此悲惨?李牧是祖国著名的将军,他的一生没有战败,但最终因奸臣的异己而死在了自己忠诚的国王的手中。后起之秀。这是一辈子没有败过的耳目,他为什么最终在奸臣口中惨死?在六国冲突的那个历史时期,每个国家都在想一个独一无二,每个国家都可能发生特别混乱的战争,发生合并和分裂。祖国当时是个小国。国土比较小,但祖国经常出现拥有一百名敌人的武装,因此其他国家对祖国也有所顾忌。

李牧的出现对祖国来说是幸运的。李牧最初部署在边疆地区匈奴,但由于擅长抵抗匈奴,因此受到了国王的重视。李牧也擅长使用兵法。很多人都败过李牧的诡计。新君主上任后,李牧被重用,率领军队多次阻止秦国对祖国的攻击,保障了祖国人民的和平和国土的完整。

挑拨离间。如果统治者总是保持对李牧的充分信任,当时统一六国不一定是秦国。秦朝攻打赵国,不能长期居住,看到自己的国力和兵力继续这样消耗,便采取了计谋。秦国收买了赵周围的一名奸臣,这位奸臣在赵身边一直耳语,说李牧的坏话,这种挑拨离间的方式实际上起到了作用。李牧辞去职务,失去了领导军队的权力。李牧本来可以像廉颇一样造反逃离祖国,又谋生,但他没有,最终被赵王暗杀了。李牧死后不久,祖国走向灭亡的命运。

李牧死后不到三个月,王璒率领大军消灭赵国,“李牧死了,赵国死了”。李牧作为赵国最后的支柱,生前与匈奴、秦国作战没有落入下风,但他一死,赵国就灭亡了。 这也印证了他的才能。其实,我曾经想过,如果李牧、白起在同一时间,在长平之战中,两人作为双方大将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各位,想想这个问题。 很有趣。

李牧的成名之战是什么战役

李牧的成名之战是肥之战。 

1、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名将李牧率赵军在肥(今河北晋州西)全歼秦军的截击战。

2、李牧在战略上采取避其精锐、击其惰归之策。当得知敌军识其意图,诱其出战,全歼于野时,遂将计就计,用围魏救赵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战时,又采取正面阻敌,两翼包抄的战术,全歼秦军。这是一个围魏救赵的典型战例。

3、李牧大败匈奴之后,又趁胜利之势灭了在赵北部的匈奴属国襜褴、东胡、林胡等王国,迫使单于向遥远的北方逃去,完全清除了北方的忧患。这次战役以后,过了十几年,匈奴兵还不敢来入侵赵的边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8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