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诸葛亮为什么没能联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历史广为人知,深受广大历史爱好者的喜爱,其中有两位三国“巨擘”更是人人知之,粉丝无数。其一乃是曹魏政权的头目曹操,另一则是历史上武力值爆表的武庙十哲诸葛亮。曹操是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以惜才著称于世,麾下统揽无数精英人才;而诸葛亮则拥有经天纬地之才,凭借一己之力,帮助刘皇叔逆天改命。既然他们一个是重视人才的王者,一个是才华纵横天下的人才,为什么却没能走到一起呢?
诸葛亮和曹操有旧怨
曹操曾经攻打徐州,惹得徐州牧陶谦内心不愤,对曹操厌恶至极。恰逢有一个天赐良机,曹操之父曹嵩正好从陶谦的领地路过,这个消息被陶谦知道后,陶谦觉得机会难得,正好报曹操攻打徐州之仇,于是派人追击曹嵩,并将曹嵩在他的境内击杀。
“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后汉书》
曹操可不是善男信女,这种被陶谦欺负到祖宗的大仇,他必然要报,于是再次举兵攻打徐州,不破不休。徐州哪里是曹操的对手,最终被曹操一一攻破,屠戮五城,人数多达数十万之多,虽然他是为父报仇,但是手段却过于残忍,迁怒于无辜百姓的做法,令天下震惊。
诸葛亮的老家正是在琅琊,属于陶谦管辖境内,曹操攻打徐州,迫使诸葛亮举家迁移荆州,曹操屠杀徐州人这件惨案,诸葛亮算是一个目击证人,触目惊心。诸葛亮一身正气,为人正派,又被曹操的暴行逼迫得举家迁移,自然不可能再投奔曹操。
诸葛亮名声不显
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曹操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久矣,基业已见,王气初现。麾下的武将自然不必多说,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将,文臣也多如繁星,其中又包含了荀彧这样的泰山级别人物,也有郭嘉这样的能人志士。曹操和刘备不同,刘备屡次受挫,继续一位“定海神针”为他出谋划策,而曹操却已经羽翼丰满,如果不是有能力盖世的人才现世,曹操根本没有必要再演礼贤下士戏,只需要等待人才投奔即可。
诸葛亮虽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他名声不显,只在荆州一带略有盛名,而荆州并非曹操之地,距离又远,所以曹操不曾听闻有诸葛亮这一号,即便有人举荐,曹操也不会相信,更不可能不远千里地去寻一个无名之辈。直到诸葛亮出山之后,跟着刘备东征西讨,这才渐渐打响了自己的名气,匡扶汉室的口号一出,从此曹操与诸葛亮则再无相聚一室的机会,更无法一起征伐天下了。
诸葛亮有自己的打算
诸葛亮没有投奔曹操,主要取决于诸葛亮本人,因为诸葛亮是一位千古贤相,更是武庙十哲之人,身怀经天纬地之才,如果想投奔曹操,自然会有一席之地。但是如此的“一席之地”却并非诸葛亮相求之物,他追寻的是匡扶汉室的正义,而非委身到暴虐曹操之所。
诸葛亮铁了心跟刘皇叔打天下,《隆中对》也是站在刘备角度拟定。尽管刘备与曹操相比,当时的基础极差,但是他却是最正宗的皇室宗亲,是汉献帝的皇叔,跟着刘备,那是高举“匡扶汉室”大旗,为天下苍生取义,这样的立场符合诸葛亮的志向。
诸葛亮何等人物,自然看得出曹操取天下的概率更大,但是他却偏偏逆天而行,只为了“匡扶汉室”。这样的大义,加上“死后而已”的忠心,才使得身怀天地之才的诸葛亮,仅仅三分天下,就被尊为了武庙十哲,这足以显示了他的选择何等正确,也得到了后世历代的认可。这一点远非司马徽可比,司马徽固然识时务,但是却并非俊杰。
如果说诸葛亮有一点私心的话,恐怕也只能从三兄弟侍三主来看,诸葛瑾在东吴为官,诸葛诞在曹魏领兵,诸葛亮在蜀汉为相。有人说这是诸葛氏的投机之举,三足鼎立,必有有一脉称雄。其实不然,如此明显之举,试问哪一位君王看不破?诸葛亮跟随刘备,而没有去与自己的兄弟一个阵营,恰好说明他的志向更远大,绝非他的两位兄弟能够相比。
“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太平御览》
诸葛亮在曹操阵营站不住脚
在曹操的阵营当中,势力盘根错节,都是世家门阀,有不少更是曹操的亲戚,而在谋臣这一系,荀彧是绝对的大佬,有话语权,曹操手下一个早期的谋士,名为戏志才,就是荀彧推荐,后来戏志才死了,曹操想再招一些人才,于是又问荀彧,在汝颖地区,还有其他人才吗?这个时候,荀彧推荐的人正是郭嘉,于是郭嘉得到了曹操的重用。
“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三国志》
荀彧深得曹操器重,而荀彧又是汝颖集团的领袖,如果诸葛亮来到曹操阵营,也很难在他们的压制之下出头,甚至会被排挤。毕竟诸葛亮与贾诩不同,诸葛亮不是委曲求全之人,若无法获得信任,就无法施展才华,壮志更是难酬,这样的窘境诸葛亮自然不会选择。
诸葛孔明丞相,虽然不是《三国演义》中“近妖”的神人,但是在某些方面,《三国演义》还是过于低估了诸葛亮的能力。至于诸葛丞相的功过,虽然纷争不断,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历史地位。
说到三国,诸葛亮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没有诸葛亮,曹操早就把刘备灭了,那就没有后来的魏蜀吴三足鼎立了。
为什么诸葛亮会死心塌地的为刘备卖命呢?按诸葛亮的说法,是因为刘备能礼贤下士,能三顾茅庐,所以才有了隆中对。俗话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因为刘备慧眼识人而尽心尽力地追随他、辅佐他固然是一段佳话,但是这里面还有隐情。
什么隐情呢,诸葛亮与曹操之间有不共戴天之仇,说白了,就是曹操派人杀了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按照《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中的说法,?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卒?。
其实这是为尊者讳,诸葛珪其实是死于曹操之手,为什么大鹏要这么说呢?就在泰山这两个字上,不知道大家还记不得在三国时,泰山发生过什么大事?对,就是这件事。初平四年(193年),曹操让泰山郡守应劭送老爹曹嵩过来团聚,结果曹嵩在去泰山的路上被人给杀了,一家老小几十口无一活命。
曹操为报父仇,就带着人杀过来了,泰山郡守应劭见势不妙,就跑到袁绍那里避难去了。应劭跑了,二把手诸葛珪却没法跑,因为诸葛家族的根就在这里。当时的曹操很不冷静,迁怒于百姓,凡杀男女十余万人,泗水为之不流。所以,大鹏推测诸葛珪极有可能也死于曹操之手。
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当时正在刘表手下做事,闻讯就从荆州赶了过来,但是来晚了,诸葛珪已死,诸葛玄只好带着年幼的诸葛亮和诸葛均等人回了荆州。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当时干嘛呢?他正在外地游学,等他闻讯赶回泰山的时候,一切都变了,家也没了,父母兄弟姐妹也都不见了。
当时,汉朝比较安定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江东,一个是荆州。诸葛瑾也不知道诸葛亮他们去了荆州,于是就自己跑到了江东。这就是诸葛亮隐居南阳之前的经历,后来,大姐嫁与蒯祺,二姐嫁与庞山民,自己娶了黄阿丑,家族才逐渐安定。
至于诸葛瑾什么时候跟诸葛亮他们联系上的,非常难说。因为江东和荆州是世仇,常常开战,锦书难托,大鹏也不知道他们弟兄之间有没有联络过。但是,对曹操的仇恨早已深埋在诸葛亮的心中,直到有一天,书童过来告诉他门前来了三个人,其中又一个自称刘皇叔,那一刻,仇恨的种子发芽了。
曹操志在天下,诸葛亮这样的一代奇才,当然是他求之不得的觊觎目标。他曾向诸葛亮表达过求贤之意,却没能说服诸葛亮,原因有两点。
一、曹操是怎样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与求贤之心的?
《魏武帝文集》与《全三国文》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曹操曾向诸葛亮修书一封,随信寄去5斤鸡舌香,书信内容是:“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鸡舌香,是古代的一种植物香料,价格昂贵。古代没有牙刷牙膏,朝廷大员上朝时,为了防止在与皇帝奏对时口臭熏人,都会在口中含几粒鸡舌香。曹操想用这种方法向诸葛亮暗示,只要诸葛亮归顺他,定能青云直上,成为朝廷新贵,挖人的意图昭然若揭。但诸葛亮对此却并未做出任何反应,等于婉拒了曹操。
二、两人的世界观与价值取向差别太大,诸葛亮对曹操的某些做法并不认同。
诸葛亮幼年时,曾在老家琅琊郡生活过很长时间。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带兵攻打徐州军阀陶谦,所过之处,烧杀劫掠,村落为墟,“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遂略地至琅邪、东海,所过残灭”。诸葛亮的家乡也受到波及,他耳闻目睹了曹军的残暴行径,对曹操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作风,非常不满,因此注定了他不可能跟着曹操干。
三、诸葛亮的处世之道:宁为鸡首,毋为牛后
诸葛亮之所以放弃曹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的处世之道是“宁为鸡首,毋为牛后”。刘备虽然实力弱小,人才稀缺,但正因为如此,诸葛亮可以非常容易地稳居文武百官之首。但曹操手下则不然,文武人才济济一堂,郭嘉、程昱、荀彧等人才层出不穷,竞争激烈,诸葛亮很难在其中脱颖而出。达到在蜀汉那样的高度。
综合以上原因,诸葛亮最终放弃了曹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7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看视频,学中华历史故事——昭君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