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安史之乱时唐军去哪里了为什么没人守城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7 22:50:45

安史之乱时唐军去哪里了为什么没人守城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史之乱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755年,安禄山亲率自己的20万反叛大军直逼洛阳,而此时的唐军却是节节败退,唐玄宗李隆基携杨贵妃等众人西逃。那么此时的唐军在哪里呢?为何会让安禄山的20叛军兵临城下?

这就不得不从唐朝的兵役制度说起了。

话说唐朝建立初期,延续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府兵制。这是一种怎样的兵役制度呢?大致上来说就是当时的官兵们平时既要种田又要操练,但是可以不用缴纳赋税,到了战时,则自备武器上战场。这在南北朝时期是非常实用的,因为当时诸侯割据,每个政权的地盘都不大,经济又都还不景气。

可到了唐朝就不适用了,为啥?地盘太大了,军队一旦出动经常就是一年半载回不来,这样的话,家乡的耕地也就没人打理逐渐荒废了。所以后来在唐玄宗中期,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兵役制度,是为十节度使制度。

意思就是将天下分为十大战区,每个战区的司令就是节度使。

一个节度使当然是无法对抗中央的,可后来为了对付游牧民族,便出现了一位将领兼好几处节度使的情况。当时的安禄山就是兼任三镇节度使,可谓是超级大军阀。这节度使最初也只有统兵的权利,还是容易控制的,可后来为了战争的需要,中央又逐渐将地方财政支出权和人事任免权都交给了他们。这样一来的话,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节度使便不再完全听命中央政权的话了。

当时的唐朝,在南方与南诏国长期鏖战,在东北方又要面对各种少数民族,在西方还要面对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国,可以说是三线作战,他们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边境线上,国内的军队很少。安禄山当时能够指挥的军队超过了20万,而唐朝的中央军只有区区10余万人。

此外天天打仗和天天踢正步的军队,战斗力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当时的唐朝已经歌舞升平了100多年,昔日引以为傲的中央军早就成了毫无战斗力的花花架子。这些由贵族子弟组成的中央军完全就是为了在军队里熬资历,好给自己挣一个晋升之路。而安禄山的叛军,作为天天和游牧民族打仗的军队,战斗力自然要比他们强悍成百上千倍。

所以叛军一路南下,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唐朝的东都洛阳。此时唐朝还有一个唯一的依靠,那便是死守潼关,可结果也让李隆基给搞砸了。

当时高仙芝、封常清等名将主张死守潼关,等待西部军团的回援,然后再与叛军决一死战。但长安城对水路运输的依赖性很大,为了打通长安的水上运粮通道,李隆基命驻守在潼关的唐军出战,高仙芝等人不同意,最终被下令处死。随后主持军务的哥舒翰虽然也知道不能打,但迫于李隆基的压力,也只能硬着头皮出战。

最终的结果就是唐军一败涂地,叛军占领了潼关,长安城岌岌可危,李隆基带着自己的女人跑了。不过在逃跑途中,太子李亨发动了兵变,杨玉环成了政治牺牲品,李隆基丧失了权利,而李亨则继续北上指挥作战,终于在公元757年的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安史之乱中,唐军兵力远胜叛军,为何平叛仍用了八年?

虽然当时唐朝的兵力是很强大的,但是却没有一个正确的领导,况且在面对敌人强大的队伍时,他们作战经验不丰富,几乎没有上过战场。所以说即使当时唐军的兵力很多,也比不上敌人的一只精兵队伍,在战争中,单单是凭借数量去压制对方,是没有办法很快取得战争的胜利,所以他们平叛用了8年。

当时安禄山带领了15万精兵,他们都身经百战,虽说不可能以一敌百人,但是一个士兵可以攻击10个敌人,是绰绰有余的。不单单是有这样的兵力作为帮助,光是安禄山的出其不意的计谋,就可以轻松攻占河北。

唐玄宗意识到这样的结果后,逐渐抛弃自己骄傲自大的一面,认为是时候该反击了,于是就派人去组建军队平叛。可他不知道的是,天下已经太平很久了,他们之前也没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组建军队,于是便开始筹建军队的同时还要重新的锻炼士兵,可是人民都没有战胜的心,只能从百姓中挑选精壮的男子组建军队。

虽然这些人在百姓中是万里挑一的,他们也许身手和功夫都还不错,但是比起之前大唐训练的军队来说,这可是差远了。之后在一场作战中,因为我方的军队一直坚持着守城而不出去迎战,这时候唐玄宗明显的生气了,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就杀死了自己得力的将军。

对于当时唐朝的军队,并没有比较好的统领,这时候还损失了两名优秀的统领,然后军队士气依然衰弱,给平叛造成了困难。因为当时军队的种种原因,所以平叛一直没有成功。

“安史之乱”时,叛军占领了首都长安,为何还是失败了?

当唐朝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开始衰落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进入到天安历史的混乱之中。盛唐始于安史之乱,逐渐走向衰落。安史之乱虽以唐军胜利告终,但安史之乱曾一度占据唐朝都城长安。安禄山既然征服了都城长安,为什么最后却以安史之乱的失败告终?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繁阳正式起兵,谎称以唐玄宗的名义与杨开战。事实上,他正在策划一场叛乱。他带着15万人的军队征服了常山、开封、洛阳、潼关,最后安禄山的军队到达了唐朝的都城长安。

潼关作为安禄山进入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非常重要。当时,高献之、冯常青两位将军在潼关驻扎得很好,但唐玄宗却以与叛军勾结的名义带头,因为slangsers的slang。结果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那年6月,安禄山正式攻占唐朝都城长安,玄宗、杨贵妃一行逃往马尾。

安禄山攻克长安后,如果追击玄宗一行,他有很大的胜算。但安史之乱并没有这样做,这是安史之乱失败的一大原因。后来著名的大臣李米也对安禄山的失败进行了分析。他想:“如果一个贼偷了金帛送到繁阳,他能除掉中国的恶鬼吗?”

安禄山在六月攻克长安后,并没有追求自己的胜利,而是认为夺取长安,就是获得天下。结果安禄山为了奖励自己几个月的辛苦,几乎整天喝酒,每晚睡在浪漫的地方。


当然,如此贪图享乐的不仅仅是安禄山,还有他的军队。到了长安,就开始查房查房,打砸抢房,抢钱,几乎忘了还在打仗。他们的行为无疑是短视的。即使安禄山真的取得了王国,他的王朝也不会以他那种容易满足的性格长久,更何况他后来还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了。

安禄山一行虽然直接攻打长安,但是并没有攻占很多唐城,这些唐城都在长安几百里之内,唐朝一直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安禄山军队占领的少数几个城市,并没有对唐朝广袤的疆域造成很大的威胁。毕竟大写是可以改的。

这些都是安禄山面临的外部因素,身体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失败。

据史书记载,当时安禄山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他“胖胖的,经常生疮,发了变故后眼睛渐渐昏花,直到什么也看不见。坏疽又来了……”换句话说,何一攻克长安,安禄山就患了严重的糖尿病,几乎失明。此外,安禄山的身体覆盖着大量的毒疮,没有治愈。

安禄山与下属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这也导致了人们的焦虑和下属中异己思想的出现。这些都是安史之乱最后失败的原因。无论是直接导致还是间接促成安史之乱的失败,他的失败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早在他开始谋反之前就注定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7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