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
播讲:关永超
我国历史已经有五千多年了,本书为我们讲述了我国五千年来的重大记事,从三皇五帝、大禹治水到三国再到清朝整个封建社会结束。
孩子需要读历史吗?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读史使人明智,从小听历史故事的孩子,内心是丰富的,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更深入、更清晰;其次,孩子从历史中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古人可贵的精神品质。人们常说,我国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许我们的先辈们也曾遇到过,透过过去的人与事,我们可以发现某些规律,掌握换位思考的能力,最终内化为人文素养,学会更好地为人处世。
历史的价值也在于此,正如唐太宗的那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往期回顾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2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3-4集< 暴君夏桀>、< 中国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伊尹>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5-6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7-8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9-10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1-12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3-14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5-16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7-18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9-20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21-22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23-24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25-26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27-28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29-30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31-32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33-34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35-36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37-38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39-40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41-42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43-44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45-46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47-48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49-50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51-52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53-54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55-56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57-58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59-60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61-62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63-64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65-66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67-68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69-70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71-72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73-74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75-76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77-78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79-80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81-82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83-84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85-86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87-88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89-90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91-92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93-94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95-96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97-98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99-100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01-102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03-104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05-106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07-108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09-110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11-112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13-114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15-116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17-118集、
历史典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连播第119-120集、
更多消息
如果您听了喜欢请分享转发点个赞哟
朝代简介
夏朝:约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县禹
商朝: 约前1675-1029年 亳河南商丘 汤
周朝:
西周:约前1029-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东周:前770-256年 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476年
战国:前475-221年
秦朝:前221-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
汉朝:
西汉:前206-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新朝:9-23年 王莽
东汉: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
曹魏:220-265年 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263年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孙吴:222-280年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晋朝:
西晋:265-316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
南朝:
宋: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魏: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618大兴 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907长安 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
后梁: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 汴 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汴河南开封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960汴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
宋朝:
北宋: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1279临安 浙江杭州 宋高宗赵构
辽国:907-1125皇都 辽宁 辽国耶律阿保机
大理: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西夏:1032-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金国: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
元朝: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16-1911 北京 北京 清世祖福临
中华民国:1911-1949 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49- 北京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
8、玄汉:公元23-25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
16、十国:公元891-97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朝代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如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
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中国历史朝代
上下五千年因为中国有近五千年的历史,故通常说“上下五千年”就是指代整个中国历史。
《上下五千年》是一本简易叙述中国历史的书籍,从中国传统的史前传说至明清时期,前后四千多年的历史,书中描述了在历史上影响比较久远的事件和人物,此书有助于历史兴趣爱好者粗线条了解中国历史,串联历史梗概。
另有《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是描述世界各国历来影响比较久远的事件和人物的书籍。
中华上下五千年
作者: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 林汉达 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就有几千年。在华夏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中华文化就是我们生命之源。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在这套书中,编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但本书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而是广泛涉及哲学、军事、艺术、教育等领域,使本书从一般的历史性介绍上升到对中华文化各个层面的广泛介绍。
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人道主义学说,社会变革和人类解放是其批判性和革命性所,地就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但是人们喜欢这个神话,一谈起历史,常常说从“盘古开天地”起。这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和丰富的创造力。
那么,人类历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后来,科学发达了,人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证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猿人。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祖国各地先后发掘了许多猿人的遗骨和遗物的化石,可以看到我们祖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已经有一百万年以上的历史。像云南发现的元谋猿人,大约有一百七十万年历史;陕西出土的蓝田猿人,大约有八十万年历史;拿有名的北京猿人来说,也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了。
这里,我们就从北京猿人说起。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那时候,中国北方的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山上山下,生长着树林、灌木和丰茂的野草。凶猛的虎、豹、狼、熊等野兽,出没在树林和山野中。那里还生长着大象、犀(音xī)
牛和梅花鹿。
猿人的力气比不上这些凶猛的野兽,但是他们和任何动物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种工具十分简单,一件是木棒,一件是石头。木棒,树林里多的是,但它是经过人砍削的;石头呢,是经过人工砸打过的,虽然很粗糙,但毕竟是人制造的工具。
他们就是用这种简单的工具来采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茎吃。他们还用木棒、石器来同野兽作斗争,猎取食物。
但是,这种工具毕竟太简陋了,他们获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单个人的力量,没法生活下去,只好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对付猛兽的侵袭。这种人群就叫原始人群。
几十万年过去了,猿人在艰苦的斗争中进化了。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发现另一种原始人的遗迹。这种原始人的样子,已经和现代人没有什么两样。我们把他们叫做“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不但能够把石头砸成石斧、石锤,而且还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别看这一枚小小的骨针,在那时候,人们能磨制骨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了骨针,人们可以把兽皮缝成衣服,不像北京猿人时期那样赤身裸体。
山顶洞人过的也是群居生活。但他们的群居生活已经按照血统关系固定下来。一个集体的成员都是共同祖先生下来的,也就是同一氏族的人。这样,人类社会就进入了氏族公社时期了。
链接: /s/1w_xQVx8VL_xZTwppKHjRag
提取码: 8ss2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中华上下5000年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5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宋朝是怎么灭亡的与赵匡胤又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