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赵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战国时期的秦国,已经处于一个野心勃勃的时期。当时的国土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野心,这时他把目光看向了上了战国东方六国中军事势力最强的赵国。
秦昭襄王利用和氏璧试探赵王,并且发兵抢夺了黄河天险!这时的赵国对于秦国已经没有了天险,一览无余。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交涉,终于秦国发兵了,和赵国展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大也最惨烈的“长平之战”!
说起长平之战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赵括!现在只要一提起赵括,大多数人就会想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现在这个词就已经成了他的标签。但是,小编我今天就要为赵括证明,为他撕掉这个标签!
首先,赵国因为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所以使赵国军事实力成为仅次于秦国的存在,并且尤其善于野战和战场突击。反观秦国呢?因为秦国的地理地形优势,使得秦军极其擅长防守反击。试问,东方六国数百年来攻入过秦国腹地的有几次!
长平之战赵军本以为是一场突发的战役对决,却不成想秦军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死磕,一干就是十四个月!逼得双方直接演变成了战略决战和有目的的消耗战!
本来就不占优势,赵国政治集团还把在前线已经呆了两年的老将廉颇换了回来,由擅长进攻的赵括替了上去。
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赵国国君不是傻子,他不可能把几十万大军交给一个年轻人!并且赵括是得军心的,不然前线的将士们也不可能在赵括上任后士气越发高涨!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长平之战的最后,已经断粮了四十六天的赵军,几十万大军的突围在赵括的指挥下依旧保持着整齐的队列和高涨的士气!悍不畏死的向着秦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
据野史所述,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赵括的父亲赵奢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赵括有能力但是他尚为年幼,易贪功,容易被捧杀。所以希望赵括多磨练几年,毕竟一块好玉也是需要玉匠一点一点雕琢出来,才能散发最大的光彩和价值!
可是,没办法,长平之战发生时,赵奢已经去世。赵王遂指派赵括去指挥长平之战.可是没想到秦军也换了将领。于是乎初出茅庐的小将就对上了一生无败绩的人屠白起,结果我们可想而知……
但是赵括最让人敬佩的就是“以身殉国,抵死反抗”了吧。看似有些可惜,但是相对于历史上那些汉奸们来说,也是个令人敬佩的完美英雄。就连杀人王——人屠白起都对其赞叹不已。说道:此子不除,必成我秦国大患!能够被白起如此称赞,可见这赵括绝非庸才。
可能就是因为赵括的绝地反扑,给秦军也造成了空前绝后的伤亡。当然,赵军给秦军造成了多大的伤亡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城破赵军被俘的后,还要被活埋泄愤!这一点里面,可以窥探一二……
并且,有一点我们是明白的,这场由赵括和白起所指挥的长平之战,已经押上了两国所有的力量,到达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境地!最后,这场战争也成为了赵国心里永远的痛,也是秦国不愿提及的伤疤。
这场战争惨烈到以至于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里军事第一的赵国差点被亡国。曾经不可一世的秦国也被其他五国痛打落水狗,一度被逼到咸阳郊区蓝田一带,用了二十多年才恢复了元气!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赵括绝非我们平时所说的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
长平之战的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输掉战争吗?
赵括作为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空有其名,只会纸上谈兵,是一个窝囊废。按照《史记》的记载,当赵王任命赵括为将替代廉颇时,他不无担忧地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言下之意,赵括就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将二代”,空有理论没有实战经验,不知道在战场上灵活变通,因此不是最佳的人选,蔺相如不看好赵括,赵括的母亲对自己这个儿子的真实才能也非常担心。
当她得知赵王起用赵括时,急忙对赵王说:“括不可使将。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原王勿遣”。
这里赵母以自己的丈夫赵奢和儿子赵括作对比,指出赵括贪爱钱财,拿着赵王的赏赐就可以大肆购买田地宅院,因此完全不能和他的父亲相比,失败也是必然的。
然而真正的赵括果真如此呢?作为赵国的国君,会这样没有一点眼光吗?事实上,赵王并没有看错赵括,只是赵括在长平之战中主动出击秦军时,内部出了叛徒,令他功败垂成而已。
战国时代,在七大诸侯国中,原本实力靠后的秦国,经过长期的发展,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老大,成为了其他六个诸侯国忌惮的对象。在这里面,赵国、楚国是少数几个有实力可以和秦国相抗衡的诸侯国,因此秦国当然不会去轻易招惹赵国,很快他们开始拿韩国出气。
韩国实力弱小,不比燕国、魏国强到哪里去,在秦国的进攻下,他们很快丢失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剩下一个孤零零的上党郡。韩国一看,照这样下去,上党郡也迟早不保,与其便宜了秦国,还不如让赵国好过一些,因此韩国立即和赵国通气:你们要是有本事守卫住上党郡,这里就归你们了。
赵王大喜,马上派出老将廉颇出马。廉颇率兵进入上党郡,而得知消息的秦军,也向上党郡杀来。秦、赵两国在上党郡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史记》载:“後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历史上的廉颇,以善守而闻名,他的坚守,让秦军难以获取有效突破。但处于进攻态势的秦军,也在进攻中杀死了不少赵军,令廉颇的防线不得不一退再退。
前线旷日持久的僵持,让赵王失去了耐心,他力排众议,让赵括上,换下廉颇。赵括上任,秦赵两国都开始了全国总动员,双方在前线都集结了数十万重兵,可见赵括在秦将眼里,也不可小觑。
赵括上任后,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撤换掉了一些将领,这些都是廉颇的老部下,他们内心就此恨上了赵括,另一件就是主动出击秦军,绕到其背后发起袭击,以断绝秦军粮道。
主动出击的赵括,带了数万兵马,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虽然自己的战略成功了,可是另一边的赵国四十万大军却迟迟按兵不动,由此孤军深入的赵括,反被秦军包围,赵括战死,其余赵军,在叛徒的带领下,纷纷投降被杀,赵国就此元气大伤。
说到赵括,我们大家应该首先想到的是两个成语和两个人。两个成语是长平之战和纸上谈兵。两个人物是白起和赵括。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那年在长平到底发生了什么。
提起人类整个战争史,不得不说到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我国整个古代时期规模最大也是最早的歼灭战,是秦赵两国争霸天下的战略决战。此战,战神白起全歼赵国40万精锐部队,致使东方六国无力大规模反击秦国,这也为后世的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奠定了武力基础。
我们先来了解下当时的背景,秦孝公时期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取得辉煌成果,国力空前提升,使秦国有了追逐天下的资本。
秦孝公
后,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任用张仪推行“连横”政策,极大改善了秦国的危机环境,秦国得以东面尽出函谷关,西面扫平巴蜀,北面重创义渠,南面尽收商於,使秦国有了很大的战略缓冲,更极为难得的是有了巴蜀这个战略后方,可以极大的给前方提供补给。与此同时,赵国在经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国力也是空前大增。两国有了决一高下的实力。
公元前262年,秦国用兵攻打韩国,韩国的上党郡危在旦夕。韩王下令让上党郡的郡守冯亭投降秦国,希望以割地的形式来换取秦国罢兵,好让韩国继续苟活下去。可冯亭却拒不投降,并且带领当地百姓继续抗击秦国,以此同时,欲把上党郡献给赵国,以借助赵国的力量反击秦国,最终把秦国的注意力转移到赵国身上,来消除自身危机。
关于是否接受上党郡,赵国内部有两大分歧。
一派是以平阳君赵豹为首的不接受派,他们坚决反对,理由是这容易引火烧身,得到的好处远没有潜在的威胁大。
另一派是以平原君赵胜和赵禹为首的接受派,他们极力支持,理由是攻打下一座城池很不容易,不能把到手的鸭子给放飞了,如果那样的话,就太可惜了。就算秦国不满,发兵来攻,有廉颇大将,足以抵挡,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最终,赵孝成王接受了上党郡,以廉颇为主帅,派兵占领。
果不其然,秦国精兵如期而至。秦国大将王龁迅速攻占了上党郡,上党郡的百姓被迫逃亡长平。
在接下来的长平战事中,秦赵两方互有胜负。但总体来看,赵军处于劣势,廉颇因地制宜,决定依托有利地形,采取防守的战略,以疲惫秦军,找适当时机反攻秦军。
长平正式开战是从公元前260年农历四月开始,截止到七月,双方消耗的物资都非常巨大。实际上,一开始,廉颇并没有打算打持久战,因而粮草也准备得不是很充分,战事一起,几个月的工夫,粮食就告急了,赵孝成王苦于战争的后勤压力,多次催促廉颇速战速决,以摆脱危机。
相反,秦国那边却是筹谋已久,秦昭襄王更是动员全国所有青壮年,为前线将士运去补给。虽然,秦国相较赵国而言,离长平更远一些,但,秦国走的是水路陆路并行,后勤效率远胜于赵国。
秦昭襄王
又因为赵国采用固守的战略,秦军绕过赵军的后方,不断袭扰截击赵军的辎重,让赵军的处境更加艰难。
更让赵国苦恼的是,自己危在旦夕时刻,其他五国竟没有一国伸出援助之手,来帮自己御敌。曾经让秦国惧怕的合纵,生生的让秦国的连横取而代之了。
眼看着自己即将被歼灭,赵国决定用求和方式来换取一时的风平浪静。
接下来,快到了赵军生死存亡的时刻了。为了挽救危机,赵国一大臣楼昌提议要跟秦国议和。而另一大臣虞卿则提议重新组织合纵抗秦,并且说到,如果议和,会直接传达给各国,两国已和好的态势,他们就更没有理由出兵相助了。
但,最终,赵孝成王又在这一关键问题上,犯了关键性错误。赵孝成王立马派遣使臣到秦国,使臣受到了秦国上下的隆重接待。秦国提高接待规格主要有两方面的用意,一是向其他各国表明秦赵两国已达成和议,你们就别掺和进来了,另一个是以此来麻痹赵国,好让秦国抓住时机,积极备战,以便给予赵国更大的打击。
种种现象表明,事情在朝着秦国的设想去发展,对于赵国而言就是,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却磨刀霍霍的时刻准备着进攻。自此,赵军的处境更加危险了。
对于廉颇前期的作战失利,再加上一味的防守,让赵孝成王渐生不满,因为赵国快耗不起了。恰在此时,秦国间谍广布流言,在朝廷内外广泛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秦军并不怕廉颇,怕的是赵括,也只有赵括才有能力与秦军一战。
廉颇
因为苦不堪言的后勤压力和国际环境,赵军的处境一步步滑向深渊,赵孝成王最终决定换帅,改变廉颇的防守态势,期望长平战事转危为安。
当时,赵国统帅主要有这四个人选:廉颇、李牧、乐毅、赵括。廉颇,采用防守战术,太过于保守,或者说赵国的国力目前不允许他这么做。李牧,常年在驻守在塞外,防御匈奴,现在调派来不及,更何况那里也需要他。乐毅,非赵国人,有军事才能,但人是否能为赵国竭诚服务,不可知之。赵括,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自幼跟随其父研习兵法,对排兵布阵了然于胸。早年,随父出征,获得过一些战功。但此人的上任资格,一直被其母和蔺相如反对。即便如此,赵括仍是得到了众大臣和武将的一致认可。
赵孝成王思忖良久,决定启用赵括取代廉颇的大帅之位。
赵括
秦国一看大计已成,便秘密派遣战神白起取代王龁为秦军主帅,并严令泄露消息者,斩!
赵括率援军来到军营,详细查看下地形,迅速调整战略部署,由守改攻。在最初的几个小规模战斗中,赵括均得以取胜。在战斗中,赵括反复观摩着秦军纪律的严谨性,还有秦军的组织能力,这让赵括对秦军的战斗力有了一个更好的认知。
跟门下诸将商议一番后,赵括决定采用一个战略决战的布局,如果能够实现,将一举彻底击败秦军,就可消除秦国的威胁。随后,赵括详细地给各将领布置了攻防任务,并且嘱咐了一句,胜败在此一役,望各位协同作战,精忠报国!
在战士们休整了一夜后,赵括正式决定出击了。他率领40余万精兵鱼贯而出,在冲向敌人大本营的期间,遭到了秦军顽强抵抗,久久不能拔出秦军营寨。秦军主帅白起则趁机派遣一支数万骑兵绕到赵军后方,切断赵军粮道,同时又组织数万精锐把赵军主力切成两半,使其首尾不能相连。
至此,赵军粮道被劫,攻破秦军营寨无望,只能原地反击。
秦昭襄王听说后,立即动员全国15岁以上青年,驰援作战。秦赵交战,这就好比拿着赵括率领的40余万兵力对抗的是整个秦国,其困难度可想而知。
在赵军被围期间,秦军多次组织兵力进行骚扰进行,折磨的赵军苦不堪言,赵军也一直发起着反突围。日子一天天的流去,仅剩下的粮草也逐渐消耗殆尽,士兵们开始挖掘野菜来充饥,野菜吃光了,就吃些树皮树根,导致一些年老病弱的士兵相继死去,然后活着的人竟然饥饿到吃同伴的地步。
46天的弹尽粮绝之后,赵括决定采取更大规模的反突围来自救,一连组织了五六次仍是无功而返。最后,赵括亲自带领士兵们上阵,不料,却被秦军乱箭射死。
赵括死后,赵军群龙无首,赵军投降。
面对剩余的20万赵军降卒(在此,有说是40万,窃不以为然,在赵军多次战斗和饥饿而死后,剩余人数不应该还是40万),白起认为如果不坑杀,直接放走这些赵国士兵,他日再攻打赵国,这些人又会拿起武器来对抗自己,徒增自己伤亡。白起念赵军反复无常,会节外生枝,故,在一次给赵军酒足饭饱之后,除留下200余名赵国幼小士兵用来给赵国通报战情外,其余全部坑杀。
白起
试想,如果不坑杀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鄙人之见,有!在控制住这些降兵之后,立马派遣使者通报秦王和赵王,向秦王通报战场态势,请秦王对这20万降卒处理,拿出定夺意见,然后按令行事;向赵王也通报战场形势,并指出,如果想留下这些士兵的性命,必须割让出大部分领土,让赵王向秦王称臣,永久性的成为秦王附庸,否则就把这些赵军处死,最终把处理赵军俘虏的问题转移到赵王身上。这样,赵王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答应了,自己的统治就会严重动摇,从内心也不想答应;不答应,会使赵国的老百姓认为是赵王间接的杀死了这些士兵,就算不能致使所有的赵国百姓把怨气撒在赵王身上,也会给赵王和百姓之间留下了隔阂,搞不好,还会产生内讧,引发分裂。
坑杀完赵军降卒后,秦军乘胜追击,秦帅白起,亲自带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用反间计贿赂范雎,迫使白起撤兵,这让白起对范雎心生不满,也给白起和范雎结下了梁子。
故事大体如此,下面我们来分析下赵括领导的赵军为什么会失败。
其一,国际政治局势。当时,赵国的国际关系并不好,很多国家要么惧怕秦国的虎威,要么就有等着看赵国热闹的心理。因此,赵国当时非常孤立无援。
其二,赵国国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尤其奖励耕织,对于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大大激发了秦国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力获得飞速发展,致使秦国国力远超赵国,尤其是秦惠文王时期开发的巴蜀地区,源源不断的给秦国提供着充足的后勤。反观赵国,战争时期,赵军还要承担着要经营农活的任务,可见其粮草的匮乏。
其三,军事统帅。秦国主帅白起,号称战神,一生征战无数,无一败绩,本身就是不可战胜的神话。赵国主帅赵括,在带领赵军被包围多日后,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赵军内部仍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哗变和投降,就能肯定赵括的统帅能力。此外,赵括率领下的赵军也给予秦军不小的创伤,白起说道长平之战,使得秦军死伤过半,也侧面印证了赵括绝非等闲之辈。赵括作为一颗冉冉上升的将星,假以时日,经过战场多多锤炼,他日在沙场叱咤风云也未可知,怪就怪在他出道的第一仗就是白起,这也算是他的悲哀。
其四,士兵素质。在商鞅变法以前,普通大众要想翻身,基本无望,士兵取得战功后,受奖赏的是他的上级。自己拼死奋战,到头来是给别人做了嫁衣,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着士兵战斗的积极性。后,商鞅开始变法,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这对于秦国的老百姓而言,是天大的诱惑,人人为了翻身过上好日子都会拼命奋战,而只有上阵杀敌,才是老百姓最可施行最简单的幸福大道。可以说,这项措施,极大的激发了秦国士兵杀敌的积极性,战斗力也大大增强,秦国俨然成了一个战争机器。反观赵国士兵,就没有秦国士兵对于战争的那种渴求,他们来参军或者迫于生存压力,或者迫于保家卫国,普遍没有秦国士兵的那么高涨。因而,据此判断,秦赵两军的战斗力高低立现。
其五,国君意志。秦昭襄王可以说是用举国之力来支持这场战争,动用全国壮士参与作战,或前线,或后勤,这些足以说明秦昭襄王对待这场战争的意识非常顽强。赵孝成王也对这场战争非常重视,但他在战争期间,仍然幻想着和秦国议和,并没有彻底的反击思想,具有一定的投机心理。
综上所述,长平之战,不是赵括一个人的过失。我想,当时秦国已经铁了心的想消灭赵国,但以赵国一己之力,独自对抗,是非常难以取胜的,唯有组织”合纵“或能与之一搏。
因此,当时情况下,赵国无论换做是谁,基本都无力挽救这次全军覆灭的命运。不过,历史的千年传承,我们早已习惯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这种说法而已。
赵括背上“纸上谈兵”的骂名,成为人们形容只知道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可谓是遗臭万年了。
这对赵括来说,是一个悲剧。
赵括的悲剧在于他缺乏实战,刚出场就是肩负赵国国运的关键之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对兵书的熟悉程度绝对是一流的,但是也带有书生好说大话的缺点,认为自己没有对手。如果他有机会慢慢在战场上历练,则可以磨合他书上读来的理论,也改掉轻视对手的毛病。
但是他没有从军经历,一出场就是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事关两国国运。对于赵国来说,击败秦国,赵国将成为第一强国,威震列国。
结果自然是悲剧了,他只有兵法理论,缺乏实战经验,最终战败身死。
赵括的悲剧还在于他的第一战对手就是名震天下的白起。
没有实战经验就上战场,肩负赵国命运,已经够悲催的。更悲催的是他遇到的对手是武安君白起。
白起号称秦国战神,一生征战无数,用兵如神。和赵括不同,白起的军事素养不是读书读出来的,而是一点一滴打出来的,他不会死守兵法理论,而善于变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这正是赵括也欠缺的。
遇上了战国第一名将,对赵括来说是悲剧。
赵括的悲剧还在于他是赵国当时不得不做的选择。
说他是最佳选择并不是说他是最佳统帅的人选,而是他的主张是当时赵国唯一的选择。
长平之战时持久战,之前赵军主帅是廉颇,廉颇善于坚守,他和秦军在前线相持对垒两年之久,使得秦国焦躁不已。
但是赵军坚守不出,消耗了秦国,也消耗了自己。
最终赵国的综合实力还是差秦国一点,赵国自己率先坐不住了。
就这样,在加上秦国间谍的有意宣传,赵孝成王决定换掉主张按兵不动的廉颇,而是换上了主张主动出击的赵括。
是坚守还是主动出击,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军事主张,赵国最终选择第二种,背后是国力的无奈。
这一点,赵括有替赵国背锅的意思。
赵括需要的是战争的历练,假期时日,他虽不能说是绝世名将,但也应该是可造之材。可惜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时间,而是让他在第一战就面对白起,承担赵国国运。
结果对他来说只能是悲剧,成为人们的谈资笑料。
事件:
长平之战的爆发一开始并不在于赵国,而是秦国和韩国之间的争夺。秦国向韩国出兵截断了上党郡和韩国的联系。韩国从军事上无力夺回上党郡,但是又不甘心把上党郡送给秦国,于是韩桓惠王决定将上党郡的17座城池献给赵国,希望凭借赵国的实力,打击秦国的嚣张气焰。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则是有些犹豫。这17座城池,是祸水东引。如果赵国接受了这17座城池,势必对上强大的秦国,秦赵之间必有一场兵灾。但是如果放弃这17座城池,赵国又十分不甘心。以往攻城掠地,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攻占一座城池,而现在就有17座城池放在眼前,这令赵王十分纠结。于是赵王召集了臣僚来讨论这件事。
但是大臣们的意见也不相同。平阳君赵豹认为,韩国将17座城池送给赵国,这就是一招祸水东引,因此不能接受上党郡的城池,这些城池带来的灾祸远比得到的好处要多。但是平原君赵胜则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虽然秦国很强,但是赵国也不弱,即便赵国拿了上党郡的城池,秦国也不敢像对付韩国一样对待赵国。而17座城池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如果放过这次的机会,赵国要想取得17座城池,需要出动百万大军消耗数年的时间,这样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因此上党郡的城池值得赵国冒一次险。
?对于赵国的出手,秦国很是生气,于是开始准备进攻赵国。当时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实力在七雄中可谓是第一。而赵国作为东方最强大的国家,实力虽然不弱,但是和秦国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于是双方都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了准备。秦王亲自动员,发动国内百万青壮疏通运河,而赵国也四处调兵准备这场大战。
战争开始后,秦国方面派出的算是军队中的二号人物,在王龁的进攻下,赵国有了很大的损失。主持赵国前期战斗的将领在史书中姓名不详,但是一直到了战略决战的时候,赵国才换上了廉颇。
廉颇的登场并没有扭转战局,赵国方面接连失去数位高级将领,为了避免战损扩大,廉颇闭关不出,坚守城池。
但是此时的赵孝成王忍不住了,一方面再次换将,请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领兵,另一方面到秦国求和。
求和的大臣没有在秦国得到有利的结果,赵括到了前线,废除了之前廉颇的政策,主动出击,结果被秦军射杀,赵国的军队也被秦军坑杀。
表面上看来,赵国在长平之战的失败全部是由于赵括没有军事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但实际上,赵括并不应该为这场战事的失败负全部责任。
赵括个人:
首先,赵括并不是我们所想的才能平庸的富二代,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君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对男子的尊称,赵奢的军功章里绝对有赵括的一半。
公元前280年,赵括随父亲攻打齐国用释放俘虏、往城里抛粮食的办法,在一个月之内,拿下由最擅长守城的墨家弟子把守的麦丘城;公元前270年,赵括向父亲献策,用暗中挑拨的办法,击溃从韩国借道的秦军。长平之战开始时,与赵军主将廉颇对垒的秦军统帅是王龁,赵括来了以后,秦王才换上白起,王龁改作白起的副手。
秦国在战国中后期让东方六国谈之色变,许多将领甚至不敢和秦兵对战,而且也很少取胜,但是赵括虽然有借助其父的优势,也是积累了和秦兵对战的经验。
其次,不同的将领都有自己的指挥特色,赵奢在阏与之战的表现就是善出奇兵,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赵括却显然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两国实力:
战争虽然以最直接的军事表现,但是实际上是经济乃至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战国时期作战多采用步兵,数量众多的步兵不但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还能进行就地挖掘军事防御工程等。但是步兵对于粮草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
表面上来说,长平之战发生在赵国境内,秦都咸阳到长平前线的直线运输距离是赵都邯郸到长平前线的两倍多,赵国的粮食运输损耗要低于秦国,所以赵国后勤保障要优于秦国,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粮食储备:
秦国在长平之战前秦国已拥有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和河东四大粮食产地,耕地总面积,粮食产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反观赵国,赵国主要粮食生产区在冀州。主要包括晋阳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邯郸为中心的漳滏流域。从耕地面积和质量上来看,赵国都和秦国有不小的差距。
而且秦国商鞅变法将“耕战”定为国策,对粮食十分重视,长平之战前虽然秦国频繁出兵,但是大多都是战胜,而赵国在长平之战前正好遇到了一场天灾。?
运粮:
首先,秦国拥有河东之地。河东到长平的运输距离相对较短。公元前290年魏国将河东400里之地献给秦国,河东是春秋霸主晋国起家之地,本是当时著名的粮食产地,又经过秦国30年的苦心经营,到长平之战前已成为秦军在晋东南与韩、赵作战的后勤基地。从河东向长平前线运输粮食,距离不足两百公里,与邯郸到长平距离相当,而交通状况则要好很多。
第二,秦国具有水运优势。仅靠河东的粮食储备无法供应前线的数十万大军,大量的粮食需
要从关中地区运往前线。秦国在长平之战之前,拥有了大量战略要地,特别是取得渭水、黄河、洛水的航运船后,粮草可以轻易运到中原作战各区域。而且在战争开始后,秦王还亲自动员秦国百万青壮修运河,进一步保障了前线的粮草。
而赵国在运粮上,仅仅只是因为战地在本国,只有距离较近这一个优势。
?外部支援:
其实在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几乎都没有从外国得到任何的粮食支援。但是秦国本身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同时自身也属于侵略一方,但是赵国自己粮草不够,又得不到齐国和楚国的援助,所以综合来看,在后勤保障上,赵国无法满足前线士兵的粮食供应。
?战略选择:
既然粮食储备不足,就意味着赵国不能讲这场战争变成一场持久战或者是消耗战。
同时,这时候的赵军也不能撤军甚至是后退。将大军撤回太行山以东,依托壶口关、滏口陉、井陉天险防御,固然可以较少兵力抵挡秦军,从而将动员的军队和转输民夫解散以减轻经济压力,但这意味着赵国将失去太行山以西的大片领土,其中包括赵氏的发祥地赵城和赵国起家的晋阳,这是赵国所不能接受的,战败的结果也不过如此。更重要的是,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动员全国兵力进行的战略决战,秦赵大军中除少量训练有素的常备军外,大部分士兵都是临时征召而来的平民和低级官吏。而敌前撤退这样高难度的军事行动,不仅对将领的指挥能力有很高要求,对于军队全员的军事素质要求更高。而赵国现在拼凑出来的这一只军队显然是达不到的。
所以,此时的赵军只能选择主动进攻,即使战败也可大量消耗敌有生力量,所以从这方面来说,赵括当时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作战过程:
赵括到前线取代廉颇后,改变了廉颇的很多军令,还变更了一些将领的职务,这令那些被廉颇提拔起来的将领们产生了很大不满。但是对于赵括来说,这样一道命令也是正确的。
赵括可以算是空降的领导,而且在大部分人看来,成为领导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他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当时应该是不足30岁,对于很多廉颇留下的老将来说,赵括太年轻,没有经验,也没有让人信服的人格魅力和作战经验,所以难免对于赵括都是不服气的状态。但是对于赵括来说,大战在即,他没有时间去收服这些将领,只能将其撤换,避免战争开始后令出多门的现象。
在廉颇指挥前期,赵国军队已经有数名高级将领阵亡,这说明在的进攻下,赵国已经有了不小的损失。本来秦赵两国在兵力和后勤对比上,赵国都稍逊一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赵括是想补足双方差距。
当时赵军主力集结在今高平市北二十公里,依托东西走向的山脉和构筑的垒墙防堵秦军;而秦军主力集中在丹河河谷中,试图冲破赵军防线。两军相持之中,赵括决定带一支部队,深入奇袭到秦军后方切断了秦军补给线,堵住了秦军主力撤退路线,形成了包围态势。此时,如果防线上的赵军主力发起全面攻势,就有可能一举歼灭秦军主力。
分兵包围一般是双方实力有差距时采用的策略。此时赵国兵力比秦国少,若是能够用一小股部队插入秦军的后方,秦军主力封堵在了丹河河谷之中,而且掐断了秦军唯一的南来粮运通道,将在秦军中造成恐慌。这样就可以拉近双方军队的实力差距。
但是,从赵军百里石墙防线到秦军后方,有二十多里路程,太大规模的军队容易暴露行踪,因此赵括只能选择小股军队作为奇袭部队,而且很可能取道东侧河谷(今207国道走向),这里不是秦军的主攻方向,所以能在秦军尚未察觉之际,长途迂回穿插,直插后方。
赵括的目的地是现在被称为“箭头村”的一个地方,当时这里附近有秦军的粮仓。或许赵括原本的计划是在突袭之后让赵军主力进攻,如果赵军主力此时展开全线攻击,秦军主力难逃覆灭的命运。赵括这次攻占的箭头村一带是军事要冲,丹河东西两侧的山地不算高峻,秦军可以翻山逃逸,但大部队走小路穿越山林,必须丢弃所有物资,队列和建制都被打散,在敌军追击之下,那意味着全面溃败。这样,可以获得此战的胜利。
但是出乎赵括的预料,他的命令没有被执行。在赵主力军按兵不动之际,赵括军遭到优势秦军的合围,无法脱离,他只能命令士兵们就地修筑营垒,坚守待援。但是赵军主力并没有救援,
赵括在东垒固守长达46天。靠士兵自带干粮维持不了这么久,赵军肯定占据了 秦军的一些后勤仓库。从地形看,秦军完全可能在箭头村一带设立后勤基地。另一方面,靠缴获的粮食能维持46天,也说明赵括这支奇袭军规模不大,可能在一两万。主力按兵不动,使赵括的奇袭完全失去了意义。被秦军压缩到驻垒营地之后,掐断秦军粮运的意图也破灭了,秦军仍可以绕过这个孤军营垒运粮。
长时间坚守但是仍没有救援之后,赵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突围。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秦军摸清楚这只奇袭小队的规模和带兵将领了,于是秦军准备了大量的弓箭,使得赵括一出来就遭遇秦军密 集弩箭阻击,赵括中箭身死。在长平之战的一系列战斗中,这是秦军使用弓弩最成功的一次,应当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因为之前秦军主要进行攻坚破垒战,弓弩用处不大,此战却是对付从壁垒中冲出、没有屏障保护的赵军,最适合用弩箭进行杀伤。
所以“箭头村”之名很可能从此而来。
其实通过战后的复盘,赵括在整场指挥中并没有军事决策上的失误。导致长平战败的原因更多的是国家内部的矛盾。
最直接来说,赵括奇袭不成是因为留守的赵军主力没有及时出兵,这里赵括的确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他没有坐镇中军。
赵括身为主帅,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坐镇中军居中调度,但是赵括并没有,而是选择自己带队奇袭。这里有几个可能的猜测:1,赵括认为这只奇袭的部队十分重要2,赵括被军中的老将排挤3,赵国高级军官损失太大,赵括缺少得力的助手。
总之,赵军内部高层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决战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
但是赵括身为马服君的儿子,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二代,以赵奢当时的地位,这些能不听赵括命令的是谁,又是谁在背后做他们的靠山?这就涉及了赵国内部的矛盾。
?赵国内部分官僚派和宗室派两大政治势力。宗室在赵国政坛上一直具有很强的势力,赵国历史上多次发生宗室叛乱,先后有桓子之乱、武公之乱、公子朝之乱、公子緤之乱、公子胜之乱、公子绍之乱、公子范之乱等。
不仅如此,赵国有任命宗室为将统兵作战的传统,赵武灵王攻中山,即以公子赵章将中军,宗室赵袑将右军,宗室赵希将胡、代兵马,此外宗室为将著名者有赵疵、赵渴、赵何、赵梁、赵奢、赵括、赵葱等。 但沙丘宫变中赵成、李兑领兵围宫,饿死赵武灵王赵雍和公子赵章,此后相国李兑专权,长期把持国政,并对宗室进行打压迫害,官僚派一时占据优势。
赵惠文王成年后重用弟弟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等宗室以对抗李兑的势力,宗室派的势力逐渐占优并不断排挤官僚派。
长平之战中接到韩国上党太守冯亭要献上党于赵的消息后,赵孝成王主要咨询了宗室赵胜、赵豹、赵禹的意见,前往上党受地的也是赵胜。即使秦赵进入决战阶段,同样可以看出宗室派对于官僚派的不信任。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记载:“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
即赵军虽早已进驻长平接应上党军民,但当时的统帅并不是廉颇,廉颇是四月秦军开始攻打赵军 后才紧急担任统帅掌握指挥权的,这也是战国名将廉颇在战略决战阶段前期作战中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
史书没有记载此前统兵驻扎长平的赵将是谁,但廉颇在决战开始后才紧急接任统帅,至少说明关于大军统帅的人选,一直到决战前赵国内部还存在争议。廉颇接任军事统帅后,在他的指挥下,赵军连战连败,损兵折将,连续丢失城鄣垒壁,不断败退,只能依托坚壁不出,这样糟糕的军事表现加上拒不执行领导层的战略指示, 最终促使赵国领导层下决心撤换廉颇。在以赵括替换廉颇的决策过程中,表示反对意见的赵国大臣就是官僚派的代表人物蔺相如,其他主政大臣赵胜、赵豹、虞卿、乐乘等的态度,史书没有记载,很可能是表示支持或者默许。
赵括的任命既是宗室派对官僚派的胜利,一定程度上也是二者的妥协。因为在赵国政坛上赵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政治人物。《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对于赵奢的情况只做了简单记述,具
体情况特别是早期情况不详,但从他的姓氏来看,当为赵国宗室。赵奢自称“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守”,由此推测,赵奢很有可能在沙丘宫变后因李兑的迫害逃往燕国,并因才能和出身被燕国任命为上谷太守,李兑失势后又返回赵国。赵奢回国后担任田部吏等低级官职,因敢作敢为而受到赵胜举荐,负责治理国赋,后为将成功指挥麦 丘之战、阏与之战,因功封为马服君。从赵奢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既是宗室出身,又因赵胜举荐而得重用,与宗室派关系密切同时又是从小吏一步步干起,凭事功而得崛起,是官僚中成长起来的精英,与官僚派有着相同的经历。因此,他是一个较能得到双方认可的人物,赵奢的这种特殊政治资本一定程度上也被他的儿子赵括所继承,并成为赵括继廉颇为大将的重要政治原因。
?除此之外,赵国上层的暧昧态度也是造成长平之战失败的重要原因。长平之战爆发后不久,赵军稍遭挫折,前不久还在为取得上党而“大喜”的孝成王立马就动摇了抗秦的决心。开始派人向秦求和。但是对于秦国来说,这场战争是迟早都会发生的,此时秦国处于上风,自然是希望能够乘胜追击,消灭赵国。因此对于秦国的使节采取了拖字诀,耽误赵国向楚、魏求援的同时,麻痹各国。
但是这时候的赵国在外交上的并不友好,几乎是得罪了其他诸侯国,所以也没有其他国家愿意在此时插一脚。
?但是归根到底,赵国的失败还是因为是两国的经济问题。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全方位的,不仅涉及经济、政治、军事,而且涉及外交、文化等各领域。赵国只是军事改革一枝独秀,建立骑兵走在了当时新军事变革的潮头,而其经济上没有起色,政治外交上和其他五国一样狭隘短视,不断错失良机,几乎将军事改革成果抵消干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2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