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他不仅是曹魏后期炙手可热的权臣,更是日后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他打下的坚实基础,其孙子司马炎能否建立西晋还是个未知数。
然而,令人颇为奇怪的是,就是这个在三国中唯一能够抗衡诸葛亮的人,却始终得不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这又是为了什么呢?细究其因,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曹操这个人虽然爱才如命,但性格却极为多疑。
不得不说,曹操创业的道路实在是太艰难了,使得他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一个人,甚至对任何人都始终保持着怀疑的态度,正因为曹操害怕自己被人给陷害了,所以时时刻刻都在提防着朝中的大臣,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司马懿了。
其次,在曹操的心里,早就把司马懿视为了一个大威胁,甚至在他见司马懿一面的时候,就对曹丕说司马懿有“狼孤之相”, 他认为司马懿就是一头狼,养大了会咬人,甚至在临死前,曹操还特意嘱托曹丕一定不可以重用司马懿,这才放心地闭上眼睛。
可以说,不信任是曹操不用司马懿的主要原因,他觉得司马懿这个人不甘于臣下,事实证明,曹操的直觉是完全正确的,至于曹操对司马懿不信任的起因,还要从头说起,当初曹操听闻司马懿的名声,便打算召其进府做事。
可是谁也没想到,司马懿却是装病不去,曹操就开始怀疑司马懿在装病,尽管司马懿装病装得极真,但是曹操从未真正信过他,觉得这个人不真诚,自然也不会对自己有多少忠心了。
但以曹操的性格,得不到的人才即使毁了也不想为别人所用,所以,在贵为丞相的时候,曹操又给了司马懿一个机会,再次召他进府做事,只是这次随附了一句话,如果不从命就杀了他,无奈之下,司马懿只得领命。
尽管成了自己麾下一员,但司马懿却成了曹操挥之不去的一个心结,在他的心里其实非常想要杀掉司马懿,甚至为了能够杀掉司马懿,曹操连晚上睡着了都会做噩梦,比如那个“三马食槽”的典故,在梦中,曹操看到有三匹马在一个食槽里吃饭,由此可见,司马懿在曹操心中的分量是有多么重要了。
还有人说,曹操之所以不重用司马懿,主要是想把他留给下一代继承人用,这个解释只能说是对了一半,倘若曹操发现司马懿有半点不忠或者表露出丝毫的越位轻垮之举,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但司马懿这个人实在是太能隐忍了,让曹操一直找不到下手的借口,但无论如何,既然已经看出司马懿是个有野心的家伙,也始终没给他机会,只不过后来曹操身体不行了,再加上需要有人抑制诸葛亮,才不得不对司马懿放下戒备之心,予以任用,然而,曹操一死,朝中就再也无人能够压制住司马懿了,终于让他越来越做大。
在古代,很多朋友热爱文学和写作,人们喜欢给他们的朋友起绰号。我们最熟悉的名字可能是三国时期的。水镜曾经说过,“卧龙凤雏,你在全世界都可以是安全的”。这句话包含了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两个伟人的头衔。一个是大家熟悉的军事家诸葛亮,一个是诸葛亮的另一个谋士庞通。
整个三国时期的军界堪比诸葛亮,但也不是没有。此人是诸葛亮北征胜利的绊脚石,名将、司马师。司马懿的智力绝对和诸葛亮不相上下。不过,司马懿在战法上可能略落后于诸葛亮。
经过另外两位大师的解说,他们都认同佛法的结果。所以这时候,他们两个就布下了一个阵。当然,客人跟着主人走。让诸葛亮司马懿把阵法放在第一位,司马懿把混元投入战斗。但诸葛亮说这话,我一个人就能破阵。
估计要重一点,不过可以看出司马懿的矩阵不是诸葛亮。于是司马懿让诸葛亮放一个矩阵。轮到孔明了。著名的八卦阵出现在司马懿面前。司马懿看了看,自信地说:“破此阵有多难?”孔明笑着说:“如果你能打破这个,我就马上回家,再也不北伐了。”司马懿听了心情大好,说:“这倒是真的。”孔明说,这就对了。“司马懿派一名军士入阵,意外发现死阵已经变成了活阵。司马懿派出的士兵全部阵亡。
其实在每一场战斗的时期,都可以算是一种竞争策略。看八仙过海有点过了。司马懿可以说是唯一能和诸葛亮匹敌的人。诸葛亮和司马懿最后一战,司马懿终于积劳成疾。司马懿也因此而闻名。卧龙能不能耗死人肯定不是普通人,那么司马懿的鬼的外号是什么?
司马懿的外号可以说是能让很多人从冷汗中惊醒。司马懿的外号叫“墓虎”。霸气吗?这个昵称是什么意思?土堆指的是坟墓。觉得很可怕。一只老虎静静地躺在坟墓里。相比卧龙更霸气。司马懿的外号有一种绝望的感觉。一条沉睡的龙显然比一只随时可能醒来的老虎更可怕。难怪曹操对司马懿疑心重重。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群雄四起的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终将会有一国的领导者再次一统天下。
或许是有卧龙诸葛亮辅佐的蜀汉政权,是智囊云集的曹魏政权,抑或是坐拥江南富庶之地的东吴政权。
然而世事难料,谁曾想助推三国纷争局面瓦解的竟是曹魏阵营中的,世人对其评价褒贬不一的权臣——司马懿。
李世民曾怒斥司马懿占据优势兵力与诸葛亮隔江对峙,却不敢明刀明枪干架,简直丢尽了陕西将士的脸。
然而,熟读《资治通鉴》17遍的毛主席,在继承与批判的基础上,客观地指出司马懿能够胜过诸葛亮和曹操的3个优点。
世人多称司马懿是个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小人物,这多半是以往的一些文人墨客站在人类道德的制高点上,掺杂一些个人 情感 得出的评价。
毛主席以客观的唯物 历史 观,认为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历史 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
这段简洁的文字可谓是对司马懿的盛赞,然而也确有 历史 事件证明司马懿的军事谋略和远见较诸葛亮和曹操略胜一筹。
刘备向诸葛亮托孤后,诸葛亮就一直致力于北伐中原的大计。
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与曹军对峙,双方虽各有胜负,但是诸葛亮始终未能一举完成北伐事业。 而司马懿却在双方多次交战中发现了蜀汉军队致命的弱点,即粮草问题。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何况还要经过长途跋涉将数辆粮草运抵战场。 因此,司马懿选择防守反击作战令诸葛亮想要速战速决的策略化为乌有。
事实证明,在诸葛亮率领的第五次最大规模、也是最有一次北伐中, 司马懿不费一兵一卒,以逸待劳地消耗蜀军实力,最终熬到诸葛亮于军中劳累病逝,蜀军无功而返。
司马懿这一策略在多年征战沙场的李世民看来,这无异于“缩头乌龟”的行为, 但是就残酷的战争本身而言,没有所谓的节操、气节,能以最小的牺牲击败对方就是胜利。
从这方面来看,司马懿正是与诸葛亮之间博弈的胜利者。
曹操率领的曹魏阵营能成为三国鼎立之一,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他手中掌握的“智囊”,而就个人谋略与远见而言,司马懿也可与之匹敌。
曹操率军攻打张鲁,一举拿下汉中后,司马懿当即就谏言曹操趁势夺取西川成都,然而曹操尚且沉浸在夺取汉中的欣喜与骄傲中,直接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
并且曹操不以为然地说: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 。 ” 曹操指责司马懿贪欲滔天, 殊不知正是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错过干掉刘备,断绝蜀国北伐重要基地的绝佳时机。
在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中,曹操吸取教训,采纳司马懿提出的联合孙权对抗关羽的意见,不仅夺取了荆州,更使蜀汉、东吴关系恶化,在之后的夷陵之战中,两国皆有所损耗,而曹魏则坐收渔翁之利。
毛主席所说的“几手比曹操高明”,由此就可得到印证,司马懿之战略目光更加长远。
除了以上两句评价,毛主席还提到司马懿 “出身世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之重臣”。
我们虽说出身无法决定一个人将来的高度,但是魏晋三国,门阀世族的兴起阶段,司马懿的世族身份确实为他出仕当官给予便利。
司马懿也并非徒有显赫的家世,他 “ 少是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
曹操在担任司空和丞相时,也多次派人征召他来府任职。但是,司马懿看汉室衰微,曹操在外名声极差,直接称病婉拒。最终迫于无奈,成为曹操麾下的一个谋士。
司马懿的世族身份为他入仕提供了便利,之后一代枭雄曹操逝世,司马懿和陈群等人更是成为门阀世族的“领头羊”。
即使曹爽十分忌惮司马懿,却始终不敢动世家大族的“奶酪”,而最终曹爽被杀,也是因为背后没有实力雄厚的门阀世族的支持。
在司马懿堪比诸葛亮和曹操智慧与谋略的背后,是他的隐忍和耐心地等待。
前言中,我们提到李世民在宴会上怒斥司马懿丢了陕西男人的脸,并不仅仅是因为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于五丈原时,只是坚守阵地而不出城攻打。
其实诸葛亮一心想要与曹军速战速决,既担心自己身体欠佳,又唯恐出现军粮短缺的困境, 因此派人给司马懿送来一套女人的衣服,希望激怒他和自己决战。
司马懿是何等忍者,在参破诸葛亮计谋后,顶着诸将领和士兵蔑视的目光, 依旧选择坚守不出,避而不战。
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司马懿面对奇耻大辱,迎来蜀军退军的消息。
越王勾践隐忍十年,终得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成果, 司马懿的隐忍也非一般小人物所能做到的,一切隐忍都是为了等到最好的出手时机。
曹操曾“三顾茅庐”般请司马懿来到自己麾下,但是当时曹操的阵营中可谓群英汇聚,在荀彧、郭嘉、贾诩等人面前, 尚且年轻的司马懿确实太过渺小。
而且,据说曹操察觉司马懿有雄心壮志、狼顾之相,并告诉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因此, 曹操在位时,司马懿始终未得到重用,屈居下僚。
曹操虽心有猜忌,依然让司马懿辅佐曹丕,并深得曹丕信任,并逐渐进入核心领导层。
流水的曹氏掌权者,铁打的司马懿。等到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佐幼帝曹芳时, 司马懿快、准、狠地骑兵政变,控制京都,在这场高平陵事变中,曹魏政权最终落入司马氏手中。
世人皆对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有所诟病,但是自然法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司马懿能助推西晋的建立,正是像毛主席所说的3个优点,他有家世、有谋略、有远见,是一位隐忍、伺机而动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司马懿成功其实有两个原因,隐忍肯定是其中一个原因,至于另一个连诸葛亮也比不了的本领,那应该就是司马懿知道活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不像被累死的诸葛亮。司马懿从政四十余年,谋划了一个惊天计划,最终让自己的孙子成功鸠占鹊巢,接替曹魏成为天下之主。
司马懿,三国时期曹魏后期重要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名权臣。 司马懿家世显赫,祖上历代为官。司马懿更是年纪轻轻就才华横溢,声名远播,曹操曾多次请司马懿入仕,但司马懿看不上曹操阄宦之后的身份,所以一直拒绝曹操。后来曹操急了,威胁司马懿要是不来自己手下为官就杀他全家,没办法,司马懿只好到曹操处为官。因为司马懿为做事低调,做人同样也低调,但能力出众。而且甭管是不是真心,司马懿一直都支持曹操称帝。所以,司马懿慢慢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并被委以重任,辅佐接班人曹丕。
曹操虽然曾经对众人说过司马懿这个人有鹰一样的眼睛和狼一样的眼神,不是个可靠的人,不应该重用。但因为司马懿帮助曹丕成功继承了魏王之位,所以曹丕就忘了曹操的忠告,临终时更是让司马懿成为了托孤重臣,司马懿也因此成功跻身曹魏核心管理层之列。不过司马懿即使身居高位却仍然低调,以免树敌危机自己的生命,直到把曹家所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人全都耗死了之后,才突然发难。高平陵之变让司马懿一举夺下了曹氏政权的权力,让当时的皇帝曹芳成为了汉献帝一样的笼中鸟。
司马懿在曹魏一共隐忍了41年才成功,死时已经73岁了,而诸葛亮死的时候才54岁。所以,司马懿和诸葛亮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活的久。那么难道诸葛亮身体不好,所以才死那么早?恐怕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诸葛亮为了不辜负刘备的嘱托,一直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就是说诸葛亮是活活把自己给累死的。而司马懿可不像诸葛亮,他从来不争权,皇帝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后来发现有人怀疑自己的时候,甚至装病不再上班,躲在家里悄悄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司马懿的成功,是巧合,也是必然。他的成功之路,不可复制。他除了隐忍,最大的本领就是长寿。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0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下一篇: 读成语故事学中国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