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操和刘备一生中犯的同样的错,分别用错了一人

众妙之门 2023-06-17 19:11:43

曹操和刘备一生中犯的同样的错,分别用错了一人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操和刘备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曹操和刘备都知人善任,因此都成就了一方霸业。但是他们也有用人失误的地方。笔者这就盘点下刘备和曹操最大的两次用人失误。

曹操——错用夏侯渊镇守汉中

曹操夺取汉中以后,任命夏侯渊镇守汉中,夏侯渊作战悍勇,擅长奔袭作战,常常身先士卒,让西凉少数民族闻风丧胆,有虎步关右之称。平定凉州、关中地区时,夏侯渊斩梁兴、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为曹操统一西北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夏侯渊有勇无谋,曹操曾提醒他说: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曹操平定汉中后,自率大军北归邺城,拜夏侯渊为征西将军,统属张郃、徐晃等人,留守汉中。

后来,刘备集团谋主法正提出著名的汉中策:

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合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蔻敌,尊将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括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于是刘备对汉中发起进攻,夏侯渊率部与刘备在阳平关对峙。在对峙了整整一年时间后,刘备采纳法正的建议,主动放弃阳平关,南渡沔水,驻扎在定军山,夏侯渊果然中计,率军争夺定军山,刘备趁夜派兵火烧夏侯渊部外围鹿角,夏侯渊遣张郃守东围,自率大军守南围。刘备对张郃发起猛烈进攻,夏侯渊率军救援张郃,黄忠居高临下,对夏侯渊部发起突袭,阵斩夏侯渊。

曹操明知道夏侯渊有勇无谋,却把他安排镇守汉中这个刘备必定会争夺的咽喉之地,这是他这一生中最大的用人错误。这个错误直接导致刘备第一次在正面战场打败他。

刘备——错用麋芳镇守南郡

刘备在徐州之时,糜竺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他乃是徐州富商,又被徐州牧陶谦任命为徐州别驾从事,在刘备失去徐州,最落魄的时候,他将其妹妹许配给刘备,后来又将全部家财用来资助刘备,拒绝曹操的任命而投靠刘备,因此,刘备很感激糜竺。刘备夺取益州以后,任命糜竺为安汉将军,地位尚在诸葛亮之上,麋芳则是糜竺的弟弟,自然也受到刘备的重用,刘备任命麋芳为南郡太守,协助关羽镇守荆州,却并非看重糜芳的才能,而是犯了任人唯亲的毛病。

关羽天性高傲,自然看不起糜芳这种靠着糜夫人和糜竺的关系上位而没有什么才能的人,因此一直没有给予糜芳好脸色看。而糜芳自恃自己是皇亲国戚,平时也是骄横跋扈,哪里受得了这种侮辱,因此也对关羽十分不满。

后来关羽发动北伐,吕蒙乘机白衣渡江,糜芳居然不战而降。关羽当时已经擒于禁、斩庞德、困曹仁,打得曹操几乎要迁移都城,就因为南郡失守而功败垂成。其实江陵城易守难攻,当初周瑜打了将近2年才打下来,假如糜芳不投降,关羽完全可以回师救援,可是糜芳因为和关羽的私人恩怨,直接投降了,这直接导致荆州失守,关羽毁败,隆中对化为泡影,断送了兴复汉室的希望。

“夷陵之战”惨败并非刘备不懂军事,只因他犯了跟曹操一样的什么错误?

一样是骄傲自大,低估对手了。

一、骄傲自大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失败,不是他不懂军事,而且他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赢得,对方实力没有自己那么强大,太过于骄傲了,可是没有想到是孙权也不差呀,人家可以说是军事全才,哪里会这样给你欺负。

二、不懂军事的行为

在双方打仗之前,刘备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军事能力还算可以,但是现实打脸了,他完全没有考虑清楚,就瞎折腾了分兵700多里,让自己的军队变成一个散沙,大家都分离太远了,简直就是给孙权送人头,所以孙权也直接大获全胜。

还有刘备不知道怎么想,把水军当成步兵用,要知道蜀郡在河的上泳,就可以利用这一点,用水军攻打蜀郡,那是绝佳的战术选择哦,可是刘备脑子进水了,没有采用这个战术,只是他认为自家的水军太菜,可能做不到,还不如增加步兵的人数,从而赢面更加大了。

三、分兵700多里战术原因

其实刘备这样分兵700多里战术是有原因的,他看到孙权都是选择不主动接战,人都是不出来,孙权的人时刻处于防御战术,加上孙权掌握临江,刘备没有办法,就只能选择把孙权围起来,可是刘备不知道自己已经中计了,也为他失败奠定了基础了。

总结一下,曹操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好手,所以不会带兵这个问题,不会出现在他身上,刘备没有吸取曹操骄傲自大的惨痛失败经历,还自己经历了一遍,最后自己想通也郁闷到直接挂了。

第一个错误只能算丢脸,而第三个错误却是丢了江山,纵观曹操一生有哪些错误?

你好!想必大家都对曹操很是熟悉的,从小学开始就开始学曹操的诗,到了初中学曹操的课文,大家对曹操这个人一定不会陌生,但是大家对曹操的印象不是很好,大家都觉得曹操是一个枭雄,因为曹操打仗确实很厉害,但是没人认为曹操是一个正人君子。但是曹操确实是当时的顶级的统治者之一,后来因为犯错太多,失去了江山。那么曹操犯了多少大错误呢?

第一个错误:放走了刘备,刘备是一个卖草鞋出身的人物,家境很差,自称是皇上的后代,才有了追随者,但其实他和皇帝是不占边的,虽然都行刘,但他不是那一支。而当时曹操执掌一方,和刘备联手除掉吕布后,曹操就给刘备升了官。然后就是因为这次升官,让董成有很大的而不满,想联合起来把曹操除掉,开始刘备不是参与者,但是在后来,刘备觉得曹操对自己有威胁,然后就加入到了反曹的队伍中。

第二错误:好色,曹操是个非常好色的人,这个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事实,如果对面将领不服从,你用武力那还可以,但对方是投降的,却还要去霸占别人的妻子儿女,就是因为好色损失了自己手下的大将典韦,这才间接导致了魏国的灭亡。

第三个错误:没有除掉司马懿。三国的局面维持了很长的时间,最后却是司马家完成了统一,这听起来很荒唐,但这都是曹操盲目自信的后果,曹操知道司马懿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不能不除掉,但是为了对抗诸葛亮却没有除掉。

曹操一生中犯了三大致命错误,分别是什么?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曹操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个。作为百年难得一见的枭雄,曹操的一生英明神武,在军事、权谋、用人等方面都远超同期的其他人。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纵使是英明神武的曹操也难免会犯错,那么在曹操的一生都犯了那些致命错误呢?

第一个致命的错误:在许都放跑刘备曹操在下邳擒杀吕布后,刘备跟随曹操回到曹操的大本营许都。之后,刘备不仅被封为左将军,而且还成为当今皇帝的刘皇叔。在此期间,曹操的谋臣荀彧和程昱等人,一再劝曹操趁早杀掉,免得日后成为心腹大患。

然而,曹操并没有听从谋臣荀彧和程昱等人的话,杀掉刘备,而且还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是因为曹操本人盲目自信,自以为可以将刘备掌握在自己的鼓掌之间,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备最后却趁着趁攻打袁术之机带着军队逃跑了。

如果曹操在许都的时候,听从谋臣荀彧和程昱等人的话,早早杀掉刘备,或许就没有日后的赤壁之败,更没有后来三国鼎立,说不定曹操还能统一中国。

第二致命的错误:强占张绣的婶娘邹氏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张绣,张绣望风归降,这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可是在这关键的时刻,曹操却管不住“色心”,竟然在张绣刚刚归降之际,就强占张绣的婶娘邹氏。

张绣听闻此事后,一怒之下率领大军偷袭曹营,由于曹军完全没有防备,所以遭遇大败,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皆战死,就连曹操本人也是九死一生,勉强躲过了此劫。

如果猛将典韦不死,曹营的战斗力必然增强不少。如果长子曹昂不死,那必然会成为曹魏政权的继承人,那就不会有曹丕、曹植兄弟等人的内斗,这样的话,曹魏政权是否会落到司马氏的手中也未可知。

第三个致命的错误:在临终前不杀司马懿曹操作为百年难得一见的枭雄,自然能看出司马懿的野心,但到死也没舍得杀掉他。这是因为曹操知道,当今天下只有司马懿能与诸葛亮一争短长,如果贸然杀掉司马懿,曹营就没有人能对付诸葛亮。

但是曹操千算万算,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后代,如此的不争气,寿命都很短,而且有没有什么作为。然而,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凭借着自己的隐忍、权谋,蛰伏多年,终于熬死曹家几代人,等到机会。最后,已经是满头白发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了大将军曹爽,成功夺取曹魏的政权。

失误不断的曹操,他一生中做过最错误的事是什么?

曹操作为乱世枭雄,一生中成功的事情很多,失误的事情也不少。我觉得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误莫过于放走了刘备,让刘备跟自己分庭抗礼,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消灭他。

曹操和刘备产生联系还要从下邳之战说起,曹操水淹下邳,在白门楼生擒吕布并杀了他。原本投奔吕布的刘备只得投奔曹操。当时汉献帝因为不满意曹操专权霸道,下了‘衣带诏’联合各路诸侯一起起兵,想要杀了曹操,为国除奸。刘备也在衣带诏上签了字。

刘备深知曹操是什么人,他素有奸雄之称,疑心非常重。在他的眼皮底下最好韬光养晦,收起锋芒,不然很容易惹祸上身。刘备一来害怕衣带诏的事情败露,二来害怕曹操看出自己的野心。于是在府邸里开辟了一块菜地,种起菜来。每天像个农夫一样,给菜地浇水,施肥,松土,除草。勤勤恳恳,日复一日地忙碌着。给人一种胸无大志,只看中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感觉。

曹操得知这个情况,心想:“刘备你别想骗我,你这叫韬晦之计。”他想要试探一下刘备的底细。有一天曹操请刘备赴宴,摆了好几盘青梅和一樽煮酒。饮酒期间,曹操问刘备天下谁能称得上英雄。刘备把所有的诸侯都说了一遍,曹操都说不是。最后曹操说:“天下英雄只有刘使君和我曹操而已。”刘备见曹操竟然还是看出了自己的野心,吓得筷子掉到了地上。这时天上正好打了个霹雷。刘备假装刚才是被雷声吓得,竟然蒙混过关。不久,刘备借口去攻打袁术,逃离了曹操的控制。

事后,曹操幡然悔悟,明白自己上了刘备的当。当初刘备来的时候,谋士郭嘉和程昱都曾经主张杀了刘备,可是曹操没有听。素来奸诈的曹操竟然也有马虎的时候,竟然一时被刘备蒙蔽。从此,刘备和曹操开始分庭抗礼。曹操取得荆州之后,想顺江东下,袭取江东,统一天下。刘备只得投奔东吴,诸葛亮,鲁肃和周瑜劝说孙权联刘抗曹。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

赤壁之战后,曹操把注意力暂时放到了夺权和在西北战线对付马腾和马超。刘备则趁着赤壁之战的胜利攻取了攻取了桂阳,武陵,零陵,长沙四郡。而且还跟东吴借了荆州,从此势力如同井喷一样增长。曹操平定汉中之后,曾经有谋士劝他乘势攻取西川。曹操说:“人不能不知足,我已经得了‘陇’了,就不要望‘蜀’了吧。”没想到他这一迟疑,刘备夺取了益州,然后把汉中也抢过去了。从此建立了蜀国基业。曹操这才后悔,当初‘得陇望蜀’就对了。

可惜没有后悔药吃,之后曹操终其一生也没有能灭掉刘备。曹操原本有机会把刘备除掉,却一再错过最佳时机。让刘备逐渐做大,最终难以驾驭。可以说,放走了刘备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失误。如果他能当机立断杀了刘备,三国历史的走向会怎么样,真不好说。看来,任何人都不能小看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0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