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子女如何下场
刘禅虽然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但是刘禅的七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下场也并不是很好。有几个儿子选择投降,有一个儿子英勇就义,有一个儿子直接就战死沙场。
总之刘禅的这些子女并没有什么太好的下场,在这一个霸王之乱中,全部都变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本来以为选择投降必然就能够高枕无忧,可以有一条生路,其实这也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最终好景不长还不如当初就直接选择勇敢一回,或许也有机会能够当好汉,就算没有办法当好汉最起码也是英勇就义吧。
刘禅有两个女儿,但是这两个女儿同样也不得善终,其中有一个就和关羽的儿子走到一起,但是因为关羽将庞德杀掉,庞德的儿子马上就回来报仇,更是直接将关羽的后代全部灭门。关羽的儿子,有一个妻子就是刘禅的女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也不可能会逃脱,这时也会让人觉得有一些遗憾。
刘禅还有一个女儿就选择跟随在诸葛瞻的身边。虽然这是一个大英雄,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是伴随着诸葛瞻的战死,刘禅的女儿也只能够选择被迫投降。可是因为自己的丈夫在之前曾经奋力对战过,也曾经杀过其他的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也会受到连累,就算选择投降,也没有一个好的下场。
难怪当初的曹操就说过,生儿子就应该如同孙仲谋。可如果生了刘禅这样的儿子,那么如果在天有灵,可能早就已经被气活吧。刘禅不仅仅坑害了后代,更是辱没了刘备的名声,没有去完成刘备的心愿,这真是让人觉得又悲又恨。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刘禅的子女下场又是什么
蜀汉后主刘禅,一直被称作扶不起的阿斗,更是在蜀汉灭亡后,说出了乐不思蜀的话语。有人说他的投降,是让蜀汉地区的民众免遭了生灵涂炭,而他乐不思蜀的话语更是为了保全自己,让自己可以安全地生活下去,做一个富家翁。
那现实真是如此么?其实成王败寇,哪有那么轻易保全自己。看看刘禅的子女的下场,就知道他并没有多么乐不思蜀了。
刘禅一共有七个儿子,老大刘璿,也是刘禅既定的接班人。而这个儿子并不是嫡子,刘禅的皇后是张飞的女儿,但是可惜张飞的女儿却没有给刘禅生下儿子。这个儿子却是张飞女儿的侍女所生。
这个太子要比自己的父亲刘禅有志气,在蜀汉灭亡后,刘禅等皇室成员被魏军带到了洛阳。但是刘璿却和姜维一起继续抵抗魏军,最后也和姜维一同被魏军杀死。甚至魏军在攻下成都后,对成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洗劫。所以当初刘禅的投降并没有让蜀汉地区的百姓免遭生灵涂炭,而自己的儿子也被魏军杀死。
而老二、老四、老六、老七四个儿子,是全部和刘禅一起走的,也都像刘禅一样过富家翁的生活去了。可惜他们的结局并没有得到寿终正寝,在西晋灭亡的混乱中,被杀死了。
老三这个儿子可以说是幸运的,他没有感受到那种亡国的悲剧和成为敌方俘虏的侮辱。他在蜀汉灭亡之前就已经离世了。
老五刘谌是刘禅儿子中最有能力的一个,也是最有志气的,比太子更加的刚烈和有气节。毕竟太子是被乱军杀死的,当时的他可能也是想逃跑的。但是老五却是直接自尽在祖先面前,坚决不投降魏国。这个儿子也是最像爷爷刘备的,虽然刘禅丢了蜀汉的脸,而这个孙子,可能会让刘备九泉之下得到一些安慰吧。
这七个儿子,有两个为了自己的国家,曾经反抗过。蜀汉里,也有姜维等将领为了复国努力过。可惜刘禅这个皇帝,为了自己,毫无气节地就投降了。结局也并没有保全蜀汉的百姓。想想吊死在煤山上的崇祯皇帝,这差距不是一般大,扶不起的阿斗实至名归。
刘禅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和诸葛亮的儿子结婚了。之后也是和刘禅一起去了洛阳,并且带着儿子诸葛京。还有两个儿子都曾经在和魏军的战斗中死去了。仅仅这一个儿子,结局还算不错。最后诸葛京做到了一州的刺史。
而二女儿是嫁给了关羽的儿子,虽然没有说结局如何。但是庞德曾经被关羽水淹七军,然后战死。而他的儿子庞会居然在蜀汉灭亡后,杀死了关羽的全家后人。很可能也是在这场灭门中被杀害了。
可以看出来,刘禅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必定是任人宰割的。庞会都可以做出如此行为,那刘禅的家人等的生活,怎么会是一个安稳的富家翁。还不如逃跑隐姓埋名过得安全。扶不起的阿斗,就像司马昭所说,诸葛亮都没有能辅佐刘禅成就大业,何况姜维呢?结局已然注定。
历史刘禅有后代活下来。
在刘禅7子2女之中,唯有三子刘琮与长女葛刘氏有明确延续至今的后代,其余诸子有后的可能性极低,次女关刘氏有女性后裔的可能性也因为史书缺载而存疑。
刘禅的子女一共7男2女,7男分别是刘璿、刘瑶、刘琮、刘瓒、刘谌、刘恂、刘璩,2女分别下嫁给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与关羽之孙关统。
后裔情况
长子太子刘璿,蜀汉灭亡后,在“钟会之乱”中死于乱兵。刘璿死时40岁,不过子孙都在钟会之乱中被杀,没有后代存活。
次子刘瑶,四子刘瓒,六子刘恂,七子刘璩随刘禅迁往洛阳,安乐公府。他们四个人的子孙均在永嘉之乱中被匈奴、羯胡所杀害,全部遇难。无后人存活。
三子刘琮,公元262年季汉灭亡前去世,在永嘉之乱中,他的子孙逃往岭南得以保全,随时间推移,先后在江苏镇江,湖南浏阳,四川郫县定居。
五子刘谌,蜀汉唯一殉国的皇子,就是这位北地王刘谌,这位刚烈王爷,眼看父亲刘禅投降。无法接受,先杀妻儿,之后在刘备墓前自杀殉国,无后代存活。
长女葛刘氏,嫁给诸葛亮儿子,诸葛瞻为妻子,育有两个儿子诸葛尚和诸葛京,诸葛尚与父诸葛瞻一道战死绵竹,年仅19岁,无后。诸葛京在西晋时受罗宪推荐(罗宪是蜀汉最后的忠诚)入仕为官。诸葛京后代存续下来,在今天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都有后裔。
次女关刘氏,嫁给关羽孙子关统,根据三国志记载,关统和关刘式没有生育子女,再加上关羽后代,都在成都城破后,被庞德儿子庞会所杀害,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家应该是无后的。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将钟会、邓艾等人奉司马昭之命,率数十万大军兵分5路包抄蜀地,彼时后主刘禅已有56岁,暮气沉沉深居宫室,刘禅本非雄才之辈,其一生未曾出蜀,更没有冲锋陷阵,故而听闻魏国人马来袭,顿时慌忙不迭,完全顾不得正在拼死奋战的姜维,就利落干脆的开城降魏。为了彻底绝除后患,司马昭下令将刘禅及其座下累有名望的臣子,全部迁移到魏都洛阳居住。移居洛阳的蜀汉诸人在司马氏的掌控下如履薄冰,而刘禅却身处险境而游刃有余,一直在洛阳居住了8年有余,才安然病卒,他虽投降亡蜀,却也保存了一己之躯。
然而鲜少为人注意的是,刘禅一生中还有7个儿子和2个女儿,这9个人在蜀灭之后,又去了哪里,下场如何呢?《三国志?蜀书》《蜀世谱》等古籍记载,刘禅7子分别是长子刘睿、次子刘瑶、三子刘琮、四子刘瓒、五子刘谌、六子刘恂、七子刘虔,其中西河王刘琮于公元262年早早病卒,故而他并未赶上这场大变故。剩余6人中,最不类父、最为刚烈的应属北地王刘谌,刘谌自幼英敏过人,他听闻魏将杀来,立即手持佩剑前往刘禅面前请命出征,不料却眼见父亲刘禅正与诸臣商议投降,顿时火冒三丈,刘谌上前力谏,劝父亲值此大难之际,应父子君臣戮力同心,以死报效方不愧为君。
然刘禅心中早已定死了要降,故而将刘谌呵斥下殿。绝望的刘谌难以接受这样的结局,跌跌撞撞的跑到祖父刘备的灵位前嚎哭,万念俱灰的他不愿随父投降,亦不能杀敌报效,只能诛妻儿,而自戕。刘睿是刘禅长子,公元238年就被立储,蜀灭时他已经年近40岁,刘睿为人敦厚,他听从父亲的意愿,并准备随父迁往洛阳,可就在彼时姜维钟会之谋被识破,魏卒大乱,刘睿因此被牵连意外死于乱军之中。如此一来7个儿子,就剩下了4个,这4个全部跟随刘禅移居洛阳。刘禅的两个女儿很早就许出家门,长女嫁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次女嫁关羽之孙关统,故而她俩并未跟随迁往洛阳。
刘禅及其4个儿子到达洛阳后,虽沦为阶下囚,言行举止也处在司马昭的朝夕把控中,但均衣食无忧,而且未有性命之危,父子几人确实称得上是?安乐公?,尤其刘禅第6子刘恂,竟然还承袭了?安乐公?的爵位。在刘氏父子几人到魏的境遇中,历史学者发现了司马昭与其子司马炎的老谋深算,不禁慨叹司马氏太工于心计。刘禅父子到达洛阳1年后,司马昭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继之而起,成为?晋王?,彼时可谓司马氏取代曹魏成就大业的最关键节点。人人皆知,司马氏高平陵一事,灭曹爽三族架空魏室,手段何其毒辣,故而善待刘禅父子,也成为司马氏向天下买善的一个部分。
更重要的是,魏将拿下成都,几乎没费吹灰之力,是后主刘禅拱手献之,如果再将刘氏父子斩草除根,必将招惹刘氏旧臣群起而攻之,如此司马氏一族无异于自取其祸。公元265年,司马炎取魏立晋,并立即下令恩赏天下,其中就包括魏帝曹奂,自然也少不了?活招牌?刘禅父子。司马炎将曹奂封为陈留王,准许曹奂在封地内仍称魏帝,并享受天子的待遇,此举似曾相识,与当年曹丕与汉献帝如出一辙。此外司马氏素有取东吴之心,为了减少吞并东吴的阻力,司马炎特意在刘禅的子孙中,择取一位成为?驸马都尉?,给予厚赏,并且解除对他们的掌控,刘氏父子可自由行走洛阳。
此举一出,确实为司马炎赢得不少赞许。公元271年,刘禅病逝,司马炎亲率上下臣子为刘禅治丧,并且以王侯之礼将其下葬,刘禅的4个儿子也继续生活在洛阳,可以预见的是,若是晋一直如此安稳下去,刘禅这4个儿子也定能如父一样得到善终,刘氏子孙定会在洛阳开枝散叶,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刘禅安乐公是否大智若愚且不深究,但确实保住了几个儿子,然而刘氏子孙躲过了司马昭,司马炎,却最终未能躲过永嘉之乱。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南匈奴刘渊派遣其子刘聪率石勒等人大举征晋,是年深秋,石勒等人围攻洛阳城,经过两年多的鏖战,晋将兵卒尽损,洛阳城破,匈奴胡人已然红了眼,将洛阳城内的公卿士人3万余计尽数诛之,刘禅留在洛阳的4个儿子也全部丧于其中,无一存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秦灭六国时,齐国为什么会不战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