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亚历山大东征没有走错路怎么样,历史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以史为鉴 2023-06-17 19:05:04

亚历山大东征没有走错路怎么样,历史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亚历山大东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亚历山大东征,如果遇上的是秦朝军队最终会有何结局?历史是否会因此改写?

在外国论坛上有这样一个帖子吸引了很多网友的注意,有人提出问题称西方历史上最强大的亚历山大大帝如果没有走错路,进入了当时的中国,最终会有何结局?按照时间线来推算,亚历山大东征时期中国处于战国时代,按照亚历山大的进军路线来看最先与之遭遇的就是当时的秦军,西方学者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之后得出一个结论,两者根本不在一个等级。

亚历山大手中的王牌--马其顿方阵

亚历山大能横扫欧亚靠的是自己手中的马其顿方阵,这个方阵的核心是重装步兵,这些步兵披着青铜头盔、胸铠以及护腿,手中还握有护盾,利剑和长矛。每根长矛的长度在4米左右,在战场上具有强大的防守反击能力。

按照当时各国军队所拥有的战斗力来看,从正面冲锋的话没有几个国家的军队能冲破马其顿方阵的正面防线,不过这个方阵的弱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两翼。另外马其顿方阵其实是一种联合阵法,要想发挥出真正的威力需要一个开阔的场地,如果遇到山地或者无法结阵的地形,那么马其顿方阵就无法发挥出优势,士兵们只能单打独斗。

亚历山大的对手可不是一般的诸侯国

回头说下秦军,按照时间推算的话亚历山大遇到的对手是一个已经完成变法30年的秦国以及谋略过人的秦惠文王,当时的秦军在兵种方面就要比亚历山大有优势。秦军不仅有战车兵,还有专门克制步兵的弩兵,虽然马其顿方阵的长矛有4米长,但秦军还有更长的长矛,达到了7米,如果正面对抗的话马其顿方阵不仅要应付射程以及威力超强的弓弩,还得应付比自己长3米的长矛,西方学者也正是看到了这点才会说双方不在一个等级,试想一下如果两军交战的话这根本不是战争,完全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另外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中国人打仗讲究上兵伐谋,单纯的拼蛮力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大多数战争都是配合形势以及谋略,而欧洲打仗拼的都是蛮力,稍微会用一点谋略的人那都是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将,比如汉尼拔,不过这群人若是来到战国时期的中国,估计连三流谋士都不是。

因此多亏亚历山大当年走错了路,如果与秦朝军队交战估计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将发生改变,有一点连西方学者都不得不承认,在冷兵器时代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绝对是当世最强。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亚历山大的东征与其说是对亚洲的征服,不如说是求知的远征。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亚历山大大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怎样去看待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影响 他的这些举措对世界文化又有什么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军事扩张的最大影响就是代表着希腊化时代的到来,何谓希腊化时代,就是使亚历山大在扩张的过程中,将希腊文化带到了他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在北非,在西亚、中亚、甚至印度,都受到了希腊文化的洗礼或影响。希腊文化优秀的成果也因此而逐步传遍当时世界各个文明。
当然希腊化时代也并不是文化的单向传播,而是促进了各地优秀文化的融合,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等等的文化成就也被希腊文化吸取。
因此,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促进了各大文明的交流,加快了各地优秀文明成果的融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亚历山大东征,遇到秦国会怎样?秦帝国领土会比成吉思汗的还大

亚历山大东征时期是秦昭襄王时期,当时的秦国已经变法大成,秦军战力空前强盛,秦军也经历了魏武卒方阵的历练(秦国变法前曾经被魏武卒方阵虐得很惨),结果魏武卒方阵对秦军没有任何威胁而退出 历史 舞台。马其顿方阵碰到这时期的秦军,刚开始可能会占一两次便宜,结果必然被秦军团灭。这时期秦国有白起、王翦等名将。个人认为亚历山大走错路,是他的运气,不然来到秦国就有来无回,让华夏大地知道西方有那么广阔的土地,秦始皇统一的领土只怕要比成吉思汗还要大。

客观地说,亚历山大征服世界动用五万军队,这在当时的欧洲和非洲来说,这已经是个很庞大的数字。而始皇帝统一中国就动用了上百万,抵御北患的蒙恬有二十万人,征服南越的赵佗有五十万人,这还不包括咸阳数万卫戊部队。如果亚历山大这个时候和秦始皇开战,秦国动员兵力可以超过一百五十万左右,而且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这在当时整个世界范围来说都是BUG的存在。

战术上来讲,如果秦始皇同样派出五万军队对阵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军队由重装长枪兵为主,轻骑兵为辅,两军列阵,亚历山大的军队一般重装步兵在中间,轻骑兵护两翼。秦军也有长枪兵,枪身长度比亚军的略短,但是秦国拥有无比先进的远程打击武器,而亚军却没有。如果秦军以前军一万弓弩手,后路五千重装骑兵,两翼一万轻骑兵,中路一万五千重步兵。一旦开战,所有弓弩手进行齐射,大量杀伤敌人长枪步兵。如果亚军派出轻骑兵,那秦军就可出动轻骑兵进行拦截,一旦亚军脱离其主力,秦军五千重装骑兵可迂回至敌人两翼,弓弩手改前军为后军,在步兵接战之前,将携带的箭支全部发射出去。

一旦双方步兵接战,秦国重装骑兵就可对进攻敌人两翼,由于虽然重装骑兵不适合远距离奔袭,但是第一次冲锋的杀伤力极大。根据秦国对敌人的一贯风格,当时也没有日内瓦公约的约束,亚历山大的五万军队,估计除了一部分轻骑兵逃脱外,其他部队都将伤亡殆尽。如果马其顿帝国遭受如此严重的损失,那么他的帝国版图会很快土崩瓦解。所以西方人应该庆幸,因为依照始皇帝的脾气,估计他会派遣一支军队跟踪马其顿的残军,一旦到达欧洲,估计始皇帝会下令发兵三十万,以战养战一路打到欧洲。

嬴政发动灭楚之战时让王翦带了60万的军队,排除掉其他因素,秦军的战斗力相当强悍,就两军拉开架势直接干一仗。亚历山大的部下在秦军眼里通通都是地契、金银和爵位,他的部下会变成秦军士兵升级的垫脚石!亚历山大会看到秦军士兵左手提着他战死部下的头颅,右手拿着武器接着向他进攻,直到亚历山大全军覆没。

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双方各投入40万兵力,亚历山大一共就带了五万人,怎么打?孙子兵法有云,五则攻之,十则围之,一旦进入中国领土,一定会被揍的稀巴烂。因为当时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大多数以步兵为主,兵种较为单一,而秦军当时的重弩如果角度对的话可以最远射程达800米,可以射穿一切盾牌和铠甲,连马车都能射成两半,人能被射碎。

而当时亚历山大军队的弓箭最多能射100米,还是排着队打仗,两方面根本就不能比,曾经横扫欧洲的匈奴人,在秦始皇的军队下不堪一击,史记就曾经说过,北击匈奴700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我认为亚历山大在到达秦国前,能否对付得了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就是一个大问题,秦国统一前后一项主要工作就是修长城抵御匈奴入侵,可见这些部族的战斗力。

结论,无论亚历山大怎么打,秦国都能赢。第一,战线太长,文化差异问题导致,马其顿军是无法有本土补给的。第二,马其顿军人数太少,只有5万人,死一个少一个。第三,环境导致走完那条死亡之路,5万人都不知道还有多少到中国。第四,秦国是有本土环境地形优势,就算打不过,原地坚壁清野死耗都能耗死。第五,当时战国还是讲究中原正统的,像马其顿军和匈奴是没什么区别的,如果秦国顶不住,其它6国会支援。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0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