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引言
夷陵之战,是公元前221年刘备急于为死去的关羽复仇,在吴蜀间爆发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双方参战兵力超十万人,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另外两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此战中,吴军统帅陆逊利用火攻让己方大获全胜,而蜀国惨败后元气大伤,刘备也在次年逝世于白帝城,蜀国政权摇摇欲坠。
关于导致蜀国惨败的原因,刘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可以说是战败的罪魁祸首,那他究竟犯了哪些致命错误?
一、军未熟练,将无英才
公元219年11月,关羽被杀,刘备即要起兵东征为其报仇,但当闻知曹丕称帝后,便紧锣密鼓地准备称帝。
公元221年4月,刘备登基,并按汉代礼制设官立制,备后宫,立太子,改元,大赦,在两三个月里草草地完成了诸多程序之后,便前往江州准备伐吴了。
在江州,刘备迅速调动军队,粗率地按照一厢情愿的原则作了初步的战争规划,任命了左右大督、先锋及各部将领,便草率出兵。刘备所携带的将士,有着致命缺陷。
首先,蜀军约四万余人,以步兵为主,水师较少,而且由于刘备复仇心切,没有经过认真训练,特别是没有经过水上作战的训练,可以说,其军队并没有较高的作战素养。
东吴的水师名震天下,赤壁之战时就让曹操吃了大亏,刘备没有吸取经验教训,这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其次,在将领方面,出征人员中并无核心谋士,又无名将,可想而知。此时法正已死,诸葛亮留蜀,军中几乎无人能够对刘备的战争部署提出意见,更不用说建设性的良计,自然形成了刘备“一言堂”的局面。
虽然黄权通达军谋,但得不到信任,难展其能。黄忠、张飞先后逝去,赵云留守江州,马超、魏延北拒魏军,竟然没有一位名将随征,刘备的用人大都是一些无名之辈,如吴班、冯习、张南等人。
人员组成的不合理自然为吴方所轻视、反长敌人的气势。而且在决战蜀军溃败时,由于缺乏有经验的能压阵的大将,蜀军的撤离也是杂乱无章,这又加速了败亡。
二、自恃其力,不善知彼
蜀国的参战兵力并没有优势,满打满算不超过五万人,与吴国相当。况且陆逊作为守方,兵力容易集中;刘备长驱而进,沿途设防,兵力自然分散。
但刘备却自恃其力,少有自知之明,认为以己之力足以复仇,加上武陵的土著首领沙摩柯受邀前来援助,更觉得胜利指日可待。
实际上,刘备可用于前线的兵力是非常有限的,对于双方兵力的错误判断是他犯下的又一错误。相反,陆逊在决战前,则已把所督诸将各部大都集中到作战前阵,相对兵力超过了刘备,具备了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能力。
此外,刘备出兵,只是基于愤怒,没有对魏蜀吴三方的基本形势作出正确的分析。
他对魏吴的暂时媾和,从而使孙权可以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付蜀军的形势估计不足,此其一。
其二,他没有认识到魏帝曹丕忙于巩固地位,特别是着力对付自己的弟弟曹植、曹彰等人,暂时不可能在秦川举兵,从而导致自己不敢把在汉中的具有战争经验的将领和富有战斗力的精锐部队调动到荆州前线。
其三,最为重要的是,他没有把吴军统帅陆逊、孙桓等人放在眼里,过于轻敌。当时,鲁肃、吕蒙、甘宁先后死去,陆逊虽在打败关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刘备眼里,时年38岁的陆逊仍然是一个不谙军旅的年轻人,构不成什么威胁。
三、舍船就步,连营向前
公元222年2月,刘备亲率主力深入吴国境内,在占领了一些城池后,于猇亭建立了大本营。此时蜀军位于上游,一旦乘船作战,顺水而下,易于成势,是其有利条件。
战争开始时,陆逊最担心的便是蜀军水陆并进发起进攻。但刘备没有有效地利用这一条件,而是“舍船就步”,跋涉并屯兵于高山峻岭之地,在连绵数十里的山地上建立了几十座军营,其结果便是士卒极度疲敝,最终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刘备并非完全不知“水陆并进”的好处,但他匆忙调集起来的军队绝大部分是步兵,水战自然不行。况且,被复仇冲昏头脑的他已没有耐性去考虑筹建、训练水师的事宜了。
刘备长驱深入数百里,连营数十座,声势虽大,但却伏下了严重的隐患。陆逊既知刘备舍船就步,在山地扎营,便作出了判断:“察其布置,必无他变。”
的确,这样布兵是比较被动的,遇到危险时没有办法变化应敌。所以,陆逊便判断吴国胜券在握,向孙权上书:“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就连远在魏国曹丕知道了刘备的部署后,也认为:“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连曹丕这种对治军用兵之要仅知一二的人都看到了这一点,而刘备却如此布兵,可见其战术指挥糟糕至极。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当时江南正处于盛夏,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这为陆逊的火攻带来了灵感。
决战开始后,吴军士兵各持茅草一把,在夜里突袭蜀军营寨,顺着风向放火。
顿时间火势猛烈,沿着蜀军营地一路扩散,顿时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猛攻,迫使蜀军西退。吴将朱然率军五千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把蜀军包围在涿乡(今湖北宜昌西),切断了蜀军的退路。
潘璋率军猛攻蜀军冯习部,大破之。诸葛瑾、骆统、周胤等人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吴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沙摩柯等人阵亡,杜路、刘宁等人投降。
刘备见全线崩溃,便逃往位于夷陵西北的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消灭蜀军近万人。至此,蜀军几乎全军覆没,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
四、师老不振,不虞后路
刘备本身的战略设想是速战速决,但陆逊在初期一直率军后撤,避免接触,这种以逸待劳的方针,使刘备始终无法具备通过大规模决战来消灭东吴军队的条件。
刘备曾试图诱致吴军出战,但所用之法过于简单,接连被熟悉兵法的陆逊识破,双方统帅在战术方面的差距一览无遗。例如刘备派遣张南率部分兵力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
《资治通鉴》记载:“(孙桓)求救于陆逊,逊曰:“未可。”诸将曰:“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逊曰:“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
陆逊深知孙桓处境尚不危险,拒绝了援助夷道城的建议,避免了分散和过早地消耗兵力。
数月之后,刘备又采取行动诱导吴军出战。
《资治通鉴》记载:“汉主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吴将帅皆欲击之,陆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汉主知其计不行,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刘备的诱敌策略不仅没有达到效果,反而使蜀军长时间没有作战,耐心几乎被消磨殆尽,高温又加剧了军中的疲惫氛围。
陆逊据此分析:“ 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 疲意沮,计不复生”。
在士气低迷的情况下,刘备熟视无睹,坚持作战,失败也就理所应当。
刘备在作战后路方面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他沿江设营数十座。
其目的有二, 第一是让军需物资通过水路到达,保证后勤通畅;第二是防止敌人从两翼包抄,避免被包围的处境。
但他没有考虑战争失败的结果,因此也就没有考虑战略退却和撤兵安全的问题。
所以,他立营虽多,但却没有选择有利地势建立几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有效据点,而且由于盲目认为此战必胜,不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导致将士分散,一线排开的阵容不能形成强大的集团作战单位。
在吴军进攻时,各处蜀军都处在单打独斗,缺乏配合的状态,随即兵败如山倒。
总结
历史不能重来,如果诸葛亮、魏延等人随军出征,蜀国能否改变惨败的结果?无人可知。
但有意思的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失败方恰好都是发起者,也许冥冥之中注定了崇尚和平才是民心所向。
此战过后,陆逊名震天下,刘备不久后的逝世,这标志着三国历史即将迎来新篇章。
参考书籍:
《三国志》
《华阳国志》
《资治通鉴》
因为他乘怒进军,在战前没有做好准备;又沿江七百里扎营,犯了兵家之大忌。在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历史转折点,有人认为是?夷陵之战?,有人认为是?襄樊之战?,都对蜀汉的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里,小编的个人观点是夷陵之战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一点。不过刘备当时人多势众,手下也是兵精将猛,赵云,黄忠之辈都是智勇兼备,为什么他输的这么惨?
首先,他乘怒进军,战前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我们都知道,夷陵之战并不是刘备深思熟虑的结果,在关羽死后,刘备也没有非要伐吴不可,甚至还在这一年内登基称帝,淡化了这种影响。不过张飞身死,范疆张达还带着张飞的首级跑去东吴,彻底激怒了刘备。试想一下刘备当初的心情:?我忍住这股火已经不错了,你还来??于是他震怒难当,尽起大军伐吴。这场战争的由来本就是一次突发事件,所以在战前,刘备根本没有对作战的大方向有过筹划和预备,居然走山路入吴地;二来也没有做好粮草辎重等相关准备。
其次,他沿江七百里扎营,犯了兵家大忌。刘备其实也算是一员征战多年的沙场宿将,不过他在夷陵之战中犯的错误可以说是非常致命的。要知道,?连营?这种把戏,他对付对付那些有勇无谋,脑子里都是肌肉的莽夫尚可,但是东吴方面的主帅是陆逊。陆逊的军事指挥能力,甚至可以说,在三国期间只可能在曹操和诸葛亮之下。他发现了刘备的破绽,果断出击,火烧七百里连营,刘备自此溃不成军。
综上所述,夷陵之战,刘备惨败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盛怒出兵,没有做好准备;二是临阵作战,犯了兵家大忌,七百里连营。
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什么会失败
刘备是三国时期很牛的人物,当年走投无路时连曹操和袁绍对他都非常佩服。刘备徐州被吕布夺走,带着关羽张飞来到许都,曹操奉为上宾。
后来徐州再度被曹操夺走,刘备一个人仓惶逃走,袁绍父子格外重视,袁绍甚至出迎二十里。这个时候刘备虽然走的是下坡路,可在诸侯心目中,仍然是个英雄。刘备是个英雄,连曹操也这样说:今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正是在这样被各位英雄众星捧月中,刘备却一直低调的生活着。
在曹操那里,刘备只种菜浇花,宛如一个老农,抑或是个园丁;在袁绍那里,刘备死里逃生,虽然关羽杀掉了颜良文丑,可是刘备仍然死里逃生,从袁绍那里跑了出来,而且还居然带了袁绍一部分人马,如此刘备真的是狡猾狡猾的。
刘备善于权变,即使是一世奸雄曹操,事实上也对刘备捉摸不透。刘备自己也很牛逼,尤其是和孙权联合,在周瑜的带领下用火攻一举击溃曹操之后,刘备更是如鱼得水,拿下荆州四郡。对刘备来说,眼看自己的鹏程万里的志向得以施展,刘备更是使用了阴谋和阳谋,取了益州,把个好兄弟刘璋逼得走投无路。
刘备此时如烈火烹油,形势一片大好,自己又和曹操鏖战于汉中,曹操是当世牛人,在汉中战场居然未占上便宜,连大将夏侯渊也被斩首。刘备看着曹操的残兵败将,心里好一阵得意。刘备的得意并未长久,有人说上帝在开启一扇窗子的时候,同时又给他关上一扇门。
此时自己一直得意的兄弟关羽居然大意失了荆州,刘备非常恼火,此时的刘备早已不是织席贩履之徒,做了汉中王,不久又做了大蜀的皇帝,便动了夺回荆州的念头。刘备骨子里不怕孙权,第一自己在最危难的时候,孙权曾经让自己的小妹嫁给自己,那时刘备年近半百。如今自己兵精粮足,更不把孙全放在眼里。
于是刘备开始动员益州的父老,发动了大规模的征兵,出兵的目的地就是东吴,不为别的,就是你曾经那么不堪一击,居然杀了我的兄弟,夺了我的土地,掳了我的人民。刘备绝对是自己吓唬自己,他以为自己这么一牛气,孙权肯定会死翘翘,哪里料到东吴派出了名不见经传的书生陆逊,结果夷陵一战,刘备居然顾头不顾腚,被打得抱头鼠窜,狼败而归。
刘备输了,为何会输得那么惨:
其一,刘备不是打仗的材料,在当时刘备是有名的屡战屡败的将军,未尝领兵,又不懂军事,因此才有这样的大祸。
其二,刘备不谨慎,吕思勉先生说他有愤兵的嫌疑,既然是气愤下出兵,肯定头脑不冷静,头脑不冷静的人如何带兵打仗,做出合理布局。
其三,当时篡汉的是曹丕,不是孙权,刘备继承大汉,应该分清主次,居然一股脑的讨伐孙权。当时诸葛亮赵云等人都不赞同刘备的这种做法,可有规劝无效。
其四,刘备部下内部分化,又加上死了大将张飞马超黄忠等人,著名大谋士诸葛亮未参战,庞统法正也都早已死掉,这些都大伤元气,而东吴是抗击侵略者,同仇敌忾,因此深得人心。
其五,刘备帅人深入东吴重地,而吴国在本土作战,地理环境了解得非常娴熟,这客观上对刘备不利。
总之,骄傲的不可一世的刘备经过夷陵之战,早已失掉了锐气,不久在永安白帝城托孤,草草安排后事之后,就死翘翘了。可见英明如刘玄德也有一蹶不振的时候,何况他人。人做事之前,一定要考虑明白,否则后悔莫及。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率军伐吴,给关羽报仇,史称“夷陵之战”。在这次战役中,刘备惨败,全军覆没,只身逃走,不久羞愤交加,病死在白帝城。
刘备这次惨被,对蜀汉意味着什么?损失有多大?可以说,被掏空了家底。
而对孙权来说,孙权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可以说,孙权是吃撑了,实力大增。
先说刘备伐吴,带了多少兵马?演义中说,刘备带了倾国之兵,七十五万人,当然,那是小说,不是史书。
刘备投入的兵力在史书中记载,大约是五万人。
《三国志》注引《魏书》记载: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孙权在刘备进攻时,曾给曹丕上书,称刘备带了四万人,请求曹丕支援。这里面,刘备是带了四万人,但是,刘备还派马良,联合五奚蛮夷,蛮王沙摩柯还有一万多兵力参战,因此,刘备总兵力大约是五万人。
孙权方面,主将是陆逊,大约带了五万人抵挡刘备,但是,刘备在这次战役中,犯了致命的错误,连营七百里,扎下四五十座营寨,将战线拉的太长,而且,又犯了兵家大忌,依山下寨,被陆逊抓住战机,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有人说,刘备区区五万人,怎么能连营七百里?那么,刘备连营七百里,证据在哪里呢?
《三国志 文帝纪》记载: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后七日,破备书到。
这里面说的很清楚,曹丕都知道刘备连营七百里。
刘备扎营四五十座营寨,证据在哪里呢?
《三国志 吴主传》记载: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三月,鄱阳言黄龙见。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这里面说的很清楚,刘备军扎营前后五十多座,陆逊击败刘备后,斩杀及投降的有数万人,刘备只身逃走。
刘备连营七百里,扎下四五十座营寨,可能是一千人一个营,大约间隔二十里一个营寨,这样,五万人,扎营四五十座,连营七百里是成立的。
这一战,刘备只身逃走,五万大军都没了,如果保守估计,阵亡一半,还有两万五,因此,孙权获得了刘备的降兵二万多。
刘备大将杜路、刘宁等投降孙权,证据在《三国志 陆逊传》记载: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
对刘备来说,襄樊之战,关羽败亡,全军覆没,关羽镇守荆州的三四万人,就算有一半阵亡,至少有一半投降了孙权,孙权获得了关羽的两万降兵。
孙权俘虏关羽的士卒,证据在《三国志 关羽传》记载: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孙权占领江陵,士仁、糜芳投降,孙权俘虏的关羽的士兵,这些人,肯定都投降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28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