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彻选的四位大臣,霍光为何灭掉了上官桀、桑弘羊两位

以史为鉴 2023-06-17 18:03:12

刘彻选的四位大臣,霍光为何灭掉了上官桀、桑弘羊两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霍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武帝崩,昭帝立,然而八岁孩童,到底是不善于料理家国大事的,所以刘彻死前给他选了四位臣子,他们是: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

四个臣子,权力却不是”相互制约,彼此监督“,而是有非常明确的高低分别,这体现在两方面:1,职位上。霍光是大将军(汉代的大将军,是最高军事统领),金日磾以车骑将次之,上官桀以左将军再次之。2,认知上。武帝用周公辅成王的典故赐予霍光,同时另一重臣金日磾深知自己是个外国人(匈奴人),不能主政。

中外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封建政权的稳定性,有两种维持方式:其一:制衡的权力结构。其二:绝对彻底的集权(又称权力垄断)。

也正是由于汉昭帝登基初期,汉代达成了第二点,国家的内外发展,还算和谐,政令统一,执行有效。《汉书 霍光金日磾》记: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到这个时候,霍光还是”政自己出“的,大概是因为治理的很好,老百姓们都想一睹他的风采。

然而几年以后,这样的状态被打破,霍光不仅险些将上官一家灭族(因为是儿女亲家,皇后上官小妹也是霍光外孙女,所以幸免),连桑弘羊都没有逃过劫难。后世在评价这段历史时,喜欢说”霍光在排除异己“,”霍光野心膨胀了“”上官桀不听话“。

真相是如此吗?我想,只说对了一部分。

以上结论,存在一个问题:”排除异己“,往往存在于有竞争的环境,然而彼时,霍光已经达到独大的状态,似乎没有必要多此一举。那么解释就只有一种:有人,有事,引入了能与霍光竞争的因素。也即打破了”绝对彻底的集权“。

此人就是鄂邑长公主。

史书说,长公主内行不修,即私生活不检点,有一个宠臣经常出入内院,是河间外丁人,这不是重点。上官安有一个女儿(上官小妹),年仅六岁,被封了皇后,这也不是重点。

重点是:上官小妹之所以进宫,走的是个鄂邑公主的门路,而为了报恩,上官桀想助河间外丁人封侯。

报恩,在某种环境下,也称礼尚往来。而皇亲贵胄的礼尚往来,往往会形成党羽。

自古,结党下一步就是营私,营私的体现很多时候是僭越法律的。汉代初期便有规定,公主所配的驸马,有资格享受封侯爵的待遇,可必须是经过国礼途径的正牌驸马。丁外人只不过是一男宠,自然没有封侯的资格。

为了突破国法的束缚,上官桀找到霍光帮忙。

霍光拒绝,结仇。

至于为什么拒绝?有可能是单纯不想违法,也有可能是霍光意识到对方正在结党,这对自己是个威胁。

另一名辅政大臣桑弘羊,是个经济学家,帮助汉朝经营起盐、铁、酒专卖,功劳很大。逐渐地,他仰仗功劳也想给家人某点官职,就也找到了霍光。霍光同样拒绝,结仇。

前面说,结党往往走向营私,其实反推也成立,营私往往造成党结。

此时,“反霍光联盟”已经初具规模,就还差一个点睛之笔:扳倒他和汉昭帝(昭帝对外态度一直支持,甚至只支持霍光),谁来做皇帝。

汉武帝有一个儿子,名叫刘旦,是汉昭帝的哥哥,武帝早就看出来他不是做皇帝的料,因此封其为燕王,远离京城。但是刘旦此人不仅不自知,还非常冲动。武帝重病时,刘旦请命回长安护卫,明摆着要夺嫡,刘彻一气之下,削了他一大片封地。

然而七年过去,刘旦仍旧冲动无脑。知道了四个辅政大臣,有两个都与霍光结仇,他便蠢蠢欲动了。

《汉书》载:

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

反霍光联盟正式成立,大战一触即发,却又点到为止。

公元前80年,长公主设宴款待,暗中埋伏杀手刺杀霍光。然而事情早就败露,霍光先一步反杀,同一日叛党全被清除,鄂邑公主、燕王刘旦均自尽,上官桀、桑弘羊家中成年人,几乎被杀光。

最后总结:如果将霍光此举只理解为铲除异己,那么视角未免有点小。正确的顺序应该是:结党者试图打破霍光的权力垄断,前者意欲建立起一个新的朝局构架,霍光则精心预防。而当结党者成了气候,霍光率先反击。

霍光是忠臣还是奸臣,为何连续两位皇帝死亡?

霍光是忠臣还是奸臣,来自汉宣帝刘询的评价,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汉宣帝刘询是这样评价霍光的:故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有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遭大难,躬秉谊,率三公、九卿、大夫定万世册,以安社稷,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无有所与,功如萧相国。宣成侯光宿卫忠正,勤劳国家。

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守护孝武皇帝(汉武帝)三十余年,辅佐孝昭皇帝(汉昭帝)十余年,屡逢国难,躬秉忠义,率领三公、诸侯、九卿、大夫等群臣制定长治久安之策,以安定宗庙社稷,让天下黎民百姓都得到安宁。功高德劭,朕深为钦佩。现让其子孙享受其荣光。不减少其爵位封邑,子孙后代世世不必负担徭役赋税,其功劳就像当初的萧何丞相。汉宣帝评价霍光为社稷之臣,来自汉宣帝的评价,够份量了吧!

霍光之所以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政大臣,完全是来自汉武帝的提拔,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阅人无数,对于用人绝对是轻国熟路,西汉一朝,唯武帝朝提拔的人才最多,而且都是名副其实,能够被汉武帝选中的托孤大臣,霍光绝对是一个人才。武帝晚年信任巫蛊之祸, 杀戮甚重,后来开始转变国策,以休养生息,安抚国内为主,而霍光除了自身的才能之外, 能够执行汉武帝的政策也是霍光被选中的理由之一。

霍光辅政期间,上官桀父子联合盖长公主、燕王刘旦以及辅政大臣桑弘羊等共同诬陷霍光有不臣之心,年仅14岁的少年天子汉昭帝刘弗陵识破了上官桀的阴谋,选择相信霍光,而汉昭帝刘弗陵的肯定,也证明了霍光不是奸臣,而是忠臣。之所以有人怀疑霍光是奸臣, 则是因为霍光废除了昌邑王刘贺的皇帝之位。以一个臣子的身份,废除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历来是非常敏感的事,两汉以孝治国,以儒治世,讲究忠君爱国,霍光的行为无疑引起了争议,看待霍光废除皇帝之事,则要从天下大义出发,一个荒淫无道的皇帝,大臣是否应该继续拥护?如果继续拥护,搅得天下大乱怎么办?

如果霍光真要专权,选一个年幼的小皇帝,就像东汉那样,自已掌握所有权力,不就行了,可是霍光没有,昌邑王刘贺即位时已经19岁,已经有完全的民事能力,汉宣帝刘询即位时已经18岁,也有完全的民事能力。完全可以预见,霍光的废立皇帝,是从西汉的江山社稷来考虑的,霍光忠心的是大汉天下,而不是某一个皇帝,皇帝不称职,霍光就换掉,直到称职为止,虽然这种行为有很大的争议,但是从天下大义的角度来看,霍光就是一个忠臣。

昭宣中兴指的是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政策,西汉国力自汉武帝空虚之后,开始处于恢复性稳定发展阶段,而这一切的功劳百分之九十都是霍光的功劳。所以就出现了文中开头所说的,汉宣帝称赞霍光是像萧何一样的社稷之臣,萧何当然是忠臣,而霍光的功劳得到了三个皇帝的信任,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霍光是一个大忠臣吗!

霍光死后,汉宣帝仍然尊重霍光,以皇帝级别的葬仪将霍光葬于茂陵,而霍家的谋反与霍光无关,是在霍光死后进行的,被汉宣帝平息。在霍光死后17年,汉宣帝仍然将霍光作为功臣画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而霍光画像名列第一,这对霍光来说,汉宣帝的肯定,无疑是霍光作为忠臣最大的理由。

汉武帝之女鄂邑长公主,为何诛杀大将军霍光?

因为霍光是辅政大臣,当时的君王汉昭帝年龄还小,所以什么事情都要经过霍光之手,除了鄂邑长公主,还有燕王刘旦、桑弘羊等人都对他十分不满,于是他们就合谋想要杀了霍光。在汉昭帝刘弗陵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鄂邑长公主虽然和他不是一个亲妈生的,但是是他兄弟姐妹中唯一的一个姐姐,所以汉昭帝是她抚养长大的。

不过刘彻去世前,让大将军霍光为辅政大臣,所以刘弗陵也很是信赖霍光。大臣上官安想把女儿上官氏送进宫里,上官氏也是霍光的外孙女,霍光知道后觉得这孩子太小,就没答应。上官安转过头去请求丁外人,这个人是长公主的面首,丁外人就告诉了长公主,她就让上官氏进宫,并封她为婕妤,一个月后,上官氏就被封为皇后,这时的她才六岁。

上官安和他父亲上官桀为了感谢鄂邑长公主,就去请求汉昭帝为丁外人封侯,因为在那个时候,按照惯例,公主都是与列侯及以上的官员结婚的,但是霍光却不同意。后来上官父子又为丁外人请求另一个职位,谁知霍光又直接拒绝了,此后鄂邑长公主就十分怨恨霍光。上官父子也不满霍光一人独揽朝政大权,就开始和他争权。

刘旦是刘弗陵的哥哥,他年长一些,却没有继承皇位,所以也是心中有怨。大臣桑弘羊想为自己的子弟谋职,这也被霍光拒绝了,所以这么多人都十分怨恨霍光,大家就凑在一起商量着去君王面前控诉他。汉昭帝十分信赖霍光,他不允许别人再说霍光的坏话,上官桀等人见状就让鄂邑长公主设宴邀请霍光,然后杀了他,之后再立刘旦为帝,事情败露,霍光就将他们一群人都杀了,刘旦和鄂邑长公主也自杀而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27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