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盲人摸象科学吗 热带动物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的历史故事里

网络 2023-06-17 17:50:12

盲人摸象科学吗 热带动物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的历史故事里



古代皇帝都养不起的鸟,是什么鸟?

传说中的女娲原型竟然是青蛙?

乌龟真能活一万年?狐狸也有拖延症?

东汉的口香糖长什么样?

古代「吃瓜群众」吃的是什么瓜?
你不知道的那些博物冷知识,这里都有:

▼▼▼
今天,狂丸和博物学大V @安迪斯晨风一起,推荐他的这本《不正经的博物志》。这本书把人文历史和自然科普生动地结合在一起,讲述了35种动植物在中国古诗词、古人生活中的趣味故事,为你带来一场轻松有趣的博学之旅。

我们小时候在课本上学过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古代有一个国王,让四个盲人去摸大象,然后告诉他大象的样子。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牙齿,就说大象是根又长又粗的大萝卜;

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是一把大蒲扇;

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就说大象是一根高高的柱子;

还有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就说大象只不过是一根草绳。
他们都觉得自己亲手摸到的才是对的,于是争论不休,但实际上呢,他们都不知道真正的大象是什么样子。

可能很多人学了这个故事会有一点疑惑:大象不是生活在热带的动物吗?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中国的成语故事里?


其实,「盲人摸象」还真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故事,而是出自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的印度故事,故事里的「国王」也是指古印度的镜面王。大象在印度和南亚地区至今都还很常见,古代就更多了。不过,我国古代人对大象也并不陌生,这种庞然大物曾经是陪伴在我们祖先们身边的好伙伴。

一、远古时代的传说


在中国古动物馆陈列着一具甘肃省黄河边上挖掘出的珍贵化石,它活着的时候,是一头高达4米,身长8米的巨型动物,光是两根像宝剑一样的象牙就有两米多,比一个成年人还要长。

这种巨兽被人们称为「黄河剑齿象」或者「黄河象」,虽然和现在的大象不是同一物种,但它同样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里,算得上是大象的亲戚。

科学家们推测,这头黄河象生活在200万年前,当时的中国北方生活着好多现在已经灭绝的动物。

随着气候慢慢变得寒冷干燥,它们才逐渐灭绝了。


为什么大象只能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地方呢?因为它们的身体表面光秃秃的,没有毛发的保护,在天冷的时候很难保持体温。

另一方面,大象的体型实在太大了,而且它们只吃植物的叶子和果实、块根,轻易不会吃肉。

所以当寒冷的冬天到来,植物开始落叶进入休眠的时候,大象就没办法找到食物,只能饿肚子了。

在「饥寒交迫」的威胁下,大象只能选择缓缓退出中国北方,向南方迁徙。


人类文明之火燃起之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还比现在热得多,河南茂密的雨林里藏匿着成群结队的大象、犀牛和其他热带动物。

我们的祖先在跟大象的紧密相处中发现,它们虽然个头大得吓人,但是性格却很温顺,又非常聪明。

所以很早以前古代人就学会了驯养大象,让他们帮自己干农活。

《帝王世纪》记载,有一个叫舜的人,很小时候就没了妈妈。没过多久,父亲娶了后妈并生下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和一个妹妹。后妈非常恨舜,经常背地里向他父亲说坏话陷害他。父亲听了谗言之后大发雷霆,就把舜赶出了家门,让他自生自灭。

好脾气的舜没有抱怨父母,默默决定自己在山脚下种地养活自己,这个时候,来了一队力大无穷的大象,套上犁铧等农具帮他耕田。在大象伙伴的帮助下,舜不一会儿就种满了庄稼。

舜不但自己有了饭吃,还会拿自己的粮食周济穷人,人们都非常感激他,就推举他做了部落首领。

这个带有明显传奇色彩的故事并不十分靠谱,但在记录上古时代历史的《尚书》中,舜的弟弟名字叫「象」,被封为「有鼻氏」,也侧面说明了古人对大象并不陌生。

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就认为,舜实际上是位强大的猎手,他能够驯服大象帮忙耕田,当然也不是靠善良和好脾气,而是用了某种强硬的手腕。
二、殷商的大象文化


尽管我们的祖先没能把大象驯化成像是牛马一样的家畜,但它们庞大的身躯还是伴随着殷商时代的中国先辈们走出了蛮荒,并且不时地在古书中露出蛛丝马迹。
战国时代的韩非子就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商纣王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有一个叫箕子的大臣非常担忧,他劝谏纣王说:「有了象牙筷子,就一定会配合使用犀牛角杯或玉杯;象筷和玉杯一定不会用于吃粗茶淡饭,一定要去吃可口的美味;美食档次上去了,就一定不会穿粗布短衣,不会再想住低矮的茅草房子,就一定要穿多层的丝质衣服,住上宽敞的宫殿。这样下去,您一定会变成一个奢侈的昏君。」

商纣王没有理会箕子的逆耳忠言,而是继续我行我素下去,最后果然成了亡国之君。

商朝的灭亡当然不能简单归罪于商纣王的奢侈,不过韩非子故事中讲到的象牙筷子却并不是胡乱捏造的。
1928年,考古学家挖掘出了被掩埋上千年的商朝古都,出土文物当中就有大量的象牙酒杯和各式各样的象骨制品,其中有不少大块象骨上面都刻着甲骨文。

除此之外,商朝的出土文物中还有许多大象造型的艺术品,如青铜象尊、玉象等等,每一个都惟妙惟肖,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过大象,很难做出那种神韵。

对了,商朝人使用的甲骨文里面有「象」这个字,长长的鼻子和胖胖的身躯,很像是一幅简笔画。

为什么商朝人会选择大象来做陪葬呢?可能是因为它们除了可以用于农耕之外,还被大量驯服用在了战争当中。
古书中说,商朝人有着高超的驯象手段,他们驱赶着成群结队的战象到东方去跟东夷人作战,让不熟悉这种巨型动物的敌人吃尽了苦头。
直到商朝末年,这支曾经所向无敌的「象兵」队伍才被周公率领的军队彻底击败,之后就和虎豹犀牛一起,被放逐到了南方。商朝灭亡以后,大象也逐渐从我国的北方地区绝迹,不过南方仍然可以时常看到大象,直到春秋时代,楚国人还训练了象兵去进攻吴国。三、渐渐退却的大象


大象向南方的迁徙当然不是因为周公的一声令下,而是因为气候变化造成的。

秦汉时代的平均温度比商周时代可能要低好几度。不过大象的退却又不单纯是因为气候因素,我们人类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了不是很光彩的角色。

人类学会使用青铜和铁制工具之后,就向大自然发起了疯狂进攻。商周时代遍布北方地区的茂密丛林被砍伐一空,人类用那些成长了上百年的树木搭建成了金碧辉煌的宫殿,然后又在人类自己燃起的战火中付之一炬。

虽然大象的身高和体重都比人类大得多,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害怕烟和火,只要看到了烟火就会狂奔逃跑。

所以开荒的迁徙者们就成群结队拿着点燃的火把去驱逐大象,往往要追出三、四里地之远,才会停下来。
特别是秦朝以后,我们的祖先不断征服南方的土地,原本的丛林被开辟成了农田,盖上了房屋。

野生的大象因为会跟人类争夺底盘,而再一次遭到了残酷的捕杀,有的被锯掉象牙之后杀死,鼻子也被人类视作是美味吃掉,有的则成为了战场上人类的帮凶。

大象的生活区域一点点被压缩,最后只剩下云南的一小片地方,还生活着零星的大象族群。


外来的大象再次进入我国,要追溯到东汉时期。

由于在佛教发源地印度有许多人喜欢并崇拜大象,所以大象在佛教中有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护法兽」,还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传说最早驮着佛经进入中国的,就是一头美丽的白象,所以后人也用“象驾”也用来比喻佛法。我们在寺庙里面也经常可以看到精美的大象雕塑,但是,现在要想在中国看到活着的大象,就只能到云南等少数地方或者动物园里面了。

想要了解更多趣味故事,可以戳下方小程序。

▼▼▼


戳下方链接,回顾往期好书

▼▼▼

·如何科学地催眠鲨鱼、与猎豹赛跑、和袋鼠拳击?·震惊世界的恐龙标本,被他从别人随手拿的便宜琥珀里找了出来·制造一个人要花多少钱?让我们以「奇异博士」为例算一算更多精选好书 请进专场挑选
▼▼▼(文中图片素材均来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志留纪早期鱼化石,揭秘“从鱼到人”演化关键跃升

地球上现存99.8%的脊椎动物都具有颌骨(上颌与下巴),统称为有颌脊椎动物或有颌类。有颌类的出现与崛起是“从鱼到人”的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关键的跃升之一。这一跃升具体发生在何时?又是如何发生的?

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在重庆、贵州等地志留纪早期距今约4.4亿年的地层中发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填补了全球志留纪早期有颌类化石记录的空白,首次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确切证据。


重庆生物群中的化石。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团队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对鱼类化石开展了详细研究,在有颌类最早期分化、重要器官和身体构型演化等重要科学问题的探索中取得新进展,刷新了传统认知。英国《自然》杂志于北京时间9月28日23时发表团队的4篇学术论文,集中报道了这批研究成果。

化石缺失曾使“有颌类”起源成谜

“颌”的出现,应运而生的是脊椎动物的“崛起”、没有颌,噬人鲨、恐龙都将无法捕食。人类的很多重要器官与身体构型都可追溯到有颌类演化之初。

有颌类的起源与崛起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中最关键的跃升之一,然而,有颌类化石直到泥盆纪之初(4.19亿年前)才大量出现,而分子生物学资料证明,有颌类起源时间应早于奥陶纪晚期(约4.5亿年前)。因此,有颌类的早期演化存在一段至少绵延三千万年、横跨奥陶纪晚期和志留纪(约4.4亿年前-4.2亿年前)的巨大记录空白。

古脊椎动物学巨擘阿尔弗雷德·罗美尔曾经将其称为“古生物学史上一个顽固存在的重大空白”。由于这个空白的存在,尽管人们知道有颌类在志留纪已经存在,但对它们到底长什么模样、有多大、处于什么生态位、如何演化等问题一无所知,甚至不能确定志留纪地层中发现的零星棘刺、鳞片是否属于有颌鱼类。

化石实证的缺失使“有颌类的起源与崛起”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有颌类在其出现的前三千万年一直是“幽灵支系”。长期以来,学界仅能通过零散保存的鳞片与棘刺等,“盲人摸象”般地推测最早有颌类的身体构型。

重庆生物群带来“鱼类的黎明”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近十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带领团队踏遍我国志留纪地层二百多个地点,终于在华南志留纪早期地层中发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找到了破解谜题的钥匙。

其中,“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时代约为4.36亿年前,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存志留纪早期完整有颌类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堪称“鱼类的黎明”。


重庆生物群中的有颌鱼类及无脊椎动物海蝎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化石是在特殊条件下保存下来的,全球的同行都没有想到能发现如此古老和完整的化石。古鱼化石不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而且保存十分完整、精美。它们呈现了很高的多样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解剖学信息。”朱敏院士说,这是继澄江生物群、热河生物群之后,又一个在我国发现的世界级特异埋藏化石库,为探索生命之树演化重要节点提供大量关键证据。

这些化石是如何被发现并带回来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幼安用手机展示了一张图片,里面是像小山一样高的石堆,这就是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化石在石头上像一小块黑污渍一样,科研人员要用“慧眼”和经验将它们分辨出来。“我们是手持地质锤将石块一个个敲开的,如果用其他机械或者大锤子,一锤就砸碎了。”一旦发现鱼化石,科研人员要将其拿回实验室修复,在显微镜下用细钢针一点点把鱼“剔”出来。“这个过程中不能划,不能锉,一针剔下的围岩最多也就一粒沙子那么大。”专业人员修化石十分精细,少则一周,多则一两年。


野外挖掘照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找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也有一段故事。朱幼安说,科研人员首先必须知道哪里有志留纪早期地层,这依赖于上百年来,地质地层学者一步步将每个时代上下地层完全搞清楚。2018年,重庆新开了一条天路,通常新开的路上都会挖出新鲜的石头,中科院古脊椎所和曲靖师范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后李强就在附近开始寻找。当天下着雨,他找了一天也没有找到,正有点泄劲,突然从滑坡的落石中发现了一块完整的志留纪晚期有颌类化石。此后3年中,科研人员不断找寻并有新的发现,最终找到了大量志留纪早期的珍贵化石。

将完整有颌类的化石记录前推1100万年

重庆生物群的鱼类化石虽然保存完整,但鱼的个体通常都非常小,大多长3、4厘米,它们骨骼非常轻薄而且本身和岩石之间没有密度差,因为给研究带来了很大挑战,甚至连基本的照相工作都非常困难。

为此,团队历时近三年,使用高精度CT扫描、精细三维重建、扫描电镜元素分析、全光位图像、多元统计分析在内的多种手段开展细致研究和反复探索,使得这些化石“吐露”了大量珍贵的解剖学信息。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卢静说,此次研究首次将全光位技术应用到古脊椎动物研究中,能观察到标本更多的细微纹理和结构细节,并可以操作改变虚拟光源,可重复可检验地呈现化石立体图像。

“以往这种技术通常应用在法医鉴定和考古研究中,用于鉴定指纹、笔迹和铭文等细微痕迹。还有研究人员用它来研究昆虫的翅脉纹路。”她说,化石很小而且被压得非常扁,需要调整光源来不停地观察细微的结构。机器就像一个罩子,里面有一圈圆形的灯,在拍摄过程中会依次逐个亮起来。研究人员会获得一个虚拟的环境光,通过改变光的方向,更好地观察细节结构。她提到,以往论文中,研究人员通常仅提供一种光照条件下的一张照片,呈现的图像可能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的问题。此次通过全光位技术,可以给其他研究者共享携带细微三维表面信息的数字图像,并让其他人自己操纵改变光源的方向和强度,检验形态信息及解释是否准确。

有颌类直到志留纪晚期(4.25亿年前)才出现较完善的化石记录。此次研究将完整有颌类的化石记录前推了1100万年,将若干人类身体结构的起源追溯到4.36亿年前的化石鱼类中。

这些化石中,无颌的盔甲鱼类灵动土家鱼为脊椎动物成对附肢起源提供关键化石证据;有颌的蠕纹沈氏棘鱼是迄今所知最早的保存完好的软骨鱼,确证了鲨鱼是从“披盔戴甲”的祖先演化而来。而另一种有颌鱼类奇迹秀山鱼则糅合了多个盾皮鱼大类的特征,为探究有颌类生命之树根部主要类群的起源和脊椎动物头骨演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奇迹秀山鱼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4.39亿年前的鱼化石,将牙齿的最早化石记录前推1400万年

十余年来,朱敏团队同时在贵州志留纪早期地层中开展野外工作。2019年,他们在石阡取得突破。“贵州石阡化石库”时代距今4.39亿年,含有数量多、保存好的有颌类微体化石。科研人员从野外采回的近4吨鱼类微体化石样品中,前后共发现23枚有颌类牙齿标本。

这些牙齿只有2.5毫米长,通过高精度CT、三维复原以及组织学切片等技术手段,研究人员对4.39亿年前的双列黔齿鱼开展了细致的研究,揭秘了最早有颌类牙齿的生长结构和发育特征。志留纪早期发现牙齿化石是非常罕见的,这是迄今为止有颌类出现的最早、最直观的证据,将牙齿的最早化石记录前推了1400万年。


黔齿鱼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黔齿鱼隶属软骨鱼类全群,支持了早在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时期(约4.85亿至4.5亿年前)就已经出现有颌脊椎动物的观点。

4.4亿年前,有颌类已经在华南地区欣欣向荣

朱敏院士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的发现在古生物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展示了志留纪鱼群特别是有颌类的面貌,揭示了早期有颌类崛起的过程。4.4亿年前,有颌类各大类群已经在华南地区欣欣向荣;到志留纪晚期,更多样、更大型的有颌类属种出现并开始扩散到全球,开启了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成为人类的进程。

对“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的化石研究,将很多与人类相关的解剖学结构追溯到4.4亿年前的远古鱼类,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最初始环节,更新了对有颌类起源与崛起的传统认知,进一步夯实了“从鱼到人”的演化路径。

“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未来还将继续为解开围绕有颌类起源的重重谜团做出贡献。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杨许丽

不止在中国,世界各国古代传说都有大鹏鸟的传说,是不是以前现实中存在的已经灭绝的动物?

大鹏鸟是不存在的
传说中一种奇大无比的鸟类,在中国、印度和西方神话传说、古代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或相似描述。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属《庄子》。庄周在其《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大鹏金翅鸟以龙为食,它在空中飞翔,巡视大海中应死的龙,发现龙时,用翅膀煽开海水,成为两半,龙见这个阵势,吓得发抖,就失去知觉,等着被吞食;大鹏金翅鸟于一日之间可吃掉一个龙王及五百个小龙。
大鹏鸟是吃龙的,现实生活中没有龙,当然也没有大鹏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27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