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盛衰兴败,也许每个朝代的繁荣景象各不相同,但各个朝代的衰落都有迹可循,那就是奢靡之风的先行。鲁迅先生也曾指出奢侈和淫靡是社会崩溃腐化的现象,如盛唐缤纷只闪耀一瞬,如晚清沸于点点温水。
一、片甲不下海,丧权辱国约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晚清政府沦亡的最大原因不外乎是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选择"片甲不下海"。
这也使我国错过了世界地理大发现的时期,无法与进行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相抗衡,最终在鸦片战争后被迫打开国门,泱泱大国就这样成为案板上一块待宰的肥肉。
五千年的积累,被挥霍一空。清政府的短浅见识和铺张浪费的习性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西方列强强势打开了我国国门,用一份份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领土和巨额钱财。其中,《辛丑条约》是清政府签订的最屈辱的条约,其9.8亿两白银的赔偿金额令我国陷入囹圄,无法承担债务却依然选择穷奢极欲的皇室只能把这份债算在百姓和官员头上。
二、国库散尽续奢华,横征暴敛低薪臣
即使战争失败了,皇室的颜面可不能失,当时清政府的年收入是4亿两白银左右,而宋朝时的年收入不过几百万两,乾嘉盛世时,由于雍正的力挽狂澜,国家的年收入也不过五千万两白银,清政府时期的年收入几乎是以前的十倍。如此富裕的国库却依然入不敷出。
因不平等条约欠下的外债有13亿之多,但皇家上下依旧是一片奢靡的现象,做着"大国"的万岁千秋梦,甚至慈禧太后为了办自己60岁的生日宴时,她身边的大臣极尽谄媚之能事,为她订做了几百件衣服,把北洋军舰的经费都花掉了,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与此脱不开关系。
她一个人就有一个专门放衣服的库房,里面单一个季度的服装就有两千多件,她生前甚至来不及穿这些衣服。就连她死后的丧葬事宜都奢靡至极,陪葬品的价值甚至达到了数亿两白银。
穷途末路之际,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战事连连,再加上政府的苛捐杂税,有些人甚至连饭都吃不起。
而朝中大臣的日子也没好到哪去,清朝末年,政府实行"低薪制",看看曾国藩这样的官员一年的3万元年薪,就知道当时的清政府有多么腐败无能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国家是不会置官员的生存于不顾的。
即使后来他的官职升高,一年的年薪也不够他上下打点办公所需,而清政府是不会给官员任何补贴的。曾国藩一生勤俭持守,可也一辈子都在为钱发愁。
三、佞臣弄权荣富贵,忠骨难为尽职守
清政府发的低廉薪资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都是不够用的,何况还有一些人本来就性格贪婪,所以官场上的贪污腐败现象泛滥成灾,身居要职的官员可以辗转腾挪的地方太多了,帮忙探路,帮忙说话,都是他们灰色收入的来源。
而曾国藩却从来不参与这些事情。他亲眼目睹了朝堂上的蝇营狗苟与派系争斗,并与之斡旋。曾国藩作为一个为国为民的廉洁官员,坚决不与贪官败类同流合污,但在他的家书中却暴露了他斗争的艰难。
清廉一直是历代官员的彪炳,有名的海瑞便是这一形象的代名词,而与之相反的就是贪官和珅,暂且不论个人的智力和才华,廉洁与否便是判断官员性质的首要条件,而有志于立德立功立言的曾国藩更是不屑于做官发财。
他曾经在家书中写到自从30岁以来,以做官发财为耻辱,更是为把做官发财的钱留给子孙而感到羞耻。他还曾立誓远离做官发财这件事,但是想要做到却非常艰难。
有时候,曾国藩甚至付不起回家的路费。但是等他升职加薪后,他的境况并没有因此变好,因为他要负责的部门更多,交通费也水涨船高,他甚至在京城欠下了不少银子,借钱成了家常便饭,他把每一笔欠下的债都记下来,渐渐增加到一千多两。
曾国藩非常思念家人,但是因为欠了很多债,甚至无法拿出回家的路费。而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圈子里想要独善其身更是困难。
曾国藩也羡慕过收受钱财的人,因为他实在是太穷了,他曾在日记里记载了自己做梦看见别人发财而非常艳羡,醒来后为此痛苦不已的事情:"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
曾国藩因为钱财之事忧心的事处处可见,他还在日记中记载了自己需要为祖父祝寿收份子钱来度过难关的事情。作为一国栋梁,他整日却因为这些事情不得安心,。看看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就知道清政府有多腐朽了。
曾国藩一生奉行"俭以养廉,直而能忍",兢兢业业地救国民于水火之中,但还是无法阻止腐败的清政府的覆灭。奢靡之风的教训可见一斑。
奢侈和挥霍会让人迷失在无边的物欲里,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因奢侈而道德败坏最终把家产挥霍一空的例子今天仍有所见。
不珍惜敛俭,不懂得拼搏不易的子孙很难有自己坚强的意志,如果把父辈的资产当作理所当然而物极穷奢,最终也逃不过衰亡的命运。对此,曾国藩也做出了表率,他的"一品宰相"的名号就是因为每餐只吃一品菜而得来的。
"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简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节俭的品质会使人不求于人,不愧于己,内心安然自得,过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而穷奢极欲则是落败的预兆和先声,会把人拖进一无所有的渊薮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揭露清政府的腐朽: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揭示了什么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 ?四大名臣?。虽然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但又因他忠于晚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褒贬不一。
曾国藩28岁那年到京城会试,赐同进士出身。他的朝考成绩出奇的好,列一等第三名。从此开始了他12年的京师为官生涯。从1840年的翰林院检讨,到1849年的礼部右侍郎,十年跃升十级,成为二品大员,是权倾朝野、臭名昭著的权臣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其实曾国藩想做一名忠臣,他看不惯官场的暗流涌动和腐朽,屡次上书想要提醒皇帝改革制度做出改变。但他的建议根本得不到重视,反而使自己在朝堂上越来越失势。
在穆彰阿被罢黜不久后,朝廷令曾国藩到江西主持乡试,他被迫离京。途中又获悉老母故去,他便只好回家奔丧。在他奔丧的几个月间,太平军声势愈盛,接连击败了朝廷的八旗军和绿营军,朝廷只好将目光投向地方武装力量,因此不断授予团练的职位以期遏制住太平军。这种情况下,天下大势又给了曾国藩走上政治舞台的机会。
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在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当时湖南许多不满地方官员压迫和地主豪强剥削的农民趁机起义,曾国藩断然采取铁腕高压政策,稳定了当地的局势。
之后的十余年里,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和太平军大大小小数百余战,获胜或负,最终于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但因湘军对无辜平民展开屠杀与抢掠,南京人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
1868年,曾国藩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他考量当时局势,没有与法国开战。于是遵从法国的要求下,坚持决定处死为首的8人,充军流放25人,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46万两白银并派崇厚道歉。这个交涉结果引起了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的极大不满。曾国藩背负骂名,不久病情加重去世。
曾国藩的一生跌宕起伏。他所处的年代,正是国家由盛转衰,动荡不安的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努力,晚清一度呈现出同治中兴的盛况,他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内涵极丰,集显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积极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化。曾国藩治军把选将作为第一要务。他的选将标准是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并把德放在首位,并把德的内涵概括为?忠义血性?。曾国藩在治军方略上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用忠义理智信去陶冶官兵,维系军心。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影响了好几代人,其后的黄兴、蔡锷等资产阶级军事家对曾国藩治军方略也推崇备至。民国军事家蒋方震在他的《国防论》中赞赏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一个军事天才家?,还说凡领军者都应该效法曾国藩。
曾国藩在儒学上的成就也是非凡的。他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崇拜,他认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家应取其同避其异,兼收并蓄,这样才能推进儒学的发展。
他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极大地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等就是此中的杰出者。
他的持家教子之术 也堪称是非常成功的。比如他的次子曾纪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于1881年签订《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及部分利权,被认为是晚清一次较为成功的外交行动。曾国藩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亲戚邻里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是有可学习参考的价值。
曾国藩在书法上也取得突出成就。他首先对当时阮元抛出的南北书派论有独到的认识,他既褒亦贬,主张南北兼而有之。他对提出乾坤大源书法本源说。形成了他一个系统的书法理论观。他一生勤勉于书法创作,由继承古典到创新并留下了近130万字的《日记》,是中国古代罕见的一部巨型书法作品。他的楷书劲健刚拔,他的行书劲健遒俊而华美,他的小楷与小行书成为当代典范。
他算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真正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但也有屠城勾结洋人的历史污点。曾国藩的好与坏很难去评判,我们只能客观公正地展现他的功和过来诠释他的一生。想必他也觉得这种身后事,就教与世人说去吧。
两个字,愚忠。
首先,他是个大忠臣,是当时中国的领军者。练出当时国内最强的军队—湘军,打倒太平天国,搞洋务运动。和洋人周旋。指导创建北洋水师。一生血诚,官至极品,一分不贪污,家里负债累累。李鸿章等一代名臣都人是他一手提拔,教导出来的。
其次,他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为了保住腐朽的清政府,大量的不平等条约都是他授意下签的。在历史上,他延长了清政府的寿命,拖延了民主的到来。鞠躬尽瘁却因为是汉人还受到满清皇族的排挤,在甲午战争失败后,积劳吐血而死。
他死后,汉人官员都对满清皇族失望,文官以康有为为代表,实行变法,最终失败。即是维新变法。
武官以袁世凯为代表,直接密谋造反!这是辛亥革命可以成功的一大因素。拉开了军阀乱世的时代。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金子尚且都有杂质,何况平凡的人类。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曾国潘也不是个例外。晚清名臣甚多,诸如左宗棠、李鸿章等掀起洋务运动的风潮。比起他们,曾国潘的名气更大,影响也更深远。
曾国潘的功名
曾国潘考举功名之后为清政府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来又追剿捻军,参与了洋务运动等。他生平不仅仅是在官场上独善其身,在治理自家教育上面也有独到之处,其后辈频出人才,有曾国潘祖训等流传后人,颇受人追捧。
曾国潘在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反而愈加谦逊,从不恃才傲物,所以在官场上算得上是平步青云。在家庭里,他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家人也都以他为荣,作为榜样学习他。但是这样的曾国潘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并不是“圣人”。
曾国潘的过错
首先,曾国潘为人虽有本事,但是他对于清政府过于“迂忠”。清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中,人民的命运随着国家的衰退,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在国际上受到压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国潘镇压下去之后没有反思农民起义的根源所在,一味镇压。之后曾国潘手里握着30万大军,却丝毫没有为老百姓出头,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其次,曾国潘罪责之二在于他的“残忍”。曾国潘对清政府有功,对近代社会的发展有功。但是在他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时候,手段过于残忍。他的宗旨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不要放过一个太平起义军,在镇压过程中,他挥刀砍向无辜百姓,不惜以屠城为代价。
1860年,曾国潘的弟弟镇压驻扎在安庆的太平军,在其授意下,曾国荃肆意杀戮百姓,湘军作战勇猛,杀了一万多太平军,仅仅就是集贤关一个地方。后来士兵们在城内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不管是百姓还是投降的太平军,一律杀戮殆尽。
后世的记载、评说
湘军所到之处,人心胆颤。曾国潘和其弟弟的作为,表面上看是忠心义胆,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但是老百姓看来,这种行为无异于“禽兽”之行为。
曾国荃表面上假惺惺的给投降的太平军路费名曰遣散费给他们送行,等他们进到屋子里后,早已经准备好的刽子手一个一个的全部砍头,无一幸免。于是传闻出来,说湘军是“剃头匠”。曾国潘知道后表示赞许这样的行为,并且说:宁可全部杀掉,万不能因为假仁慈误大事。
根据后世文献记载:安庆当时横死街头的大多是老弱妇孺,有的孩子还只有两三岁而已,却被砍杀趴在街上,妇女、老人一个不留,全部杀掉了。
当时与湘军站在一致战线的英国军队也在《华北先驱报》上描写了曾国潘处理战俘的方式:清军把年轻点的姑娘、妇女交给清军玷污,玷污后再处死。有一些刽子手杀人剖腹驾轻就熟,直接伸手把人内脏掏出,许多襁褓中的婴儿也被夺走剖腹,其母亲眼睁睁看着惨状发疯。
平民百姓如此惨状,投降的太平军状态更惨。他们的身体被刺入弓箭,肉被一块一块割下来,有的还被喂到他们的嘴巴里。让太平军生吃自己的肉,喝自己的血。残忍手段让人发指。
湘军所到之处,尸横遍野,不少地方出现了吃人肉的情况。城市被烧,侥幸活下来的人流离失所。曾国潘的奏折中强调的都是如此手段的重要性,还让自己的兵士们生吃太平军的人肉,不给痛快的死,细细的折磨死他们。
曾国潘的最大罪责就是冷血无情。他有功也有错,他的功劳被载入史册,他的污点也不应该被历史遗忘。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一代女皇武则天尚且还留着一个无字碑任由后人评说,何况曾国潘。他骨子里的狠劲如果没有想必在当时的清政府的大环境下,也不会有一番作为。残忍是一把双刃剑,你看着好,我觉得坏,都任由人评说。不论如何,他杀害过无辜的百姓,凌迟处死过投降的农民军,不论怎样,这都是错的!
结语
曾国潘以为国家兴亡是做臣子们的昏庸无能,要想强大,要更改吏治,他没有看到根源性在于封建社会的没落,在于清政府统治的无能。曾国潘以为打造洋枪、洋炮可以保家卫国,抵制列强于国门之外,但是他的强悍只对自己的民众有用,他的残忍仅仅震慑了农民,清政府的没落失败已经成为定局,改革才是振兴中华最好的道路。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究其一生,我认为可以用 “忠正”、 “坚忍”、“谨慎”、“智慧”这几个词来形容他。他在处世、道德学养、为学之路等各方面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去学习他的方法。
这本书主要是通过其言行来反映其人生和性格等。他从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奋发图强,积极入世,忠君爱国。在太平天国起义,而清朝腐朽不堪、统治岌岌可危的时候,曾国藩出于对清政府和皇帝的一片“血诚”,不顾个人安危,一再上疏,批评皇帝。在官场上也是秉公执法,敢于得罪权贵,尤其看不惯官场的腐败。但曾国藩耿直的性格决定了他早年充满悲剧色彩的命运,在官场上混得很不好,湖南办“团练”时遭遇重重困难,也险些因为直言上疏而获罪。年轻的时候,在为人处世方面固执己见,自命不凡。在经历多年的官场生活后,他也被磨得圆滑了,对官场的腐败也只是睁眼闭眼而已了,也因为如此他今后的官场生活才会变得一帆风顺。
在对待朋友方面,他特别重视朋友的意见,从他们的建议和评价中招到自己道德修养的缺点以及努力的方向。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其注重自我反省,一生谨行慎微,在自己的道德修养上一刻也不放松。所以他的人品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在学习上,他更是坚持不懈,总结了许多有价值的学习方法。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其他书上我也了解过他的个人经历,在军事方面,他也是非常出色的。他带领的湘军打败了太平军,也显现了其在军事方面的才能。
然而,对一个人的认识是有双方面的。在向他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习他好的方面。而他的历史功绩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什么是精英什么又是伪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