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不私一钱
他,论官职并不算显赫,但他一生都在注重廉洁自律,用清廉温暖民心,用“贞肃”书写自我品格;他,居官于天顺、成化、弘治三朝,至明朝成化年间,终以“天下四大清官”之首的位置,被全国各地官署衙门堂前悬挂匾牌;他,甚至被异国高丽人写诗称赞。
他就是大明清官——杨继宗(1428年—1488年)。
杨继宗,字承芳,山西阳城县人。他于天顺丁丑(1457年)中进士,初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正六品官)。上任前,他问父亲有什么嘱托。其父把一张字条交给他,说:“这就是我的嘱托。”杨继宗接过一看,只见八个字:清廉为官,不私一钱。杨继宗便牢记在心,修身恭行。当时,贵州环境恶劣,不少囚犯患病身亡。杨继宗宅心仁厚,不但改善他们的伙食,还让他们每三天就洗一次澡,因此少死了很多人。很多囚犯都感念他的恩德。
成化初年,杨继宗因治绩显著升任浙江嘉兴知府。他赴任时仅有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朴实无华。但让杨继宗头疼的是,他到任时正好赶上当地闹饥荒,来不及向上请示就当机立断开仓济众;嘉兴地方,明文规定夏秋两次征收粮税。夏税只占秋税的一小部分,但以前负责催征的地方官吏硬要夏税占到全年的一半,老百姓苦不堪言。杨继宗立法,把夏税合入秋税一次性交纳,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杨继宗生性冷峻,近人都不太敢接近他,更不要说送钱送物。但杨继宗对百姓却是另一种态度,他经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其疾苦,并真心帮他们解除;大力兴办社学,儿童满八岁就必须就学,如果不去就处罚他们的父母。杨继宗还善待学官,每每遇到,必待以宾客之礼。一时间,府内教师儒生竟相劝学,文教大兴,民众欣然。
在嘉兴,杨继宗还做了一件得民心的好事。在嘉兴,海水涨潮每每冲毁钱塘江堤坝,给当地百姓带来很大祸患。按以前惯例,官府每年都要花费三千两银子治理才能见效。到杨继宗这里,他亲自督导,不贪不占,用好每一分钱 ,结果只用了一千两银子就把大堤来了个砌石灌铁,实现了长坚久固。
依法行政固然是杨继宗的立身之本,但他更以清廉正道而让人肃然起敬,名传千古。
明朝中期,官场风气渐渐败坏,官吏贪黩层出不穷。杨继宗虽然身处其中,却一直审慎而行,洁身自好。有几件事,颇能证明这一点:成化年间,御史孔儒到嘉兴清理军籍,他的行事方法简单粗暴,不论法理,乡里很多老人竟被他鞭挞而死。杨继宗对其行为十分不满,干脆张榜告示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可直接到府衙告状。
这让孔儒十分恼怒。作为监管地方官的他觉得杨继宗实在太胆大,居然没给他留任何面子。但杨继宗却在这时大大方方地去拜见了孔儒。孔儒看到杨继宗更加恼火,拍着桌子要追究他的犯上之罪。杨继宗却镇静地解释说:“为治之道总是有一定规矩的。您只管剔除奸弊,劝诫惩办官吏。但挨家挨户稽查考核的事情却是地方官府的事,况且你还弄出了人命。因此你所做的并不在律法所规定的范围。”
杨继宗的话让孔儒无言以对,但是心里对杨继宗却更为忌恨,时刻想着怎么刁难一下他。这一天,孔儒在回京复命前,突然闯入杨继宗的府衙,想找点杨继宗贪腐的把柄。府衙内的人也不敢拦他,他就直接冲进了杨继宗的家,翻箱倒柜好一阵子,但也只找到几件旧衣服罢了,只好垂头丧气而去。
还有一件事是,当地土豪张绅父子骗取了桐城县衙门的捐,依法应判死罪。但有个张姓上级官员因为受了张绅父子家的贿赂,就直接找到杨继宗,想给张家父子开脱。此人一见到杨继宗就咄咄逼人地质问杨继宗此案的失主和原告各是谁,杨继宗慨然回答:“失主是朝廷,原告是知府!”张姓官员顿时哑口无言,再也不敢过问此案,张绅父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杨继宗面对的不光是同朝大臣,还有无耻的太监。明朝中叶,太监专权,他们经常狐假虎威地到处作威作福,每到一个地方,地方长官都会屈就,按照惯例给他们送上厚礼。有个织造太监名叫秦品,南下时路过嘉兴,沿途捞尽金银财宝,名声可想而知。等秦品来到杨继宗的官府时,本想也从这里大捞一笔,没想到杨继宗赠给他的仅仅是莲藕和历书两样礼物。秦品当然明白,这是杨继宗暗示他要廉洁自律和按老皇历办事。秦品当场就大发雷霆,把那两样东西摔到了地上,甚至还毫无廉耻地直言让杨继宗拿出值钱的东西来。杨继宗严肃地盯着秦品,什么也没说,马上发出公函,让人去取库金。
秦品看杨继宗这样做,非常得意,以为他又屈服于自己了。没多久,衙役将一大包库金送到了官府。杨继宗把库金朝秦品面前一推:“钱全在这里,请收下!”秦品喜笑颜开地伸手就去接钱。但杨继宗随即又大声说:“取钱可以,不过您必须得签名盖章!”秦品顿时目瞪口呆,用手指点着杨继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只得跺脚走人,边走边嘟囔:“天下还真有吃了豹子胆的人。”杨继宗在嘉兴一任九年。等他任满离去的时候,府属七个县的官民攀车挽留,场面令人震撼。
杨继宗回到京城后,大太监汪直想见一下他。但杨继宗向来厌恶这个专横的大太监,坚决不见。这对多少人仰其鼻息的汪直来说,真是大出意料。
有一天,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员中谁最廉洁啊?”汪直倒是说了实话:“天下不爱钱的,我看只有杨继宗一个人。”
明宪宗点头称善。不久,杨继宗被破格升迁为浙江按察使。
杨继宗到任浙江按察使之后不久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有十多个管理仓库的官吏,因为管理当中出现了粮食减少的情况而被关押进监狱,到最后竟然准备卖掉子女以赔偿官府。杨继宗于心不忍,很想宽大处理他们,却苦于没有理由。当然,他也很想弄明白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但一时也没有头绪。直到有一天下属送来了他的月俸银,细心的杨继宗在和送月俸银的人对视时,发现对方有些惊惶地低了一下头,他不禁心中一动,就让人重新称重自己的月俸银,结果发现超出应当的数量。杨继宗十分吃惊,马上又让人去称量别的官吏的俸银,也都超出应当的重量!这一下,杨继宗便明白了仓吏缺粮的原因。杨继宗十分生气,准备如实上报朝廷。多拿俸银的众官吏都十分惊恐,最后一起找到杨继宗哀求可以得到宽恕,都甘愿捐出俸银来代替仓吏们赔偿欠款。杨继宗这才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于是十余名仓吏因此获释,子女也没有了被卖的悲剧命运。
按察使的责任就是监管地方官吏。杨继宗一如既往地严格履行职责,且处处刚正不阿,处理了很多贪官,也触动了太监张庆的利益。于是张庆就给自己的哥哥张敏说了杨继宗的种种不识时务。张敏是张庆的兄长,任职司礼监,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张敏毫无原则地偏袒张庆,经常在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宪宗却很不高兴地对他说:“你说的那个人不就是那个不要一个钱的杨继宗吗?” 听到宪宗这样的话,张敏立即惶恐不安,赶紧写信给张庆说:“今后一定要善待杨继宗,皇上已经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了。”
正当杨继宗在浙江大展身手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了。伤心之余,杨继宗立即离任出行,回山西祭母。他把官署中的器物全部清理交给官府,带着一个仆从和几卷书就回去了。等守丧结束,杨继宗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府。这个职位很容易得罪人。因为京畿之内有多处权贵的庄田。杨继宗不管这些,只要有权贵侵占百姓产业的,他就立即夺还百姓;他应诏上疏陈言,历数指斥太监和文武诸臣们贪赃残虐之状,并且请求召回出镇的太监,以减少他们对地方的危害。杨继宗的这些做法,彻底得罪了一大帮权贵。于是贪官和权贵们联手诬告中伤杨继宗,杨继宗因此被降职为云南副使,贬至偏远的云南。
杨继宗毫不在乎,更不气馁,一到云南便一人骑马进入瑶民动乱区域,说服招抚,平息事态,很快就稳定了云南大局。云南一地盛产黄金,当地官员无不大肆征收黄金,做成器具私用。杨继宗查明这一情况后,立即上奏朝廷,让他们一律把黄金归还。
杨继宗的所言所行朝廷还是看在了眼里。明孝宗即位后,让他改任湖广按察使。杨继宗一到任,马上就让人打水上百斛,把厅衙全部冲洗一番,然后才开始处理事务。有人问他为何这样做,他说:“我要清除一下污秽。”在任不久,杨继宗又以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云南。这样一来,云南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官衙的好多官吏都高兴坏了,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杨继宗以前的同僚。有一天,杨继宗赶到云南巡抚视察,他的很多旧僚都争相与之会面,争着宴请他。但杨继宗却毫不念旧,和众人简单会面之后就离开座位向僚友一一揖礼,严肃地说:“明天杨某就要办理公事了,望诸君能给予谅解。”说完,杨继宗没有吃饭就离开了。
果然,没多久,杨继宗就硬起手腕一连弹劾罢免不称职者多达八人,在云南官场掀起了一场地震。
1488年,一代名臣杨继宗病逝。万历三年,赐“名臣”称号;天启元年,追谥“贞肃”。
下期 |潘礼辞官
总策划:侯公涛、张卫东
统筹:胡淼、刘法启
校对:李坤、许铭君
编辑部主任:王千一
虞城县纪委
商丘市委网信办发布
关注历史故事历史典故 了解权威发布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25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