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曹奂被迫禅位后结局如何?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我们知道在魏国经历了高平陵之变后,皇权被架空,司马家族几乎把持了整个朝堂。不甘屈服的曹髦仅凭一己之力拼死抵抗,最后被当场杀害。
曹髦是曹魏第四位皇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他所说。
在这以后魏政权实际上已名存实亡,作为大将军的司马昭,此时也正在策划一场更大的阴谋。曹髦死后,司马昭与大臣临时决定拥立曹奂为帝,曹奂是曹操的孙子,燕王曹宇的儿子。曹奂之所以被司马昭立为皇帝,完全是为了安抚人心,司马昭心中早就想自立了,但无奈时机还未到。
曹奂当时只有14岁,面对司马家族的处处打压,作为皇帝的他已经难以扭转局面,虽然曹奂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已被架空,完全沦落为司马家族的傀儡,就这样曹奂当上了魏国最后一位皇帝,在位五年。
公元260年,曹奂登基的第一年就拜任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册封为晋公,还赐给司马昭十个郡,并加受就锡之礼另外,曹奂还对司马家族的子弟们都一一追封,司马昭受封时还假装极力推辞,最后才勉强接受。曹奂追封司马家族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实属无奈。
司马昭虽然大权在握,但苦于没有骄人的战绩和声望来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而司马昭正好看到了蜀国这个好机会,借蜀国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公元263年,魏国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实力不断提升,司马昭认为此时正是攻打蜀国最好的时期。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立刻出兵进攻蜀国。此时的蜀国已经不再是当初那的强盛。当年关羽大意失去荆州,导致后来北伐时期没有充足的粮草补给,再加上刘备为报兄弟之仇与吴国交战,实力不断下降,到夷陵之战后蜀国就一蹶不振,实力大不如从前。
在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后,蜀国也只有姜维才能勉强维持局面。蜀国自古以来就易守难攻,由于蜀道蜿蜒崎岖,地势险要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姜维把守的剑阁要道有着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魏将邓艾不得不避开此处,率奇兵偷渡阴平,就这样,邓艾率领几千精兵,长驱直入直接攻打成都,后主刘禅软弱无能,立马开城投降,至此蜀国正式灭亡。
司马昭成功灭了蜀国自己的实力和名望由此大振,并且得到不少朝中老臣的支持,司马昭见时机一到,就准备顺水推舟,打算实现自己的阴谋,准备改朝换代。
公元264年,司马昭以皇帝的名义晋升自己为靖王,但意外的是,司马昭离皇帝之位就差最后一步时,就突然中风而死。可惜他最终还是没有当皇帝。
公元205年11月,司马炎要曹奂被迫前往金墉城居住,曹奂出城的时候,太傅司马孚与他别离时,拉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的说:他到死都是大魏的忠臣。这句话在曹奂看来也是对于这个皇帝最后的尊重了。(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被封安平王。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
可以想象,作为亡国之君的曹奂,确实太可怜了。司马昭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接替了他的位置,司马炎效仿曹丕取代汉室的做法,逼迫曹奂禅位给他,司马炎改年号为晋之后,魏国正式灭亡。可怜的曹奂当了五年的皇帝,最终还是没能守住祖辈留下来的江山。庆幸的是,司马炎不仅放过了曹奂,还对他很是善待。
小编认为司马炎之所以善待曹奂的原因无非这些:
其一:曹丕取代汉朝时做了一个好榜样
其二:曹奂一直以来被司马家族控制,构不成威胁
其三:曹奂是禅位于司马炎有利于稳定局面
天下分久必合,280年西晋统一全国。
退位之后的曹奂日子很清闲自在,302年,曹奂去世,终年57岁,后来被追封为元皇帝。由于曹奂仁离世的时候正赶上八王之乱,对于曹奂的后人没有官方记录。
作为一个国家的亡国之君,曹奂是幸运的,他没有做无谓的反抗。相比每天提心吊胆的君王生活,也许平平淡淡的日子正是他所向往的。
曹操给人的感觉往往与奸臣密切挂钩。之所以造成这种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以前的戏曲、评书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都刻意强调曹操的奸与诈,从而在大家心里留下了曹操是坏人的形象。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之所以能在明清时期成为脍炙人口的热门小说,除了内容本身精彩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尊刘抑曹”,这符合了当时大众的主流看法。假如作者要是写曹操是英雄,刘备才是枭雄,那么估计《三国演义》在当时就没人看了。此外,在封建统治者眼中,曹操作为一个阴谋篡汉的乱臣贼子,严重破坏了忠义这块稳定社会的基石,自然应该成为严厉批驳的对象。
到了现代社会,大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对历史的了解程度也比古人更加深刻,所以有不少人发现曹操其实并没有那么奸诈,他在天下大乱之际力克群雄,统一了中国北方,并推出一系列民生政策来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站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天下本来就不应该是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曹操能在乱世中让北方地区的百姓重新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那么由曹氏取代刘氏统治又有何不可?所以现在有许多人认为曹氏篡汉是天命所归。
然而曹氏篡汉后仅过去了几十年,国家大权就落到了司马家族手中。公元265年,曹魏政权末代皇帝曹奂被迫将皇位禅让给了权臣司马炎。自此,司马氏取代曹氏成为了天下的霸主。比较有意思的是,即便在现代人眼中,司马氏篡曹的行径也普遍遭人反感。那么问题来了,曹氏和司马氏在本质上都干了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后者不招人待见呢?
其实大家对曹氏篡汉与司马氏篡曹有不同看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两者的前提条件不一样。曹操当年在天下大乱之际挺身而出,反董卓、平黄巾,多次出生入死,当时的曹操将国家利益远远看得比个人利益重要很多。之后曹操又毅然扛起“奉天子以令不臣”(后世为了黑曹操,将这句改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旗,在经过多年南征北战后,逐渐荡平北方各路豪强。随着曹操实力的不断增强,有人开始怀疑他图谋篡汉,曹操却对身边的人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上,当时的形势也正如曹操所言,如果不是他强力维持,天下的混乱程度恐怕要远超魏蜀吴三足鼎立。
曹操真正产生篡汉想法可能是在他晚年的时候。不过当时南方的刘备和孙权都已成了事实上的独立政权,汉室则已名存实亡,因此曹操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也再正常不过,况且当时整个北方地盘基本都是曹操靠实力争取来的。“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称帝,其实也不过就是完成了最后的临门一脚而已。
反观司马氏篡曹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司马家族虽对曹魏政权有所贡献,但其发挥的作用和当年曹操对东汉王朝的作用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曹魏是三国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国,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人才储备,都远超蜀汉与东吴。因此即便没有出现司马家族,曹魏统一天下也基本没什么悬念。
如果把国家比喻成一个公司的话,东汉集团的董事长虽然还是汉献帝,但公司实际价值已经是一笔负资产了。后来经过公司CEO曹操的不断努力,终于让东汉集团资产不断增值,曹氏家族在集团中的股权也不断变大,最后远远超过了董事长汉献帝,所以完成帝位更替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曹魏集团的CEO司马懿原本只是曹魏家族请来管理公司的,可这哥们贡献不大,野心却不小。他利用职权优势,长期欺上瞒下,最后将原本该属于曹氏家族的收益全部据为己有,反客为主,侵吞公司。此种行径,自然会让人感到不耻。
司马氏篡曹遭到后人普遍反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司马家族将好好一个江山整得稀巴烂。司马家族第一位皇帝司马炎在执政后期就骄奢淫逸,怠惰政事,给后来的天下大乱埋下了隐患。而第二位皇帝司马衷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傻子,“何不食肉糜”这句话就是出自此君之口。司马衷在位期间发生了“八王之乱”,国家被几位司马家族的王爷折腾得支离破碎,民不聊生,最终造成了“五胡乱华”的惨痛结局。在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大一统王朝中,司马氏建立的西晋是最糟糕的政权,没有之一。为一己私利而置天下人不顾,这点特征在司马家族众多子弟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260年左右司马昭开始部署对外战争的第一步,也就是伐蜀战争,其实这一段在三国演义里描述的故事中介绍的八九不离十。简单来讲就是司马昭任命钟会,诸葛绪以及邓艾三路出兵完成伐蜀,时长四年不到。
怎么说呢,个人感觉还是比较顺利的,主要原因在于魏国此时国力还是蛮到位的,蜀汉的水平相差甚远,而且蜀汉的军政水平已经到了比较扭曲的地步,即使是我们熟知的姜维在那时也只能说他已经尽力了。
第二个是曹魏,相比较而言这个是司马家他们在三国统一中最难搞的,原因也很简单,魏晋的更迭是与汉魏一样的政治事件。表面上来看过程没啥重点,那就是蜀汉灭亡以后,司马昭过个两年也噶了,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了老爹的爵位又过了一年把魏主赶下台,由此魏国灭亡晋朝建立。
事是这么个事,但是晋代魏几乎可以说是司马懿,和他两个儿子将近半个世纪的政治心血。我在这里并不深究司马一个人的行为动机,这一时半会咱也唠不完。曹叡去世以后呢,曹魏的东西战线趋于平稳,这就是政治斗争的温床,在这次托孤之中出现了严重问题那就是曹爽和司马懿权力权衡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当然了曹爽也不是很争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简而言之,曹魏末年氏族的权力几乎到达顶峰,因此自然会出现矛盾的激化,而司马懿则是其中的胜利者。司马懿去世以后呢,他俩儿子开始给老爹擦屁股,解决政治动乱后的反叛问题,借此机会一步一步走向权力的巅峰,为司马炎打下基础。
最后就是伐吴了,晋建立大概过了近十年,267年左右,司马炎开始准备伐吴了,通过这么长时间我们其实也看得出来,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打过长江确实是一件需要好好准备的过程。话说回来,这一段战争也是相当顺利,甚至比伐蜀还要顺利,几乎一年左右就完成了该战略,几乎是势如破竹。
归其原因,主要是三点,第一是国力的差距,这个没啥好说的。第二是在于东吴的政治极其畸形,其实晋朝也挺畸形的。。也就是士族决定朝政而不是真的有能力的来做决定,按照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贵族的傻子掌握了权力,孙皓也决定不了啥自己玩还得被骂。第三呢就是羊祜杜预这俩名将的出色表现了,文庙武庙的含金量咱不多说了哈,总的来说他们所制定的战争规划是极其出色的水准,这也是伐吴战争顺利的重要因素。
以上呢就是司马家慢慢通过获取权利的方式完成统一的过程,其优势在于他们建立了一个完备的权力秩序,至少能够上行下效,有人能听话就是好样的。当然了,畸形的开始就有畸形的结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24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中国历史故事179(南唐后主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