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棣身边的金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明史》的记载很唐突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7 15:59:58

朱棣身边的金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明史》的记载很唐突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棣身边的金忠到底是什么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棣之所以能在“靖难之役”中取胜,一则是因建文帝团队的“神助攻”,使得朱棣好几次绝处逢生。二则就是因他自己和手下团队的齐心协力。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第一智囊姚广孝。但可知除了姚广孝外,其实还有一人,其作用不亚于姚广孝,此人叫金忠!

据《明史》载,在朱棣时期有两个金忠,一个是蒙古王子,原名叫:也先土干。他是在朱棣第四次北伐时率众归降,于是被朱棣赐名:金忠。

另一位则是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加盟的元老人物。而笔者,却严重怀疑,朱棣赐蒙古王子“金忠”这个名字,其实就是在纪念他的这位元老。

因为蒙古王子归降时,金忠已去世了好几年了。并在去世后,不但朱棣亲自为他撰写了《祭金忠》,连朱高炽,姚广孝等也是纷纷撰写祭文!由此可见当时,金忠的地位该有多高。

那么为何金忠却不出名呢?只因他甘做“绿叶”,且对自己的要求还非常严格,私德堪称完美!以至于最终,朱棣都搬出皇帝权威逼着他:你必须再娶一个媳妇……

02元老金忠《明史》中对金忠初期的记载很混乱。比如,言称他曾是一位相士,在朱棣起兵时被请去算命,称朱棣:过了四十就能当皇上。然后又给燕王府内的800府兵相面,说:都是公侯将相啥的。

其实这件事情,根本不是金忠所做,而是姚广孝的另一位好友,著名相士袁珙的事迹。之所以《明史》搞混了,恐怕是因姚广孝除了推荐了相士袁珙外,还给朱棣推荐了金忠。估计,两人应是同时被姚广孝带到朱棣面前的,这才造成了混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忠虽精通兵法,智谋过人,但其表现出来的做派,却完全遵循儒家的“圣人标准”。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金忠这等儒家精英人物,岂能去做“半仙”?不是笑话了!

所以,金忠其实是做了朱棣的智囊,靖难之役时一直都跟在朱棣身边,出谋划策等,是一位非常关键且重要的高参。只不过朱棣和姚广孝太过出名,他的功劳就都转到了这两人的头上,对此金忠也根本不在乎。

故而这才造成了金忠在《明史》中的分裂和唐突感:出场是个相士,哪料一下子就成了高参,且随后的私德等又完全符合儒家标准,这实在没法解释。

因为在靖难之役成功后,据《明实录》载,金忠就立刻被朱棣派回北京,去协助朱高炽,等于又成了朱高炽的左膀右臂。在朱棣选太子时,都言是解缙的一句“好圣孙”起了决定作用,其实金忠也有进言,坚决支持朱高炽。

在朱高炽成为太子后,朱棣再次调整了金忠的职责,让他去做朱瞻基的老师,专门教授朱瞻基兵法!金忠一面辅导朱瞻基,一面又给朱瞻基建立起来了一彪“幼军”,组成了朱瞻基的嫡系力量。

看看朱棣对金忠的使用,这堪称是把最关键的事都交给了他去办,一生都在为朱棣的事业“培土固本”,自然果实出来后,就都属于朱棣、朱高炽和朱瞻基,他只能成为默默无闻的“绿叶”。

03按理说,金忠如此重要,家里必是很富有吧?错了!金忠自始至终都是家贫状态,从来不接受任何贿赂,就吃死工资。因此家里只有一个男仆,一个侍女——是伺候自己老婆的。平时家里的事,都由老婆做主,哪怕老婆一生都没有生育,依然对老婆坚贞不二,坚决不另娶。

为啥说金忠私德完美?就在于此!你就挑不出他有啥错误来。自然这种状况,也引起了朱棣的关注。如今,金忠都已年过50了,穷我可以赏赐,可这没后代,怎么可以?我也不能代劳啊。

于是朱棣就劝金忠:你可以再娶一个老婆——其实就是妾,好歹要留下后代。可金忠摇头说:“我跟老妻共患难,她从来不嫌我贫,无怨无悔操劳家事,我怎能做对不起她的事。”

朱棣感慨非常,却也急眼了——我是皇上,让你干啥就干啥。于是朱棣亲书一道圣旨,意思就一个:金忠必须再娶一个老婆,这叫奉旨娶亲。

无奈下,金忠这才又娶一房,史称赵氏。所谓“好人好报”,在金忠去世前,赵氏真就给他生出了儿子,名叫:金达。

谁言朱棣一生,就知道杀戮,起码他逼着金忠再娶一个媳妇这事,就让人莫名的感动。而金忠虽被朱棣逼着,犯了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却反而显得更加完美。因此才言,朱棣时期的圣人,非金忠莫属!

明代蒙古族将领有哪些人???

纳哈出(?-1388年),蒙古札剌亦儿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木华黎裔孙。元时为太平路万户(正三品),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克太平将其俘获,劝降不从,后放归元朝。元亡后,纳哈出为北元太尉,辽阳行省丞相(正一品),屡扰明边。洪武二十年(1387)明以重兵压境,力屈穷窘,遂降明。封海西侯。明年从傅友德征云南,道卒于武昌。子察罕,改封沈阳侯,坐蓝玉党死。

火真(1349年-1409年),蒙古人,初名火里火真。洪武时归附,为燕山中护卫千户(正五品)。靖难之役随成祖起兵,后累迁都督佥事(正二品),封同安侯。永乐七年(1409)征虏大将军邱福总兵十万北征鞑靼,随同出塞,于胪朐河全军战殁。爵除。子孙世袭浙江宁波观海卫千户(正五品)。

夏贵(?-1420年),初名曲伦台,应昌人,为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正四品),永乐年间升中军右都督同知(从一品),永乐十八年(1420)卒,赐祭赙恤。

王哈剌把都儿(?-1420年),宛平人,初为百户(正六品),累功至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永乐十八年(1420)与夏贵同月卒,赐祭赙恤。

吴允诚(?-1417年),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儿,居甘肃塞外塔沟地,官至平章(从一品)。永乐三年(1405)率众降明,成祖赐姓。后进左都督(正一品),封恭顺伯,卒,赠国公,谥忠壮。子吴克忠(初名答兰,成祖赐名)、吴管者(另述),吴克勤(初名也儿克台,英宗赐名),孙吴瑾(吴克忠子),皆有名。吴克忠袭爵后,洪熙元年进封恭顺候,土木之变(1449)与弟吴克勤战死,克忠赠邠国公,谥忠勇。克勤赠遵化伯,谥僖敏。吴瑾袭爵恭顺侯,曹钦之乱(1461)中战死,赠凉国公,谥忠壮,子孙世袭恭顺侯至明亡。

吴管者(?-?),吴允诚次子,洪熙元年(1425)积功至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以戚里恩,封广义伯,世袭。管者卒,子袭爵,早卒,无后。以管者弟克勤子琮嗣,成化年间因罪爵除。

柴秉诚(?-1407年),鞑靼人,旧名伦都儿灰,永乐三年(1405)随吴允诚来归,成祖赐姓名,授右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居凉州,永乐五年(1407)卒。子柴别力哥官至都督同知(从一品),孙柴合里哥卫指挥使(正三品)。

柴永正,鞑靼人,原名苦木帖木儿,一作苫木帖木儿。永乐四年(1406)“率家属百余口来宁夏归附。”成祖赐今名,授陕西都督佥事【误,应为都指挥佥事,正三品】,九年积功至都督佥事(正二品)。洪熙元年(1425)升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约宣德十年(1435)卒,子林袭为保定左卫指挥同知(从三品)。

梁铭(?-1427年),河南汝阳人,靖难之役,以燕山前卫百户(正六品),跟从成祖起兵,积功至后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洪熙元年晋后军都督同知(从一品),封保定伯,俸禄千石,予世券。宣德二年(1427)随柳升征讨交趾,病亡。子梁珤,天顺时,进世侯,子孙世袭保定侯爵至明亡。梁铭出自汝阳梁氏,家谱自叙为元宗室也先帖木儿之后。民国儒学大师梁簌溟亦出自汝阳梁氏。

严宣(?-1429年),本辽阳胡人,初名火里歹,及贵,始改今姓名。洪武中袭父职为新安卫千户(正五品),以功升指挥同知(从三品),永乐中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仁宗洪熙元年(1425)升右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德年间卒。

吴守义(?-1429年),初名把敦,杭海山人,永乐年间自凉州归附,赐今姓名,升凉州卫指挥同知(从三品),令居定州,仁宗时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宗四年(1429)卒,追封西和伯,谥僖顺,子信袭父原职凉州卫指挥使(正三品)。

吴英,吴守义孙,父省吉,又名吴信,定州卫带俸指挥使(正三品),土木之变阵亡。吴英袭职,旋升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天顺元年(1457)追录父功,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成化九年(1473)“以延绥等处斩获虏贼功”升前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十二年“以两广军功”升署都督同知(从一品),弘治年间为带俸都督同知。
【附:吴政,原名阿寅台,定州卫带俸达官都指挥同知,土木之变后击败来犯瓦剌军,升都指挥使(正二品),成化年间曾随吴英征两广。】

苏火耳灰(1352年-1442年),洪武中率众二千余人归明,初为燕王麾下胡骑指挥,后征入京。靖难涡河之战,“持矛直趋王前,相距十余步。” 马倒被擒,降。成祖时为右军都督佥事(正二品)。仁宗即位,升为左都督(正一品),卒年九十。孙苏五十,改名英,袭为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林帖木儿,山后抚宁人,洪武年间慕义来归,靖难时为南军骁将,涡河之战为成祖生擒留用【《皇明世法录》载,与娄鬼里被擒杀,应误】,初授都指挥佥事(正三品),靖难功成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永乐六年(1408),以平定安南赏功,进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正二品),次年回京。卒后有子瑄,于永乐九年(1411)袭职指挥使(正三品),调沅州卫带俸。

娄鬼里(?-1434年),其先永平人,洪武中归附,除燕山中护卫镇抚(从五品),靖难涡河之战为成祖生擒留用【《皇明世法录》载,与林帖木儿被擒杀,应误】,永乐中以军功累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仁宗即位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德时进都督同知(从一品),数年后卒,命赙赠如例。

薛斌(?-1421年),蒙古人,本名脱欢。父薛台,洪武中归附,赐姓薛。薛斌永乐间封永顺伯。子薛绶(1416年-1449年),本名寿童,五岁谒见仁宗,赐名。土木之变(1449)领军殿后,与瓦剌军战,“弦断矢尽,犹持空弓击敌。敌怒,支解之。既而知其本蒙古人也,曰:“此吾同类,宜勇健若此。”相与哭之。谥武毅。”子孙世袭永顺伯爵。

薛贵(?-1430年),薛斌弟,本名脱火赤,永乐间进都督佥事(正二品),封安顺伯,宣德元年(1426)进侯,予世券世袭安顺伯爵。卒,赠滨国公,谥忠勇。子孙承袭,弘治年间,改袭指挥使(正三品)。

李贤(1345年-1425年),初名丑驴,鞑靼人。元工部尚书(正三品)。洪武二十一年(1388)来归,通译书。太祖赐姓名,授燕府纪善(正七品,后改正八品),仁宗为世子时,旦暮侍左右。靖难之役,随成祖征战,累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仁宗洪熙元年(1425),官至右都督(正一品),封忠勤伯,旋卒。

吴成(?-1433年),辽阳胡人,初名买驴。父阿通伯,元辽阳行省右丞(从二品)。洪武二十一年(1388)挈家归附,初为永平卫总旗,靖难师起,买驴归附燕王,授百户(正六品),从战皆有功,三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成祖即位,授都指挥使(正二品)。永乐年间以功累升至都督佥事(正二品),赐今名。仁宗时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宣宗初,封清平伯,予世券。后因功进侯,卒赠渠国公,谥壮勇。子孙袭伯爵至明亡。

康旺,鞑靼人,洪武年间以父荫为三万卫千户(正五品),永乐年间多次奉使奴儿干之地,累升至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正二品)。宣德六年(1431)致仕,以其子康福代为本司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仕至辽东铁岭卫带俸达官都指挥使(正二品)。

滕定(?-1441年),父瓒住,元枢密知院(从一品)。洪武中来降。授会州卫指挥佥事(从三品),赐姓滕。永乐间,滕定进至右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德四年(1429)封奉化伯,正统初年卒,追封侯爵。子福,袭永清右卫指挥使(正三品)。

金顺(?-1433年),瓦剌人,本名阿鲁哥失里。永乐七年(1409)来归,授大宁都司都指挥佥事(正三品),积功累进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德四年(1429)封顺义伯,宣德八年卒。

金忠(?-1431年),蒙古名也先土干。元世祖时太子真金的师傅、太保恒阳王也先不花后裔,家世为前元望族,元亡后,也先土干在鞑靼、瓦剌之间,自成势力。永乐二十一年(1423),成祖亲征漠北,率妻子部属来降。时六师深入蒙古,鞑靼军远避不战,明军了无战果,成祖方耻无功,见其来归,大喜。赐姓名,封忠勇王,赐冠带织金袭衣,命坐列侯下。仁宗嗣位,加太子太保,食双倍王俸。宣德时加太保,不久卒。

蒋信(?-1454年),初名把台罕,一作把台,宣宗赐今名。金忠之甥,从忠来降,授都督佥事(正二品)。正统中,封忠勇伯。土木之变被俘后,也先使隶其弟赛罕王帐下,在瓦剌军中对英宗多有照顾。后从英宗返明。景泰五年(1454)卒。赠侯,谥僖顺。子也儿索忽袭伯爵【《明史》。《明英宗实录》做“也儿孛忽”】。天顺初,更名善。弘治十三年(1500)卒。无子,爵绝。

于忠(?-1460年),本名伯颜答里,父乃儿卜花,忠勇王金忠部属,随金忠降明,授副千户(从五品),锦衣卫带俸。宣德初年伯颜答里袭父职,土木之变时为忠勇伯蒋信部下达官,被俘留用。曾随瓦剌使臣皮儿马黑麻【后降明,赐名马克顺,官至左都督(正一品)】赴京,助蒋信与明廷传递消息。后从英宗返明,累升至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天顺元年(1457)升后军都督同知(从一品),赐名于忠,四年卒,子刚袭为指挥佥事(正四品),锦衣卫带俸。

王斌,山后人,初以龙骧卫指挥使(正三品)从阳武侯薛禄征迤北,还,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正统六年(1441)从征麓川,累功升都指挥使(正二品),八年升署都督佥事(正二品),守备延绥。景泰元年(1450)充左参将,协同靖远伯王骥征湖广、贵州。四年升后军都督同知(从一品),天顺元年(1457)掌后府事,四年致仕,以其孙皞代为龙骧卫指挥使。

刘得新(?-1453年),山后人,由指挥使(正三品)从征麓川,累功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至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守备云南十二年,正统十四年(1449)还京,升都督同知(从一品),景泰四年卒。

高礼(?-1450年),本名额里孛罗,正统九年(1444),以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正二品)升都督佥事(正二品),赐今名。土木之变后升都督同知(从一品),参与北京保卫战。景泰元年(1450)受命统达官军平定福建民变,不久病故于当地。

毛胜(?-1458年),字用钦,初名福寿,元右丞相(正一品)伯卜花之孙【伯卜花,即元文宗时中书左丞相别不花,明人失考记为右丞相。别不花家族初为畏兀儿人后裔,元代入居大都。别不花父祖因子孙显贵,都被追封为居延王(又毛胜夫人墓志铭自述毛氏先祖,别不花父教化,封冀宁王,与元人记载有异。元人所载别不花父名卜花术)。别不花长兄蛮子,顺帝时太尉,元亡坚持抗明,捕鱼儿海之役战死。随同伯父蛮子入仕北元的别不花之子那海、安太兄弟被俘降明】,家族为“迤北和宁王阿鲁台族人。”【有人认为毛胜父安太,又名阿力台,为阿鲁台同母异父弟】 伯父那海,一作卯那海,洪武中归附,以“靖难”功至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无子。毛胜父安太嗣为羽林指挥使,后传至毛胜,为都指挥使(正二品)。他曾经逃往塞北投奔北元政权,不久又自行返回,明廷并未加罪。明景帝时,升毛胜为左都督(正一品),督三千营操练。北京保卫战(1449)于瓦剌军作战,后南下讨平民变,封南宁伯,予世券。天顺二年(1458)卒。赠侯,谥庄毅。传爵至明亡。
【据《明宣宗实录》,宣德六年(1432),“迤北和宁王阿鲁台使臣福受来朝,奏愿居京师,命为都指挥使,赐冠带、金织袭衣、彩币、银钞、绵布、鞍马,仍命有司给房屋、器物如例。先是,福受有子毛荣留京任指挥使。至是,福受愿留,乞一职自效。兵部奏:宜罢其子之职,而升赏福受,故命为都指挥使。” 按毛胜子名毛荣,毛胜北走时官职亦为都指挥使,如此此“福受”应即毛胜。】

毛忠(1394年-1468年),凉州人,高祖名哈剌歹,洪武中归附,升为千户(正四品),战殁。祖拜都从征哈密,亦战殁。父宝以骁勇充总旗,至永昌卫百户(正六品)。忠初名哈剌,袭职百户,正统年间累功至陕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从二品),始赐毛姓,又以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赐今名。天顺初年,以征福建反贼功,升都督同知(从一品),充左副总兵镇守甘肃,复以剿虏寇功,特进左都督(正一品)。天顺七年(1463)杀败番贼,论功封伏羌伯,仍守甘肃,后于满四之乱战死。孙锐,以忠死事功,得世袭伯爵,先后镇守湖广、两广等地,多有战功,加封至太子太傅,卒赠太傅。子孙世袭伯爵至明亡。

茹鉴(?-1462年),大宁昌州营人。宣德八年(1433)袭父速哥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正四品)。从征麓川,累升至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正统十四年(1449)升都指挥使(正二品),景泰元年(1450)以剿平乱虏,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天顺五年(1461)曹钦之乱参与平叛,升都督同知(从一品)。卒,从弟荣袭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三品)。

施聚(?-1462年),其先沙漠人。父忠为金吾右卫指挥使(正三品),从北征,阵殁,聚嗣职,官至左都督(正一品)。值英宗推恩,得封伯,世袭。卒赠侯,谥威靖。传爵至明亡。

焦礼(1377年?-1463年),字尚节,山后广宁人。父把思台,洪武中归附,为通州卫指挥佥事。礼袭职备御辽东。后官至左都督(正一品)。英宗天顺时年近八十,封东宁伯,世袭。天顺七年(1463)卒于镇。赠侯,谥襄毅。传爵至明亡乃绝。

詹忠(?-1465年),山后人,袭父任忠义前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征进麓川累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寻调南京掌右府事。成化元年(1465)卒,赐葬如例,子升袭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王顺(?-1467年),山后人,初仕金吾右卫指挥使,景泰初以紫荆关功,升都指挥使,曹钦之乱(1461)后以功升后府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三年(1467)卒,子钦袭顺原职指挥使(正三品)。

季铎(?-1467年),山后人,初袭父职,升金吾右卫千户(正五品),因蒙古语熟练,译字四夷馆,出使罕东、瓦剌,历升指挥使(正三品)。土木之变后出使瓦剌,回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未几升都指挥使(正二品),因事降福建千户。天顺元年(1457)召还,升都督佥事(正二品),仍供职四夷馆,五年升都督同知(从一品)。成化三年(1467)卒,为人“直戆恣肆,无所忌惮。” 常恃宠求索,曾在福建勒索有司,赂遗盈橐。

吴玉,本山后虏人,景泰年间为镇守定州署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成化年间以锦衣卫带俸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于辽东都司管事。后升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正二品),协守宁夏西路,又充甘肃游击将军。弘治初年罢职,子琦袭原职指挥使(正三品)。

孙镗(1391年-1471年),字镇远,其先东胜州人。永乐中袭父孙林职,官济阳卫指挥同知(从三品)。正统中为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充左参将镇压浙江处州叶宗留矿工起义,升都督佥事(正二品),分统京营兵马带刀侍卫。北京保卫战(1449)升右都督(正一品),将兵于瓦剌军激战于北京黑山、西直门外,既而追战于涿州。英宗复辟,以“夺门”功封怀宁伯,寻予世券。曹钦之乱(1461)中,孙镗领兵力战,其子孙軏被敌斫死,事后论功第一,进爵世侯,仍典三千营。赠軏百户,世袭。卒年八十。

戚斌(?-1472年),初名北斗,其先金山人,伯父察罕台,洪武时归附,永乐初为金吾卫正千户(正五品),卒无嗣,以弟完者秃子戚斌袭。景泰初以紫荆关等处功,升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八年(1472)卒。

白玉(?-1474年),宁夏塔塔里人,祖忠,洪武中内附,以靖难功由护卫卒累官至指挥使(正三品)。白玉嗣父职,累功升都督同知(从一品),成化年间升后军右都督(正一品)守陕西。《明宪宗实录》赞誉白玉:“生长边地,深达虏情,其镇陕西适多事之秋,区画有方,而又廉谨不肆,共事者多誉之。”成化十年(1474)卒,子鉴袭原职腾骧左卫指挥使(正三品)。

白玉(?-1482年),山后人,袭父职指挥同知(从三品),正统十四年(1449)北京保卫战,守西直门有功,升指挥使(正三品)。成化年间获功进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后镇守广西,卒于任上。子玺嗣原职金吾右卫指挥使(正三品)。

白玉(?-1495年),鞑靼人,初袭为腾骧左卫指挥使(正三品)、御马监管事【统领著名的腾骧、武骧四卫勇士、旗军】,成化九年(1473)升至都督同知(从一品)。孝宗即位之初被劾致仕,子祥代原职腾骧左卫指挥使(正三品)。弘治八年(1495)卒,赐祭葬如例。

白玉,弘治初年为万全都司都指挥同知(从二品),历任万全左参将,宣府副总兵、总兵,累积边功,正德初年升后军署都督同知(从一品),转实授。不久因边塞失事,革职闲住。后又起用为副总兵、总兵,征剿内地民变,投靠武宗身旁武臣、佞幸,累功至右都督(正一品),后因罪降都督佥事,又升都督同知。世宗即位,此人不在见于记录,可能贬回原卫或被清洗。

李荣(?-1474年),山后人,洪熙元年(1425)内附,授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正统末,用荐超升署都督佥事(正二品),景泰年间充副总兵镇守甘肃,天顺二年(1458)进右都督(正一品),以老疾致仕,成化年间卒,子俊嗣原职义勇卫指挥使(正三品)。

阿卜只奄,和宁王阿鲁台子。阿鲁台既为瓦剌脱欢所杀,宣德间,阿卜只奄率众来归,宣宗授以左都督(正一品),赐第京师。约卒于宣德十年(1435)。正统十年(1445),明人劝降其弟,阿鲁台次子火儿忽答孙,敕书曾言“与尔亲福寿、脱脱孛罗等,共享富贵于长久。” 因其家与南宁伯毛胜家有亲缘关系,有人认为毛胜父亲安太,又名阿力台,为阿鲁台同母异父弟。

和勇(?-1474年),初名脱脱孛罗,和宁王阿鲁台孙。父阿卜只俺归明,卒,勇袭指挥使(正三品),带俸锦衣卫。景泰年间南下镇压贵州民变,积功至前军都督佥事(正二品),赐名脱顺。天顺元年(1457)诏加都督同知(从一品),改名和勇。宪宗时从征两广,以战功特封靖安伯。卒谥武敏,世袭指挥使。勇性廉谨。《明宪宗实录》载:“从征两广充游击将军,一时总兵督战文武大臣多纵情肆欲,勇独循理尚俭,众视之有愧焉。”

芮成(?-1476年),其先大同金山人,父孛罗初事成祖,为燕山护卫正千户(正五品),成以遗腹子嗣官。成化初出镇四川,升右都督(正一品),后因事左迁都督同知(从一品),卒赐祭葬如例,子昂袭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三品)。

昌英(?-1476年),山后人,初名谨六十,景泰中赐今姓名。父谨只,以靖难功升小旗,历升至副千户(从五品),英代之,历升至都督佥事(正二品)。卒赐葬祭如例,子荣腾骧右卫指挥使(正三品)。【同时代有回鹘人昌英。因翻译出使而至后军都督佥事】

鲍政(?-1476年),山后人,祖父完者不花,洪武时内附,以靖难功任燕山右卫正千户(正五品)。鲍政天顺初有功累升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初年升都督同知(从一品),充总兵官镇守甘肃,卒,子镛袭腾骧右卫指挥使(正三品)。

叶春(?-1479年),山后人,伯父叶不陶闾儿,洪武年间归明,为隆庆右卫千户(正五品),成祖赐姓叶。叶春天顺元年(1457)以出使瓦剌功,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十五年(1479)卒,赐祭葬如例,子盛袭大同前卫指挥使(正三品)。

杨麟(?-1479年),山后人,初袭世职,历升至都指挥使(正二品),天顺年间从征大藤峡,获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寻改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成化十五年卒(1479),赐祭葬如例。

罗秉忠(?-1480年),初名克罗俄领占,成吉思汗第三子察合台后裔,沙州卫都督佥事(正二品)困即来子。困即来卒,其兄喃哥袭父职都督佥事,英宗复命秉忠为指挥使(正三品),协理卫事。既而喃哥率部一千二百人内徙,诏居之东昌、平山二卫,给田庐什器,所以抚恤甚厚。喃哥卒,秉忠继为都指挥使(正二品),代领其众。曾领兵南下镇压辰沅等处苗民起义,积功至左都督(正一品),天顺初赐今姓名。成化年间充游击将军,镇压贵州苗民起义,论功,封顺义伯。卒谥荣壮,子孙世袭指挥使(正三品)。

王义(?-1485年),本名阿的纳,其先应里州贺兰山人,祖脱脱不花,永乐时随忠勇王金忠至北京,授指挥佥事(正四品),食禄锦衣卫,赐姓王。父俺克帖木儿,正统间讨兀良哈有功,进指挥使(正三品)。王义曹钦之乱(1461)中平乱有功,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二十一年(1485)卒,子琮嗣其原职指挥使(正三品)。

此外,成祖时,北元宗室把秃王以及都督伯克帖木儿、都督挥哈剌你敦等人在甘肃降明,其中把秃被封为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佥事,伯克帖木儿、哈剌你敦皆为右军都督佥事,把秃被赐名赵忠美,伯克帖木儿为宋一诚,哈剌你敦为张隆善。宣德时,中军都督府有都督佥事孛玉(白玉、白瑜,疑即伯颜)、孛英,应为达官。英宗、宪宗两朝官至二品以上的还有:后军左都督马克顺(本名皮儿马黑麻,瓦剌人,信回教),都督同知卢深,都督同知陈守忠(本名恰恰,曹钦之乱附曹起事被诛),都督同知丁顺(本名顶住驴,曹钦之乱附曹被诛),都督同知白忠(本名北斗奴,曹钦之乱附曹被诛),都督佥事吴顺(本名胡朵儿哈),都督佥事宋桑哥失里,都督佥事高通,都督佥事莫清(本名那罕赤),都督佥事滕鬼力赤,都督佥事失连台,都督佥事米朵朵来等多人。武宗时有达官都督佥事卢镗,疑即达官都督同知卢深之后,卢深则为永乐年间来降达官指挥使卢耳里嵬之子。
【从乱达官例子:也先帖木儿,天顺元年(1457)率其部属九十余人来归,英宗命为指挥佥事(正四品),于锦衣卫带俸,不久升后军都督府带俸都督同知(从一品)。颇受英宗看顾,又是安插其归附亲属又是在京畿赐田。结果曹钦之乱(1461)随同谋反,事败后越城逃至通州,饿窘偷瓜为百姓所擒。有司论当凌迟处死,英宗只命于锦衣卫禁锢,不知后事如何。】

脱孙,鞑靼人,永乐初年来归,授百户(正六品),正统年间升至达官都指挥使(正二品),调征云南、贵州等处蛮贼。天顺初年,叙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初年以老疾致仕,子脱兴,代父原职羽林前卫指挥使(正三品)。

穆义,本名阿剌帖木儿,山后人,父孛罗,永乐年间来降。阿剌帖木儿正统年间累功至指挥使(正三品),天顺元年(1457)以迎驾功,由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佥事(从二品)升都督佥事(正二品),于后军都督府带俸,旋赐今名。曹钦之乱,穆义令其弟完者秃先报贼情,原职得保,完者秃亦升都指挥使(正二品)。成化初年随军讨四川都掌蛮,升后军都督同知(从一品),成化末年卒,孙高,袭原职指挥使(正三品),锦衣卫带俸。
【穆义侄帖木儿赤,成化初年来降,被称为迤北来降达子,授副千户(从五品),于锦衣卫镇抚司带俸。累功至指挥佥事(正四品),世袭】

白全,初以舍人报效,正统十四年(1449)随侍英宗于瓦剌军中,往来传信,奉驾回京,论功升指挥使(正三品)。不久出使土鲁番,升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景泰、天顺年间累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注左府带俸。成化四年(1468)充参将,镇守甘肃十五年。后充游击将军征辽东、建州等处,以功升左军都督同知(从一品),分领京营戎务十九年。弘治九年(1496)卒,赐祭葬如例。

柯忠(?-1491年),山后人,宣德初袭父职为羽林卫指挥同知(从三品),以功累升后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正统十四年(1449)守备偏头关,成化间调南京前军都督府管事,弘治初致仕,子勇代原职羽林前卫指挥使(正三品),忠旋卒。

冯升(?-1493年),宁夏人,本番将,累有战功,积官至后军都督府同知(从一品),弘治初南京左军都督府佥书管事兼大教场管操。

杨玉(1435年-1506年),先世为北虏人,国初归附从军,积功授指挥同知(从三品),世袭。杨玉袭职,累立战功,历迁都指挥使(正二品)、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弘治年间,常充游击、参将,征讨诸边,寻佩印充总兵,镇守辽东。致仕后又改注右军都督府佥书管事。卒。赐祭葬如制。

张晟(?-1500年),其先山后金山人,高祖伯颜帖木儿,洪武时率众来归,官之赐姓张氏。祖父张能袭大兴左卫指挥使(正三品),后战死,其孙张晟因祖父战功,升袭都指挥同知(从二品),弘治年间为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统兵守居庸关。卒,子贤袭指挥使(正三品),带俸锦衣卫。

鲁鉴(?-1502年),其先西大通人。祖阿失都巩卜失加,成吉思汗第六子阔列坚后裔,元安定王脱欢子,明初率部落归附,太祖授为百户(正六品),使统领所部居庄浪。传子失加,累官庄浪卫指挥同知(从三品)。正统末,鉴嗣父职。成化四年(1468),从征固原满四有功,升署都督同知(从一品),充任左参将,分守庄浪。旋任左总兵,协守甘肃。不久充任总兵官,镇守延绥。自讲以往功,实授都督同知。孝宗立,以病致仕。鲁鉴有材勇,遇敌辄冒矢石,数被伤不为沮,故能积功至大将。卒赠右都督(正一品),赐恤如制。子麟,孙经,皆有名于时。

马孔英,宣府塞外降丁,积战功为宁夏参将。万历二十八年(1600)从征播州杨应龙,录功,进都督同知(从一品),世荫千户。后以总兵官镇贵州。

满桂(?-1630年),蒙古人,幼入中国,家宣府。作战辽东,累官至总兵官,左都督(正一品)。崇祯二年(1630)驰援北京,与清军鏖战城下,战败身死。后赠少师,世荫锦衣佥事(正四品),袭升三级,赐祭葬,有司建祠。

猛如虎(?-1641年),本塞外降人,家榆林,积功至游击。崇祯年间擢蓟镇中协总兵官,署都督佥事(正二品),与张献忠、李自成起义军作战,后在河南南阳战死。

虎大威(?-1642年),榆林人。本塞外降卒,勇敢娴将略,从军有功,累官山西参将。崇祯年间为副总兵,署都督佥事(正二品),率军镇压农民起义军,后在河南汝宁战死。

朱棣手下十大名将

朱棣手下十大名将有:姚广孝、朱能、郑和、顾成、张信、火真、袁琪、丘福、金忠、朱高煦。

朱棣登基后,他的爵位排第二,后来又不断加封,在外出征战时,朱棣亲自去送别,死后还配享了太庙。他的爵位也一直到明朝灭亡,然而年仅37岁就因病去世,实在让人惋惜。

朱棣应该很年轻就位居高堂,如此功勋卓著,却没有受到皇帝猜疑,实属难得。如果年岁渐长,不知道朱棣会不会对手下有所猜疑,他英年早逝,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惋惜。死后也享尽哀荣,爵位一直到明末灭亡而止,不过儿子也在土木堡之变中战死,更加让人扼腕叹息。

朱棣的个人功绩:

《明史·成祖本纪》中评价明成祖: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他在位时,改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缔造永乐盛世。1424年驾崩,庙号太宗,后明世宗改上庙号为成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朱棣

功高盖世,蒙冤千古的大明汉王朱高煦

hello,大家好。本文由褚楚的精彩历史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感谢大家的配合! 一、从「 ”武定”地名和南京「 ”总统府”说起 了解山东历史沿革的人都知道,山东历史上曾有个「 ”武定府”,其辖境相当于现今除邹平、博兴之外的滨州市的大部以及今济南市的商河、德州市的乐陵、东营的利津以及已经归并于淄博高青的旧青城县等地。「 ”武定府”设立于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是由明朝的「 ”武定州”升格而来。而明朝的「 ”武定州”则是在宣德元年(1426年)由乐安州改名而来。由此再加上民国年间延续称「 ”武定府”和改设「 ”武定道”的几年,「 ”武定”之地名在山东延续时间长达近500年之久,因此可以说是山东历史上影响非常大的地名之一。 武定府(来源于网络) 但要说起「 ”武定”地名的由来,我们却不得不提起一个如今已几乎已经被人彻底忘怀的历史人物,那就是明朝永乐年间的汉王朱高煦。现在,他的名字,只有旅游者在参观南京的「 ”总统府”时才会在导游的介绍中听得到。因为在这里,参观者会被告知,「 ”总统府”其实是一个叠加着明、清和民国遗迹的复合景点,这里在1927年之后是中华民国「 ”总统府”的所在,再早曾作为「 ”太平天国”的天王府、清朝的两江总督衙门,而其肇始之建则是明朝前期所建的汉王府——「 ”煦园”。这个「 ”煦园”,就是在明朝永乐年间被封为「 ”汉王”的明成祖次子朱高煦的府邸,以其名的最后一个字命名。 朱高煦画像 熟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国历代王朝和王侯贵族,要营建府邸,一般都不是随意找一个什么地方就可以兴建的,都得通过看风水选定地址。南京「 ”总统府”这个地方,应该也属于一块难得的有「 ”天子气”的「 ”风水宝地”,不应该是一般王爷说选就可以选到的。汉王朱高煦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在明初为什么能够在踞于「 ”虎踞龙盘”的明朝京师中的如此一块「 ”风水宝地”营造府邸?他的生平以及以后的归宿如何?他与山东的「 ”武定”地名又有什么关系呢? 要弄清这些问题,那就需要仔细地看《明史》,并从中找出答案了。 二、靖难战争,功高盖世 历经近六百年的历史风烟,当年的汉王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但凡仔细研读过明史的人,依然可以从散乱的历史记载中感悟到,这个汉王曾是明朝前期的一个叱吒风云的重要人物,尤其在「 ”靖难战争”中为明成祖朱棣夺天下立下过盖世之功。纵观整个明朝历史,除去几位最终做了皇帝的王之外,他以非凡的功勋和影响,堪称明朝第一王。 当然,人们都知道,作为中国封建社会「 ”正史”的二十四史,大都坚持和维护封建的正统观念,以「 ”成者王侯败者寇”的立场记载历史人物。但对汉王朱高煦的记载,就是将其以「 ”反贼”来定位的《明史》,也无法磨灭其在「 ”靖难战争”中所立的盖世功勋,《明史》在《朱高煦传》中记到:「 ”汉王高煦,成祖第二子。……成祖起兵,……高煦从,尝为军锋。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徐辉祖败燕兵于浦子口,高煦引蕃骑来,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高煦麾蕃骑力战,南军遂却。”尤其是接下来的一句「 ”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可以说是总括性地说明了朱高煦在帮助乃父朱棣夺得大明江山中的巨大贡献。 靖难战争 关于朱高煦的形象,《明史》《朱高煦传》尽管说「 ”汉王高煦,……性凶悍。……不肯学,言动轻佻”,因此 「 ”为(明)太祖所恶”,但也描述了 「 ”高煦长七尺余,轻走乔,善骑射,两腋若龙鳞者数片” 的高大、阳刚和英武形象。根据在〈明史〉其他章节反映出的情况,朱高煦绝对不是〈明史〉所刻意引导人们想象的一位卤莽的武夫。从他在「 ”靖难战争”开始之前非常果敢地盗取舅父徐辉祖的良马,携自己的兄弟迅速逃离南京,摆脱被建文帝当作人质的处境,以及在随后的「 ”靖难战争”中屡屡展示出的军事才干,应该判断他是一位有智有勇也有专才的王子。对于《明史》所谓「 ”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的记载,明末清初的学者钱谦益就有不同的态度,认为这是史家「 ”严辞溢恶”,不可尽信,是成王败寇的观念使然。另据香港学者赵令扬先生考证,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煦不仅诗作「 ”成一代之规模”,而且书法「 ”雄伟飞动”,可从一方面订正正史中对朱高煦形象的歪曲和丑化。 三、父皇食言,铸就悲剧 由于在「 ”靖难战争”中朱高煦一直追随朱棣鞍前马后,并屡屡作出卓越贡献,朱棣对他的这个二儿子一直钟爱有加。据《明史》《金忠传》、《杨士奇传》等其他列传记载:「 ”帝起兵时,次子高煦从战有功,许以为太子。” 「 ”初,帝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既而不得立,怨望。”可以看出,朱棣确曾对他的这位功高盖世的二儿子有所允诺。 另外从历史史实来看,燕王朱棣即皇帝位后,很快就册立了自己的原配徐氏为皇后,按说在册立皇后的同时接着册立太子,将本已被太祖朱元璋册立过的长子朱高炽直接立为皇位继承人,是符合封建王朝的嫡长继承原则的,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在朱棣即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从建文四年六月至永乐二年四月,近两年),都没有顺理成章地明确立这位长子为太子。他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自己曾对二儿子朱高煦有过允诺,要「 ”食”下如此「 ”大言”需要有个过程。根据〈明史〉所反映的情况,最后,还是由于以解缙为代表的一部分文臣抓准了朱棣喜爱朱高炽所生的皇长孙朱瞻基的内心,在他面前极力夸赞「 ”好圣孙”,才使朱棣从长远计,没有破坏封建社会的嫡长继承制而另行册立,直接将原世子朱高炽确立为太子,将朱高煦封为汉王。这一最终的决定也就注定了朱高煦日后的悲剧性命运。 朱高炽画像 在朱高炽被确立为太子之后,朱高煦难免会有情绪。看来他确曾凭借当年「 ”靖难”之功和乃父朱棣对他的愧疚之心,坚持留在朱棣身边而不去云南封地就封,也确曾有僭越之举并几次惹是生非,招致父皇的惩戒,最终于永乐十五年被徙封乐安州(治所在今滨州市所辖的惠民县)。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叫做「 ”乐安”的地方,在永乐之前称为「 ”棣州”,恰恰与永乐皇帝朱棣重名;而再往前推1600多年,秦始皇时曾在这里设置「 ”厌次县”,这个「 ”厌”同「 ”压”字,「 ”次”为驻扎之意,是因当年秦始皇发现这一带有天子气,东巡驻扎以压之而得名。看来永乐皇帝最后把居功自傲、心有不甘的汉王徙封于此,是寓有谶纬用意的。一是以威压之,二是盼其乐安。 四、被指「 ”谋反” 疑云重重 从历史记载中看,自永乐十五年朱高煦被勒令徙封乐安之后,一直没再生事。七年后永乐帝驾崩,其兄朱高炽即位,始有其儿子朱瞻圻在京秘密打探和通报消息之说。但朱高炽迅即借机离间了其父子关系,并把朱瞻圻发配到凤阳为祖宗守皇陵去了。同时厚待高煦,为他增添每年的俸禄,赏赐以万计,又正式封高煦的长子为世子,其余均为郡王。但根据后来发生的事情分析,这些举措都有为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做「 ”仁至义尽”的铺陈之嫌,也寓有策略性于其中。 朱高炽只当了10个月的皇帝就突然去世,有记载说朱高煦曾密谋在朱瞻基自南京赴京城奔丧途中设伏兵截击,因仓卒行事,没有得逞。这种记载看上去没有什么充分的证据。 《明史》接着说:至朱瞻基即皇帝位,给高煦及赵王高燧的赏赐比其他府第更优厚。高煦每天都有奏折奉上,并陈述利国安民大事。宣宗命有关部门按高煦说的办,还回信感谢他。并对群臣说:「 ”我爷爷曾对我父亲说,我叔叔有野心,应该防备他。然我父亲待他特别优厚。如今他说的,全是诚心话,看来他已经洗心革面,我为什么不听他的话呢。”所以,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只要高煦有要求,宣德皇帝都尽量按他说的办。因此高煦更加自我张狂。 宣宗朱瞻基 以上这段话牵强得很,是明显带有「 ”宣德皇帝更为仁至义尽,朱高煦不知天高地厚”定向的。试问,按这段话的记述,朱高煦自我张狂的原因不是他对朝政的建议被宣德皇帝采纳并得到丰厚的回报吗?他干吗要反? 随后,《明史》中又罗列了一系列朱高煦谋反的「 ”事实”,为宣德元年八月宣德帝亲率大军征讨提供依据。但可疑的是,《宣宗本纪》中记载朱高煦「 ”反”是八月初一,宣德帝亲率朝廷征讨大军抵达乐安的时间是八月二十,在这二十天内,已「 ”反”的朱高煦竟然没有大的举动,而是傻傻地据守一个弹丸小城,当朝廷大军兵临城下后,朱高煦却没怎么抵抗就于八月二十一自己出城投降了。这怎像一个「 ”性凶悍”、身为武将并亲历过当年的「 ”靖难战争”、极富军事经验、有可能深知反叛须以野战制胜之道理,尤其善于设伏截击的汉王所为?由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所谓汉王朱高煦的反叛有可能是明史上的一件疑案。 汉王朱高煦 五、奋力一脚,浴火焚身 朱高煦「 ”投降”之后就被宣德帝押回北京,废为庶人,关押在如今北京紫禁城内太和门广场西南的一溜墙根附近一处被称做「 ”逍遥城”的地方。有记载说,他被囚禁后,曾有孙贵妃为宣德帝生了第一个皇子而「 ”大赦天下”,还有叔父宁王朱权为之说情,但他都没有获得赦免。几年后宣德帝去囚牢中视察,他以「 ”箕踞”姿态表示蔑视,而当宣德帝对他斥责时,他冷不丁出腿将宣德帝摔倒在地。宣德帝恼羞成怒,命几个大力士抬来一口三百多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反扣在里面,但朱高煦依然能把铜缸顶起,力图摆脱。宣德帝竟又命人以木炭将其堆埋,然后点起火来,将他的这个桀骜不逊的夙敌、曾经为他祖辈的江山基业出生入死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亲叔父活活烧成了一堆灰烬。此一幕可以说报应性地反演了早年身为叔父的朱棣把侄儿建文帝逼进南京皇宫大火的历史闹剧。 应该说,上面这段记载倒符合朱高煦的刚烈性格。根据朱高煦最后的这种暴烈的表现,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他可能当初并没有谋反,而是掉进了其侄儿皇帝为之预设的一个「 ”局”中。作为一个曾叱吒沙场的盖世武将,没拼搏一下就被陷于「 ”谋反”冤狱,成为笼中之虎,其怨怒和愤恨自然压抑已久,怎能不在见到其冤狱的始作俑者、他的仇敌时集中爆发出来?哪怕就此赴死,结束其已被霉运覆盖的生命。 反过来,就汉王「 ”谋反”这件事,我们从宣德皇帝方面可以找到一些先发制人、主动出击的理由。一则,宣德帝与朱高煦之间确有积怨,且早有面对面的交锋。《明史》在朱高煦传中特意记载了这样一个情节,说当年成祖曾经让朱高煦随太子朱高炽一道拜谒孝陵。朱高炽因身体肥胖,又有脚病,让两名宦官扶着走还常常跌倒。朱高煦在后边说风凉话:「 ”前面的人摔跟头,后边的人就知道警惕了。”当时身为皇太孙的朱瞻基马上在他后边说:「 ”更有后人知道警惕呢。”高煦回头一看,不免脸上失色。这段记载暗寓着朱瞻基对朱高煦的记恨和将来的报复。二则,有前车之鉴。当年明成祖作为燕王,从年轻的侄儿朱允炆手中夺取了皇权。汉王朱高煦的性格、经历都与成祖非常相象,而且直接参加了襄助父王夺取江山的战争,军功更显,对争得皇位的贡献更大,因而气势一度也更盛。为避免历史的一幕重演,宣德帝先发制人,可消弭祸患于未然,不但可以雪掉自己多年之恨,而且无须付出更多代价。三则,削除汉王可收「 ”杀猴儆鸡”的震慑之效,使原本也不驯顺的赵王朱高燧等俯首听命,然后施以怀柔,更可彰显皇帝的宽容仁爱,同时更证明汉王是咎由自取。事实上,在平定汉王之后,朱瞻基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明史 至于如何罗织罪名、构陷成狱,这是明朝自朱元璋以来屡试不爽的强项,对宣德帝和他的一批老谋深算的朝臣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历史记载中透露出的一些牵强感,似可印证此说。 六、叔侄争位,隔世相报 明朝前期,先后发生了两次叔侄之间争夺皇位的斗争,一次是作为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的燕王朱棣发动「 ”靖难战争”,与嫡长系统的侄儿朱允炆争夺皇权,结果是叔胜侄败;一次是作为成祖朱棣第二子的汉王朱高煦「 ”反叛”,被嫡长系统的侄儿朱瞻基武力平定,结果是叔败侄胜。 在思古之幽情中,笔者突然联想到宣德以来就闻名于世的著名的宣德朝美器「 ”宣德炉”,这种据说以当时暹罗进贡的风磨铜铸造的精美铜器,一眼望去就有非同凡响的灵光,而且铸量极其有限,或许里面就掺进了焚有汉王骨胝的那个铜缸吧。 最后回归本文的主题,朱高煦尽管帮助父亲打下了江山,让登上皇帝宝座的父亲以永乐大帝的英名名垂青史,但自己最后却被自己当了皇帝侄儿作为「 ”反贼”武力平定了。他以自己的悲剧性命运与幸运的父亲相映衬,最集中地诠释了古代社会「 ”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历史法则。

为什么不讨喜的朱高炽为何会成为朱棣的继承人?好圣孙不是他唯一的筹码呢?

一、嫡长子继承制

《皇明祖训》:?朕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明太祖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明确了嫡长子继承制,同时规定如果皇帝没有子嗣,皇位便由嫡母所生的次子继承。

所以朱元璋登基之后,立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朱标死后他又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标的嫡长子是朱雄英,其母是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长女。后来常氏23岁早亡,朱雄英8岁夭折,朱允炆的生母吕氏成为继任太子妃,朱元璋便将朱允炆视为嫡长孙。

二、生性仁厚儒雅

如果说嫡长子的身份是朱高炽成为太子的硬实力,那么他的性格就是可以加分的软实力。

可能是自幼受到儒家学说的熏陶,朱高炽养成了仁厚的品格。清晨天寒他会等到士兵吃过早饭再检阅军队,阅读奏章他只关心百姓疾苦而忽略文中错字,所以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喜爱。

而朱高煦却不是个善类,建文帝即位时他曾与朱高炽到南京,在这里他偷走了舅舅徐辉祖的爱马。回北平途中,他又屡屡犯下凶案,为此朝臣们纷纷指责朱棣教子无方。

但是朱棣举兵靖难之时,勇猛善战的朱高煦一下子成了有功之臣。有一次朱棣对他说:?勉之!世子多疾。?正是这句话日后让朱高煦对太子之位产生了非分之想。

三、深受文臣拥戴

明成祖即位之初,在选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朝臣们也分为两派,武将大多认为朱高煦屡建战功应立为太子,而解缙、黄淮、尹昌隆等一批文臣则推崇嫡长子继承制支持朱高炽。

不过在武将之中有一人例外,那就是金忠,他一直坚定不移的拥护朱高炽。后来朱高炽遭到朱高煦陷害,金钟还跪在朱棣跟前嚎啕大哭,称赞太子忠孝仁义,万不会行不轨之事。

永乐九年,朱棣向杨士奇询问太子朱高炽监国的情况,杨士奇说:?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永乐十二年,朱棣北征归来,朱高炽接驾来迟,杨士奇为太子开脱:?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

四、沾了儿子的光

当初内阁首辅解缙推荐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时,便提到了?好圣孙(朱瞻基)?,这也是明成祖朱棣下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明史记载,有一天晚上朱棣梦见明太祖朱元璋赐给他一个大圭,并对他说:?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结果醒来之后便得知嫡长孙降生的好消息,当他看到一脸英气的朱瞻基时,对这个梦开始深信不疑。

朱瞻基也很争气,长大以后能文能武,于永乐九年被册立为皇太孙。从此明成祖朱棣不管是巡视各地还是北征,都会将朱瞻基带在身边。

朱棣曾不止一次对太子朱高炽说:?朱瞻基以后会是个太平天子?。言外之意,朱高炽能当上储君还是沾了儿子的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23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