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尚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职业按高低贵贱排为士农工商四大块。其中最受人尊敬的,无疑是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了。
所以,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当官无疑是一件光耀门楣的大事。通常宗族里有人金榜题名时,家族里人人都会前来巴结,名字不但会在族谱上着重标示,在其死后,牌位还能放入祠堂的醒目位置。《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后发生的一切便佐证了这点,可见古人对为官者的崇拜。
然而,在清朝初年,有个人金榜题名考取了进士,结果在族长得知消息后不久,就把此人直接在族谱上除名了。到底是因为什么,让族长对这样一件光宗耀祖的事避之不及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位金榜题名的才子,他叫朱尚孟,乃是安徽庐江朱氏的后人。而这支朱氏乃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的后人,祖上其实不缺大官。由于家风使然,朱家读书之风盛行,朱尚孟无疑是当中的佼佼者。
虽然朱家读书之风盛行,但族长早年却一直不希望族人考取功名。尤其在得知朱尚孟要参加科举后,其还多次劝阻。可惜朱尚孟并不买账,执意要去朝堂闯一闯。果不其然,康熙16年,朱尚孟高中进士,随即被朝廷安排去浙江海宁出任知县。
既然金榜题名,升官宴自然是要有的。当时朱尚孟一家几乎请来了全族亲戚,一起共襄盛举。不过,族长却不肯赏脸,他不但没去,还将朱尚孟踢出了族谱,开除宗籍,同时还去县衙备了案。当时族人十分不解,一致认为族长太过决绝,奈何宗族里族长辈分最大,即便朱尚孟当了官,也只能干瞪眼。
这事最后不了了之,朱尚孟也离开家乡走马上任。直到34年之后,朝廷发生了一件事,族人才明白族长当时的良苦用心。
众所周知,康熙在位时于全国推行了文字狱,以此来加强对汉人的统治。文字狱期间,最著名的事件便是“南山案”了。其发生于康熙50年,缘起于一位叫戴名世的翰林在所著的《南山集》里引用了南明永历帝的年号。
在清朝引用明朝流亡政权的年号,其严重程度可想而知。关键人物戴名世被直接斩首示众,还牵连了一堆为该书作序、刊刻、贩卖之人。而当时朱尚孟便卷入了此案,被判处株连九族。
由于族长早就将朱尚孟除名,朱氏其他族人因此幸免于难。此时,族人们才感叹族长当年的先见之明。
也是由于朱尚孟的案例,这之后,朱氏族人在考取功名前,都会谨慎思忖一番。后来朱家又出了一个叫朱绍宇的进士,为以防万一,他在走马上任前,特意找到族长,主动申请被家族除名。不过,这回族长却没有同意,而是让他大可放心去为官。
而朱绍宇上任后,没忘记族人曾对他的帮助,经常对其能帮就帮,很快便将朱氏家族壮大了起来。不过,他心里一直有个疑惑,为何朱尚孟当年金榜题名被族长除名,自己却没事呢?
在一次回老家省亲时,朱绍宇专门找族长问过这个问题。而族长也笑呵呵地说出实情“康熙那会清朝初定,满人和汉人矛盾尖锐,汉人入朝为官无疑是刀口舔血。如今天下太平,满汉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为官自然也就无所禁忌了。”
朱氏家族有这样一位深谋远虑的族长,也难怪其能几百年经久不衰。由此也能看出,这古代为官的学问,远不止想象中这么简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22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