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彰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兄弟同室操戈乃是最愚蠢的事情,更何况曹彰与兄长曹丕感情犊深,曹彰何反之有。
怀疑曹彰有谋反之心的,多是因为看了《三国演义》。曹操病逝之后,曹丕即位为魏王,当时镇守长安的鄢陵侯曹彰率领十万大军自长安前往邺都奔丧,曹丕大惊,怀疑曹彰为图魏王之位而来,谏议大夫贾逵自告奋勇前去劝说曹彰。结果曹彰一到邺都城下,即问:“先王玉玺何在?”贾逵答曰:“世子已即魏王大位,国有新君,这不是你做臣子该问的”。并劝说曹彰只身入城,兄弟二人在宫中抱头痛哭,一场极有可能发生的变乱在贾逵的劝止下有惊无险的得到平息。
当然这一段自然是《三国演义》的杜撰,历史上的曹彰,是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第二子,与魏文帝曹丕、陈王曹植都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曹彰尚武,不喜文章,而且勇力过人,弱冠前曾与猛虎搏斗,在曹操诸子中,曹彰其实最像他,曾率军征讨乌桓,降服辽东鲜卑首领轲比能,因战功显赫,所以深得曹操宠爱,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曹彰不爱读圣贤之书,却好骑马射剑,曹操对此颇为不满,劝诫他说“你不向往学习圣贤之道,却只好骑马射箭,这都是对付一个人的,并不值得珍贵。”曹彰却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应该要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统御十万之众在沙漠上驰骋,驱逐夷狄,建功立业,哪能做什么博士呢?”曹彰是一个典型的武痴,曹操有一次问几个儿子的爱好,要他们说出自己的抱负和志向,曹彰与众不同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愿做将军。”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披坚甲,握利器,面临危难不顾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很是欣慰,因为诸子之中,极为尚武的曹彰其实是最像自己的。
在曹丕与曹植为世子之位明争暗斗的时候,曹彰已领 越骑将军职留守长安,曹彰远离世子之争,应该是因为自己有自知之明,带兵打仗可以,但治国理政能力就远不如哥哥了,曹操应该是知道将来会出现兄弟争位的事情,所以早早便把曹彰安排到长安,这无疑是直接断了曹彰争位的念想。
卞皇后所生三个嫡子,长子曹丕与次子曹彰关系比较要好,这是关键。曹彰手握重兵,是曹操对他的信任,曹彰无意于争权夺位,对于兄长曹丕与三弟曹植紧张的关系他也并未参与其中,这说明曹彰很早就被踢出了王位之争,曹彰自己也心知肚明,知道自己注定与王位无缘,他为人耿直,于兄长关系融洽,在大是大非面前,曹彰虽握有兵权,却从未过谋反的想法。
本身曹彰对皇位就没有很大的兴趣,而且曹彰从小就喜欢军事。所以说可能对这些管理的地位什么的并不感兴趣,而且本来曹丕就对曹彰不薄,曹彰也找不到理由来抢夺地位。
?
而且之前南归的曹彰时候路过曹丕所在的地方,曹丕将他留下来跟他说,他的性格比较直爽,曹丕担心他见到了父亲会居功自傲,所以还特意告诫曹彰见到父亲之后要怎么说。所以说曹丕对曹彰的非常好的。所以说这也是曹彰为什么不反曹丕的一个原因。
而且曹丕在之后还册封了曹彰。感觉曹丕对曹彰是非常好的,还给他增加了5000户食邑,似乎兄弟之间也没有什么矛盾。所以说最后就算曹彰拥有了10万的兵马也没有去反曹丕。
但是另外一些史书上说,在曹丕当选皇帝之后。曹丕感觉曹彰威胁到了他的地位,所以就把曹彰的兵权慢慢的给弄没了。但是我还是更相信曹彰是对皇位这个东西兴趣不大。可能这也是帝王家的无奈吧,反正很多史书上记载的也未必是事实。可能历史跟我们知道的恰恰相反呢!所以说要以一个理性的角度去看问题。
反正当你这个人拥有了一部分东西之后,也同时会失去一部分东西,就像你出生在帝王世家,就少了很多的家庭中的温暖多一些兄弟姐妹之间中的争权夺位。所以说有钱人有有钱人的快乐,没钱人有没钱人的快乐。所以说不要羡慕别人,自己也可以活得很好。
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曹彰,平时爱好骑马射箭,不仅射的很准,相传还力大无穷,可以赤手与老虎搏斗,他脸上长着很浓密的黄胡须,因此也被叫做黄须儿,在某次战斗大获全胜后,曹彰并不邀功,而是把功劳都归功于他的部下,曹操想到自己的儿子这么优秀,还不贪功,十分喜悦,对曹彰称赞了一番,并即兴赋诗一首,由此可见曹彰还是深得父亲的喜欢的,那么为何曹彰却不争世子之位呢?
1曹彰的自我定位准确
虽说曹彰是嫡子,但是在权力方面他自己不如曹丕,比才华和曹植差的远了。按照朝廷的皇位继承规则的话曹丕和曹植都在他的之前。这种情况下,没有城府,且文化不高的,又是次子的曹彰的自知没有机会争世子之位,主动放弃了。曹彰虽说是武将出身,但也不是有头无脑之人。
2.?曹彰立志要当武官
有一次曹操的儿子都聚在一起,曹操问他们长大以后的志向是什么,曹彰说他以后想要当个将领。他从小就喜欢征战沙场的感觉,立志要当将军,早早地就给自己的未来作好了打算,自幼习武,为父亲,为国家征战四方。
对曹彰而言,世子之位远不如为国奋战来得有意义,从小追随曹操征战的经历让他深深迷恋这种感觉。他不愿卷入宫廷里的勾心斗角,所以曹彰的志向是戎马一生,而不是为了争世子之位闹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彰应该是魏蜀吴第二代中最出色的年轻后辈了。
要论武艺的话,曹彰肯定要比关平都要强。咱们可以拿徐晃来做个对比。
曹彰的战绩有两场,一是与刘封对战,二是与吴兰交锋,具体描述都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二回中。
回目: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先看看徐晃与刘封的对战。
汉中之战中,曹军屡次失利,退守阳平关。刘备率兵前来,双方在阳平关外摆开战场。
曹操命令徐晃出马挑战,刘备军中刘封出迎。两将交锋,原著中描述说“封敌晃不住,拨马便走”。
虽然没有说具体回合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刘封肯定不是徐晃的对手。而刘封逃脱撤退的时候还不算很狼狈。
而在本回中,曹彰也与刘封有过交锋。
曹操兵退斜谷界口,安下营来。 这时候曹彰引军前来支援。曹操大喜,率兵反击刘备。
刘封和孟达向刘备请命去迎战曹彰,双方摆开战场,刘封出战与曹彰交锋,书中描述“只三合,封大败而回”。
我们可以确定,与上次与徐晃交战相比,刘封这次连曹彰交锋,败阵情况是非常狼狈的。也就是说,以刘封为参照,曹彰的武艺绝不可能低于徐晃。
而在三国第二代年轻后辈中,还有谁的武艺能与徐晃相提并论?
再来看看曹彰的第二战,也在本回中。
刘封被击败后,孟达引军前来支援,正准备与曹军交战,马超和副将吴兰率兵从两翼杀过来,曹军陷入混乱,纷纷后撤。曹彰在战场上与吴兰遭遇,两人交锋,书中说“不数合,曹彰一戟刺吴兰于马下”。
吴兰的武艺大约和雷铜相类,而曹彰能秒杀吴兰,武艺绝不在斩杀雷铜的张郃之下。
曹彰的武艺,可以确定绝不低于徐晃和张郃。这在三国的二代人物中,绝对是首位。
再看看曹彰的率兵打仗的水平。
书中说,曹彰不但武艺高强,勇气超群,“能力格猛兽”,而且很擅长领兵打仗。曾经率领五万兵马讨伐乌桓,到了代北以后,曹彰“身先战阵,直杀至桑干”,平定了北方。
这说明曹彰的领兵水平也是相当不错的,能独领一军,指挥五万人马,敢战能胜。
曹彰的能力确实不错,但曹操为什么没有将他培养为自己的接班人呢?
曹彰这个人,性情悍猛,上阵厮杀和行军打仗是一把好手,但他缺少政治头脑。在三国时代,这样的人不少,如魏延、甘宁、张郃都是鲜明的例子,上阵打仗没有问题,但搞政治玩阴谋就差得太远了。
政治头脑不行,如果真的继承了曹操的衣钵,那不但无法保住曹家一族的性命,还很有可能处事不周,引起祸端。
再者,像曹彰这样暴烈刚强的性格,一旦掌握了生杀大权,他的兄弟们又将面临何等的危局?袁绍和刘表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说,曹操肯定不能让曹彰产生夺嫡的念头。办法就是让他在军中发挥才能,而不允许他轻易地踏入危机四伏的政坛。
曹操死后,曹丕执掌大权,曹彰奔丧,将军队交还给曹丕,避免了曹氏的分裂,也为自己上了一道安全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20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