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海瑞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海瑞因性格原因,自称“刚峰”,如字面意思,为人处世太“刚”。海瑞“刚”到什么程度呢?
1566年,海瑞写了一封奏折,名叫《治安疏》,把当时的皇帝嘉靖皇帝怼了一顿,并且明里暗里嘲讽皇帝不理朝政、迷信巫术、生活奢靡,不顾民间疾苦,致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要知道,1566年可不是一个平凡的年份。
有一部电视剧就叫《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说这一年不平凡呢?在这一年,嘉靖皇帝驾崩了。所以啊,海瑞在这个时间点上把皇帝给“怼”了一顿,就有些不合时宜了——人老了,谁不想听几句顺耳的话?更何况是皇帝!
于是,嘉靖皇帝大怒,将海瑞的奏折摔在地上,并将其捉拿下狱。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嘉靖皇帝虽然“不务正业”,但是他非常清楚,海瑞上的这封奏折,字字属实,每一句都切中当时朝中之要害。以至于,嘉靖将奏折扔在地上之后,自己又捡起来,反反复复地读了好几遍,并叹道: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意思是说:海瑞这个人的才能,可以与比干相媲美,可朕不是商纣王啊?!
嘉靖皇帝一生争议不断,有一点却是无可置疑的,他非常聪明!14岁即位那年,就能通过大礼议给自己树威,将满朝文官镇住,足见其能力。嘉靖见过官吏如过江之鲫,能够被他赞为“比干”者,仅海瑞一人。
单凭这一点,也可见海瑞并非碌碌无为之辈。
那么,海瑞既然有能力、又爱民如子,为何张居正不重用他呢?
按照《明史》里的说法:
“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
意思是:张居正非常忌惮海瑞中正耿直的性格,尽管各地大臣纷纷推荐海瑞,张居正也不敢重用他。
想必,张居正也是担心海瑞性子太“刚”,给万历皇帝写一封《治安疏》,再把万历皇帝骂一顿,到时候他这个内阁首辅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海瑞的能力体现在哪里呢?
人说,一个人当官当的好不好,不应该由官评价,而应该由他所管辖的百姓评价。海瑞在各地当官,当地的百姓怎么评价他呢?举个很小的例子,海瑞在任上去世之后,当地老百姓来送行。《明史》记载:
“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译文:海瑞死后,膝下无子。同事王用汲来为他送行,看到他生前所用的帷帐,连贫穷的老百姓都看不上!不禁潸然泪下,发动朋友捐了一些钱,这才将海瑞体面的下葬。海瑞出殡那天,长江两岸都是穿着素服送行者,哭拜之声百里不绝。
能让如此多的老百姓为他素服送行,不禁让人想起“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画面,真真如出一辙。
试想,若是海瑞在任上无所成就,仅有“清官”之空名,能让百姓如此送行?
海瑞能有如此成就,与他的高情商、高政治能力、忧国忧民之情不无关系。比如说,海瑞出入官场,任淳安知县时,就发生了一件体现他能力的事情。
话说,海瑞出任淳安知县后,生活简朴,每天粗茶淡饭,甚至让自己的仆人在后院种菜,以补贴家用。海瑞的老娘过生日,也只割了二斤肉,足见平日里有多仔细!
当时的浙江总督胡宗宪之子路过淳安县,想要这里的官吏款待他。可是,知县整天都粗茶淡饭,哪有什么“油水”孝敬总督之子呢?吃了瘪的总督之子将此官吏吊起来暴打一顿。
这件事传到海瑞耳中,当即命令将此人逮捕。
海瑞能不知道这娃的身份吗?他当然知道了!可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此人竟然敢打朝廷命官,这怎么能忍?搁别人,可能官官相护,就让他走了。但,海瑞可不是一般人。
海瑞处理此案的手法,堪称教科书级的高明!
海瑞捉了胡公子之后,命人将他搜刮的一干二净,光是搜出黄金就有数千两!这么多钱,着实震惊了整日“粗茶淡饭”的海瑞。
于是,海瑞心生一计,给总督胡宗宪写了一封信:“大人多次教导臣等,不要铺张浪费。然,近日来,淳安县有一青年,公然冒充胡公子为非作歹,今已捉拿归案。在其随身行李内,搜出黄金千两,白银若干!此人行事如此奢靡,怎能是大人的儿子?”
尼玛,自己的儿子啥德性,自己心里能没个点数?
胡宗宪心似明镜,海瑞的这封信,就是告诉他:你儿子被我逮捕了,不过,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不罚他太狠,这样,大家面子都好过。回头,我就把你儿子放了。
如此,胡宗宪算是吃了个闷亏。海瑞呢?白得了千两黄金,充了府库。
坊间流传,明朝大清官海瑞在母亲大寿当日,买了2斤猪肉,男女老少们见状都奔走相告,这简直是破天荒的大新闻,不就是买猪肉么?为何如此兴师动众。
着实因为海瑞一生清廉,他在担任南直隶巡抚时,曾颁布一系列“措施”,甚为琐碎苛细,比如巡抚在地方逗留,地方官供给伙食标准不得超过纹银三钱、境内的公文,一律得用廉价纸张,而海瑞更是严于律己,平时俭朴过活,蔬菜都是自己种的,据说海瑞在去世时,家里的资产不足20两银子,连丧葬费都不够。
可即便清廉如海瑞,在为母亲祝寿时买两斤猪肉其实也无可厚非,可是据考证,海瑞实为回族,那么买猪肉就是无稽之谈,依我看来,“买猪肉”完全是有人故意捏造,以此来表达对海瑞的冷嘲热讽。
然而这一切仅是刚刚开始。
比如说野史《见只编》有云,海瑞家里很穷,有一天,看到五岁的女儿在吃饼,海瑞便问女儿是谁给她的,女儿说是一个男仆。海瑞大怒:“女子岂容漫受僮饵?非吾女也,能即饿死,方称吾女”。于是海瑞的女儿就真的不吃不喝,最终不幸饿死。
事情的真实度其实很低,海瑞一生极致践行“孔孟之道”,对自我的道德要求极高,又怎会干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无非是有人恶意攻击,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海瑞的“清”在当时的大明王朝的“污浊之海”中简直寸步难行!
海瑞三岁丧父,母亲将他抚养长大,从小他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义利之辨”、“仁爱为民”这些思想在海瑞的脑子里牢牢扎根,长大后,他更是发愿,“直欲学做圣贤,而纷纷世态皆无当于心”,也就是无时无刻不在警醒自己:我要做圣贤!
这样的信念让海瑞变得有点偏执,甚至有点“一根筋”,在掌握实权时,他都会大刀阔斧实行“仁政”,而所谓的“仁政”就是最大程度的保护最底层人民的利益。
当时民间赋税劳役很重,高利贷蔚然成风,很多农民万不得已,只得抵押土地贷款,而放贷的人其实盯得是农民的那一亩三分地,农民实苦,最终还不上贷款,丢了土地,让他们如何安身立命?
此时的海瑞心中一股“正义”之感油然而生,他内心最深处向往那种“家家有米,户户有花”的大同世界,那如何解决呢?那就只能在地主身上开刀了。
这一开刀,就开到了大地主徐阶的身上,这人竟坐拥数十万亩土地。而徐阶来头不小,曾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不仅如此,徐阶还是海瑞的救命恩人。
我们先来了解下海瑞到底有多“直”,他刚正不阿,敢于和权贵作斗争,那时候,嘉靖皇帝不事朝政,沉迷炼丹术。思来想去,海瑞写出那份著名的《直言天下第一疏》,怒怼嘉靖皇帝,其中最为刺激的一句话就是”盖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就是说,普天之下的官员百姓,很久以来都认为你不正确了。
嘉靖皇帝看到奏疏自然是火冒三丈,甚至想杀了海瑞,而当时海瑞也是做好了必死的决心,甚至提前买好了棺材,嘉靖得知此事,竟也不好发作,再加上当时徐阶首辅为海瑞说话,海瑞才免于一死。
面对救命恩人,海瑞自然不能以怨报德。但是面对心里一直信奉的原则,他也不得不秉公执法,最终,百般斡旋,徐阶也不得不接受海瑞带有强迫性的要求,退了很多田地。与此同时,海瑞把以徐阶为首的大地主,甚至是整个明朝的文官集团都得罪了个干净。
明朝不同于宋朝,宋代的官员待遇极高,也能与皇帝共治天下,而明朝的天下却都是朱家的,官员的俸禄极低,全靠俸禄,很多官也只是做到糊口而已。
那么,一种变相的社会形态随之产生,在征收赋税时多拿一些好处成了一种“潜规则”,上至首辅下至地主豪绅,甚至是稍有盈余的农民都无一不想办法多为自己敛财的。
而皇帝也不是不知情,国家机器要运转,他又不给官员钱,那么官员私下敛财只要不是太过分,皇帝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所以,海瑞的出现无疑是断了大家的财路,对海瑞的弹劾便随之而来。海瑞面临的是长达15年的赋闲在家。
直到1585年,海瑞被重新重用,但此次复职却也标志着他人生理想的终结。
说到复职,不得不提到张居正,张居正一直都“不太喜欢”海瑞,很早之前就有人进言重用海瑞,但是张居正都万般阻拦,虽然他也欣赏海瑞的清廉,但是过于刚直的性格在张居正看来,只会成为他是改革时的阻碍,没有人比张居正更了解当时的经济制度了,他也早已看透海瑞如若一意孤行,他将会面临的结局。
而事实证明张居正阻挡海瑞复职,也是用心良苦,在某个程度倒是保留了海瑞的一些桃花源式的幻想。
所以直到张居正去世,申时行成为新的首辅,他给海瑞写了一封信”维公祖久卧山林,于圣朝为阙典“,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字面意思是:让您在山林中久等了,这对于朝廷来说实属憾事。话说的很漂亮,但是经不起推敲,全然不是求贤若渴。
海瑞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并不是网上一些人所传的那样的只是一个清官。他的施政能力在同时代也是非常突出的。同时有海瑞这样的人,也的确是黑暗时代里的一抹曙光,可以像利剑一样刺透黑暗,震慑黑暗。
第二个问题,张居中不重用他。是因为海瑞的确太强硬了,谁的面子也不给。徐阶是张居正的老师,海瑞都不给他面子,而且有上书过“阶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误,畏威保位,诚亦有之。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康乃甘心鹰犬,捕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而且张居中这个人也不是特别的清廉自爱,所以不怎么喜欢海瑞,
但是海瑞一生,也不算没得到重用,一个举人出身的海南人,做到右都御史这么一个高位,极其少见了
海瑞刚正不阿,为人正直,坚持原则,从不谗言媚上。正是因为如此,张居正才会高调赞扬他,但也正是如此,不会过于重用他。
《明史》是这样评论张居正的:“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体貌挺拔,长须飘飘,敢作敢为,思想深邃,城府极深,既帅气又傲气,使人可望而不可及,这就是历史中的张居正。他并不害怕海瑞在政治上权势上超过自己,而是怕海瑞这个连皇帝都不怕的死倔之人,一旦进了权力中枢,不仅会以道德的标准来对待政治,更可能对张居正的政策横挑鼻子竖挑眼,闹得朝野都知道,对自己极为不利,何况万一海瑞得到同情或支持,那就大大不妙了。
张居正与海瑞张居正性格多面且复杂,就决定了他为人处世的原则把握上很圆滑。张居正作为明代见识和能力首屈一指的政治家,其在政坛上炉火纯青的权术,就是其圆滑性格的最好演绎。海瑞却大不相同。他得意时如此,失意时也如此;他人前如此,人后也如此。就连他退休后,依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为民请命,是个响当当、硬挺挺的正人君子。譬如,对仗势抖威风的奸官,海瑞援引故例,抗颜不屈。
而海瑞的性格特点,《明史》有这样一段话:“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 文中点出了海瑞的性格“峭直”,那就是说海瑞刚正不阿,坚持原则,从不委曲求全,从不谗言媚上。正是因为如此,张居正才尽管面对舆论高调地推崇海瑞,但是就不重用他。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张居正与海瑞尽管都名声显赫,张居正是权臣能臣,而海瑞是好官清官,它们是不一样的,故他们二人只能说有相似的地方,却不是同一类型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20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