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有机会覆灭清朝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1853年3月,经过2年2月血战后,洪秀全率军民60余万杀入南京,占据了东南半壁江山,震撼了垂危之中的大清帝国。此时,洪秀全手中可用之精锐战士10余万,且都是百战老兵,战斗力、战斗意志等都是八旗、绿营这些“兵油子”所望尘莫及。“湘军——太平天国最大之劲敌,此时还在组建之中,尚未形成规模,可以忽略不计。国际上,英、法等频繁要求修改条约,以便夺取更多的经济权益,满足工业资本家开拓市场之需要。纵观1853年前后之国内外背景,手握10万精锐的洪秀全非常有希望推翻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提前实现辛亥革命之历史使命。然而,洪秀全最终失败了,尸体被曾国藩挖出来做成炮弹,而后发射出去,可谓是灰飞烟灭。那么,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手握10万精锐的洪秀全,如何布局才能消灭清朝?走对这5步,有望推翻满清。
01.出兵北伐,夺取山东、两淮,阻止北方清军南下
杀入南京后,咸丰皇帝大为恐慌,急忙下令南方各省督抚加速进兵,将太平军歼灭在南京城,不让其继续捣乱。此外,咸丰准备将蒙古马队、东三省马队调到江南,让这支生力军协助向荣、琦善,合围南京。蒙古马队、东三省马队不是关内驻防八旗,他们长期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塞外,战斗力、战斗素养很高,后来太平军北伐部队就是被其消灭。所以,洪秀全第一步应该让林凤祥、李开芳等率2万老兵北伐,但目标不是“间道疾趋燕京,勿贪攻城略地,以靡时日”,而是占据山东、淮北、苏北,建立根据地。为何如此呢?答案很简单,太平天国占据东南半壁,想要阻止北方清军南下,只有长江是不行的,因为长江从来就没真正起到“天堑”之作用。“守长江必须守淮河”,南方政权没有控制淮河平原,只能等着被消灭。
02.集中力量扑灭“两大营”,截断大清漕运,扼住对手财税之咽喉
林凤祥、李开芳骁勇善战,麾下2万老兵又彪悍无比,在后勤给养充足之条件下作战,守住淮北、山东、苏北等地不是问题。况且,淮北一带“捻军”活跃,太平军还可以争取到盟友,增强自己的力量。守住淮河流域后,洪秀全下一步就应该集中主力与“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决战,在其立足未稳之时摧毁之;控制江南财税,截断大清漕运,扼住对手财税之咽喉。“江北大营”战斗力低,且只有一万余人,可轻易摧毁之;接着再猛攻“江南大营”,打击向荣、张国梁等精锐军团,让大清在江南再无兵可用。就此时太平军之战斗力而言,若能集中精力作战,摧毁“两大营”没啥问题。毁了“两大营”,除了能截断大清漕运,还可以避免日后陷入“两线作战”之被动局面,天平军攻打长江中上游时将再无后顾之后,此乃一大幸事。
03.组建精锐水师,夺取长江中上游,控制东南九省份
歼灭了“两大营”,洪秀全下一步就应该全力西征,夺取长江中上游,控制东南九省,建立稳定的大后方,从而拥有与大清逐鹿中原之资本。夺取中上游,必须得组建专业化水师部队,对以“民船”为基础的“水营”部队进行整编,务必建立精悍的水师,以便争夺长江控制权。此时,长江中上游清军不多,战斗力也不行,为确保万无一失,可如此进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曾天养、韦俊、石祥贞等率军西征,先集中力量拿下安徽、江西。完全控制皖、赣之后,石达开率领翼殿将士攻打湖北,而后杀入四川,建立川蜀根据地;韦昌辉则率领北殿将士杀入湖北、湖南,先集中力量夺取武昌,而后进兵湖南,摧毁湘军赖以生存之根基。安徽、江西、湖北、四川、湖南等省拿下后,夺取广西、广东、福建等自然难度不大。
04.与列强搞好关系,维护主权之同时,采取灵活外交策零
在经济重心完全南移之历史大背景下,占据东南九省的太平天国,实力可以碾压北方的大清王朝;就算熬都可以熬死大清,没饭吃、没钱用,大清政权很可能会自己崩溃。当然,这也不代表大清完全就没饭吃、没钱花,因为还有西方列强之支援;近代中国历史之发展,永远都离不开国际因素之作用。此时,清朝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出卖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权益,且被出卖权益的地方正好是在太平天国辖区之内。如此,太平天国不可避免地要与英、法、美等西方列强打交道——承认还是不承认“条约”,究竟该如何权衡。对此,洪秀全应该采取灵活之外交政策,允许双方自由通商(事实上,太平天国确实这么做),但必须要遵守协议。对于“不平等”之条款,洪秀全可搞“缓兵之计”,以谈判为由拖延时间;等北伐成功后再废除,列强未必敢诉诸武力。所以,外交政策在维护主权之同时,更应该灵活、务实,为北伐大局服务。
05.四路出兵北伐,开封会师,后直捣燕京,驱逐鞑虏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太平天国兵强马壮,士气旺盛。洪秀全此时就应该效防明太祖朱元璋:出兵北伐中原,将咸丰赶回东北老家,实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历史使命。那么,该如何北伐呢?兵分四路,夺取全国,完全继承大清遗产。石达开率翼殿兵马从四川进军陕西,而后出潼关,杀入河南,此为右路;韦昌辉率北殿兵马从襄阳、荆州出兵,进军中原腹地,此为中路;胡以晃、秦日纲等从扬州经运河北上,经徐州入山东汇合林凤祥、李开芳,此为东路;擅长水陆两栖作战的罗大纲率水师走海路,在旅大登陆,夺取东北地区,截断清军退路。各路大军先在开封汇合,杨秀清亲临前线节制,然后渡过黄河,直取燕京。此时,太平军合围北京,关外退路又被截断,咸丰能奈何。当然,考虑到清朝对长城以北广大地区依然有影响力,洪秀全应该逼迫咸丰下诏退位:保全清朝皇室,而后继承其资产,确保华夏大地稳定。
综上所述,1853年杀入南京后,手握10万精兵的洪秀全应该如此布局才能消灭清朝:夺取淮北,截断漕运,控制东南九省,搞好对外关系,最后再4路出兵北伐,夺取全国政权。但是,考虑到清朝之特殊情况,洪秀全最好是与咸丰达成协议:清帝退位,保全皇室,全盘继承资产。
这个小兵开出的一炮将太平天国的三个领头者之一的萧朝贵杀死了,从萧朝贵死后,太平天国内部的稳定就被打破,太平天国因此陷入了内斗中,在内斗消耗了大量精力后,洪秀全就失去了带领太平天国取代清朝的机会了。
从1850年金田起义后,洪秀全带领自己的部下从广西一直打到了南京,1856年,太平天国再一次扩大了自己的版图,同时将曾国藩的湘军逼到了绝路上,可就是在这样局势大好的情况下,太平天国的内部出现了残酷的内斗,洪秀全屠尽了杨秀清的满门,而石达开也因为害怕洪秀全的猜忌而带了20万精兵出走,自此,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和湘军一争高下了。
太平天国的失败主要还是要归结于内部权力构成的不稳定所致,在内斗开始之前,太平天国是二元体,说的简单就是太平天国的主事人有2个,一个洪秀全,另一个是杨秀清,正是因为二元体的存在才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的不和谐。
其实太平天国在此前并不是以二元体的形式来进行统治,可无奈于一个小兵的一发炮弹打死了萧朝贵,这才让太平天国的从三人分治变为二元体,我们都知道,三权分立的形式是比较稳定的,可一旦从三权变为了两权,那么这个政治团体一定会出现权力争夺的问题,如果萧朝贵当年不被小兵的一发炮弹杀死,那么太平天国一定会一直以稳定的状态发展下去。如果内斗没有发生,那么洪秀全就有很大的机会实现推翻清朝的愿望。
这哥俩半斤八两,一个战略超群,一个战术无敌,合二为一事业定成。可是还没干完活就想享福,堕落,秀青不清,秀全不全,二人放弃大局挑起内斗,历来战术败给战略。因为战略想得远,战术想的近。可惜哥俩都输了。
洪秀全牢牢地掌握了神权。洪秀全是创教者,是教主,天王,自诩为上帝二儿子,耶稣的弟弟。而杨秀清不过是神灵寄体,是巫术,整个太平天国还是以天王为尊,洪秀全封王,是拉拢各位重要将领,这些将领实际上还是以天王为尊,以天王的旨意为最高旨意。
所以当天王秘密发布诛东王令,几个将领都是积极执行的。翼王石达开指责韦昌辉是滥杀无辜,而不是杀东王。诛杀东王是达成共识的。 所以,虽然东王获得了政权和军权,但这些权力是洪秀全赋予的,可以随时收回,因为天王才是最高精神领袖,是神权的代表。那些重要将领都是天王早期提拔任命的,都唯天王马首是瞻,他们对东王是不满的。
洪秀全之流绝不会成功!他的四不像的“拜上帝教”既不符合普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也有悖于读书人的伦理纲常,更与西方的宗教南辕北辙,虽说是占领天京,但那是强弩之末,或者回光返照。?
陈承瑢说杨秀清想杀洪秀全,这肯八成是假的。杨想杀洪就不会侮辱洪了。韦昌辉杀了杨秀清府中4000人,这个太残暴,杀掉杨和亲信等十几人还算合理。第二天韦在城里清洗了两万人,这个是太平天国灭亡的根本原因。这两万死的是中低层的军官和文官,这些是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精神领袖,而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实际领导人。这是教权和政权的矛盾,一山不能容二虎,两者必有一战。洪秀全其实只是在前期传教上作出贡献,后面带领教众打天下主要是杨秀清,洪秀全其实只是个精神象征。这是从开始就埋下了祸根,内讧不可避免。随着起义军的壮大,洪秀全越来越不满足作一个傀儡,杨秀清却越来越妄自尊大。如果杨秀清能够做到谦虚谨慎,洪秀全根本没有机会,最后一定会被清理。
我记得好像开始计划韦只杀杨秀青少数几个人,随后洪秀全出榜招安。哪知道韦把杨秀青杀了,洪秀全却玩了一把阴的,不动声色等于把韦推上了矫召谋反的台面。杨的部下不干了,双方大混战结果死了二万多人,韦昌辉也被杀了,洪秀全一下子就除掉了两个权力竞争对手,彻底坐稳了王座。洪这招一石二鸟,借刀杀人之计玩得绝对溜。
洪秀全是为了个人享受,不想自己事事亲恭,所以把权力交给杨秀清,而且杨秀清还借天父下凡压制部下和洪秀全。不过洪秀全还是太平天国的国王,还是拜上帝教的教主,而且很多人还是心向洪秀全的。所以杨秀清虽然飞扬跋扈,却不敢造反,取而代之。而且杨秀清虽然跋扈,却没有什么权谋。洪秀全权谋远在杨秀清之上。最后洪秀全要办杨秀清的时候,太平天国多数人还是站在洪秀全一边。
杀了东王,他天王的日子也不长了,因为他自己就是个花架子,除了吃喝玩乐戏女人弄权术什么事不会。杨秀清虽然跋扈专横有野心却是个实打实的实干家,更要命的是他还是天父代言人,你这样一整不是把拜上帝教教义给推倒了么?那你还混什么?
他那个什么不问政事只知后宫其实正是捧杀杨秀清,让杨秀清在大权独揽之后树立矛盾冲昏头脑多干蠢事最后树敌过多,然后再顺水推舟利用韦昌辉之流来对付杨秀清一举铲平,而韦昌辉杀人成性这种特质作为多年战友的洪秀全不会不了解。
所以当韦昌辉收不了手激起更大范围众怒时洪秀全又下令查杀韦昌辉,最后你会发现这一来二去的洪秀全自起义以来最有可能夺他权力的几个人都被消灭于无形之中,他洪秀全最后还成了拨乱反正的好人,呵呵这就是政客野心家的玩弄人于股掌的术。不过术终究只是术,他无法在道的层面看得更高更远,也就注定最终事业功败垂成,历史巧合的是后世仍有同类用同样的方式效仿来铲除身边权力的竞争者,以致其结果同样的祸乱天下甚至多年余毒至今。人性呐,真是唏嘘不已!
一群乌合之众,草莽团队,不可与谋大事。洪目光短浅,胸无大志,革命尚未途半,就带头追求骄奢淫乐,以致上行下效,争名夺利之徒竞起,助长了杨的骄横。杨私欲膨胀,置天国大业(实际也没有可行的明确的建国方略)于度外,作死地把自己往黄泉路上逼,死有余辜。只可惜了大平将士们: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尔!
洪秀全被架空,实际不空,他早期组织拜上帝会,和冯云山组织会众,势力发展到广西,杨秀清,萧朝贵后加入进来,只因洪秀全去广东,冯云山被捕,会众一时无主,杨秀清利用天父下凡组织会众,后洪秀全不得承认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事实,潜伏着洪杨对立,杨韦内讧的祸根。
韦昌辉毕竟不是真正的阴谋家,其实他最佳做法是把密诏献于东王,东王杀掉洪秀全后,如果东王位置稳固,他既可以被东王信任,而群情激愤他又可借清除逆党之名干掉东王。
杨秀清从一个普通教众到事实上的一把手不是没道理的。从洪秀全起步时候被县衙抓走,杨秀清通过创造性发明天父下凡挽留了整个事业,到整个定都南京过程的调兵遣将物资调配,可以说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第一有能力人,石达开的功绩也离不开他的调度,杨秀清死后。石达开就没打过一个像样的仗。有人说,杨秀清一个烧炭的为何如此厉害,我只能说,能力或许真是天生,他也没学过什么帝王学,但是就是这么厉害。
如果你用上帝视角看问题,就会发现太平天国本来的真正主谋者是杨秀清而不是洪秀全,洪只是杨等人扶立起的一个名义上的傀儡。而且太平天国的主要战略也是杨秀清策划的。从而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实质上就是姓杨而不是姓洪,洪杨之争不过是实权人与傀儡的争斗,谁赢谁负都没有什么正义可言。而对太平天国来说,杨秀清的死就是顶梁柱塌了,最后整个大厦倾覆,也压碎了洪秀全这块木牌。
杨秀清这样强悍才能有微信,才能压制住各路骄兵悍将,才能统一军事行动。这是为什么太平军前期屡战屡胜的根本原因。杨死后,本来还有石达开能勉强维持局面,可惜也被逼走了。随后太平军失去了统一的调度,李秀成,陈玉成更是水火难容。天国难免覆灭。说杨残暴不仁的,试想哪次改朝换代不是血流成河的呢?说太平天国迷信,朱元璋不是用假象来迷惑大众?清军入关何其残暴?请理性看待问题,不要因为失败了就否定他,历史走向也许是一次侥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19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