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为什么朱元璋不怕朱标夺权,康熙却处处防着胤礽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7 13:09:03

为什么朱元璋不怕朱标夺权,康熙却处处防着胤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朱元璋不怕朱标夺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朱元璋和康熙作为明清两朝的两位明君,都可以称之为“千古一帝”。而且两人都早早立了储君——朱标和胤礽。但两位太子的未来发展和结局却截然不同。立储的背景不同。朱元璋立储的特点很明显“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而且恪守这样的制度,并要求当作祖训,世代相传。1355年,朱元璋称吴王时,就将朱标立为世子,可想朱元璋其实一心就没想过其他儿子,就算朱标不堪重任,也是要先立他为世子。再者,当时的朱元璋已经是最大的义军,全国统一指日可待,国家姓朱只是早晚的事,所以立太子也就是自己的家事。并且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深厚,朱标又是马皇后的儿子,作为嫡长子正顺了老朱的心思。

而胤礽被立为太子时是什么时候?1675年,也就是说胤礽一周岁的时候被立为太子,而其母亲赫舍里仁孝皇后的嫡子(不是长子,长子承祜夭折,所以胤礽不是嫡长子)。当时正是吴三桂联合朱三太子造反的时间,而且清政府当时的局面十分被动,朝中人员大多望风使舵持观望态度。所以立储就成了必须,既为自己出现万一而提早做准备,又巩固了皇权。再者,胤礽的母亲赫舍里氏也是康熙最爱的女人,同时又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关系十分复杂。胤礽被立为太子,既是康熙的私心,又是形势所迫的临危受命。对待太子的态度和保护方式不同朱元璋给朱标所建立的太子团队有多强大?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太子少保常遇春,右都督冯胜等。

这些都是什么人?朱元璋的铁兄弟,跟着朱元璋从濠州城打到金陵城,再打下整个大明江山,这些人唯朱元璋是从,对待太子也是从小看着长大,十分了解太子的为人,既有敬畏,又能管制。再就是朱元璋请宋濂入朝给皇子们教书,进行了有效的文化培养和礼仪的教育。而且朱标的一生,没有经历过权力的争斗,反而和自己的兄弟们感情不错,时常在朱元璋面前维护自己的弟弟们。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朱元璋的心思了。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开始清洗功勋大臣,那些侍功邀宠的勋贵们,都被朱元璋以各种名义诛杀、囚禁或者流放。朱元璋担心这些人手握大权,会威胁到自己的江山统治,于是将自己的儿子们统统分封到边疆去。

这样一来,就达到了两个目的。一、稳固朱明天下,巩固政权;二,分化太子的威胁,给太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反过来再看胤礽的环境,就十分的尴尬了。自朱棣因削藩造反,到朱棣登基后也开始施行削藩,再到康熙时期的平三藩。皇帝们深刻地知道藩王实力太强,势力太大,会威胁到皇权。于是乎,清时期就没有外立藩王的例子了,所立的郡王侯爵,基本上都是在京城,或者是在地方挂个爵位没有实权的虚职。这就造成了京城内皇子之间相互争宠,就算已有太子,仍会觉得自己有一线希望。最重要的就是康熙是清朝入关的第二位皇帝,也是第一位立太子的皇帝,自己没有什么经验,大清前期也没有立太子的例子,所以一切全靠自己摸索,导致自己对太子更多的是溺爱,而少了亲身培养。

太子胤礽又受到国丈索额图的错误引导,导致出现了谋反意图,被康熙彻底废除,最后病死在咸安宫。朱元璋和康熙的身处的环境不同,登上皇位时候的背景不同。朱元璋是农民出身,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打拼出来的,和他争的人,都是一方枭雄,内部较为团结,自己的地位比较巩固,没有威胁。江山是自己打出来的,要流传万世,自己的继位人必须是自己信得过的。而朱元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自信自己识人非常准,并且还是自己的儿子,经由自己悉心调教,更是十分稳妥。朝中的文武大臣,都是跟随自己当年打江山时提拔上来的,对自己的忠心远远高于自己的儿子,所以朱元璋不会担心部下反叛,不担心太子谋反。

而康熙的地位就比较尴尬。康熙皇帝算是临危受命当的皇帝,当时朝局动荡,顺治不理朝政,多由四名辅政大臣管理朝政,虽然都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奴才,但毕竟位高权重,各个心怀鬼胎。康熙登基时年仅8岁,孝庄太皇太后年事已高,随时存在被夺权的风险。身处权力斗争中的康熙,深知自己的处境,朝中的重臣大多是跟随先帝入关时候的功臣,一个个功勋卓著,羽翼丰满。所以在康熙逐渐长大后,开始了自己的夺权之路,势要将所有大权统统揽入自己手中。于是历史上的南书房,逐渐弱化和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由此导致的两人对待太子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朱元璋十分放心地将权力下放,自己做个自在皇帝,而康熙时时刻刻都要把权力攥在自己手中,直到临终时才宣布继位人是谁。

为什么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标,但康熙却很怕胤禔夺权呢?

古代的皇帝对于自己的权力是非常看重的,他们不断强化着自己的权威,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神,可他毕竟是人,皇帝也要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可国家还是要一直延续下去,那么皇帝必然是很注重自己皇位的传承。

皇帝与继承人之间,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毕竟皇帝是想要自己来掌握所有的权力,可他们也必然要给继承人分出于一部分的权力,皇帝是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权力的。

比如在清朝的时候,著名的康熙皇帝,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皇帝,可却没有处理好自己继承人的问题,在他的晚年陷入了九子夺嫡的混乱中。很多皇子为了皇位展开激烈斗争,康熙和自己的儿子之间也产生很大的矛盾。

尤其是他的大儿子胤褆,这个人是他的庶长子,一开始就没有被列入到继承人中,后来太子的位置出现变化,他也有机会来搏一把,只是康熙非常担心他夺权,始终没有给他什么机会,这也让他心里非常不满。

胤褆自己没有什么希望当皇帝,也不想让别人落得什么好,为此就选择四处挑拨皇子的关系,还不断去迫害胤礽等人,这也让康熙彻底火了,直接就把他给废掉。

其实之前,在明朝的朱元璋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他在当皇帝之后,也在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不过他的继承人很早就确定是朱标,朱元璋对自己的这个太子是非常操心,他想了很多的方法帮助自己的儿子巩固地位,为此不仅把他其他的儿子都给打发出去当藩王,还接连杀掉很多的功臣。

同样是皇帝,朱元璋与康熙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朱元璋和自己的继承人没有什么问题,可康熙是差不多后半辈子都在和自己的儿子们斗。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胤褆的身份和朱标差距太大,他身为庶长子,其实一开始就没有什么继承权,况且康熙对他的母亲也没有什么感情,自然对他也不会喜欢的。古代的庶子想要继承权力,除非是靠着自己母亲的原因,这才能够得到皇帝的喜爱,或者是皇帝没有留下嫡出的子嗣。

康熙情况就不一样,他的嫡子实在太多,根本轮不到胤褆上位。朱标情况就不一样,他一开始就注定自己的地位,在朱元璋的这些儿子里面,朱标是最得人心的,身份也是最尊贵的,身为嫡长子,没有人能够和他竞争。

因此他继承皇位是没有任何悬念的,这就是朱标能够得到朱元璋信任的主要因素。此外,朱元璋这个人是非常强势果断的,为了要把自己的国家稳定下来,他很早就开始关注继承人的选择,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顺利继承皇位,他也是前后操了不少心。

明清时期的皇位继承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嫡长子制度在这段时期被贯彻执行下去,皇帝们一般是不会随便动继承人的位置。康熙的问题确实是很严重,他一开始明明可以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可实际上他在后期也动了别的心思,直接就把胤礽的位置给动摇。正是他随便动了太子的位置,这才让皇室内部为了权力产生了内讧,对国家造成严重影响。

朱元璋做得就非常到位,当初他树立朱标为自己的继承人,也是坚持着自己的做法。朱元璋做事一直都能坚持下去,他固执的性格也成就明朝,康熙就没有能够坚持下去,这才让皇室出现不同的问题。我觉得朱元璋这么坚决的做法,确实能够避免宗室内乱,康熙的做法也明显是给自己和国家都带来巨大的灾难,当然,皇位的继承制度是没有办法保证绝对完美的,毕竟人都会为了权力产生内斗,这么多年皇位竞争就没有停止过。

明代,帝王朱元璋十分信任自己的太子朱标,为何到了清代,康熙却十分提防自己的太子胤礽?

朱标是朱元璋嫡长子,在封建王朝中汉族都会比较拥护嫡长子继位,所以朱标的身份在明朝原本就比较有优势,再加上他非常仁厚,朱元璋很欣赏他这种仁慈的性格,所以朱元璋也才会非常信任朱标,不过胤礽不一样,他当太子的时候,在朝堂之上有很多拥护他的大臣,并且他也在朝堂之上结党营私,所以这让康熙帝非常忌惮。

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坐上帝位,所以朱标与朱元璋的父子之情是比较浓厚的,再加上朱标是真的非常仁厚,对待兄弟臣子都非常宽厚,所以朱元璋觉得他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帝王,而且朱标也是有才能的皇子,再加上他嫡长子的身份,所以朱标的太子之位非常稳固。

但是胤礽不一样,清朝一直都是以立贤来挑选储君的,当时康熙帝立他为太子的时候,他还很小,因为他是嫡子,他才坐上了太子之位,但是康熙帝的儿子很多,而且大多都是非常优秀的皇子,胤礽后来也有些沉迷享乐,再加上他的母族是清朝贵族,在朝堂之上全力拥护他,而且还有其他的朝臣在追随他,这让老年的康熙帝非常不满,所以对太子胤礽也就深深顾忌。

康熙帝晚年提防太子胤礽也是不得已,康熙帝为了可以将皇权牢牢抓住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只能打压太子,不过明朝的官员因为惧怕朱元璋,所以他不用担心朱标会分权,所以他才会很信任朱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19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