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清朝木兰围场到底是什么样的,它的出现和满清衰亡曲线高度重合

众妙之门 2023-06-17 13:06:13

清朝木兰围场到底是什么样的,它的出现和满清衰亡曲线高度重合

还不知道:清代木兰围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十七世纪中叶满清入主中原以来,为了在军事上维持满蒙军事贵族的军事进取心,更为了在政治上巩固和加强清朝统治的根本,满蒙联盟。清政府在北直隶,热河,以及东北三省。划出了大大小小十余处围场,这其中又以1683年,康熙皇帝在热河划建的木兰围场最具有代表性。

木兰围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舒爽宜人的气候条件而深得清朝统治者的喜爱。它兴起昌盛于康乾时期,于嘉庆朝开始衰败,最后消亡于光绪时期。与整个清朝的衰亡曲线高度重合。晚期更是将林木郁郁,鹿豕成群的滦河流域变得“砍剩木墩,余木甚多。往来车迹如同大路。”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可以说,木兰围场的衰落不是一时之过,其中是有其综合而成的必然性。

一、兴起于康熙时期的木兰围场

1、军事政治意义巨大的木兰围场

满清的军事力量在攻占北京后的数十年中,从未停止过对南明和闯军余部的战争,这似乎使得八旗劲旅越来越不可战胜。但是当康熙站在吴三桂面前时,他惊恐的发现,那支无坚不摧的核心战斗力量不在那么让人放心。被中原的浮华熏陶的软绵绵的旗主王公们表现的差强人意。

现在,康熙即不能依靠那些南明投降的军阀,因为吴三桂原本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也不能依靠归顺的李自成,张献忠余部。因为王辅臣在陕西举起了汉家的大旗。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涅槃重生的满蒙军队身上。

围场是女真,蒙古和契丹为了保持军队的勇猛和坚韧而设立的游戏。对于有上百年围猎传统的北方人来说,围场教会了他们沉默,忍耐和服从。设立在蒙古腹地的木兰围场很快成为了北方巨大的战略枢纽,康熙皇帝在这里重塑了女真人狂暴的军事传统。更重要的是,在环顾在皇帝周围的科尔沁,敖汉的蒙古王公的簇拥下。清帝又变得不可战胜了。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几乎每年都去木兰围场避暑。这里凉爽宜人,对于没有出过痘的蒙古人来说,不用冒险进入关内觐见,也算是一种友善的体贴了。清帝在这里直接组织了对准噶尔入侵喀尔喀蒙古的军事反击,战后基本稳固了清朝北方战线。

2、文化意义浓重的木兰围场

康熙帝晚年在木兰围场的辖区内又兴建了承德避暑山庄,这里成了他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他从北京移驾到承德,身边总跟随着部院大臣,内阁大学士。承德很快的成为了热河地区的政治中心。

每次秋狝过后,行宴木兰。蒙古王公与清朝达官显贵共同酒宴,酒酣耳热之际奏乐摔跤,赛马套马。满洲,汉族,蒙古三种文化交融,形成了木兰围场独特的狩猎文化。

康熙命人修撰“热河志”,有修建了大量的学宫,文庙,以及蒙古人信仰的喇嘛寺庙,承德本地地价暴涨。王公贵族以在当地置业为荣。短时间内,承德一片“塞上江南”的美景,当地百姓也借此获益甚多,整个康熙朝期间,木兰围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后来的乾隆皇帝,更有民间野史记录在围场与康熙狩猎时,处乱不惊。深得清帝赏识,在日后的夺嫡大战中,为自己的父亲雍正加分不少。总而言之,木兰围场在康熙时期熏灼耀目,奠定了在整个清史中的地位。

二、极盛之后展衰落先兆的乾隆时期

1、大兴土木的木兰围场

乾隆年间,清王朝迎来了自己的极盛时期。雍正殚精竭虑为子孙留下了相对清明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由于丝绸和茶叶对西方的巨额贸易顺差,清朝的财政收入比康熙时期有了巨大的提升,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自然不会亏待自己。他一向标榜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在位期间一共秋狝木兰围场四十余次。耗费白银上千万两,扩充修缮承德避暑行宫。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瑰丽的建筑群,承德避暑行宫从开工到竣工经过了漫长的八十九年,跨过三个皇帝。就连傲慢的不愿意向乾隆皇帝跪拜的英国人马嘎尔尼也承认“我不知该如何叙说这迷人的山庄,经过六小时的游览,我竟然找不到任何可以批评的地方。”

在欣赏这样美丽的园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无论是已经完工的承德避暑山庄,还是即将修建的圆明园。清朝将巨大的财富投入到了皇帝的个人享乐。清帝国庞大又固步自封,愚昧而沾沾自喜。他即将迎来自己的衰落,木兰围场的变化就是这种衰落的体现。

2、盗伐盗猎泛滥的木兰围场

我们当然不能说康熙时期和雍正时期木兰围场的守卫纯洁的像一张白纸,但是这些人还是基本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大规模的变化是从乾隆末年开始的。这位帝王在击败大小和卓的反抗势力后,也许认为自己的帝国再也没有什么现实的威胁了。清王朝以一种可见的速度开始腐朽起来,其中和珅就是这种堕落的代言人。

这个满族的政治投机者聚敛了相当于数十年清王朝岁入的财富。这种惊人的敛财速度是与当时竣工的承德避暑山庄,和即将营建的圆明园园林群建筑紧密联系的。和珅非常聪明的将国家的海关岁入,各地的火耗归公,与整个北直隶,热河地区巨大的建筑工地搅碎起来混杂。架空了朝廷的财政主体-户部,每天成百上千两的白银像流水一样被和珅府这块巨大的海绵吸纳。

作为建筑材料主体的石料,木料,铜矿石等都在和珅的掌握之中。从通州和盛京转运木材成本惊人,当时的脚夫价格基本为百里百吊钱。即运输一个标准单位一百里,运费达到了一百吊铜钱。这样巨大的物流成本,让朝廷不得不特许在木兰围场砍伐树木,给新建的圆明园和其他建筑提供木材。当然这些行为名义上处在在工部官员的监督下。

三、嘉庆朝后日渐式微的木兰围场

1、牲树皆稀疏

清廷在嘉庆朝之后,对官员和地方事务的掌控力迅速的衰弱。嘉庆帝于嘉庆七年首次在木兰围场行围,就发现士卒拖沓不力,野物稀少,围猎不欢而散。原来一次游猎能提供熊虎这样的大猎物数十头的木兰围场,现在连鹿都难以看见了。木兰七十二小围,到处是光秃秃的荒山,和砍伐后留下的木桩。

嘉庆帝本人还是想效仿祖制,中兴满清的。于是于嘉庆九年宣布暂停秋狝,又于嘉庆十一年下达了封禁山林,修养生息的命令。可是清朝已经衰弱到了这样的程度,五年后,这道命令就因为 修建热河,敦仁两庙工银材料不足,而宣告作废。木兰围场再次成为了建筑原材料的供应基地。

嘉庆帝又在行政上裁撤围场副都统一职,于嘉庆十五年令热河都统总领围场总管职务,统筹管理木兰围场事务。又令科尔沁王巡查木兰围场周边,缉捕盗伐盗猎流民。量刑上将盗伐的刑责从枷号升格为流放黑龙江,乌利雅苏台与披甲人为奴。

2、宣称停狝的木兰围场

嘉庆帝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试图重新找回木兰围场昔日的荣光。但是清廷国力日见疲弱。嘉庆中期后,热河都统的奏报显示,围场盗伐盗猎案件的规模,次数居然呈现了上涨的趋势。

之后的道光帝见围场情形毫无好转迹象,也感叹到“今年来围场牲畜,甚属寥寥,此皆管理不善之故。”此时清廷地方官,盟旗,绿营等各方势力对围场事务皆牵扯极深,皇帝对木兰围场事务有心无力,随即于道光初年宣布停止了自康熙朝以来,维持了百年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木兰行为。

3、彻底衰败,放允垦荒

清廷自嘉庆帝以来,大小起义不断,从白莲教到太平天国,统治者再也没有能力维系木兰围场的运营。清朝中期中国人口呈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对土地的渴求成为了非常现实的问题。

此时的木兰围场,动植物资源早已匮乏之极,只有作为土地资源还被人所瞩目。康熙末年为了安置在京闲散旗人,就分发了少量热河土地给他们耕种,只是旗人出生即有俸禄可拿,又怎么会去吃垦荒的苦头,这些地大都转租给了汉民,朝廷对此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了咸丰时期,财政窘迫,木兰围场已经大规模的租地求垦。收取压荒银和地租,用来支付热河守军的军饷。同治年间,更是就开垦荒地设置招佃总局,木兰围场彻底成为了历史。

结语:

木兰围场的衰落与清朝国力的衰落是紧密联系的,与清朝政府的掌控力衰弱是息息相关的。乾隆后期牧场逐渐开始的生态灾难,其实更多的是政治上的灾难。清朝自诩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在最强大的时期却管控不了自己的皇家围场。当畸形的贪欲开始肆无忌惮的撕扯清朝这个古老的帝国时,从这一点上来说,木兰围场的衰落是可以预期的。

参考资料:

《清仁宗实录》

《清宣宗实录》

《清圣祖实录》

《康熙朝起居注》

木兰围场东围和西围包括哪些地方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面,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也是河北省占地面积最大的县,总面积为9131平方千米,相当冀中平原几乎20个县面积的总和,但人口只有约50万,和冀中平原一个县的人口差不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区域。围场在清代是皇家猎苑“木兰围场”,因此而得名。当时除了一些保卫和维护皇家猎苑的士兵外,禁止其他普通人居住,辛亥革命后才陆续迁入一些农民,但气候寒冷,不适合农业生产。年平均气温只有5.7℃,7月份平均气温只有20.7℃,1月份平均气温为-13.2℃,1957年1月12日在围场县御道口曾出现河北省历史最低温度记录-42.9℃。因此农业生产以适合低温条件生长的马铃薯和莜麦为主,马铃薯生长良好,最大的甚至可以媲美足球甚至西瓜。不过围场出产的马铃薯淀粉含量高,不适宜制作薯条、薯片等食品,而适合制作高质量的粉丝和芡粉等。《还珠格格》即摄于木兰围场。围场县西北部为蒙古高原,从外面看似乎是丛丛的群山,但登到山顶发现是一片平坦的草原,平均海拔为1200米,因此当地人称之为“坝上”,是良好的牧场,以畜牧业为主。东南部为山地,是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交汇的区域,气温较高,可以种植玉米和粟。山地出产杏仁、蘑菇、黄花菜等,还有石灰石、大理石等矿产。围场县是滦河和辽河许多支流的发源地,河道虽然常年有水,但都是上游河道,水浅流急,不利于通航。县内也有大片的原生森林分布。目前许多地方已经退耕还林还草,不鼓励发展农业。由于气候升高比其他地区晚,现在开始发展换季节蔬菜,农业产值也有所提高。围场由于一直是满族士兵居住的地方,当地口音类似北京话,但略微受到一些东北口音的影响,是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口音。围场县位于承德市最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41度35分至42度40分,东经116度32分至118度14分。全县总面积9219平方公里,是承德市面积最大的县。 西北、北、东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和南面分别与丰宁县、隆化县接壤,是华北地区通往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要道之一。1989年6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全县人口50.1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3人,少数民族人口达18.2万,其中满族人口最多,为14.3万多人,其次有蒙、回等12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县各乡镇,与全县人民一同极建设着富饶美丽的围场。全县辖32个乡,5个镇,县政府驻地围场镇,又名椎子山。围场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00~2000米之间,在西部御道口至白水,有一道自西南向东北蜿蜒的塞罕坝(全称“塞罕达巴罕色钦”蒙语的意思是美丽的山岭),把全县分为围场高原和坝下冀北山地两部分。围场高原,地势平坦,流水侵蚀微弱,风蚀强烈,多风蚀洼地,地表呈波状起伏,海拔均在1200-2000米,坝下山地是阴山余脉,大兴安岭余脉 和七老图山的交接地带。深山区山岭连绵不段,山峰层峦叠嶂,山环交错,沟谷纵横,山高林密。整个坝下山地,川大山低,许多山峰海拔在2000米以下。有些山顶部平坦,为桌状,北部的大光顶子山,海拔1940米为全县的最高峰。围场县的气候特点是冬季酷寒干燥,夏季凉爽无暑热,春秋两季多风沙。本县临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季风影响特别强烈,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一月平均气温-13.2度,极端最低气温-42.9度,(御道口1957年1月12日)夏季盛行偏南风,七月平均气温20.7度,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春秋季风力较大,最大可达6-8级。围场县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年均温3.3,年均降水445毫米,而且雨热同期,地农林牧业非常有利。九月至次年五月为霜冻期,无霜期短,南北相差悬殊。全县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北部坝上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蒙古高原季风气侯,气温低。降水少,风大沙多,无霜期短。西北部和中南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燕山山地季风气侯。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全县旱、洪霜雹冻等自然灾害较多,经常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损害。围场县河流很多,并且均于县境内,水浅流急,受雨水补给影响,流量变化大。可分为滦河和辽河水系。伊逊和是本县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在本县境内长88.5公里,流域内为主要经济区。小滦河自北向南流经西部地区,在本县境内长 95公里,该河源于塞罕坝上茂密的森林,因汇入滦河故得名“小滦河”阴河源于北部接坝地区,在本县境内长62.1公里,也是本县北部最大的河流。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每年秋季,这里都举行一次军事色彩浓厚的狩猎活动,史称“木兰秋狝”。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清朝在沿途修建了许多行宫,于是有了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如今在青山碧野之中仍存有古朴典雅的七通碑,独特的庙宫合一建筑——东庙宫,富有传奇色彩的练兵台、将军泡子,成为游人凭吊怀古的好去处。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在这里建立了方圆一万平方公里,含72围的狩猎场。到嘉庆25年(公元1820)前后140年共举行“木兰秋”105次。1690年,康熙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平定噶尔丹叛乱的乌兰布通战役。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木兰是满语哨鹿之意。何为哨鹿?打猎时八旗兵头带戴雄鹿角,在树林里口学公鹿啼叫,引诱母鹿 ,是一种诱杀的打猎方法。围场是哨鹿之所,即皇帝打猎场所。木兰围场在清代是原始森林和辽阔的蒙古草原。到了清朝晚期,宫廷下令,对木兰围场原始森林进行砍伐。到了清朝晚期,原始森林被砍伐一尽。全国解放后,1962年,国家决定在此建大型机械化林场。经过林场工人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现在木兰围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林场,浩瀚森林已经恢复当年的活力。辽阔的蒙古草原,焕发出青春与活力。满山遍野的山花,笑迎天下游人。国家领导人对此的评语是:"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木兰围场是动物的天堂,影视剧的最佳外景地。当时的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72围。每次狩猎开始,先由管围大臣率领骑兵,按预先选定的范围,合围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并逐渐缩小。头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隐藏在圈内密林深处,吹起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雌鹿闻声寻偶尔来,雄鹿为夺偶尔至,其他野兽则为食鹿而聚拢。等包围圈缩得不能再小了,野兽密集起来时,大臣就奏请皇上首射,皇子、皇孙随射,然后其他王公贵族骑射,最后是大规模的围射,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有一幅《乾隆木兰秋 图》,生动地描绘了清代围猎的壮观情景。每次围猎,一般要进行二十几天。围猎结束以后,以张三营行宫(现隆化县境内)举行盛大的庆功告别宴会,饮酒歌舞,摔跤比武。并宴请蒙古等王公,按军功大小,予以奖赏。   现在,围场还保留着东庙宫、乾隆打虎洞和石刻、古长城说碑等十几处清代皇帝行围狩猎和北巡围场的文物古迹,以及点将台、将军泡子、十二座连营等古战场遗址。围场不仅是著名的狩猎名苑,更是一个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我国的统治者在两百年前为啥都喜欢去木兰围场?

在河北承德市西北两百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塞外草原,是两百多年前中国达官显贵、皇室豪族常常露脸的地方。一般是八月份,清朝皇帝会率领皇子皇孙、院部官员,还有几千至上万名八旗官兵离开北京城,浩浩荡荡出古北口,来到这里开展狩猎活动。

人到位了,具体是什么玩法呢?其实也蛮简单的。先派少许士兵进入猎场,吹一种用柏木制成的"鹿哨"吸引雌鹿!吹鹿哨的虽然是人,发出的声音特别像麋鹿的求偶声,听到有异性的呼唤,那些雌鹿不都跑过来交配了。这时,分散在四周的官兵骑着马,驱赶兽群,等包围圈越来越小,麋鹿都集中在一个地方了。就可以大开杀戒,用弓箭、火枪把猎物通通击毙。每位狩猎者能力不同,打到猎物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对于表现优秀者,皇帝自然得论功行赏;对于两手空空的,说明能力不行,平时疏于训练,得处罚处罚。夜幕降临后,人们还会举行盛大的宴会,把白天获得食物大吃特吃。



"哨鹿"在满语中称为"木兰",从康熙二十二年至嘉庆二十二年,清朝皇帝来围场打猎基本上都是秋天,所以这一活动又叫做"木兰秋狝"。木兰围场的面积特别大,东西长三百多里,南北长两百多里,总面积超过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置身围场,可见流水潺潺,草木茂盛,野兽成群,的确是狩猎、观光的好去处。满清政府将偌大的围场分成七十多围,每次狩猎,只选在其中的一二十围,不会全部起用,这是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对于木兰秋狝,清廷内部也有反对声。康熙六十一年,皇帝在谕旨中说:"从前曾有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从北京跑到木兰围场,路程有点远,当时没有火车、汽车,许多将士都是徒步的,感觉非常折腾。每次狩猎,动不动几千人、上万人,沿途各地疲于接待,成本也特别高,为国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既然有反对意见,康熙、乾隆、嘉庆为什么还要去木兰围场狩猎呢?他们到底图什么?



首先当然是悠闲娱乐咯。将士们从京城跑到木兰围场,既要为皇帝的安全负责,又要使出浑身解数获取猎物,特别辛苦。对于皇帝来说,他终于可以离开紫禁城,到外面的世界转转,欣赏塞外风光;还可以带头狩猎,让文武官员、扈从士兵都观赏他的圣颜,出出风头,岂不美宅?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率领大队人马进驻木兰围场,写下《入崖口有作》,其中有言:"巉岩围叠嶂,崖口为之开;璧立众山断,伊逊奔赴川;秋狝常经过,每为迟吟鞯;双峰开霁烟,一水流潺潺;翠叶复黄葩,高低入影妍。"高产诗人乾隆,一生写作四万余首,他看到木兰围场秀丽的景色,忍不住就要创作一番。

在岳乐围场,至今还有乾隆写下的《虎神枪记》碑,描述了他用虎神枪打死老虎的有趣经历:"壬申秋,于岳乐围场中,猎人以有虎告而未之见也。一蒙古云:虎匿隔谷山洞间,彼亲见之,相去盖三百余步。朕约略向山洞施枪,意以惊使出耳。乃正中虎,虎咆哮而出,负隅跳跃者久之。复入。复施一枪,则复中之,遂以毙焉。盖向之发无不中。"有个蒙古人告诉乾隆,某山洞藏有老虎,乾隆就往洞里开枪,想把老虎给吓出来,没想到刚好打中了。敢打我?活腻了吧!老虎跳了出来,准备咬人。"砰!"乾隆又是一枪,干净利落地击毙了。百发百中!你看朕厉害不厉害?心里获得满足的乾隆,特意把他的"丰功伟绩"写成文章,刻在石头上,让后世子孙瞻仰瞻仰。



第二个目的是训练部队,不忘祖先尚武传统。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用十三副铠甲起兵,拉开了满清崛起的序幕。数十年间,正是因为八旗军队的勇猛,才使爱新觉罗家族从关内到关外,最后统一全国。可是在康熙年间,面对吴三桂咄咄逼人的攻势,腐败堕落的八旗军队已经力不从心,让年轻的皇帝很是不满。和平年代,无仗可打的时候,怎样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当然是多训练,多演习。将八旗官兵带到塞外的木兰围场狩猎,也是一种军事训练。那些麋鹿、狗熊,可以看成敌人的士兵。

据《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康熙曾就木兰秋狝一事,发表论断:"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前噶尔丹攻破喀尔喀,并侵扰我内地扎萨克至乌兰布通。朕亲统大兵征讨,噶尔丹败走。后又侵犯克鲁伦,朕统兵三路并进,至昭莫多剿灭之…朕又遣大兵前往击败策零敦多卜等,复取西藏,救土伯特于水火之中。我兵直抵西藏,立功绝域,此皆因朕平时不忘武备,勤于训练之所致也。若听信从前条奏之言,惮于劳苦,不加训练。又何能远至万里之外,而灭贼立功乎。尔等诸臣、咸宜知之。"大清军队之所以屡战屡胜,是因为朕勤抓训练、多搞木兰秋狝这样的活动。

如此规模浩大的狩猎行为,康熙不仅能够锻炼士兵,还能考察皇室成员。很久很久以前,满人就是在白山黑水以狩猎为生,射箭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本领。清朝统治者考察接班人,武术水平也是其中一个方面。乾隆小时候跟随康熙在木兰围场狩猎,目标是一头熊。康熙先开一枪,把熊打趴下了,让乾隆补射。乾隆正要上马,熊突然爬起来,朝乾隆扑去。众人吓得目瞪口呆,没想到乾隆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康熙继续开枪,把熊打死了。回到营帐,皇帝对温惠皇贵太妃说:"是命贵重,福将过予"。这个小孙子的福气要超过我,对乾隆有了很好的印象。



几十年后,嘉庆的儿子绵宁打死了一头鹿,让老迈的乾隆想起曾经的自己。《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对此事大书特书,歌颂道光是个少年英雄:"(绵宁)引弓获鹿,喜动天颜,黄褶翠翎,宠赉优渥。御制诗:尧年避暑奉慈宁,桦室安居聪敬听;老我策骢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争先早二龄;盖高宗以十二岁时木兰从狝,初围得熊,上则初围得鹿。年甫十龄也。"乾隆碰到的是熊,道光遇到的是鹿,含金量大打折扣,但乾隆还是很高兴,赏赐了绵宁许多礼物,还吟诗一首,追忆往事。

对于皇室成员来说,木兰围场是一个舞台,有人借此得意,也有人因此失意。康熙四十七年,皇十八子在木兰病危,太子胤礽对弟弟不闻不问,毫无忧伤之情,让康熙十分不满。每天晚上,老皇帝又发现胤礽经常靠近营帐,不知道在干些什么,因此怀疑他图谋不轨。终于,火山爆发了,康熙宣布废黜太子,他一边宣读诏书,一边痛哭流涕,直至情绪失控,昏倒在地。对于胤礽而言,木兰围场是一个伤心的地方、失落的地方。



第三个目的是团结国内友好势力,尤其是蒙古王公。清王朝是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爱新觉罗家族想要保持政权的稳定,就必须和国内各大势力搞好关系。离京城最近的,就是长城以北的蒙古了,满蒙联合、满蒙联姻,从清太祖的时候就开始了。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文皇后,来自科尔沁草原,抚养了两代清朝皇帝。每次木兰秋狝,蒙古王公也会应邀到场,与清朝皇帝相互问候,商谈要事。双方的关系,也因此更加融洽。顺治、康熙年间,华北一带流行天花,北京城是重灾区,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都无法幸免。顺治皇帝年纪轻轻,死于天花,康熙险些丧命,脸上留下了麻子。蒙古诸王害怕天花,不敢进京朝见,在木兰围场拜见清帝,也是一种稳妥的安排。

到乾隆时期,新疆的回部亲王,国外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也曾参与木兰秋狝。围场就像个桥梁,为清朝皇帝、地方派系提供了正式、非正式交流的机会。看着八旗官兵个个英勇善战、箭术一流,蒙古人的内心会受到震撼,原有的不臣之心也会收敛,他们会掂量掂量:自己是清国的对手吗?手下的军队能否击败八旗官兵?炫耀武力、联络感情、拱卫京师,是清朝皇帝把他们喊过来的主要目的。



道光上台后,木兰秋狝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成为历史中的记忆,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一百四十多年有组织的猎杀,木兰围场能够捕获的猎物越来越少。从康熙年间至嘉庆年间,中国人口激增,突破三亿大关,人多地少的矛盾愈发严重。为了生存,很多老百姓跑到围场附近开垦、偷猎,使植被面积、生物资源大幅下降。避暑山庄的外八庙、清东陵的隆恩殿,都需要木材,砍伐围场林木成为获取资源的手段之一。到嘉庆皇帝秋狝时,木兰围场已经没有多少动物可杀,往往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与此同时,木兰秋狝活动的两大主角都衰落了。乾隆末年以后,嘉道中衰,清王朝的财政捉襟见肘,道光皇帝是个有名的抠门皇帝,他宁愿在北京郊外的南苑狩猎,也不愿花大价钱跑到木兰围场。蒙古人的实力也呈衰败之势,他们对京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再通过木兰秋狝这样的方式去笼络他们,显得毫无必要。清帝国最需防范的敌人,一个是平民百姓;二个是西方列强。

乌兰布统和木兰围场有什么区别?

乌兰布统: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坛子型小山”,与河北围场县的赛罕坝隔河相望(河流的最窄处可以迈过去),乌兰布统在清朝实际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

木兰围场原本是蒙古喀喇沁敖汉翁牛特克什克腾等部的游牧地,康熙帝于康熙二十年巡视塞外时,蒙古诸部将这一片土地献给清廷,由此开辟了木兰围场。

一、“木兰围场”——木兰围场现在主要指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部,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

清代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现在的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草原接壤一带设立了木兰围场,木兰围场就成为清代皇家猎场。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何为哨鹿?打猎时八旗兵头带戴雄鹿角,在树林里口学公鹿啼叫,引诱母鹿 ,是一种诱杀的打猎方法。围场是哨鹿之所,即皇帝打猎场所。

木兰围场目前主要包括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和红松洼国家自然保护区三大景区。

二、乌兰布统、红山军马场。其实这两个地方是一回事,乌兰布统是地区行政名称,指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乡。而此地又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山军马场场部所在地(现在和军队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因此很多人仍然习惯性地称呼本地为“军马场”。当然,你确实能在这里见到很多漂亮的骏马在草原上吃草或飞奔的场景,那场面还是很震撼的。

乌兰布统草原参考资料:/neimenggu/chifeng/site_344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19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