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为何不使用魏延或者赵云来守卫街亭,欢迎关注哦。
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弄掉政敌李严之后,在蜀汉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可谓大矣。此时手下五虎大将只有赵云,至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早已过世,诸葛亮要整兵北伐,自然需要借助赵云魏延等人,可惜诸葛亮也有个毛病,喜欢听取手下人的阿谀逢迎之词。
手下有个叫马谡的,乃是参谋马良的弟弟。弟兄五人,都有才干,昔日马良曾经是刘备手下的红人。后来在关羽账下,那马谡也因为善出主意为诸葛亮赏识。马谡健谈,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姜还是老的辣,善于识人的刘备曾多次对马谡提出过警告:“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诸葛亮不听呢,还以为刘备对自己提拔的将领有意见。
马谡确实有两下子: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马谡送行数十里。诸葛亮说:“虽然我们一起谋划此事多年,今天请你再一次提出好计划。”马谡说:“南中依恃地形险要和路途遥远,叛乱不服已经很久。即使我们今天将其击溃,明天他们还要反叛。目前您正准备集中全国的力量北伐,以对付强贼,叛匪知道国家内部空虚,就会加速反叛。如果将他们全部杀光以除后患,既不是仁厚者所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办到。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归服。”诸葛亮便采纳了马谡的建议。不久,诸葛亮斩杀雍闿,并依照马谡之言赦免孟获,以使南中人心归服,这时候马谡在诸葛亮的心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三年后诸葛亮北伐,第一个看重的就是马谡,那马谡也很得意。诸葛亮当时手下魏延等人很不服气,赵云是个老成持重的人,不发表意见。此时诸葛亮要在街亭派出一支人马,众人都认为非赵云魏延不可,可诸葛亮却让马谡据守,也难怪从来会干事的不如喜欢夸夸其谈的。
马谡喜欢谈论军事,但是在指挥打仗绝对是个棒槌,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部队分置调度混乱,马谡的先锋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采纳他的计谋。而且马谡仗恃南山的地势,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 ,马谡的士兵败逃四散。诸葛亮进军没有落脚据点,只得攻取西县百姓一千多家回到汉中。这次失利让诸葛亮心情极为惨痛,最后不得已杀死了这个只会夸夸其谈的小子,并且痛苦的说:悔不该不听先皇帝的话。
世上的人本来就如此,有些人喜欢健谈,有些人埋头苦干,看一个人只抓住一点,尤其是领导人,即使你有诸葛亮那样的才干,一旦不会下一盘更大的棋局,焉能不失败?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街亭之战中,赵云领受的任务,是与邓芝在箕谷摆下疑军,让曹魏摸不清蜀汉的战略意图。如此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马谡是否能取代赵云。
何为疑兵之计,据《三十六计》分析,此计的使用者须精通各种本事。首先是要稳得住,不论敌军是挑衅还是撤退,都能及时收的住脚步;其次是心理学造诣,面对敌军的火力侦察要能咽的下气,最后是不能妒忌,作为疑兵肯定是远离主战场的!
马谡
如此一来,赵云是最适合的人员,他出道比马谡早,立的功比马谡多。可以想象,如是马谡领的是疑兵任务,敌人撤退他肯定追击,敌人进攻他绝对抗击,这样诸葛亮的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
临时奔赴的张郃
另外诸葛亮此次兵出祁山,曹魏在关中坐镇的是曹真。此人并没有什么出众的能力,在诸葛亮看来,马谡把守街亭是完全胜任的,但意外总是能出现在顺风顺水的时候!
遣南与夏侯尚击江陵。郃别督诸军渡江,取洲上屯坞。明帝即位,遣南屯荆州,与司马宣王击孙权别将刘阿等。追至祁口,交战,破之。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应亮,郃皆破平之。《三国志》
魏文帝末期,张郃就去了江南,与夏侯尚攻取东吴的江陵。通过渡江战役,顺利拿下了江陵。等到魏明帝即位后,他就因对东吴作战颇有心得,被任命带兵屯荆州。当时东吴守将刘阿屡次犯疆,司马懿载着粮草前往支援。齐心协力的两人,在祁口击败了刘阿。
张郃
有道是?东边捷报刚写好,西边败讯已入朝。?话说当时刘备已走数年,致使曹魏放松了警惕。令人诧异的局面出现,天水、南安、安定皆望风而降,一时间朝野震动!经过曹魏君臣的分析,这时蜀汉的威胁远大于东吴。为此将防备东吴的司马懿、张郃二人,紧急抽调到关中战场。这一改变是诸葛亮没有预料到的,本次出祁山伐魏就是看准了司马懿不在!
无论是赵云还是姜维,或者魏延、王平、马岱,甚至让张翼做为主将去守街亭,都能够守住。
因为街亭其实并不难守,并不需要有超高的军事才能,守街亭真正最重要的是执行力!
赵云肯定是不可能被用来去守街亭的,赵云有更重要的任务――率偏师冒充蜀军主力,把曹真死死钉住,他是负责牵制的。
魏延也有重要的任务,必须留着对付尚未降服的陇右二郡,特别是郭淮还在上邽。魏延是负责消化的。
那么姜维呢?咱们来分析一下诸葛亮的真实思想。
诸葛亮一出祁山,北伐中原,当时在蜀军指挥层有两种意见:
一、“子午谷奇计”
这是由魏延提出来的。这个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由魏延率五千轻骑,五千后勤,兵行子午谷,快速行军十日,突袭长安,然后在长安坚守二十天,截断魏援。
另一路由诸葛亮率蜀军主力出祁山,平推而进,两军在长安会师。
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实现,战果就太巨大了。陇、雍、凉与魏国内境的联结被割断,将曹真、张郃、郭淮所率的魏军全都一锅烩了。
这个计划的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虽然战果辉煌,但风险也是十分巨大的,行动要求太精密了。
魏延这一路人马不能有任何失误,需要在敌人眼皮底下穿行十日不被发现,还不能遇到阻截,还需要长安魏军不战而逃,诸葛亮的主力部队也必须如期到达。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是一场惨败。
另外还需要蜀军消化能力超强,能够迅速消化掉这个囫囵咽下去的大果子。
这其实就是赌国运了。
二、“平取陇右”
这是诸葛亮提出的。这个计划是以赵云和邓芝率一支偏师,冒充成蜀军的主力部队,大张旗鼓出萁谷,假做攻取郿县,吸引住曹真所部的魏军主力。
另一路由诸葛亮率领真正的主力部队平取陇右,割断陇西诸郡与魏国内境的联系,逐步蚕食。
这个计划的特点是稳赚不赔,本钱很小,利润可观。
有点像钓鱼,投下饵钩,只要曹真一咬钩,被赵云牵着溜一段时间,蜀军就牢牢把握住主动权了,只管收利。
而事实上,蜀军就是按照诸葛亮的这个计划进行的。
前期干得相当不错,赵云和邓芝成功地将曹真所部的魏军主力钉死在了萁谷。
诸葛亮率部突袭,挺进祁山,魏军完全没有防备,天水、南安两城太守不战而逃,天水的姜维、梁绪、尹赏等被围而降。郭淮退守上邽,固守待援。陇右五郡失了三郡。剩下广魏和陇西也是朝不保夕。
形势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蜀军其实已经稳操胜券了,只要卡住咽喉要道,使魏军“急切间不得偷过”,张郃的援兵一时半回冲不过来,诸葛亮就可以从容地攻取剩下的几城,到那时,张郃再冲过来,几乎就相当于自投罗网。
再不济,诸葛亮也能把到手的百姓、财产、牲畜和粮草全部迁走。将来就算魏军收复了,还必须重新迁来人口和生产工具。蜀军再乘着魏国迁民,地方也没有完全恢复,再来争抢,就将魏国的国力一点点消耗在这片土地上了。
所以说,诸葛亮这个计划的后面隐藏的是满满的阴毒。?
诸葛亮北伐期间,蜀国将领中经验最丰富的老将是赵云,最能打的将领是魏延。然而第一次北伐战役中,街亭前线的保卫工作,诸葛亮却没有让这二人参与,反而选择了毫无作战经验的马谡。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让赵云、魏延坐镇街亭呢?
首先赵云。赵云是在刘备客居冀州期间加入刘备集团的,为刘备谋划脱离了袁绍,后跟随刘备转战汝南、荆州等地,是刘备集团的元老大将之一。《三国志》将其与关羽、张飞等并列一传。他是后蜀时期蜀国将领中作战经验最丰富的老将。
也正是因为如此,诸葛亮才给了他一个比街亭防守更重要的任务。事实上!赵云压根就没有到过陇右地区,在北伐大军的行进途中,诸葛亮令赵云分兵走斜谷道,佯装攻打右扶风郿县地区,吸引了关中军主力曹真的火力。
赵云在箕谷拖住了曹真,使关中军没有第一时间支援到陇右。在陇右支援不足,防守松懈的情况下,诸葛亮非常轻松的就拿下了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所以!赵云的这支疑军的作用不可忽视。
然而!要以一支疑军去吸引住、拖住敌方的主力部队,非常考验一个将领的基本功,战斗经验尤为重要。必须要由一个经验丰富的将领带队指挥,才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所以!赵云的位置比街亭更重要,赵云不能够出现在陇右地区,否则诸葛亮肯定拿不下陇右三郡。
再看魏延。魏延是后蜀时期的壮年一代,在蜀中人才凋零、青黄不接的时期,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因为有魏延的存在,使蜀国避免了一个比较大的人才空挡期。论及综合能力,魏延是当时蜀汉将领中的最强战将,是驻守街亭的最佳人选。
但是!在街亭驻防将领的名单上,有马谡,有王平(王平当时只是一个牙将),有张休,有李盛,有黄袭。驻守街亭的将领都是一些不知名的,从来没有独当过一面的小将。
当时还有一个仅次于魏延将领,名叫吴懿,吴懿也跟魏延一样,两人在北伐战场上的作战任务,史书丝毫没有记载。难道诸葛亮真的没有给魏延、吴懿分配作战任务吗?这点显然是不现实的。
就算诸葛亮不喜欢魏延、吴懿,他也不能不让这两位王牌将领参战,因为魏延、吴懿是当时场面上最强的两员战将,而且吴懿还是当今的国舅爷。况且街亭之战是关乎北伐军命运的一场硬仗,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为偏袒马谡,讨厌魏延、吴懿而让一帮小将驻守街亭,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而且也不能服众。
事实上,陇右地区分布的战线不止一条,除了马谡、王平等人的街亭,还有高翔的柳城,还有南安方面,陇西方面。
而北伐军的战略目的,是拿下陇西郡。也就是说,陇西的攻坚才是主线任务。其他的街亭、南安、柳城等战线,只不过是阻敌增援,给主力拔掉陇西争取时间。所以!最重要的一条战线,不是马谡的街亭,而是陇西的攻坚。
陇西郡城池坚固,太守游楚深得民心,而且抵抗意志强烈。陇西是非常难啃的一块骨头,在这里,必须安排一位作战经验丰富,善于打攻坚战的大将来指挥战斗。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分布在陇西的将领,但诸葛亮带出来的将领再也没有比魏延、吴懿两人更适合的了。
所以!魏延很有可能在陇西主持大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19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