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安史之乱中,太子为受到拥护,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太子李亨是在李隆基老糊涂的状态下担任太子的,李隆基重用李林甫、杨国忠使得藩镇势力越做越大,终成尾大不掉之势。再加上军府制没落后必然导致募兵制崛起,藩镇势力越来越大,在朝廷昏聩下,没有安禄山、史思明,也有李禄山、王禄山。
在此情况下,李亨成为人们的希望。正如《长安十二时辰》所表现的那样,包括贺知章、李泌在内的许多人都是宁可“万千蚍蜉”之失也要力保太子。
(1)太子李亨已经积攒了实力,除了李隆基外,他是天下拥护者第二多的人
715年,李亨二哥李瑛(9岁),被立为太子。738年,武则天侄孙女武惠妃诬陷太子及其五弟鄂王李瑶、八弟光王李瑶造反,其实是其是她谎骗三人率兵入宫。结果,三王喊冤被赐死。
738年,李亨被拜为太子。但是,李隆基时年53岁,可以说年龄不算老。这个时候的皇帝,最怕失去权力。李林甫、杨国忠等人虽然被放权,但被夺权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特别是,李隆基手下还有诸如高力士等人帮他看着。但是“太子”就不一样了,因为亲缘关系,李亨是“笃定”的“未来的皇帝”。
所以,李隆基对太子的“压抑”是很明显的。而且,李隆基的儿子那么多,30子中7人早夭、3人被李隆基所杀、1人为太子,尚有19子。
但是,无论太子怎么被压抑,“太子”一日不被废,那么,天下的被李林甫、杨国忠废弃的人才、大臣的心和希望就在“太子”那一边。由此可见,太子仍然是除了皇帝以外,实力最强的人。
(2)李隆基“安史之乱”屡出大错,马嵬坡后更是威严丧失,如果不是为帝44年,首先对其忠心者力保。
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安史叛军攻破潼关。李隆基的瞎指挥,导致当时完全可以打败安禄山叛军的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人或者被杀或者被抓。六月,唐玄宗率领亲信逃出长安。十四日,马嵬驿兵变。杨国忠、杨贵妃、杨贵妃的两个姐姐等或被禁军所杀或被逼杀或事后被擒杀。
这时候,李隆基的威望被彻底打翻在地,太子李亨的威望已经最高。
在此情况下,已然出现“二圣并存”的情况,如果照李治和武则天时代还好说,但问题是父子,是同性相斥的呀。因此,“一山难容二虎”下,双方只能分开。
否则,到了李隆基的根据地,忠于李隆基、曾经是李林甫和杨国忠亲信的人自然会奔向李隆基,那时,44年的为帝生涯所带来的“忠诚”,就会让李隆基成为“帝王”。而“帝王”是难以忍受“屈辱”的,“帝王”是难以容忍“一山容二虎”现象的。因此,李亨在此情况下,不管他有没有什么“心怀大志”,只要他想活命就必须要“分开”。
太子率领的禁军和骑兵军团来到灵武的第二天。御史中丞裴冕、朔方留后杜鸿渐上书,要求李亨遵守与李隆基在马嵬坡谈判的结果,登基做皇帝。李亨怕别人在背后指着他的脊梁骨骂娘,不肯答应。隔日,裴冕、杜鸿渐等人再次找到太子要求其登基,还是被太子拒绝。无奈,下午裴冕、杜鸿渐一行5人再次禀奏太子,还是无功而返。次日上午,天气非常闷热,裴冕、杜鸿渐等人再次启禀太子继位,被太子婉言谢绝。裴冕、杜鸿渐等人非常沮丧,回来的路上恰巧遇到广平王、梦夕公主和东方栖霞,赶紧请他们到府上一叙,他们这一邀请正合广平王的意愿,几个人在裴冕的书房品茶。杜鸿渐试探广平王的口气说道:“你父王在马嵬坡与皇上谈判时,决意北上灵武意味着继位称帝是吧?”“也没这么说……”广平王正要往下说,被梦夕公主揪住衣角,示意他说话慎重。“是这样的,谈判的结果是太子李亨可以继位,全权代表李隆基皇帝指挥大唐将士平定叛军。”广平王改口说道。梦夕公主知道,实际上马嵬坡的谈判李隆基皇帝并没有授权太子李亨继位当皇帝。为了大唐江山,梦夕公主违心地引导广平王改口,她强调说:“当时我、寿王(父王)、高力士等人与太子李亨谈判是受皇爷爷委托,希望太子北上抗敌能够全权代表李隆基皇帝指挥大唐将士评定叛贼,必要时可以登基。”裴冕、杜鸿渐等人这下放心了,对广平王、梦夕公主和东方栖霞特别客气。裴冕说道:“广平王陛下,你父王李亨不肯登基,该怎么办好?”广平王说道:“我可以向父王做做工作,你们不要放弃建议。”裴冕、杜鸿渐一同说道:“痛快!事成以后我们将听命于陛下!”“那好!我们先走了,这就去动员堂叔,各位明日再行启奏如何?”梦夕公主说道。“公主明理,不愧是大唐的栋梁啊!”裴冕说道。“大人过奖了,明日在太子的堂上等你,再见!”梦夕公主说完站起来,广平王和东方栖霞也站起来,他们三人与裴冕、杜鸿渐、魏少游、崔漪和李涵等人告别后往太子李亨堂上去了。 又是一日的清晨,天气异常的好,晴空万里,蔚蓝色的天空连一朵白云都看不到;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太子李亨居住的殿堂,殿堂的周围金光四射,太阳光遇到了笼罩在殿堂周围的水蒸气,顿时金光闪闪,好似雾里看画,真是好天相。御史中丞裴冕、朔方留后杜鸿渐、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盐池判官李涵一行5人与广平王、梦夕公主、东方栖霞和莫沙洲一行4人一同来到殿前,看到太子居住的殿堂金光闪烁,灿烂辉煌,都感到时机已到,天相作美,预计大唐的新君就要诞生了。太子今天精神抖擞,穿戴整齐,慈祥帅气,显得年轻了许多,好像是30多岁的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是45岁的人。他坐在殿堂的正中央,殿堂里有四个侍卫和五个侍女,四个侍卫笔挺地站在殿堂两侧,五个侍女正忙着服侍太子。正在这时,裴冕、杜鸿渐、广平王和梦夕公主等9人一同进殿,太子赐坐,5个丫环忙着沏茶招待客人。裴冕等5人一起跪下禀奏:“禀太子,今日我等再次恳请太子登极,以重振我大唐万世基业!”裴冕呈上奏折。太子很不高兴地说:“你等已多次启奏,为何同一件事情纠缠这么多次?”裴冕说道:“陛下息怒,现在,朔方的将士都是关中的人,他们现在正日夜盼望着尽早消灭叛军回到关中。而且,他们都是抛妻离子,千里迢迢,历经千难万苦,跟随太子,来到这个边远的地方,就是希望能取得一些功绩,光宗耀祖,获取功名,当朝为官。如果他们感到没有这种机会,有一天或许会突然离去了,那就很难再聚集在一起了。一方面,请殿下能够体谅一下他们的心情。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为了大唐江山的社稷,您继承皇位才能够笼络人心,集各方力量于一身,才有可能平定贼寇,恢复我大唐权威啊。”“是啊,父王,御史中丞(裴冕)说得在理,恳请父王接受众位官员的请求,登基吧。”广平王说完也跪地请求。太子李亨还是犹豫不决。这时,梦夕公主跪地劝说道:“太子陛下,今天有一个现象可是天意,俗话说天意难违,你可要听?”自从梦夕公主参与马嵬坡谈判,并在渭河之战救了广平王一命,又在平凉用了很多绝招招兵买马,建立骑兵军团以及招募女兵等诸多事情上,太子对梦夕公主聪明非常肯定,当时他高兴之余亲自封梦夕公主为骑兵军团的大将军,现在,听到梦夕公主有话要说,太子眼睛一亮,高兴地说道:“李将军,说来听听!”梦夕公主神情镇定地说道:“今天不只是天相特殊,就连人数也怪异。除了太子您以外,裴冕、杜鸿渐一行5人与广平王一行4人共九人不约而同从殿外入堂;殿堂内四位侍卫,加上5个丫环也是九人,并没有特意安排,九是数的最大,九九登极,“登极”其谐音也叫登基,加上陛下您一人,九九九九加一等于一万,这不是万岁吗?更奇妙的是今日之天相,晴空万里,蔚蓝色的天空连一朵白云都看不到,一轮红日照亮了太子您的寝宫,金碧生辉,寝宫周围金光四射,太阳光围绕太子您的寝宫金光闪烁,似雾里看画,这么好的天相,是帝王诞生的天相,这是天意啊!子继父业,新君上任,理所当然,更何况目前贼寇猖獗,为了大唐社稷着想,太子您就顺应天意登基吧!”“请太子顺应天意,登基吧!”在场所有的人包括四个一直站着不动的侍卫共18个人一起跪下请求太子登基。太子非常感动,高兴地流下了眼泪说道:“请各位平身,既然是天意,朕接受就是!”在场所有的人顿时大叫,欢呼雀跃,连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于灵武郡城南楼登基继承皇帝位。此刻,群臣舞蹈,将士欢呼,广平王率领的骑兵军团突然唱起了不久流传到军中的一首军歌“金戈折断江山碎,皇权旁落百姓亏。鞭挞骁驹追穷寇,还我盛唐百媚辉......”歌声响彻云霄。登基典礼即简单又隆重,灵武的百姓奔走相告,官员们合不拢嘴,皇帝登基仪式完毕后,太子李亨却流涕唏嘘,悲不自胜。于是,宣布玄宗为上皇天帝,大赦天下,改天宝十五载为至德元载;这一年是公元756年,新即位的李亨皇帝称肃宗,四十五岁。肃宗皇帝任命杜鸿渐、崔漪为中书舍人,裴冕为中书侍郎、宰相。裴冕、杜鸿渐、魏少游,崔漪、李涵这几个人由于力荐太子李亨登基有功,都在这个非常时期,由藩镇幕府僚佐而一跃成为朝廷重臣。他们非常感谢广平王李俶和公主李梦夕,由于他们两个在幕前幕后极力劝说,才有他们今日一身高官,英雄才有用武之地。从此,裴冕、杜鸿渐、魏少游,崔漪、李涵和卢简金等人成了广平王李俶和公主李梦夕事业上的好搭档。东方栖霞、莫沙洲也在军方得到了重用,东方栖霞升任前府大将军统领骑兵军团;莫沙洲升任前府侍卫统领负责保护肃宗皇帝的安全;梦夕公主升任前府特别顾问兼军事策划大将军,负责重大军机的进谏和策划,同时掌管骑兵军团包括女骑兵队的各项事务和训练;为广平王事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唐肃宗的一生确实是相当波折的,在娘胎中就差点丢了命,后来阴差阳错成了大唐的太子。但是作为唐玄宗的儿子,他这个太子又是很憋屈的,谨小慎微的,不仅被父亲打压,还要和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周旋。安史之乱的发生倒是给了李亨一个重生的机会,让他勇敢的与唐玄宗分道扬镳,扛起了平叛的大旗。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压下安史之乱,倒是助长了宦官专政的气焰,临死之前眼睁睁看着一场政变发生,这一生没有一刻是消停的。
李亨还在娘胎的时候就是一个多事之秋,当时唐隆政变刚刚过去,李旦继位,李隆基成为帝国的太子,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的斗争才刚刚开始。当时的李隆基论实力是比不过太平公主的,他只能隐忍,东宫中多的是天平公主的眼线。杨氏一怀孕,李隆基就慌了,就害怕太平公主会拿这个孩子做文章,于是让张说秘密找了堕胎药,准备让李亨胎死腹中。正当李隆基煎药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旧唐书》记载:
太子于曲室躬自煮药,醺然似寐,梦神人覆鼎。既寤如梦,如是者三。
李隆基疑惑不解,就把这个梦和张说说了,张说认为这是天命不可违,于是李隆基就把药倒掉了,然后李亨就出生了,不过因为李亨的母亲杨氏只是太子的良媛,身份并不尊贵,所以李亨一出生就是跟着太子妃王氏生活的,王氏数年无所出,对李亨就和亲生儿子一样。
在李亨被立为太子之前的二十多年时光里,李亨还算是幸福的,两岁上就封了王,五岁就遥领安西大都护以及各种副使,成年后和兄弟们住在十王宅,后来改封为忠王,曾为帝国出征讨伐奚、契丹等部落,因功官居司徒。然后,接下来他的命运突然改变。
当时的太子李瑛因为被武惠妃设计陷害而被唐玄宗废黜,紧接着武惠妃因为做贼心虚而吓死,原本为寿王谋求的太子之位成了李亨的,李亨是唐玄宗第三子,按照立长的原则,李亨确实是最合适的,但是宰相李林甫之前一直支持的却是寿王李瑁,所以李亨刚一成为太子,就有了敌人,而且唐玄宗本人也是不遗余力的打击太子。
可以说,在近二十的太子生涯中,李亨过的相当的憋屈外加谨小慎微,甚至他先后和太子妃韦氏和良娣杜氏离婚,这个不过才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在做太子的时候头上已经是有很多的白头发,每次和唐玄宗见面完全不是父子相见的温馨,而只有政敌般的杀气,李亨一直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自己,与位高权重的李林甫以及后来的杨国忠斗智斗勇,艰难的求生存。
后来李林甫死了,安史之乱也开始了,唐玄宗要带着大家逃亡四川。东宫看到了机会,他们谋划在路上发动兵变,最开始的目标本来是除掉杨国忠然后逼唐玄宗退位的,就像神龙政变一样。但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却在诛杀杨国忠和杨贵妃之后第一时间宣誓对唐玄宗尽忠,所以李亨的目的并没有在马嵬兵变中实现,不过也只是拉长了时间而已。
唐玄宗执意入蜀,而李亨则选择留下来平叛,然后北上灵武寻找朔方军的支持。这一举动影响了后来的大唐,因为正是灵武根据地的建立,使得安史之乱后君臣将三者之间空前的团结,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收复两京。当然两京收复之后,唐肃宗李亨就着急忙慌的回到了长安,然后命人去四川迎回太上皇。
这一举动同样影响深远,回到长安的唐肃宗开始不再信任武将,反而信任宦官,唐肃宗身边的三大宦官包括李辅国、鱼朝恩和程元振,都是排挤能臣武将之人,郭子仪被鱼朝恩陷害失去了兵权,包括之后李光弼也遭到了忌惮等等,后来的仆固怀恩造反同样与这些宦官脱不了干系。
唐肃宗谨小慎微甚至于懦弱的性格在做了皇帝后暴露无遗,他宠信李辅国,大部分政事都交给李辅国处理。而李辅国又与张皇后勾结,打击忠良,排除异己。后来两人矛盾加剧,竟在唐肃宗病重之际引发了一场兵变。李辅国将张皇后等人囚禁,直接把病床上的唐肃宗被气死了,然后李辅国又扶立太子李豫继位,是为唐代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19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