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恪,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众妙之门 2023-06-17 12:14:45

李恪,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你真的了解李恪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长孙无忌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在很多地方都听说过,他算是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功臣。他能力很低,无论是带兵还是治理政务,能力都比不上房玄龄等人,不过因为自己的外戚的关系,地位比他们都高。这也从侧面说明外戚专政究竟有多么的不合理。此人虽能力平庸却颇有心机,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是煞费苦心,为此甚至不惜杀害了李世民最爱的儿子李恪。

话说当时李世民实在是太喜欢李恪了,程度不亚于曹操对于曹冲的喜爱程度,纵观几个皇子能够继承大统的就唯独李恪一人,可是长孙无忌不愿意。为什么呢?他心中一直想要让李治当太子继承皇位,因为李治与李恪相比,他更加的懦弱,更容易被长孙无忌控制。他一直想在朝中独揽大权,因为扶正李治才是自己的主要目的。李世民立李恪为太子之前,看到皇上是这样的想法,于是长孙无忌就开始了自己的暗杀计划。

毕竟是太子,他肯定不能用武力来解决,所以长孙无忌指示高阳公主的丈夫房遗爱诬陷李恪谋反,并且最后直接将房遗爱给杀掉,防止他走漏风声。被扣上谋反帽子的李恪在宫中遭长孙无忌用绳子给勒死,临死之前李恪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对长孙无忌破口大骂:“要是祖宗显灵,一定灭你全族!”此时的长孙无忌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不相信在朝堂之上还有人能够威胁到他。可是天道有轮回,看他饶过谁。

李治当上皇帝之后果然像长孙无忌预料的那样,非常懦弱,国家大事还得听自己的。可是李恪被杀6年之后,李治突然灵光乍现,硬气了一回,将长孙无忌给除掉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此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皇位,不除不行。并将其所有家眷给处死,李恪临死前的诅咒灵验了。当然作为自己坐上皇位的大恩人,李治当然会对他心有仁慈,给长孙无忌留下了后人,并且赏赐金银和官职。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无论功劳多大,只要威胁到皇权,那就必死无疑。正因为这样,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将当初那些开国功臣通通杀掉,也是杜绝后患之举。

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是哪个

虽然一直以来由于电视剧的宣传,很多人误以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但就史实而言,论起唐太宗所有儿子中谁的待遇最差,李恪称第二,没人能比他更差。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看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首先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恪最迟贞观7年便去了封地,而与李恪同龄的李泰不仅不“之国”,唐太宗甚至还想过让其“入居武德殿”,最后还是被魏征力谏劝止。李治更是自长孙皇后去世后就一直由唐太宗亲自抚养,甚至在被封为太子后,仍让唐太宗不惜公然违反礼制也要继续留在身边,这便导致了褚遂良刘洎等人分别在贞观18年、20年相继上疏恳请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边一味溺爱,放其回东宫。

其次,贞观7年李恪赴任齐州都督时,唐太宗对李恪说:“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可见让诸王之藩是因为“家国事殊”,更是为了绝诸皇子的“觊觎之心”。但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更适合身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毕竟作为太子同母弟,李泰对储位的威胁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国事殊”面前却出于私心,不仅不让李泰之藩,甚至还差点让他搬进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说了,唐太宗一直将这个儿子亲自带在身边抚养,绝口不提之藩的事,贞观16年甚至干脆直接让他上朝参政了;却偏偏将没什么威胁的李恪打发到封地上去。

再者贞观12年唐太宗给李恪写的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这么一句,自然会觉得其间是饱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题目却是《诫吴王恪书》。诫者,告诫、警告之意,齐王李佑在封地上屡屡犯错时,唐太宗也曾写信“诰诫之”。所以这封信也不是什么诉说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写信来警告李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为了。

而且就在唐太对李恪说“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以避免李恪变得骄奢为由而不肯多给他财物,结果在面对李承乾与李泰时,唐太宗却又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唐太宗赏赐李泰时不仅“赐泰物万段”,每个月给李泰的东西甚至“有逾于皇太子”,对李承乾更是干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库物的限制。

至于唐太宗会如何在书信中表达自己的爱子之情,不妨看一看唐太宗出征高句丽时给李治写的一封信,简直堪称是小肉麻。但是比起对李恪的严厉告诫,或许唐太宗给李治的这封信才更似寻常间的父子之情吧。

《两度帖》原文: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译文:
两次收到大内送来的文书,却还不见稚奴你的书信。爸爸我担心的要死。刚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亲笔手书,说娘子生病了,我的担心害怕顿时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复生一样。从今以后,只要你的头风病发作,就立刻写信告诉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会一一写信告诉你。今天得到辽东(战场)消息,抄录一份给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要说的就这些。爸爸,敕。

最后,便是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唐太宗欲立吴王李恪为太子这件事了,甚至有人声称,如果唐太宗不喜欢李恪的话又怎么会要立他为太子?那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唐太宗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要改立李恪为太子。

贞观17年,唐太宗立了李治后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又觉得这个小儿子只有十五岁,一直养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经过什么历练,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还不够强大有力,担忧他无法很好地驾驭朝政,毕竟“国赖长君”。于是唐太宗便想到了换储一事,而当时的李恪可以说是唯一适合的人选,因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几位皇子:

第二子李宽,早夭
第四子李泰,夺嫡被贬
第五子李佑,贞观十七年谋反被诛
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骂为禽兽不如
第七子李恽,好敛财,被有司弹劾
第八子李贞,仅比李治大一岁
第十子李慎,年纪比李治还要小

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嚣、李简、李福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纪太小。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岁的李恪,唐太宗还有别的选择吗?

唐太宗的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从《新唐书》、《旧唐书》的记载来看,唐太宗一共十四个儿子。

其中,长孙皇后生育了太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杨妃生下了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阴妃生下了齐王李祐,王氏生下蒋王李恽,燕妃生下越王李贞和江王李嚣,韦妃生下纪王李慎,杨妃生下赵王李福,另一位杨氏生下曹王李明。

另外还有两个不知道母亲姓氏的儿子,一个是楚王李宽,另一个是代王李简。

这其中,李治就是后来的唐高宗,这里就不细说。另外,李宽、李嚣、李简、李福等人死得很早。

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字高明,是唐太宗的嫡长子,八岁时被立为皇太子。

唐太宗对这个小小的皇太子异常宠爱,寄予厚望。但李承乾成年之后毛病越来越多,声色冶游,无所不好。

唐太宗为了调教好皇太子,伤透了脑筋,但收效不大。李承乾身边有一个小伶人,容貌异常俊美,李承乾异常宠爱,大大超出了正常的尺度。唐太宗知道后,大怒,把伶人杀死。

李承乾极度伤心,怀疑自己的弟弟、魏王李泰做了手脚,就派封师进、张师政、纥干承基三个刺客去谋杀李泰,没有成功。此后,李承乾又和汉王李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等人秘密商议,准备发动政变。

政变的图谋暴露,最终,皇太子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发往黔州安置。汉王李元昌被赐死,兵部尚书侯君集、驸马都尉杜荷等人被处死。

贞观十九年,庶人李承乾死在黔州。

魏王李泰:

李泰,字惠褒。李泰很有文才,曾经主持编写一部《括地志》。唐太宗对李泰另眼看待,各方面的待遇甚至超过了皇太子。

魏王李泰的名望高,人缘好,又很受父皇的赏识,让他生出非分之想,也给皇太子李承乾很大的压力,担心自己被李泰取代。二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各自在大臣当中寻求朋党。

太子李承乾出事之后,李泰也被处理。唐太宗要给后代留一个规矩:如果皇太子行为不端,其它的皇子想要取而代之,那么两人要一起被废为庶人。

所以,李泰被夺去左武侯大将军等职务,降封为顺阳王,关进了将作监,以后又迁居到均州的郧乡县。

到了唐高宗永徽三年,李泰死在郧乡,时年三十五岁,死因不详。

吴王李恪:

李恪在兄弟当中排行第三,兼任安州都督。李恪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给李世民生下李恪和李愔两个儿子。

李恪擅长骑射之术,文武双全,各方面很像自己的父亲,在大臣与百姓中间名望很高。

李承乾被废,排行第二的李宽又早死,唐太宗曾经考虑过排行第三的吴王李恪,遭到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唐太宗只好放弃李恪。

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后,在处理房遗爱谋反案的时候,长孙无忌趁机把李恪归入案中,判他死罪,以绝后患。所以李恪死得非常冤屈。

李恪的同胞弟弟李愔就很不成器,被封为蜀王,出任岐州刺史。李愔喜欢打猎,经常骚扰百姓,让唐太宗很生气,几次将他贬官。李恪出事之后,李愔也被废为庶人,徙封涪陵王,不久死去。

齐王李祐:

李祐,字赞,是唐太宗的五儿子,母亲阴妃。早年被封为宜阳王,进为齐王,兼任齐州都督,贞观十一年前往藩国就任。

李祐听从舅舅阴弘智的劝说,秘密招募一些剑客与武士,要组建自己的私人武装。唐太宗派权万纪出任齐王府的长史,对齐王严格约束,又把齐王的几个亲信抓起来。

李祐杀死权万纪等人,开始公开招兵买马,修造兵甲,加固城防。唐太宗得到消息,亲笔写信给李祐说:“你从前是我的儿子,现在是国家的仇人!”

然后派兵征讨齐王。齐王李祐和几个亲信被生擒,押送长安。唐太宗把李祐贬为庶人,赐死在内侍省。

蒋王李恽:

蒋王李恽担任箕州刺史,在安州、梁州等地做过都督。李恽生活奢侈,收集大量的文玩器物,每换一个地方,运送他的玩物需要大量的车辆和民工。

上元年间,有人举报李恽谋反。唐高宗派人前去核实,李恽吓得自杀了。

越王李贞:

豫州刺史、越王李贞是唐太宗的儿子当中很出色的一个,善骑射,精通文史,有管理才干。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纂位,许多皇室宗亲密谋起兵。垂拱四年,李贞的儿子李冲率先起兵,几天之后就被部下杀死。

越王李贞响应儿子李冲,首先攻下上蔡,招募到七千人马。武则天派出十万大军前往豫州。李贞闭门守城,最后服药自尽,他们父子的首级被送到都城示众。

纪王李慎:

李慎勤勉好学,擅长观星占卜,做过贝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时,李慎并没有参与,但武则天没有放过他,用囚车送他去巴州,死于途中。

曹王李明:

李明的母亲是巢王李元吉的妃子,被李世民夺来。李明做过都督、刺史等。后来受皇太子李贤牵连,降为零陵王,在黔州被地方官逼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18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