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为何敢痛骂刘邦还能让吕后下跪?
周昌并不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武将,但是是一个非常简单真诚的人,所以才会胆敢去痛骂刘邦,最终还能够让吕后下跪。
刘邦确实是一个知人善用的君主,会利用周昌的性格,让他发挥自己的作用。周昌是一个敢于进谏的人,能够一视同仁,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全部都能够做到公平对待,所以这也会让君主觉得特别的放心,那么周昌为什么要选择骂刘邦的?这里其实和刘邦立太子有一定的关系,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吕雉自然就成为皇后,毕竟吕家的实力强大,在刘邦打天下时也同样尽心尽力。
刘盈其实就是刘家还有吕家的利益结合体,如果刘盈能够上任,这其实就是奖赏所有的亲戚。当然在正常的情况下,他必然是可以成为太子的,但是刘邦却有反对意见,因为他想要让刘如意成为太子。刘邦多年以来一直都在外面打仗,在家中照顾一家老小的就是吕雉,两人夫妻分离感情早就已经淡漠。
戚夫人一直以来都会留在自己的身边,两人相濡以沫,必然感情非常的好,所以在生下刘如意之后,自然就能够爱屋及乌,刘邦非常的喜欢刘如意,经常性会说刘如意非常像自己。相比之下,刘邦特别讨厌大儿子的性格软弱,因为刘盈一直都在母亲的身边长大,长时间缺少父爱的家庭,必然就会有一些文弱,所以刘邦也认为根本就不适合成为君主。
伴随着孩子逐渐的长大,刘邦心中的想法就开始更加的明显,因此就直接想要立刘如意作为太子,周昌在听完之后非常的激动,马上就争论起来,但是周昌一直都嘴很笨,不知道该怎么去说。最后直接就说,如果你打算让刘如意作为太子,那么以后我不会听你的命令,简单来说就是自己不干了,因此刘邦马上就说自己不过是开玩笑的。
周昌还没有走到宫门口,吕后马上就跑了过来直接跪倒在面前,还是如果不是你的阻止,那么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肯定是保不住了。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周昌为什么敢痛骂刘邦,还能让吕后下跪
周昌 周昌的本职工作,是在泗水郡的监狱做狱卒,说起来和刘邦也是同乡了。 但刘邦起义之后,带领人马去攻打泗水郡,很快就拿下了泗水。本来是吃皇粮的周昌,被刘邦给弄得失了业,没有办法,那就跟着他一起造反吧。 周昌为人直率,有什么想法从来就是直言不讳,没有弯弯肠子。这一路走来,在汉朝建立以后,因功业混了一个御史大夫外加汾阴侯,这在朝廷中,应该说是高官了。 但就这么一个高官,有一天却在刘邦那里受辱。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戚夫人 原来刘邦就是当了皇帝,小时候的痞子性格一点没改,常常做出一些让人目瞪口呆的事情来。 一日,周昌进宫奏事,但他来的不巧,刘邦当时正和戚姬拥抱。周昌看到不该看的一幕,觉得很羞臊,扭头便跑。 谁知道他这一跑,并没有使刘邦难为情,反倒唤起了他的童心,刘邦急忙追出来,追上之后,一下子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 ”你跑什么,见鬼了?” 周昌趴在地上,喘着粗气说道:「 ”君王失德,那是臣下的罪过呀!” 他这一说倒把刘邦逗乐了,问道:「 ”那你看我是什么样的皇帝?” 周昌挺直脖子,昂起头说:「 ”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 高帝听后哈哈大笑,于是放手,周昌站起来一溜烟的跑掉了。 通过此事,刘邦不但没有找周昌的麻烦,反倒是对他更敬畏了。 后宫 后来那戚夫人,在后宫中最得刘邦的宠爱,她就因宠而为自己儿子刘如意争取利益,整天在刘邦耳边吹枕边风,要求他废掉原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天长日久,刘邦真动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但是更换太子的大事,那是牵扯到将来的国祚,不是说换就换的。刘邦于是找朝臣商议,没想到他的这个想法,遭到朝廷重臣的一致反对。 其中有一次他问周昌的意见,那周昌本来就是个磕巴,现在正在忿忿不平的时候,情绪有些激动,越着急却越是磕巴,憋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倒把他憋得脸红脖子粗,他的这种神态把刘邦逗得哈哈大笑。 但这一笑,后来他也想明白了,既然朝臣们都发对,自己也不要一意孤行了,于是就打消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吕后 其实那天刘邦他们在朝中议事时,吕后就在东厢侧偷听了他们君臣的对话,所以下来以后,吕后专程去拜访了周昌,一见面就跪谢道:「 ”若不是您那天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 由是周昌的地位迅速提高,刘邦是敬畏他,吕后是感谢他,他获得帝后双方的支持。 刘邦在晚年,对几个儿子开始考虑了。特别是对宠妃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喜爱有加。 他如今才10岁,由于争太子之事,他清楚以吕后的性格,自己将来百年之后,她们母子俩,一定会遭到吕后的报复,每想到此,便显得忧心忡忡。 赵王 当时周昌手下有个叫赵尧年的人,担任符玺御史,也就是掌管御史大夫大印的职务,这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物。 有一次他进宫侍奉皇帝,看见刘邦那忧郁的神情,马上猜到他的担忧,于是问陛下是不是在担心自己百年以后,赵王没人照顾? 刘邦一下被臣子勘破心机,先是一愣,而后叹了口气询问道,那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赵尧年给他献计,赵王现在年幼,还不能独立行事,但可以给赵王安排一个相国,这个相国还能做到让吕后、太子和大臣们都敬畏,那样就可以保护住赵王了。 刘邦正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献出这么一个妙计,顿时来了兴趣,瞪大了眼睛看着赵尧年,对呀,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找谁合适呢? 赵尧年一看,皇上有兴趣了,松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御史大夫周昌就是合适的人选啊。 刘邦一听,也对。 首先这个周昌是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哥们,事情交给他他一定会尽职尽责办好的;另外他为人耿直,敢于顶撞任何不良之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条,他在吕后那里向来说话有分量,的确是保护刘如意的最佳人选了。 对不起了,周大夫,为了我的重托,只好委屈你了。 赵尧年 过了不两天,刘邦下诏,让周昌觐见。周昌到来后直接点明主题——要派他去赵国任国相。 周昌一听刘邦的安排,自己干的好好的,就这么被撸下来了,顿时落下伤心之泪。 刘邦恳切的说道:「 ”我非常了解这是降职,但是我私下里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您之外,其他人谁也不行。真是迫不得已,您就为我勉强走一遭吧,拜托了。” 说完深深的一揖。 这周昌哪受过如此大礼,就是当年被刘邦骑在身上,尤挺着脖子嘴硬,但是刘邦这一揖,却让他受宠若惊起来。 他连连点头,表决心。 于是周昌就到赵王那里任国相,而当初出主意的赵尧年,则顺利接替周昌的位置,做了御史大夫。 吕后 刘邦驾崩之后,吕后派使臣召刘如意入朝,周昌一看,明知道这是吕后在使诡计,于是让刘如意推说身体不好,不能前往。 使者往返去了三次,周昌都一直坚持不送刘如意进京。 吕后一看怎么地?有周昌在那里横着,事情很难办,那就先把你调开再说。 就派使者召周昌进京,周昌进京之后,拜见吕后,吕后非常生气地骂他:「 ”难道你还不知道我非常恨戚夫人吗?而你却不让赵王进京,为什么? ” 周昌被吕后这 *** 裸的话说得目瞪口呆,挨完训之后,也没了往日对付刘邦的那种脾气,唯唯诺诺的告辞而出。 去掉这个绊脚石,吕后就放心的宣召刘如意,不久,刘如意果然来到了京城。 他到长安一个多月,就被迫喝下毒药死去了。 此时在家赋闲的周昌一听赵王被毒死,觉得很对不起刘邦的重托,于是称病引退,不再上朝拜见吕后。 三年之后,他也去世了,刘邦千挑万选,最后选中的直臣,也没能保护住自己的儿子,不知刘邦地下有知,该做如何感想呢? 刘如意 结语:刘邦用人为何失败?其实这些事情仔细一分析,他确实有许多疏漏之处。 一、刘邦在世时,通过吕后给他出主意除掉彭越,他应该知道吕后的毒辣;趁自己不在朝,果断设计除掉韩信,他应该对吕后的政治手腕有深刻认识。 二、戚夫人和吕后的矛盾,那不是一般的争风吃醋,而是生死较量,只有刘邦在世时候能够压服。 戚夫人只是他的宠妃,是一个兼顾舞蹈、棋艺和文采的女才子,没有任何外力,在政治方面简直就是白丁一个,所以,刘邦死后,在政治家吕后那里,戚夫人就是随时待宰的羔羊一样。 三、周昌真正来说,对汉朝的建立,没有立多大的功,只是因为他哥周苛为国捐躯,他才得到刘邦的眷顾,后来被封为汾阴侯。 吕后之所以感谢她,也只是因他在更换太子的事情上,说了句公道话而已。 在太子这件事情上,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张良给吕后献策,最后搬动了「 ”商山四皓”,才让刘邦彻底改变了主意。 所以说一旦牵扯到政治方面的较量,周昌在吕后那里的分量还很不够。 张良 四、对周昌认识不清。 周昌虽然是耿直之士,那是在刘邦面前,因为周昌吃定了刘邦,刘邦对手握重权的功臣,处于忌惮,一定要剿灭之。但是对跟随他,并没有什么实权的老哥们,还是很宽容的,所以他敢在刘邦面前耍横。 但是在心狠手辣的吕后面前,却连狡辩的勇气都没有,最后只能以称病的理由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些在吕后眼里,都不算什么事——我平常可以给你一些面子,只要不妨害我自己的计划就行。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刘邦当年对刘如意母子的安排,实际上有些随意,也有些走一步看一步的味道。 真正说起来,他并没有深谋远虑的通盘考虑,最后,因为戚夫人在那里的一顿牢骚,惹得吕后勃然大怒,戚夫人母子俩的悲惨结局,也就注定形成了。 参考资料: 《史记》汉·司马迁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1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