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永兴之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明末清初,清军军事强盛,作为主力的八旗士兵更是久经战阵,战力颇强,从北到南,一路打败众多对手。然而,被宣传的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在这一战中,主力差点被吴三桂全歼,连康熙都毫无对策,几十年后回想起来依然心有余悸。
这一战就是著名的永兴之战。
公元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得到四方响应,一路势如破竹。
公元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康熙派遣“征南将军”穆占率领大批清军八旗部队前来征讨。清军采取大迂回的战略,绕道衡阳的背后,企图占领梆州。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梆州在衡阳下方,距离衡阳并不远,可以说是衡阳的门户,清军想以此为基地进攻吴三桂,吴三桂也必须守住这里。
清军行动迅速,已经占领了梆州的永兴县,于是吴三桂调动大将胡国柱、马宝进攻永兴,永兴之战爆发,吴三桂主力和清军八旗主力的对决拉开了序幕。
此战中,穆占率领了大批的满、蒙八旗主力部队,外加汉军八旗和少量绿营兵,吴三桂这方出动2万士兵,人数方面吴三桂这方是不占优势的。然而战争开打,吴军竟然势不可挡,兵锋极盛,打的清军八旗抬不起头。这和往常我们的认知可完全不一样啊,认知中,清军八旗战力相当强,经常以少击多,还能取胜,自入关以来,风卷云残,快速扫平了其他竞争对手。怎么这个时候,战况呈一面倒的形式呢?
在胡国柱、马宝的指挥下,吴军无论正面拼杀,还是局部突破,都力压八旗兵,永兴城外的清军营垒被一扫而空,八旗兵被打的丢盔卸甲。据统计,清军正白旗都统(从一品)、正蓝旗护军统领(正二品)被当场打死,39名满、蒙武官被团灭。(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史料)可以说,这是一场惊天大捷。纵横天下,不可匹敌的八旗兵在此遭到重挫。
剩余的八旗兵退缩回永兴城内,在前锋统领硕岱的率领下,据城挣扎。而就在永兴城边上的“征南将军”穆占却只能看着吴军围攻永兴城,不敢上前来救,眼看着八旗主力被打趴下,穆占也吓破了胆。可以说,只需要时间,吴军肯定就能攻下永兴城,彻底歼灭这支八旗主力,等到吴军攻下永兴城,清军的战斗意志将会被彻底击垮,优势将会极大的向吴军这边倾斜。
然而,就在这个当口,吴三桂去世了。在前线指挥的胡国柱、马宝听到这个消息后,忙于回去夺权,放弃了进攻永兴,草草收兵,清军得以保全。有时候不得不感叹,清军的运气真的是太好了,从崇祯到南明,运气简直好得过分,就差那么一点,哪怕吴三桂多活几天,也就全歼了这支八旗主力了。
虽然这次战役没有完全歼灭八旗主力,但是也消灭了他们大量的有生力量。在《啸亭杂录》中曾记载,在三藩之战中,大量八旗兵效死疆场,旗丁也变得稀少,以至于康熙感叹八旗士兵死伤过多,不得不注水,征调大量锡伯族、鄂温克、鄂伦春等族男丁填补八旗缺额。
康熙自己也在起居注上说到:“吴三桂兵围永兴城,破在旦夕,吴三桂一死,其兵皆退,此亦天意也”类似的话语在《实录》《起居注》等文献上还有多处记载,这说明康熙其实自己在平乱的时候也是一片惊慌,没有把握的,不然也不会全部仰赖天意了。
袁崇焕是晚明年间的一代军事奇才、抗清名将,守卫山海关及辽东十几年,曾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京城保卫战等胜利。构建了清军难以逾越的“关宁锦防线”。堪称大明北方的铜墙铁壁。可是这么强的一位将军为什么会受到崇祯皇帝的猜忌,继而被杀呢?
据史料记载: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加上崇祯帝又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疑神疑鬼之中下密旨谴锦衣卫抓捕袁崇焕回京处死。
袁崇焕死后,其结果就是山海关群龙无首,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加上吴三桂的叛变,使得清军可以长驱直入,剑指中原。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袁崇焕以假传圣旨的理由诛杀前来传旨的锦衣卫,继续死守山海关,能不能够保住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呢?答案是:可以!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吴三桂叛变:大家都知道,山海关失守除了袁崇焕被杀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吴三桂叛变,引清军入关,所以才使得山海关那么快失守。
如果袁崇焕在的话,吴三桂作为多年的小弟,即使红颜知己被李自成抢了,在袁崇焕面前也只能忍气吞声,绝不敢做背叛之事。有袁督师一直镇守,清军想打进来那是异想天开。
第二点、军事:袁崇焕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被称为晚明第一名将也不为过,其主要战绩有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京城保卫战等。
袁崇焕本人精通兵法、熟悉内政,麾下兵多将广,骁勇酣战,就连号称“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八旗精锐都拿他无可奈何。
第三点、经济:辽东在袁崇焕的经营下在大明朝的经济算是最好的,在军饷方面朝没有向朝廷要过一分一毫,都是自给自足。
袁崇焕大力发展同日本,朝鲜,吕宋,安南等国走私贸易,把辽东经营的有声有色,俨然一国中之国,经济发展比之江南各省犹在其上。要钱有钱,要兵有兵。
综上所述,袁崇焕可以一边防守一边发展,二十年后根基稳固成就一番诸侯。等到大明气数已尽中原大乱之后完全可以涿鹿中原,行改朝换代之事,重整我汉家山河!
说到吴三桂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当年他冲冠一怒为红颜,向清军投降并打开了山海关,让清军进军中原再无阻碍。后来他成为藩王之后,又发动了叛乱,意图取代清廷的统治,而他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自己手上的王牌关宁铁骑,那么这支军队到底有多强呢?
吴三桂可以算得上是明末清初的风云人物了,他的举动也直接改变了天下大势的走向,如果不是他开门降清,清朝统一中原的时间也会大大推后。
其实当时他只是一个总兵,虽然山海关是战略要地,但是按理说他对于天下整体形势的影响并不会那么大。
而吴三桂之所以会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实主要是因为清军十分忌惮他麾下的关宁铁骑,而吸纳了关宁铁骑之后,就再也没人能抵挡清军的步伐了。
后来他之所以敢发动叛乱,其实也是因为自己手上有这张王牌,但是历史上对于这支军队的记载却很少,那么他们到底有多强呢。
首先我们要来看一下这支部队的来历,而这也要从明末清初那段时间开始说起。在明朝末年,后金势力越来越强,他们一直在大明的边界活动,对于明朝的统治来说也是一大威胁。
而在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的大小部落,并在1619年发布了讨明檄文,彻底与明朝决裂。
当时后金的骑兵也频繁侵扰大明的边境,因为骑兵机动性强,因此明军很难对他们造成有效的杀伤。
后来明军只好退回山海关之后,然后利用水师来骚扰后金的后方,从而干扰对方的进攻,双方也进入了长时间的相持。
但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因为这样完全不能抑制对方的进攻,明朝关外的土地也被一点点的蚕食。
而袁崇焕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决定要组建一支可以和后金骑兵相抗衡的骑兵部队,不过士兵的来源却很让人头疼。
这是因为后金作为游牧民族,其士兵都很熟悉马上作战,同时作风十分剽悍,普通的明军骑兵在与之对战的时候都会处于下风。
不过在对辽东进行考察之后,袁崇焕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发现辽东当地的居民虽然不喜欢明朝,但是对后金敌意更大。
所以他提出了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想法,随后他在辽东地区招募了很多的士兵,并将其中的大部分训练成为骑兵。
这支军队就是后来的关宁铁骑,而当时关宁铁骑刚刚成立之后,就面临了一场恶战,这场战斗也让关宁铁骑名声大噪。
1627年的时候,皇太极以为父报仇的名义,率大军围困锦州,同时分兵攻打宁远,意图一举打穿明军的防线。
当时锦州面临极大的防守压力,所以明政府也让袁崇焕从宁远支援,但是袁崇焕看穿了对方的意图,知道对方要在半路伏击。
所以他并没有真的派大军支援,只是派小股部队前去骚扰,防守的重担还是落在了锦州讲师的肩上。
而皇太极的大军虽然有人数优势,但是后金骑兵在攻城战中优势不大,所以双方陷入了持久战。
很快后金的后勤供给就出现了问题,皇太极看到耗不下去,只好下令强攻,一开始进攻很顺利,眼看就要攻破对方的城池。
但是在这个时候,明军却一反常态,不仅没有紧闭城门,还开门迎战,只见他们打开城门,从中冲出了一支骑兵。
这支骑兵部队就是刚刚组建不久的关宁铁骑,他们冲出来之后先是用手中的三眼火铳向对方发起射击。
后金的骑兵对此毫无防备,所以很快就被冲散了队形,而明军的骑兵也趁机冲进了他们的中间。
在近身之后,使用三眼火铳射击明显是不合适的,所以他们调转了手中的三眼火铳,将它当成榔头打向敌人。
他们作战都十分的勇猛,后金的骑兵也吃了大亏,最终没能攻下锦州,而这次的胜利也让他们认识了关宁铁骑。
在之后的战斗中,他们也屡次给对方造成大麻烦,所以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后金的军队也会露怯。
而在袁崇焕被杀之后,他麾下的关宁铁骑也变得四分五裂,吴三桂作为他的老部下也得到了一些关宁铁骑。
坚固的山海关加上关宁铁骑,吴三桂一直都是后金难以逾越的难关,所以他的投降对于后金来说意义重大。
后来他成为了藩王发动叛乱时,关宁铁骑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清军在平叛过程中也伤亡了五十余万人,可见他们实力的强大。
不过就是这样一支王牌部队,因为他们的主人一个被冤杀,一个反叛,所以在历史上他们名声并不是很好,也让人不禁为之唏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13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