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陈平,汉初第一阴谋家,他有哪些很出名的计谋

以史为鉴 2023-06-17 06:54:16

陈平,汉初第一阴谋家,他有哪些很出名的计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平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邦说了:

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因为这三人功劳本来就很大,再加上汉高祖刘邦这样一番大肆的宣扬,"汉初三杰"的名号就这样响当当的立了起来。但是在他们耀眼的光环背后,还有一人不显山,不露水,却也是功劳巨大,他就是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

大家听到这个这个名字的第一反应是,好不起眼,好平淡无奇的名字,人堆里一抓一大把的名字,但是如果大家把这个人想的和他的名字一样简单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汉初三杰"的功劳够大吧,可他们结局怎样呢?

张良不争权,不夺利,做官随遇而安,刘邦驾崩后,一度想辞官修道,后来吕后拼命拦下。

人是虽然留下了,但张良一直不怎么活跃,不发一言,不建一策,以半隐退的状态了却残生。

萧何呢,贵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能力还出众,所以受到刘邦猜忌较重,所以萧何第一次家财全都捐出去做军费,以安刘邦之心;第二次,索性舍却良好的政治声誉,在长安强买平民的良田,惹得京师上下怨声载道,总算跌跌撞撞地换取了平安。

至于韩信,他是最惨的。

韩信手握军权,军事才能太过耀眼,引起了刘邦深深地猜忌。他先是从齐王徙封为楚王,被剥夺了兵权。而后刘邦以伪游云梦之计,擒韩信回长安,治其谋反之罪。这项莫须有的罪名并无任何实证,韩信被无罪释放,但爵位从楚王降为淮阴侯。后来又和陈豨联合谋反,结果事发被诛。

可是陈平呢,一直实权在手,在官场游刃有余,直到文帝时期才因病去世。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领略一下他传奇的一生吧。

一、割肉甚均,娶妻甚嬴

陈平,汉族,阳武户牖乡人。陈平少时,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

陈平的哥哥见陈平喜欢交游,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可是这一举动,嫂子却看不下去了,所以就不免说些闲话,发发牢骚。

有一次,有人问陈平,你家也不富裕,你为什么吃的这么胖呢?陈平的嫂子在旁趁机讽刺他,说"都是吃糠咽菜罢了,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本是图嘴巴痛快,没想传到陈平兄长耳朵里,发了脾气,直接把妻子打发回家了。"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陈平与他哥哥的兄弟感情之深。可是,他就是这样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吗?其实不然。

史书记载道:

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在当时那个社会里,能吃上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是说寸肉寸金也不为过,所以分肉就是很大的一门学问,分多分少都会得罪人。而陈平恰恰能让人心服口服,让多分肉者无人嫉妒,少分肉者无人怨恨,可见其对平常邻里之间关系,是否有矛盾,长幼尊卑是否有序等情况掌握的是一清二楚。

正是能如此深谋远虑,所以他才会有自信发出感慨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可是他就这样,在旁人眼里"好吃懒做"了若干年,兜兜转转,也该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了。可是他除了长的帅之外,一无是处,但在那个时期又不能靠脸吃饭,所以富人家没一个想把姑娘嫁给他,穷人家的姑娘他又看不上,所以事情就一直耽搁。

可是不久之后,这好事还真让陈平给碰到了。"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

当然,张负也是考察了一番才决定要下嫁孙女的,因为一次他跟着陈平到了陈家,陈家住在靠近外城城墙的偏僻小巷子里,拿一领破席就当门了,但门外却有很多贵人留下的车轮印迹,由此他断定陈平今后必会有一番事业,事实证明张负眼光还是非常独到的。

二、三换其主,六出奇计

可是太平日子没过多久,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起义了,陈平认为自己也该干一番事业了,所以陈平辞别兄长,前往临济投奔魏王。

虽然魏咎也算是给予陈平官职以示尊重,可很多时候,却多无视陈平的建议,不听陈平的劝诫,于是,陈平便开始令寻新主。

过了多时,项羽率部打到了黄河边上,陈平前往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攻破秦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可是当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后,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在司马卯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他之后,他感觉自已之后可能会性命不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也就投奔刘邦了。

之后也就引出一个比较著名的典故——陈平盗嫂。

陈平初到汉营,刘邦便授予其较高的职位——都尉,这不用说肯定引起了许多将领的不满,于是对其大肆造谣:

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

听听,乱搞男女关系、墙头草随风倒、还贪个没够,将陈平的名声说的一无是处,所谓品德败坏、违背人伦,各种还是都沾边了,陈平这种人还是别用了。刘邦听后召见陈平询问,陈平坦然承认受金一事,并说道: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

人家陈平还理直气壮,意思是我刚来,身上分文没有,没钱怎么展开工作?刘邦听后疑虑消除,对陈平好感倍增,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陈平呢,也开始一心一意好好干了,至于"盗嫂"一事,陈平也懒得解释,嫂子都被哥哥赶跑了,去哪儿盗去啊?

之后,楚汉战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候,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内达一年之久,并被断绝了外援和粮草通道,他献出了第一计——反间计。

此计目的是离间项羽和范增。他重金收买楚军将士,散布谣言说:"项王部下中范增和钟离昧功劳最大却没有封王,他们其实和汉王约定好共同消灭项羽,分其土地。"

项羽果然起疑,之后重大事件都不再与钟离昧商量,甚至也怀疑范增。之后陈平为了彻底孤立项羽,设计嫁祸于范增。项羽听信谣言,不再听从范增计策,范增于是告老还乡,没想到项羽毫不挽留,范增一路气得吃不下,睡不着,于是背上起了个毒瘤,一病不起,从此就没再爬起来。就这样,陈平略施小计,就除掉了项羽最重要的谋士。

之后接着第二计,诈降霸王,解了荥阳之围。

陈平在这个过程中作了精心布置。先是散布假消息,放出投降的口风,麻痹楚军。然后,让主动请缨李代桃僵的大将纪信冒充刘邦,带着由两千花容月貌的女子组成的仪仗队从东门出城“投降”。包围的楚军看到这幅场面,怎生经受得住,各门的铁桶阵顿时松弛下来抢姑娘去了。

刘邦利用这难得的松动,顺利从西门冲出了包围圈,逃出生天。与之相反,姑娘们则凄凄惨惨戚戚,被虎狼之师所掳,走上祭坛。但她们的命运很明显已经不在陈平考虑范围之内了,欲成大事者,何必拘泥于此种小节?

公元前203年11月,汉军大将韩信在齐地节节胜利,军威大振。而刘邦受伤正屯兵在广武,与楚军相峙,双方处于胶着状态。韩信乘刘邦失利之机,派遣使者来,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

刘邦大怒,但陈平及时阻止了他,提出第三计,封韩信为齐王,韩信从此感恩,无论谁再来劝说他,都不忍忘恩背汉,并最终引大军击楚,为刘邦统一天下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也正是陈平的定海神针之计,联齐灭楚,天下大定。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登皇帝位,史称汉高祖。封韩信为楚王。之后有人告发韩信想要谋反,此时张良已经借口有病而功成身退了,只有陈平依然是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刘邦便向陈平请教,陈平开始不肯出主意,直到刘邦再三追问,陈平才答。

一番辩论后,刘邦自知军队、将领都不如韩信,陈平献计诈出云梦泽,将韩信智擒。后来刘邦把韩信贬为淮阴侯,留居京城,不让他到外地任职,韩信也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陈平的这第四计,避免了一场战争,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据的祸根,维护了新王朝的统一与安定。

第五计,仍然是逃跑。

匈奴自古就与华夏民族渊源颇深,战国时期,北地各诸侯国就与匈奴人有过多番交手,其中赵国的表现最为抢眼,多有主动的攻势。

公元前200年冬,匈奴再度南下,刘邦于是统率32万骑兵、步兵亲征。刘邦向北行进到平城时,被匈奴冒顿单于率四十万精锐骑兵包围于白登山,并且派大兵分扎在各个重要路口,截住汉兵的后援。

高祖登上山头向四面眺望,只见四面八方都有匈奴的骑兵屯驻把守。汉军坚持七天七夜后,已经无力支撑,陈平献出一计,走夫人路线,派遣使者向单于的阏氏献上了许多的金银珠宝,然后另取出一幅图画,说是汉帝请阏氏转给冒顿单于的。汉使说道要与单于言和,所以准备献出国内第一美女。

阏氏微怒地说。"宝贝留下,美女这个就不要不要啦,赶快拿回去吧!"汉使说:"汉帝也觉得把美人献给单于,怕会夺了单于对您的宠爱。可是事出无奈,似乎只好如此。如果您能解得了我们的围,那我们当然不会把美人献给单于了,情愿给您多送点儿金银珠宝。"

阏氏眉开眼笑:"请你回去告诉汉帝,尽管放心好了。"于是后来匈奴退兵,一场大劫就这样轻易化解了。

如果你认为陈平的前五计除了离间就是耍诈,要么就是贿赂,纷纷摆不上台面,那么接下来的第六计则仍然保持了这种“优良”作风,在平定陈豨反叛的过程中,毫不犹豫地通过金钱收买其部下将领的方式,顺顺当当地平叛成功。

纵观陈平这“六出奇计”,有人会说都是下三滥的阴招,但细细品来,却无一不具备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四两拨千斤的实用性,事半功倍的功利性。你们尽管人格高尚,但打了败仗,输了江山,别人家的史书中,你们就是寇贼;我这些阴招成功了,我家主公坐稳天下,世袭罔替,我这些“阴招”被后世只能称颂为“奇计”!事实也的确如此,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输家永远没有机会指责赢家的卑鄙,尽管去坟墓中诅咒吧。

三、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陈平的为官之道在于不结党,不购置产业,不蓄奴养婢。从不和其他大臣走动,尤其是掌握军权的大臣。和刘邦保持一定的距离,从不主动帮刘邦解决涉及隐私的问题,除非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事,因而没有被灭口的必要,所以刘邦一直放心用他,认为他的才能适合当个副手,所以才放心让他辅助新主。

在刘邦弥留之际,听人说樊哙与吕后勾结,想要图谋不轨,于是要立斩樊哙。陈平和周勃走到路上就合计这个事儿,如果杀了樊哙,吕后会让他们死。不杀吧,刘邦让他们死。不如把樊哙用囚车带回去,让皇帝亲自解决。

果然,押着樊哙返回的路上,刘邦死了。陈平怕吕后听信谣言,将自己杀死在路上,于是安置好樊哙后,只身快马加鞭回去报信,并去刘邦灵堂故意哭灵,把樊哙没死的信息告诉在暗中偷听的吕后。吕后听了他的哭诉,内心被感动,取消了杀机,准许他留在帝都,封他为郎中令,让他辅助新皇,他用他的机智又一次保住了性命。

如果大家以为陈平背叛了汉王朝,那可就错了,吕后一党专政期间,陈平一直保持低调,但凡吕后想做的事儿,陈平一律赞同,根本不顾自己身上背负的骂名,后来时机成熟,他暗中联合周勃,清除了吕党,辅佐文帝继位。

陈平!历史第一“毒计”是不是浪得虚名的?

说到汉朝功臣,我们可能会首先想到汉初三杰。汉初三杰之后的功臣应该是曹参、彭越、英布和陈平等人。陈平和张良并称为刘邦阵营的两大谋士。陈平的才华和谋略不在张良之下,陈平的奇谋妙计也一次又一次拯救了刘邦,多次让刘邦走出险境。陈平和张良不同的是,一个善于阴谋,一个善于阳谋。张良是顶级的阳谋专家,他的计谋基本上都可以拿的上台面,明明白白告诉你这是计谋,就看你能不能化解。

所以张良也被称为“谋圣”。陈平的阴谋大多数都是一些阴谋,陈平的许多计谋上不了台面,甚至史书都不愿意写。所以虽然陈平的谋略不弱于张良,后世之名却没有张良响亮,后世的评价也没有张良高。有人说陈平是历史第一阴谋之王,有人认为认为陈平是历史第一“毒计”。那么陈平的计谋是不是“毒计”,我却觉得不以为然,陈平之计顶多算是阴谋,不能算是“毒计”。我们先来看看陈平投靠刘邦之后,为刘邦贡献了哪些阴谋。

少年时期的陈平主要靠自己的哥哥养育,在哥哥得到大力支援下,陈平得以游学四方。但是陈平年少之时,也落了一个“盗嫂”的恶名。陈平不事生产,而且又有“盗嫂”的恶名,所以时人对陈平的评价不高。至于陈平“盗嫂”之事,只在史书中有所提及,却没有实际证据。名声不佳的陈平在项羽阵营并没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后来陈平离开楚国,投奔刘邦。虽然陈平的名声不好,他离开项羽之时的所作所为却非常值得称赞。“挂印封金”不是关羽的首创,陈平离开项羽的做法也是挂印封金。

陈平到达刘邦阵营所献的第一条“奸计”便是被称为阴谋的“反间计”。陈平利用刘邦给予的四万斤金到处实行反间计。陈平通过反间计成功地离间了范增和项羽的关系,直接导致范增病死。范增病死之后,项羽失去了唯一的谋臣,也失去一个对自己忠诚之人。项羽逐渐在楚汉战争中处于劣势。

陈平的反间计不仅伤到了范增,同时也伤到项羽大将钟离昧。钟离昧也是项羽手下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多次打得刘邦丢盔弃甲,是一个令刘邦头痛的主。陈平的反间计成功地让项羽疏远了钟离昧,项羽也失去了一位可堪大任的将军。陈平的反间计虽然上不了台面,甚至有点为正直之人所不齿,但是却收到预料的效果,成功地剪除了项羽的羽翼。

陈平为刘邦贡献的第二条计谋,虽然不奸诈恶毒,却也上不了台面,也可以堪称阴谋。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如果刘邦再打不破项羽的包围,极有可能成为项羽的俘虏。这时候,陈平为刘邦出了一个猥琐的计谋。陈平让刘邦诈降,以欺骗项羽。陈平的计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陈平用大量金银珠宝和两千名美女吸引项羽和楚军的注意力。

第二部分让长得和刘邦有几分相似的纪信假扮刘邦向项羽投降。当项羽和楚军的注意力都被假刘邦和两千名美女吸引的时候,真刘邦则偷偷从西门逃跑。陈平的计谋虽然猥琐,却达到了目标,不过却因此害死了纪信。

陈平为刘邦所献的第三条计谋算不上是阴谋,这一次陈平的计谋和张良一样都是阳谋。韩信请封假齐王引得刘邦破口大骂。这时候张良和陈平一人给了刘邦一脚,刘邦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马上改口封韩信为齐王。楚汉议和之后,陈平建议刘邦撕毁和约,追击项羽。最终刘邦在垓下将项羽包围,并且成功狙杀项羽。陈平此计成功拉拢了韩信,并且成功除掉了项羽。

陈平的第四条计谋也是一条奸计,一条损人利己的计谋。项羽灭亡以后,韩信成了刘邦最大的敌人。刘邦对韩信既爱又怕,但是又无可奈何。就在刘邦苦恼之际,陈平为刘邦献上一条计谋。陈平建议刘邦效仿古代先王,游历全国。刘邦以伪游云梦的方式把韩信骗到陈地。韩信果然上当,乖乖地来到了陈地。韩信来到陈地之后,立即被刘邦拿下,捆绑起来带回京城。陈平利用坑蒙拐骗的方式成功地蒙骗了韩信,用最小的代价解决汉初最大的异姓诸侯王。这条计谋的奸诈之处在于陈平利用了韩信的无辜和忠心。

陈平为刘邦贡献的第五条计谋说不上是奸计,司马迁却没好意思写在史书上。刘邦为了抗击匈奴,亲自率领三十二万大军抵抗匈奴大军。刘邦的三十二万大军被冒顿单于的四十万精锐骑兵包围在白登山长达七天七夜。刘邦被围困之际,陈平建议用重金收买匈奴阏氏。陈平利用阏氏的枕边风成功地让冒顿单于开了一角,刘邦得以逃脱。司马迁在《史记》中没好意思说是什么计谋。司马迁只在《史记》记载道:“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

通过司马迁的描述可以得知陈平的计谋得有多损,刘邦竟然忌讳到不让别人知道陈平的计谋是什么。后来有史料记载了陈平当年的“秘计”。陈平不仅给匈奴阏氏带去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还带来几幅绝色美女的画像。汉使告诉阏氏如果不帮助刘邦说几句好话,汉使就把这几幅美女的画像献给冒顿单于,并把大量汉朝美女献给冒顿。汉使利用阏氏的争宠之心,成功地诓骗阏氏替刘邦说好话。在古人看来,威胁利用女人吹枕边风是为人不齿的行为。我个人认为,陈平的计谋应该比这些史料记载的还要上不了台面。否则司马迁不会不好意思写在《史记》上面。

陈平为刘邦贡献的五条计谋也并不都是阴谋,有些计谋也拿的上台面。其实我个人看来计谋本来就没有阴谋和阳谋之分。计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能达到目的的都是好计谋。张良的计谋也不都是阳谋,张良也曾经建议刘邦出尔反尔袭击峣关守将。张良也层曾经和陈平一起为刘邦出谋划策,成功地拉拢了韩信。

计谋没有阴谋和阳谋之分,人却有德道判断。陈平的计谋大多有违当时的基本道义,所以他的一些计谋为人们所不齿。但是在战争年代,靠的本来就是计谋和实力。楚汉之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是依靠德道感化他人。陈平的一些计谋确实有违人们的道德评价,不过陈平却通过自己的计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陈平的反间计损失却成功剪除范增和钟离昧。范增相当于项羽的大脑,钟离昧相当于项羽的手臂。陈平以极小的代价就剪除了他们。

反间计毒不毒辣还真得有关系吗。荥阳之计利用女人和替死鬼也为人们所不齿,这条计却救了刘邦的命。除了陈平谁又能想出这样的计谋呢。陈平诓骗韩信确实不够光彩,不过万一刘韩开战,所死之人又何止千万,到时候中国有可能再一次陷入混乱。从这个角度来看,陈平这个计谋也不算阴险。陈平最后一条计谋虽然也拿不上台面,却再一次拯救了刘邦,也挽救了大汉。

刘邦选用人才不看道德只看能力,刘邦需要张良这样的一本正经的阳谋专家,也需要陈平这样剑走偏锋的阴谋专家。陈平的阴谋能解决许多张良阳谋无法解决的难题。陈平利用自己的阴谋为大汉建立同样立下赫赫功劳。陈平阴谋的功劳一点不逊于张良的阳谋。我个人觉得说陈平是历史第一“毒计”有点过于贬低陈平。

在汉初,本为布衣的宰相陈平,是靠什么走上人生巅峰的?

陈平其人,出生于魏国,自幼父母早逝,跟随哥哥生活。年少的他喜爱读书,广交好友,但是不爱做农活,仅仅依靠哥哥耕种的土地过活,所以家境异常贫困。转眼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有钱人家的看不上他,嫌弃他终日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陈平虽然出身微寒,但却长的高大英俊,所以穷人家的女儿他也看不上,这也使得陈平的婚事久久定不下来。有次乡里有户人家办丧事,陈平便去帮忙。这时有位富人也去丧家吊孝,此富人名唤张负,家中有一守寡的孙女。



张负无意间见到尽心伺候的陈平,被他俊美的外表所吸引。机智的陈平更加卖力的干活,对上对下,做人做事无不妥帖得当。末了,张负叫来陈平说有事要办,经过陈平家,遂叫其引路,陈平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不卑不亢的引领张负抵达家门口。回家后的张负要把孙女许配给陈平,众人不解,张负说,我看人眼力不差,陈平家门口,多有豪侠游客的车辙,这样的陈平,怎么会有长期贫困的道理。得到张负财政支持的陈平,出手阔绰,出入门厅的游客也络绎不绝,他在乡里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拥立魏公子为魏王,本属于魏国的陈平与乡里少年,一同投奔,并在军中任命太仆,管理车马。以深谋远虑为特长的陈平多次进言魏王都不被其采纳,甚至听信谗言打压陈平,倍感失望的他决定离开。不久之后,项羽率领的楚军攻城略地,气势势不可挡。陈平前去投奔,跟随楚军经历大小战役,深得项羽信任,地位更是在韩信之上。



汉二年,殷王司马卯被策反,项羽设置防止汉军东进的防线被瓦解。得到消息的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封陈平为信武君,统领楚军中旧魏军部队,处理殷国叛乱问题。殷国所属的土地属于魏国的领地,无论是情感上还是文化上,这两只部队都有深深的认同感,陈平也同样用了陈耳的办法诱使司马卯投降,平定殷国叛乱的陈平回到楚国,得到项王的颁赐封赏,好不得意。

岂知,事实难料。陈平刚刚离开殷国,司马卯就再次倒戈。这使还在开心中的项羽大怒,下令处置平定殷国的将领,这可吓坏了陈平,连日将的到的赏赐封存,派人一一退还给项王,决定孤身一人离楚投汉。早在鸿门宴上,樊哙与项伯的相助使得项羽暂时脱身,后项羽派陈平追杀刘邦。出帐找寻刘邦的他,与张良相遇,两人大有惺惺相惜之意,两人默契的消耗时间,有意放走刘邦。这时的他就看出刘邦绝对不是池中之物,想来此刻也为以后的投奔埋下伏笔。



陈平在投奔刘邦的路上,需渡船过河,被船夫认为是逃亡的将领,身上必定有不少钱财,聪明的陈平感觉到杀机,于是解开自己的衣服,上前帮助其划船,也让船夫看清楚自己身上并没有什么银钱,巧妙的打消了船夫杀人劫财的想法。被称为阴谋家的陈平,其实力绝不再三杰之下,投奔刘邦后的他很快的就被任命为宰相,前途不可限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11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