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安史之乱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安史之乱是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朝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一、郭子仪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乾元二年五月,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初,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评定叛乱,不久又被解除兵权。广德元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
二、李光弼
李光弼,契丹族,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病死徐州。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三、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铁勒仆骨部人,安史之乱时,仆固怀恩随郭子仪作战,任朔方左武锋使,骁勇果敢,屡立战功。又与回纥关系良好,曾出使回纥借兵,并嫁二女与回纥和亲。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平乱之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屯汾州。后因被宦官骆奉先陷害,举兵叛唐,不久病死,唐代宗仍为他感到可惜。
本 名:马燧
别 称:马庄武、马北平、马司徒
字 号:字洵美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 ***
出生地:汝州郏城
主要作品:《谕晋隰慈州檄》
主要成就:大败田悦,解邢、洺之围;大破李怀光、平定河中
马燧少时博览群书,又攻兵书战策,多谋略。安史之乱爆发时,曾劝范阳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历官赵城尉、左武卫兵曹参军等职。大历十年(775年),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大历十四年(779年),迁河东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年),奉诏讨魏博叛将田悦。马燧先斩田悦部将杨朝光,又于临洺大破田悦。贞元元年(785年),率军连败李怀光,平定河中。贞元二年(786年),吐蕃寇边,马燧率军出击。次年,因轻信吐蕃,力赞会盟于平凉,致使会盟副使及将士多人被俘。此后,被夺去兵权,改任司徒兼侍中。贞元五年(789年),与太尉李晟获绘像凌烟阁。
贞元十一年(795年),马燧病逝。追赠太尉(一作太傅),谥号“庄武”。
我们在回顾安史之乱的过程中看一看三人的功劳:
755年11月,安禄山矫诏起兵造反,唐玄宗召回正在守孝的郭子仪,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领朔方军讨伐安禄山,郭子仪又向唐玄宗推荐了李光弼,两人合力在河北地区攻打叛军,已经取得了几次胜利。
叛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攻下洛阳,除掉高仙芝和封常清。这时只要哥舒翰能守住潼关,郭、李二人就可以直捣安禄山的老巢范阳。但是很不幸的,潼关失守了,哥舒翰被绑走了,唐玄宗跑了,打乱了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的作战计划。
756年7月,李亨在灵武僭越称帝,即唐肃宗,召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到灵武共同商讨平叛大计。自此之后,平叛的主力就是郭子仪、李光弼和仆固怀恩。
郭子仪与回纥葛逻支联合出击,攻打阿史那从礼,平定河曲。第二年打败了占据潼关的崔乾祐,夺取了永丰仓,只是在清渠败给了安守中。收复两京之后,唐肃宗接回唐玄宗。758年9月,郭子仪、李光弼攻打退守相州的安庆绪,由于宦官鱼朝恩来推卸责任,郭子仪的兵权被夺。
之后李光弼接替郭子仪,取得了河阳之战的胜利,为平息叛乱打下基础。李光弼后来平定别处起义军。
接替李光弼的是仆固怀恩,他借兵回纥,嫁女回纥首领,做好了外交,说服自己的女婿帮助大唐攻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半年时间最终平定战乱,做了一个收尾。
综上所述,李光弼和郭子仪都经历了最艰难的时候,李光弼打下了基础,仆固怀恩收尾。因此功劳由大到小为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10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