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年轻的崇祯帝为何能轻易铲除魏忠贤呢

说历史 2023-06-07 10:55:03

年轻的崇祯帝为何能轻易铲除魏忠贤呢

魏忠贤手眼通天,为何崇祯能将其轻易铲除?

年轻的崇祯帝之所以能够去除魏忠贤,这完全是因为魏忠贤的性格使然,能力不足,另外也是中央集权体制下的一个必然结果。

一个人的性格其实对于整个人的人生就会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魏忠贤的失败和个人的性格有关,事实上魏忠贤的能力出身根本就比不上历史上的一些大奸臣。魏忠贤能够上位,这完全是个人的运气,那个时候的皇帝根本就无心朝政,所以魏忠贤才可以如此顺利的上位。

魏忠贤虽然说有一定的阴谋诡计,但是里面却欠缺一些狡诈,这并不是褒义词,确实是目前历史上的一些大奸臣所应该拥有的。比如说曹操最不缺乏的应该就是狡诈,就是因为狡诈才能够携天子以令诸侯。

魏忠贤完全相反,虽然说拥有优势,可是从来也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所以最终就会被崇祯帝给反攻。魏忠贤的身性比较怯弱,从这一点大家就可以看出魏忠贤,因为有一次有人选择弹劾他,怎么会看到魏忠贤并没有选择辩解,而是选择打感情牌一直畏畏缩缩,这也说明他内心对于皇帝还是会有一些恐惧心态的。

性格就会决定人生,性格也同样会决定一个人最终的座位,虽然未中险会拥有着较大的权利,但是也同样会非常害怕皇权,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取而代之。谁都知道在进入到朱元璋时期,就开始对于太监的权利做出了无数的限制,导致太监没有太大的权力。

魏忠贤虽然说能够把控朝政,但是如果想要真正的把控兵权,这显然是不大可能的,这不仅是性格的缘故,也同样是制度的缘故,这种自然就能够被崇祯帝轻易的收拾。

在魏忠贤的手中,根本就没有兵权,这其实就是一个事实,一个太监如果没有兵权,那么在收拾的时候自然就会比较轻松,就算权势滔天,手中没有兵权也没有办法夺得位置,最终很快就会被打败。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年轻的崇祯帝为何能轻易铲除魏忠贤呢

16岁的少年崇祯,是怎么仅仅用了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这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第一、魏忠贤以前势力之所以那么大,主要就是背后有皇上的支持,而崇祯上位以后,他就没有了这样的优势。第二、崇祯当王爷的时候,就已经看清了魏忠贤的本来面目,心里对除掉魏忠贤就有了计划,而魏忠贤却没有把这个小皇上放在心上。而且,宦官当道本就引起了朝臣的极度不满,现在皇上肯出手消灭魏忠贤,自然就有大批的追随者。

魏忠贤也可谓是大器晚成的杰出代表,最初进宫的魏忠贤也是别的大太监的狗腿子,但是后来他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客氏,客氏乃是后来登基的朱由校的乳母。于是,五十多岁的魏忠贤开始踏入权力中心。朱由校由于懒得管理朝政,就把朝堂上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了魏忠贤,有了皇上当靠山的魏忠贤在朝堂上那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是,崇祯皇上登基以后,魏忠贤就没有了这样的便利条件。崇祯早就看多了魏忠贤在朝堂上为非作歹残害忠良,所以上位以后的崇祯就开始筹谋把魏忠贤拉下马。他抽丝剥茧一般先是对魏忠贤的手下人动手,随后一步步把魏忠贤挤出了权力中心。况且,早年魏忠贤由于手段残忍早就激起了其他朝臣的不满,现在看到皇上都下手了,其他朝臣更是积极响应。

也就是说,对于崇祯来说,这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歼敌战,而对于魏忠贤来说,崇祯可能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所以他根本想不到崇祯一上位就对自己动手。一个有准备有助力,一个没准备没根基,所以自然是崇祯胜利了。

16岁的崇祯帝朱由检是怎么铲除魏忠贤的?

16岁的崇祯帝朱由检明面上顺从,暗地里打压魏忠贤余党,使魏忠贤孤立无援,拿回大权后的朱由检给魏忠贤安上“十大罪状”将其铲除。

朱由检16岁从兄长手中继承皇位,本是万人之上的位置,作为皇帝头顶却压着一个宦官,在当时的处境也是极其艰难。对于魏忠贤而言,朱由检是个意外,不在自己计划之内的存在,一个有野心的宦官,妄图同曹操一般“挟天子以令诸侯”,朱由检便成了魏忠贤的眼中钉,恨不得除之后快。在这样的环境中整日战战兢兢,朱由检也是着实可怜。

这样一个少年却能扳倒在朝中有着庞大势力的宦官是相当不易的,朱由检先是接受魏忠贤安排,再在宫中一点一点建立自己的势力。魏忠贤也是自大,估计是觉得一个16岁的孩子掀不起风浪,便放任朱由检在宫中的动作,以至于到最后察觉到朱由检势力过大时,已经为时已晚。因为朱由检大权在握,宦官的权利多数来自皇帝,没有皇帝宠爱的宦官,很多大臣也就渐渐疏远,失去朝臣支持的魏忠贤也终于不再是朱由检的威胁。朱由检趁人列举魏忠贤“十大罪状”之时,将魏忠贤贬至凤阳,并阻断魏忠贤的求援之路,将魏忠贤逼至自缢。皇帝与宦官的争斗也到此结束。

朱由检能扳倒魏忠贤证明了其能力不弱,但是明王朝早已是白蚁侵蚀过的堤坝,千疮百孔经不起一点风浪,朱由检生在这样一个时代确实可惜。

为什么十七岁的崇祯能够扳倒魏忠贤?

谢邀。

此处的崇祯,指的是明思宗朱由检。

朱由检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的异母弟,原本是没有机会当皇帝的,但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去世后,由于没有留下子嗣,命时为信王的朱由检入继大统,后世称为崇祯帝、明思宗。

魏忠贤是明熹宗时期极受宠信的司礼秉笔太监,被称为“九千九百岁”,当时的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崇祯帝即位时只有17岁,而魏忠贤不仅手握重权,以司礼秉笔太监提督东厂,他的亲信田尔耕为锦衣卫提督,崔呈秀为兵部尚书,朝廷内外遍布魏忠贤的阉党。

而明熹宗临死前还叮嘱崇祯帝,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十七岁的崇祯帝能够扳倒魏忠贤?

悦史君认为,与崇祯帝的个人素质和朝臣的支持有关。

第一,崇祯帝在入宫当天,一夜未眠,取来宦官身上的佩剑以防身,又牢记皇嫂张皇后的告诫,不吃宫中的食物,只吃袖中私藏的麦饼。

第二,崇祯继续优待魏忠贤和客氏,同时将信王府中的待奉宦官和宫女逐渐带到宫中,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第三,魏忠贤送了一些美女给崇祯帝,崇祯帝为免魏忠贤的疑心,将送来的4名女子全部留下,仔细搜身,发现4名女子的裙带顶端,都系着一颗细小的药丸,宫中称为“迷魂香”,实际上是一种能自然挥发的春药。

第四,魏忠贤派一个小太监坐在宫中的复壁内,手中持“迷魂香”,使室中自然氤氲着一种奇异的幽香,以达到催情的效果,但崇祯帝识破了。

第五,魏忠贤命一些无耻的臣工们不停地上疏,为他大唱颂歌,崇祯帝读这些奏疏的时候,总是“且阅且笑”。

第六,魏忠贤向崇祯帝上了一道《久抱建祠之愧疏》,向皇帝请求停止为他建造生祠,崇祯帝的批复不温不火:“以后各处生祠,其欲举未行者,概行停止。”这既抑止了朝野上下对魏忠贤的崇拜,又不致引起魏忠贤的恼怒。

第七,崇祯帝还不断嘉奖魏忠贤、王休乾、崔启秀等人,以麻痹他们。

第八,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十月,御史杨维垣上疏弹劾崔呈秀:“呈秀毫无益于厂臣,而且若厂臣所累。盖厂臣公而呈秀私,厂臣不爱钱而呈秀贪,厂臣尚知为国为民,而呈秀惟知恃权纳贿。”崇祯帝借机免除崔呈秀兵部尚书一职,令他回乡守制。

第九,主事陆澄原、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等人,纷纷上疏弹劾魏忠贤,崇祯帝一直不动声色,中间还得面对魏忠贤的哭诉。

第十,海盐县贡生钱嘉征上疏,列举魏忠贤的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政、;九、伤民财;十、亵名器。崇祯帝立即召见魏忠贤,命令太监当着魏忠贤的面,宣读钱嘉征的奏疏。魏忠贤“震恐伤魄”。

第十一,魏忠贤用重宝贿赂原信王府太监徐应元,讨教对策,徐应元劝魏忠贤辞去爵位,于是,魏忠贤请求引疾辞爵,得到崇祯帝的允许。

第十二,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崇祯帝斥责徐应元,并再次将魏忠贤贬往中都凤阳祖陵司香。

第十三,魏忠贤出京的时候,竟然还带着卫兵1000人、大车四十余辆,崇祯帝闻悉后大怒,命锦衣卫旗校将魏忠贤缉拿回京。

第十四,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行到阜城时,上吊自杀。崇祯帝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将客氏鞭死于浣衣局。

第十五,从天启七年十一月至崇祯二年三月,崇祯帝大规模清算阉党,除首逆魏忠贤、客氏之外,共列七类:首逆同谋六人,结交近侍十九人,结交近侍减等十一人,逆孽军犯三十五人,谄附拥戴军犯十五人,结交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祠颂四十四人,共计二百五十八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

然而,明朝的党争还在继续,崇祯帝厌恶廷臣结党营私,于是又委任宦官,双方争斗直到明朝灭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1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