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国名将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在长平之战的初期,是廉颇在指挥赵军,而秦军的指挥则是王龁。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六月,秦将王龁率军进攻,攻破赵军阵地,击败赵将廉颇,斩杀赵军四名都尉。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七月,秦国军队发起强攻,攻占下赵军西边的营垒,斩杀赵军两名都尉。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赵军连败,赵将廉颇只能率军败退至丹河东岸,修筑壁垒,赵军自此怯缩不战。因此,赵孝成王对于廉颇畏惧秦军、久拖不决颇为不满,这才有了之后换人的举动。但是,赵孝成王用赵括来取代廉颇,不仅没有取得胜利,反而葬送了40多万赵军。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除了赵括、廉颇,偌大一个赵国莫非就无名将可用了吗?
一
首先,在笔者看来,长平之战时,赵国除了廉颇和赵括,确实没有合适的名将了。对于赵括来说,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之所以能够取代廉颇,来指挥40多万赵国大军,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他的父亲赵奢。进一步来说,如果赵奢没有去世的话,那么长平之战中,他应该是比廉颇更加合适的人选。早在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
彼时,廉颇等赵国名将,都认为无法救援阏与,唯有赵奢认为可以率军救援。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奢成功在阏与之战中击败了秦国大军,此次战役,使威行诸侯的强秦遭受了一次最大的挫折,多年后仍不敢轻举妄动,恐怕重蹈阏与之覆辙。班师回朝后,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被后人列为山东六国的八大名将之一。因此,如果赵奢没有去世的话,那么他应该会被赵孝成王派往长平之战的战场。
二
对于长平之战时赵国,除了廉颇、赵括之外,还拥有田单、乐毅、李牧等名将。不过,对于这三人来说,因为种种原因,都不在赵孝成王的考虑范围内。一方面,就李牧来说,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赵国柏仁人。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公元前246年以后。因此,大约在长平之战的15年后,李牧成为赵国倚重的武将。自此之后,李牧多次抵挡秦国大军的进攻,也即成为战国最后的良将。
所以,在笔者看来,长平之战爆发的时候,李牧最多只是小有名气,也即还没有证明自己具有指挥数十万大军的能力,更缺乏执掌这些将士的资历。在古代战争中,将领的资历和威望,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在军中令行禁止。如果连令行禁止都做不到的话,怎么可能和秦国大军相抗衡呢?在此基础上,长平之战时贸然启用李牧,将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换而言之,长平之战时的李牧,还没有成长为一位远近皆知的名将。
三
另一方面,五国伐齐后,乐毅遭到燕惠王的猜忌,被迫离开燕国,投奔赵国。而在乐毅离开后,田单成功恢复齐国。不过,和乐毅一样,田单也被齐襄王所猜忌,所以被迫离开齐国,也投奔到了赵国。对此,在笔者看来,乐毅、田单相继投奔赵国,不仅是因为赵国距离较近,也是因为赵国拥有一支精锐之师,具有继续建功立业的条件。但是,不管是乐毅还是田单,来到赵国后都没有获得什么出彩的表现。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水土不服,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获得赵国君主的信任。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长平之战前,这二人都没有在赵国证明自己,所以无缘赵国主将的位置。如果在长平之战前,田单和乐毅能够率领赵国大军取得不错的战绩,在赵国君主和文武百官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等到要替换廉颇的时候,这两人或许会在众人的提议中。不过,在长平之战进行的时候,田单和乐毅却没有留下自己的身影,更不在赵孝成王这位君主的考虑范围内。
四
最后,更为关键的是,田单和乐毅的生卒年都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考虑到两人是在公元前279年前后投奔赵国的,而长平之战爆发时,已经是公元前260年了。从时间上来看,两人很可能在长平之战爆发时就已经去世了。做个假设,乐毅是在20多岁来到燕国的话,而乐毅投奔燕国,到五国伐齐,至少有10多年的时间,所以,在公元284年,五国伐齐爆发时,乐毅应该30多岁,甚至40岁了。再经过20多年,到了长平之战爆发时,乐毅至少60多岁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当时条件的有限,60多岁无疑是比较少见的年龄了,也即属于高龄了。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长平之战爆发时,乐毅、田单这两位名将,应该都已经去世了。
对于田单、乐毅来说,和赵括的父亲赵奢,是同一时期的名将了。即便没有去世,也很难具有继续率军征战的身体条件了。除了田单、乐毅、李牧之外,赵国后期还拥有乐乘这位名将。比如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即位。赵悼襄王听信谗言,派乐乘代替廉颇掌兵。廉颇因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而廉颇流亡到魏国。不过,在长平之战爆发的时候,乐乘还是燕国的将领,直到公元前251年,乐乘才从燕国投奔赵国。总的来说,在长平之战时,因为这场战役的规模太大了,所以不管是秦军主帅还是赵军主帅,都不是一般名将可以胜任的。而就赵括来说,因为父亲赵奢曾击败秦军,从而被赵孝成王选中,用来取代廉颇指挥赵军。
长平之战是战国末期发生在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场关键之战。此战秦国与赵国总共投入兵力近百万,最终此战以赵国将领赵括率领赵军主动出击,落入秦军的包围圈,最终突围不成,赵括战死,投降的赵军全部被白起坑杀,赵国的主力部队全军覆没。
那么在此战之中,赵国失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赵国失利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准备不够充分,战略目的不够明确,综合国力存在差距。
长平之战赵国失利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准备不够充分,长平之战的起因在于上党的归属,而上党郡本来既不是赵国的,也不是秦国的,而是韩国的土地。秦国想要夺取上党郡,韩国扛不住秦国,于是祸水东引把赵国拉入战圈的。
赵国是因为贪图上党,仓促出兵的,所以赵国在此前并没有做一场调动全国主力大战的准备,无论是粮食的储备还是什么都准备不足。而秦国是做了夺取上党的准备,可见此战秦国是早有准备,赵国是仓促出兵,准备不足是赵国失败的第一个原因其实也是最大的原因。
战略目的不够明确是赵国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所谓的战略目的不够明确,在于对于长平之战应该怎么打,要打成什么样子,达到怎样的目的,赵国国内的意见一直不统一,一直存在争论,这就使得赵国一直对于此战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赵国关于此战是坚守还是速攻,是联合其他国家击溃秦国还是与秦国和谈,赵国国内都没有统一的意见,这其实也是赵国没有准备好,仓促应战的后遗症。但相反秦国在赵国参战之后,他们的战略目的就很明确,就是要吃掉赵国的主力,这从秦国秘密将白起换为主帅就可以看出来。如果秦国仅仅是要上党,那么光明正大的换将,利用白起名将的名声,将会给赵国形成压力,而且在赵国想要和谈的时候,也不会采取那样的方式,秦国当时已经统一了意见吃掉赵国的主力。
当然最后是综合国力存在差距,赵国最后选择赵括速战,在于赵国的军粮不够。这就是综合国力的差距,而当赵括被白起的大军围住之后,当时赵国组织的援军没有对秦国形成真正的威胁,而秦国当时秦王亲自到了河西,并且尽起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为军,这说明除了长平的军队,赵国当时仓促之间已经很难在调集大军了,而秦国在包围赵国主力之后,仍然可以调动大军威胁赵国,这就是说,秦国还有余力。国力的差距是长平之战失败的第三个原因。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其实是一个韩国人引发的,这个人就是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起初,秦国攻打韩国拿下了野王(河南沁阳),导致了韩国的上党郡十七城与韩国本土的联系被秦国切断,上党郡就成了飞地,成为秦国唾手可得的一块土地。
韩国迫于秦国的军事压力,于是主动把上党郡割给秦国,可是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和上党百姓不愿意归属秦国,冯亭于是派出使者出使赵国,请求赵国接收上党郡十七城,赵国经过一番讨论后,同意了冯亭的要求,于是赵国派出军队准备接收上党郡。
秦昭襄王听说后,极度愤怒,决定出兵攻赵,秦、赵两国围绕上党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并且战争不断升级,在上党郡,秦军打败了韩军与赵军,并乘胜前进,赵孝成王于是派出名将廉颇率领20万赵军在长平一带布防,防止秦军攻击赵国本土。
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一带对峙,由王龁对阵廉颇,战争打了两个多月,赵国的廉颇不断战败,赵军的阵地及两个重要城池都尉城和故谷城都被秦军占领,而且还损失了4名尉官和1名裨将,廉颇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在长平依靠险要地势修筑营垒,只守不战。
即使廉颇如此防守,仍然被王龁率领的秦军攻破了一座营垒,俘虏了2名尉官,但廉颇不为所动,仍然继续坚守,不与秦军正面交锋,以坚守来消磨秦军的斗志,秦军为了打击廉颇,不断派出小股部队骚扰赵国的后勤补给线,意图打败廉颇。
廉颇参与长平与秦军真刀真枪地打了三个多月,双方打成了持久战,而且赵军损失惨重,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为什么廉颇打不赢秦军呢?
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一、赵军准备不足,赵国高层对此次战争认识不足。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4月开始的,实际上双方的准备从公元前262年就开始了,冯亭献上党十七城给赵国也是在公元前262年,赵国既然接收了上党,肯定就要在军事上做好准备,以防秦国攻击。
从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双方还发生了一系列的小规模战争,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以赵孝成王为首的赵国高层没有意识到长平之战的重要性与持久性,直到了打长平之战的时候,廉颇只坚持了三个多月就开始缺粮了,这就是赵国的准备不足,而且打仗时占用了百姓种地的时间。
包括廉颇在内,也没有对长平之战给予足够的重视,廉颇与王龁打了三个多月,几乎都是败仗,廉颇好歹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这样打败仗还是很少见,可见廉颇也没有做好准备。
二、长平地形不利于骑射。
赵军的特长其实是骑射,骑射需要在平地上才好发挥,长平及其附近几乎都是山区,不利于骑兵作战,这也是赵军失败的一个原因。
三、秦军实力超过赵军。
这里指的是综合实力,在长平之战前,秦国打通了渠道,利用水道直接从秦国运粮食到前线,这也是秦国在战前所做的准备之一,而赵军的粮食则需要从邯郸翻越太行山山脉送到长平战绩,相比较而言,秦国的后勤做得比赵国好。
另一方面,秦国的粮食产量一直比较高,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是秦国的两大粮仓,再加上商鞅变法,秦国种粮食也能获取爵位,所以秦军的实力超过赵军。
当廉颇在前线苦苦支撑时,后方的赵孝成王却用赵括代替廉颇为主将,这是为什么呢?
赵国并非无将可用,当时赵国至少还有两员名将,一是李牧,在边境驻守,二是乐毅,因为燕王征召乐毅回家,乐毅担心受到迫害,直接从攻打齐国的战场上逃到赵国,投靠了赵国。
赵孝成王把廉颇换下有三个原因:
1、赵国粮食告急。由于准备不足,赵国缺乏粮食提供在长平的20万军队,廉颇在三个多月的战争已经损失了数万赵军,然后赵国的后勤补给线遭到了秦军的打击,损失惨重,所以在前线的赵军粮食不多了。
如果按照廉颇坚守的方案,虽然短时间内不至于被歼灭,但继续对峙下去,赵军没有粮食,仍然会被饿死,所以赵孝成王不满廉颇继续坚守的方案,赵国只能选择与秦军决出胜负,快速结束战争,才能减轻负担。
2、名将廉颇打了三个多月的战争,一直是败仗,而且还损兵折将与失地。廉颇虽然是名将,赵孝成王也不能容忍一个一直打败仗的廉颇,所以只能临阵换将,李牧离得太远,近水救不了近火,乐毅刚投降不久,赵孝成王对他信心不足,不敢用,赵奢已经去世,再加上秦国散布的谣言说秦国最害怕赵括,所以赵孝成王就让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并非一无是处,一方面是赵国确实没将了,另一方面是赵括能实施赵孝成王的意图,这一点最为重要,赵国的粮食不能支撑长期作战,赵孝成王需要改变廉颇的战略,廉颇本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只有换将才能改变战略。另外,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熟读兵书,所以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赵孝成王让赵括代替了廉颇。
3、赵国的外交行动失败。
在长平之战发生期间,赵国也没有闲着,而是不断向各国求援,韩国实力不足,魏国和楚国不愿意帮助赵国,担心遭到秦国的报复,而齐国也不愿意支援赵国粮食,因为齐国记恨赵国参与了五国伐齐,同时还收留了乐毅,而燕国一直就是赵国的死敌,自然也不帮赵国,同时赵国对外求援失败也有齐国在暗中捣烂的原因。
正是因为外交行动的失败,才导致赵国无法从其他诸侯国得到援助,只能靠自己一国之力与秦国对抗,除了速战速决之外,赵孝成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把廉颇换下,把赵括换上。
其实赵国并非没有想到秦国名将白起会代替王龁迎战赵括,只是到了这个地步,想与不想都得这么做了,都得让赵括率领赵军与秦军来个决战,结果秦军也换将了,用白起换掉王龁,白起利用赵军急于决战的心理,以诱敌之计引诱赵军出战,然后再派出部队切断了赵军的归路,把赵军分割包围为几个部分,最后围而歼灭,一下子就消灭了赵国45万军队。
如果廉颇没有被换下,秦国换上白起,由廉颇对战白起,最终的结局会如何?
最终的结局仍然是赵军大败,能否被歼灭则取决于赵军的粮食还有多少,大概率是要被白起歼灭的。
因为廉颇虽然是名将,确实也很有能力,但是廉颇没有办法解决粮食的问题,从赵括失败的过程来看,是被分割包围而歼灭的,就算廉颇坚守长平阵地,如果白起包围了廉颇,又切断了赵军的后勤供应,那就等于廉颇及所有赵军被白起整个包围,战争打到这个地步,决定最终胜负的就是实力,就是粮食,如果赵国的粮食进不来,廉颇就算是战神转世,也免不了被歼灭的命运。
廉颇比赵括强的一个地方就在于能够看出战场上的形势,从而采取正确的操作,也许廉颇被包围,可以率领部分赵军突围而走,但是45万赵军想要成建制逃脱,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廉颇一直指挥长平之战,也改变不了赵军的失败。
赵国其实并没有多少选择,不管赵国有没有想到白起会出战,仍然会采取进攻的姿态与秦军决战,无论秦军的将领是谁,如果不决战,赵国没有粮食和补给来维持战争了,照样是崩溃,与其崩溃,不如与秦军拼死一战,即使是白起,赵军也得硬着头皮拼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8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