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他最后的下场为何那么惨

众妙之门 2023-06-17 03:23:49

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他最后的下场为何那么惨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蓝玉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朝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从一个一无是处的下层百姓,最后成为了九五之尊,这可是质的飞跃,虽然朱元璋统一了国家,对后世也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人们依旧会用残暴二字来形容他。

朱元璋坐了皇位之后,对之前为他立下功劳的大臣赶尽杀绝,才让人们对他有了这样的评论,其中大家认为最可惜的就是大将蓝玉,为何最终这个征战一生的大将只留下一张人皮呢?

蓝玉是朱元璋身边的重要大将,作战勇猛又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因此在军队中名声很高,而朱元璋参与的战役中,正因为有了蓝玉的存在才能够屡次获胜。

那时的朱元璋对蓝玉也非常信任与赞赏,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对蓝玉更加器重。在平定战乱的过程中蓝玉所立下的功绩越来越多,手中的兵权也越来越重,而且更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自恃功高过人的蓝玉,此时便骄傲起来,有时在朱元璋面前,都有些不顾礼节。

曾经蓝玉在从战场上回来的途中,经过一座城池,因为守城的军士没有及时给他开门,便受到他猛烈的进攻,可见其嚣张的气焰有多盛。

不仅如此,在军事上很多主意都是他自己拿定,而从来不报给朱元璋知道,并且开始着力培养亲信,他所培养的这些亲信到处做一些欺男霸女的恶事,而蓝玉对此从来是不闻不问。

可见其心中对百姓并没有多少情怀,民间对他也开始抱怨不断。

蓝玉的这些行为,朱元璋一直看在眼里,但一开始并没有找到好的时机处理他,直到最后,朱元璋忍无可忍,再加上时机已经成熟,便对蓝玉出手了。那么为何说朱元璋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呢?

一开始,朱元璋立儿子朱标为太子,本想让蓝玉辅佐儿子,而且朱标战功也很显赫,因此蓝玉对朱标还是比较信服的,也能够控制住他。

然而没想到朱标却早早去世,朱元璋只能将太子人选定为皇孙,皇孙朱允炆偏爱文学,自然是无法控制蓝玉这样的强悍大将。

并且随着蓝玉越来越傲慢,自恃功高,却不懂低调,手中更握有很大的兵权,朱元璋为了给皇孙铺路,因此也一定会除去蓝玉。

还有就是朱元璋自知身体越来越不好,如果不加快对蓝玉进行处决,想必以后也无力制服他。蓝玉案涉及人数之广,令人惊叹,达到一万五千人之多,只要跟蓝玉二字沾边的人都会被判处极刑,朱元璋做事雷厉风行,出手之快,朝中大臣对此事也不敢提出任何异议,一个谋逆之罪就要将蓝玉凌迟处死。

然而朱元璋却顾及蓝玉跟自己是亲家,便将其改成剥皮,名义上是留了全尸。蓝玉案发生后,明朝朝廷得到了稳固,当然朱元璋这样做还有杀鸡儆猴的作用,就是让那些手握大权的人知道,如果不服从管制必将没什么好结局。

不过很多人也认为蓝玉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两人也算是知己,虽然蓝玉办了不少错事,但是最后死的也太过惨烈,更甚者所谓谋逆罪最后也并没有什么确切证据,因此直到现在,蓝玉的死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

蓝玉作为明朝的开国大将,为何却落得被“剥皮”的悲惨下场?

蓝玉作为明朝的开国大将,他的死法却比他的名气还要大。当年因为“蓝玉案”被牵连的人多达15,000多人。而传说蓝玉被处死的原因是谋反罪。

蓝玉曾经是和朱元璋一起血战过沙场的开国大将。但是,很多开国大将都恃才傲物,认为自己功高盖主,便目中无人,而蓝玉就是如此。

在明朝开国之后,蓝玉作为元老级的功臣,朱元璋给了他很多的赏赐。但是,奈何他并不知足,仗着自己曾经跟皇帝并肩作战过,便为害一方、祸害乡里。

朱元璋碍于情面曾多次警告过他,并且还把他“梁国公”的封号改为了“凉国公”。这一字之差,实际上就是在暗示蓝玉要注意收敛了。

但是,奈何蓝玉并没有参透皇上的意思。不仅不改,还多次在醉酒之后口出狂言,妄自议论朱元璋。一开始的时候,因为蓝玉确实还对朝廷有用,朱元璋不便处罚他,便一忍再忍。

可是,后来朱元璋年老,他的孙子朱允文登基。朱元璋害怕开国的这些元老欺负自己的孙子。于是便想为孙子扫清障碍。肃清一些不服朝廷管教的元老,而蓝玉就是其中一个。

说到底,蓝玉最终落下一个“剥皮”示众的悲惨下场,和他自己高傲和目中无人,不知进退的个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虽然将他“剥皮示众”的理由是谋反,但是我认为有可能这只是诛杀他的一个借口而已。所以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太过张狂,要认清自己的位置。

明朝大将蓝玉为何被处死,并被剥皮实草,最后他的皮囊去了哪里?

历史上的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将领,有勇有谋,屡立战功,一直深受朱元璋的器重。然而在太子朱标死后,蓝玉被朱元璋处死,并被剥皮实草,传示各地。那么,蓝玉为何被处死,还有就是他的皮囊最后去了哪里呢?

蓝玉,明朝开国将领,他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特别是他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名震天下。朱元璋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并且封他为凉国公。他还是常遇春的妻弟,太子妃的娘舅,地位显赫。本来他可是朱元璋为儿子朱标继承大统和彻底扫除北元残余势力的得力助手,然而在太子朱标死后,蓝玉却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处死,并被剥皮实草,传示各地。

蓝玉之所以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蓝玉居功自傲,蓄养庄奴、义子,乘势横行霸道,侵占农田,肆意妄为。更要命的是他口无遮拦,没事爱炫耀自己在军中的权势,还不听朱元璋的话,恣意骄横,自寻死路。

二是太子朱标的死是导火索,本来朱元璋组建了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将集团班底作为儿子继朱标承大统的班底,但是在太子朱标死后,由于皇长孙朱允炆太年轻,朱元璋担心他无法驾驭这些战功卓著的武将,于是将朱标太子的武将集团班底全部被屠戮干净。在朱标在世的时候,朱元璋对于蓝玉身上的小毛病,只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在朱标死后,朱元璋不再纵容蓝玉了,趁机下了黑手。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狱词声称拟定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朱元璋将蓝玉处死,抄家,灭三族,还株连了一万五千多人。而罪魁祸首的蓝玉被处死后,还被剥皮实草,传示各地,警示众人。

历史上蓝玉的皮囊最后被送到了蜀王朱椿那里,这个蜀王朱椿可是蓝玉的女婿,在蜀王妃的强烈请求下,朱椿上书朱元璋请求将朱元璋的皮囊就地安葬,最后朱元璋同意了朱椿的请求,蓝玉的皮囊被安葬了在蜀地。伴君如伴虎,蓝玉一代名将最后死得也够惨的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6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