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李善长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李善长在明朝开国功臣排名中位居第三,也是最早追随朱元璋的大臣之一,不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郭子兴活着的时候,对女婿朱元璋并不是太放心,加之他人的挑拨,下令夺走了朱元璋的兵权,而且还多次拉拢李善长,想让他辅佐自己,这样可以使朱元璋无人可用。
如果换成别人,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跟着郭子兴混,毕竟他才是真正的老大,但李善长却没有,他果断拒绝了郭子兴,始终对朱元璋不离不弃,如此做法让朱元璋大为感动。从此之后,朱元璋视李善长为心腹,大小事宜都找他商议,然后再做决定。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对跟随自己打天下之人论功行赏,徐达功劳第一,常遇春次之,随后就是宣国公李善长了,而刘伯温连前五都没进。不久后,李善长又当上了左丞相、并兼任太子少师,成为文臣当中的老大,除了皇帝朱元璋之外,他在朝中影响力最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善长称得上帝王之师,而且他的儿子还娶了公主,又成了皇亲国戚,当时的李家无比显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些大臣就看着眼红,经常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甚至诬陷他目中无人,连朱元璋都不放在眼中。
朱元璋的疑心本来就很重,曾经的那些功臣有的已经病死,有的被处死,尚在人世的不多了,而李善长则是其中之一,他的存在让朱元璋感到不安。洪武二十三年,京城上空的天象异常,负责此事的大臣占卜的结果让朱元璋寝食难安。
几乎同一时间,御史等大臣纷纷弹劾李善长,各种理由都有,最致命的则是说他与当年的胡惟庸是同伙,对朝廷有异心。朱元璋立即下旨将李善长抓来起来,同时被抓大还有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等人,随后就把他们全部处死,手腕是相当的狠。
在众人被砍头之前,陆仲亨破口大骂道:“朱元璋,咱弟兄跟你出生入死,为你打下了江山,你却卸磨杀驴、无情无义。”李善长痛骂了陆仲亨,并且冲着他愤怒地喊出2句话:“你凭什么骂陛下,砍头有什么大不了,不要大吼大叫。陛下是千年不遇的豪杰,他当皇帝是天意,这样做没错,换作是我当皇帝,也会杀了我这个李善长,还有你陆仲亨。”
李善长的这两句话,可谓是字字扎心,侍卫把这番话告诉了皇帝,朱元璋的眼角流出泪水,可能内心有些愧疚。就在此时,士兵把李善长的侄孙女带到朱元璋身边,李善长被诛九族,侄孙女也在九族之列,回味着李善长死前的那番话,顿生怜悯之心,把他的侄孙女放了,并收养在宫中,也算是对李善长的一种安慰吧。
朱元璋之所以非要杀掉这位退休了老干部,与胡惟庸案有很大的关系,又加上这位老干部,不好好的过退休生活,非得借兵修房子,朱元璋本就多疑,自然怀疑他图谋不轨最后就干掉了他。李善长作为明朝开国宰相,在文臣中有着很大的势力与刘伯温、徐达并称明初三杰,对于大明王朝的历史作用是非常大的。
朱元璋曾这样评价李善长,说他比汉朝的萧何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三杰之中,李善长的地位也是最高的。而作为开国大臣,李善长深受朱元璋的信任与器重,不过在洪武4年,李善长便激流勇退,选择了退休,朱元璋也欣然答应了。李善长的退休生活是相当不错的,他退休后便举荐自己的同乡胡惟庸代替自己成为宰相。
不过这个胡惟庸却不老实,在洪武13年的时候爆发的胡惟庸案,牵扯众多,前前后后加起来共有3万人因此受牵连而死,不过李善长作为胡惟庸的举荐人却得以幸免。就在一切风平浪静的时候,这位老头开始作死了。不知道是不是老糊涂了,他竟然向信国公汤和借了300士兵帮他修房子,即便300人不多,不过这在多疑的朱元璋看来肯定是要搞事情。
又加上胡惟庸案的前车之鉴,朱老总便怀疑这个退休干部图谋不轨,所以此时便已经有了杀他的心思,等到这一年4月的时候。李善长竟然为自己获罪的亲戚丁斌求情,这引起了朱元璋的怒火。在严刑拷打中丁斌竟然供出李善长涉及到当年的胡惟庸案,朱元璋便借此干掉了李善长。
朱元璋的麻烦? 有一次元璋和李善长说现在群雄争霸,无数豪杰之士旋起旋灭,主上需要有智慧的共同参赞军事。文官喜欢讲武将的坏话。将士不能安安心心的打仗,将士不安心打仗主上就像鸟没了羽翼,当主上的也就没有生存的根本,你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别和那些人一样瞎整啊。李善长听完以后连忙称是。
不得不说朱元璋确实是一代雄主。武将一般性子比较直,尤其是刚刚开始造反的时候,来参军的武将都没什么文化,一般来讲是说不过文官的。当然,这里也不仅仅是说文官,特指主上的心腹。元璋这么说不仅仅是提醒李善长,并且也让李善长知道他是元璋的心腹。另外一个呢,这也是元璋的真实感受。朱元璋娶了郭子兴的养女(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她叫什么,在她当了皇后以后民间称呼她为大脚马皇后,部分野史称其为马秀英),随着郭子兴对元璋越来越信任,在郭子兴周边也有一些人嘀嘀咕咕的。朱元璋也特别无奈。据说当时还是在濠州城,有一次郭子兴听信谗言,把朱元璋关了起来,并且又赶上大饥荒,朱元璋就没什么吃的。马皇后就偷摸拿了炊饼放在怀里给元璋吃。因为饼太烫了,就把马皇后的胸口给烫伤了。就算她自己没饭吃,也要找点吃的给元璋吃。这也是后来元璋特别敬重马皇后的原因之一。等到马皇后去世了,朱元璋就再也没立过皇后。
朱元璋讲给李善长的这个道理也适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明显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放在务实上,务虚自然就要差一点。作为领导又不可能事事都熟悉,被迷惑是一定会发生的。擅长工作的,往往不擅长处理工作关系。你只有不爱听谣言,谣言才不会产生。
朱元璋带领大军攻下滁州(滁阳)。没过几天彭早住(彭大的儿子。彭大在称王后积极扩展地盘,攻克了泗州、盱眙,然后病死了。其子彭早住继续领兵,续称鲁怀王)和赵均用派人来邀请朱元璋守盱眙。朱元璋认为这俩货残暴,眼窝子浅,不能在一起共事,也就借故推辞了,果真如元璋所料。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六月,彭早住和赵均用火并,小狐狸斗不过老狐狸,彭早住被杀,赵均用就吞并了他的势力,独领兵权,并且日益狠戾。
之前说过,郭子兴更喜欢和彭大来往,等到彭大死了,彭早住领兵,他们两个也过得去,毕竟有些香火情吗。而且彭赵两家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当时彭大率兵把郭子兴救了出来实际上已经打了赵均用的脸了。这回彭家彻底完蛋了,郭子兴的后台一没,独自一人对抗赵均用立刻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朱元璋听说这件事后忧心忡忡,就派人游说赵均用“当年大王您被元兵打败之后只能投奔濠州,是郭元帅收留了您并共抗元军。元帅又对您以诚相待,您去了之后不仅不提防反倒推举您当首领。可以说元帅对您是有恩德的。现在您不仅不知恩图报,反而听信左右的谗言要对郭帅下手。您这样做了还有哪个豪杰敢来投奔呢。我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我听说有德不酬谢是悖德,有恩不报是孤恩。孤恩悖德,英雄豪杰是不会这样做的。人心是最难预料的。您要使把郭帅杀了,他的众多部属怎么办。万一有人登高一呼,打着为故主报仇的旗号瞬间在道义上就占据了制高点,您觉得那个时候您能得到平安吗?您不如善待郭帅,要不然唇亡齿寒啊,在我浅薄的认识中可认为您这样做不足取。”
这些话充分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赵均用竟然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并且赵均用听说朱元璋进滁阳时兵士众多,兵势甚盛,心里也有些害怕,于是对待郭子兴就稍微好了点。朱元璋又让人贿赂均用的左右,让他们不停的给郭子兴说好话。就这样,郭子兴的日子慢慢就好过了,最后找了个机会,带着自己的部属万余人到滁阳。
郭子兴来到滁阳后看到朱元璋的部队盔明甲亮,士气如虹,非常高兴。郭子兴既然来了滁阳,那一把手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他了。但是郭子兴特别善斗,而且没有容人之量。换句话说他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甭管你有多大本事,你必须顺着我说,拍我的马屁。当事情紧急的时候他会找朱元璋商议,对待朱元璋特别亲。等事情解决了就听信谗言疏远元璋,也就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他到了滁阳之后,就把朱元璋的左右手召到自己身边,夺兵权。最后又准备让李善长招致自己的麾下听命。李善长哭着说不肯去。朱元璋说主帅的命令不能违背,您还是去吧。李善长也是个死心眼,死说活说就是不去,时间长了,郭子兴就慢慢的把这件事忘了,不再召李善长了,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郭子兴总领兵权之后对待朱元璋是越来越疏远,元璋则侍奉郭子兴越来越恭敬。读史至此忍不住掩卷叹息。一叹元璋能忍所不能忍,不愧为一代雄主;二叹郭子兴志大才疏,做事不能做的彻底,徒然给家人招祸。子兴死后其二子皆死,不能不说和他现在做的事情有很大的关系。
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徐达,功勋赫赫,然而,朱元璋在封“开国六公”时,徐达只排第二,排名第一的是李善长。
在整个明朝上下,功劳能超过徐达的大将,几乎没有,为什么李善长能排在徐达的前面呢?
这是因为,朱元璋统兵在外打仗,而后方供应粮草,后勤补给,全是李善长在做,足兵足食,朱元璋把李善长比作汉之萧何,所以,论功行赏的时候,李善长排名第一,而征战沙场的徐达只能屈居第二。
朱元璋封李善长为韩国公,赐给李善长免死铁劵,即李善长可以免死二次,其子免死一次,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与李善长结为了儿女亲家,将自己的女儿临安公主下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李善长作为开国元勋,又是皇亲国戚,自然显赫一时。
然而,没想到,到了李善长晚年,李家却遭遇大祸,朱元璋以李善长“谋反”的罪名,将李善长及全家七十余口处死,此时,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了,退休多年。
那么,李善长果真有谋反之心吗?李善长一家被杀,冤吗?
从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到反贼被处死,李善长这个跨度确实太大了,即使有朱元璋赐予的免死铁劵,也未能救他性命。
李善长之死,和宰相胡惟庸有关,胡惟庸一案,波及面太广了。
李善长和胡惟庸是同乡,正是因为李善长的推荐,胡惟庸一路高升,从一个知县,升到太常少卿,直到升为左丞相,地位显赫。
李善长与胡惟庸有姻亲关系,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是胡惟庸的侄女婿。因此,受到李善长推举之恩的胡惟庸,与李善长来往密切,李善长而因此遭祸。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罪”,被朱元璋诛杀,牵连之死者甚多。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是胡惟庸的党羽,朱元璋非常生气,没有下杀手,只是下诏将他们免死,这个时候,李善长不知怎么回事,居然没有向朱元璋谢恩,朱元璋心中不悦,因此怀恨在心。
这个疙瘩,在朱元璋心中久久不能消除,甚至越结越大。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七十七岁,不知道为什么,他曾犯了一个大忌,给自己建造一座大府宅,问题出在李善长从信国公汤和那里借了三百士兵,作为建造府宅的工人,李善长居然没有提前向朱元璋报备。
而汤和心里敏感,进宫禀告了朱元璋,朱元璋大怒,认为李善长私自借兵为己用,越权了,意欲何为?
恰好当年四月,京城有百姓受胡惟庸案株连,被发配到边疆,李善长有个亲戚叫丁斌,李善长多次为其求情,这下,彻底激怒了朱元璋。
丁斌供出李存义过去与胡惟庸来往的情况,朱元璋下令将李存义父子逮捕审讯,最终,牵连到了李善长。
李存义父子供词里说,胡惟庸谋反,胡曾派他暗地里劝说李善长一起参与。李善长开始拒绝了,但是过了不久,胡又派李善长的老友杨文裕去劝说,李善长再次拒绝了,最后,胡惟庸亲自去劝李善长,李善长还是没同意。
胡惟庸不死心,又派李存义去劝,李善长说,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
这属于李善长知情不报,更要命的是,蓝玉攻打捕鱼儿海时,曾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绩,但是,李善长匿而不报。
这下,李善长百口莫辩了。
而此时,火上浇油的是,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等,也告发李善长和胡惟庸来往密切,互相馈赠,而且,经常在一起密谈。
朱元璋以李善长知道胡惟庸有反叛之心,却不揭发检举,是有异心,大逆不道。于是下令,将李善长全家七十余人全部处死。
朱元璋赐予的免死铁券,也没能救下李善长。
那么,李善长有反心吗?他的死冤枉吗?
李善长被封韩国公,功臣第一,假如李善长当初真的跟随胡惟庸造反,他能得到什么?即使成功,最多还是第一功臣,李善长何苦呢?
如果不成功,肯定是灭族,李善长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吗?
再说,李善长当时已经七十多了,还能活多久?他何苦要造反呢?
所以,李善长造反,肯定不是真的,傻子也不会这么做。
如果说李善长有罪,说胡惟庸劝他一起谋反,最多也就是知情不报,但是,这个说法,已经没人人证了,因为胡惟庸已经死了,死无对证。
别人说胡惟庸派他劝李善长,那也许是屈打成招,只有胡惟庸本人才能证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5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