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历史上高湛禅让的原因是什么

说历史 2023-06-07 09:58:07

历史上高湛禅让的原因是什么

高湛当太上皇的原因是什么

高湛之所以会选择让位也会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有效避免皇位更迭所引起的悲剧,另外一个是有非常严重的气喘病。

高湛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还是决定把皇位留给高纬。之所以选择这么做还是会有一定目的,主要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下面的。

避免皇位更迭的悲剧,也是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北齐从高欢到高澄到后期的高湛。怎么也会发现皇位一直以来根本就不是做得特别的稳固,基本上在老皇帝传皇帝位置的时还是非常的年轻,最终马上又被叔叔给夺走。为了能够有效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高湛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选择把位置留给自己的儿子。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有自己守着,那么就不会有人去夺得自己儿子的位置,也可以高枕无忧。

高湛其实会拥有着比较严重的气喘病,而这个气喘病其实也就是本人的苦衷,让他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任何的信心,总会觉得自己可能根本就活不了太久。趁着还活着的时候,不如就过着好日子,也就是因为如此,才会选择传给儿子。

除了以上的这些苦衷之外,他也会认为如今的国家早就已经进入到太平的阶段,所以才会选择把位置尽快的传下去,如此就能够有效确保稳定。其实这一个做法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问题,我们也会知道的,位置传掉之后就是他的儿子一直以来都会有所作为,让整个国家变得更好,关键的是你就能够有效避免不停的对战,这才是让大家比较关注的。

当然历史上可能也会拥有着各种不一样的原因,很多人对此也并不是特别的清晰,就一直能够让历史学家来给大家揭晓一切,而其余的就只能够自己猜测。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历史上高湛禅让的原因是什么

自古套路得人心,人人称颂的禅让制度是怎么回事?

?禅让,其实是不得不让,不得不让可以理解为能不让就不让,最好不让,但这是要靠实力说话的。意思就是尽管你还是老大的小弟但是如果你的实力在目前或者将来都可以超越你的老大,你的老大就会在退位之际把你推崇为他的接班人,虽然美其名曰是禅让,但是本意是不得不让,一切凭实力说话。所以老大往往很防范小弟势头起来,采取的做法是,防患于未然。

部落的代表是炎黄,国家的代表是夏启,部落联盟的代表当然就是尧舜。据说尧舜禹之间的老大位置是通过禅让,这当然为后世津津乐道令人称赞 。如此这般最高权力的和平交接,实在是令人神往。但后世怎么就没了呢?主流的意见是人心不古了,难道是古人和后世人的人性不同吗?韩非子和康有为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禅让其实是逼迫。实际上,部落联盟的代理人和后世的帝王不可同日而语,待遇没那么高,权力也没那么大。尧舜只是代理人,他们并没有权利大到一票否决的程度,比如抗洪总指挥的任命,尧不赞成鲧,但是四岳支持,尧也只能作罢。

历史上的尧舜是存在的,道德上的尧舜是人造的,禅让也是人美化的,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将其美化,可能也是因为后世在讲述前人的故事时不愿把事实描述的这么残酷以及现实,所以宁愿将其外衣美化的漂亮些而且还可以达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呼吁人们应该重视美德。

如此看来,历史上的禅让只不过是古人编纂出来的美好幻想。美化出当时的禅让制,美化出尧舜这样的道德楷模,来幻想追忆当时的美好时代。但幻想终究是幻想,再怎么美化也掩盖不了当时尔虞我诈的真相。

中国历史上哪些皇帝主动禅让?

在中国历史上共有七位皇帝主动禅让,下面我介绍一下:
一、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公元454年—公元476年),文成帝拓跋濬的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公元465年—公元471年在位。
和平六年(公元465年),文成帝拓跋濬病逝,太子拓跋弘即位,大赦天下,改元天安,是为献文帝。
拓跋弘即位后崇文重教,兴学轻赋,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由于拓跋弘喜爱黄老、玄学思想,加之他痴迷信佛,对富贵非常淡泊,因此于皇兴五年(公元471年)主动禅位于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

二、北齐武成帝高湛
北齐武成帝高湛(公元537年—公元569年),小字步落稽,北齐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兄弟,母为武明皇后娄昭君,北齐第四位皇帝,公元561年—公元565年在位,共在位14年。
河清元年(公元565年)三月,有彗星出现。四月,太史官奏称是除旧布新之象,当有新皇帝出现。高湛为了“应天象”,于四月二十四日,派太宰段韶兼任太尉,持节奉皇帝玺绶传位于皇太子高纬,自为太上皇。

三、北周宣帝宇文赟

北周宣帝宇文赟(公元559年—公元580年),鲜卑人,字乾伯,北周武帝宇文邕长子,南北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六月初一日,周武帝去世。六月初二日,皇太子宇文赟即位,大赦天下,次年改元大成。
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宇文赟主动禅位于皇长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即太上皇),但仍掌控朝权。

四、唐睿宗李旦

唐睿宗李旦(公元662年6月22日—公元716年7月13日),原名李旭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唐中宗李显同母兄弟。唐睿宗李旦一生两度在位,在位时间为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公元684年—公元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公元710年—公元712年),共在位8年。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杀掉毒死唐中宗李显的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父亲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两年后便禅让位于儿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

五、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公元1107年5月21日—公元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的弟弟,为南宋开国皇帝,公元1127年—公元1162年在位,共在位35年。
赵构在位期间,政治上昏聩,但是在文学艺术上成就颇高,他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而且亦善于作画,是历史上有名的书画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赵构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主动禅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他自称为太上皇。

六、宋孝宗赵眘

宋孝宗赵眘(公元1127年11月27日—公元1194年6月28日),原名伯琮,后改名瑗,宋高宗赵构赐其名玮,字元永,南宋第二位皇帝,公元1162年7月20日—公元1189年2月18日在位,共在位28年。
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公元1189年2月18日),宋孝宗赵眘主动禅位于太子赵惇,太子即位后,改元绍熙,是为宋光宗。孝宗自称太上皇,闲居慈福宫。

七、清高宗弘历

清高宗弘历(公元1711年9月25日—公元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史称乾隆帝。
公元1735年9月3日,弘历即皇帝位于太和殿,颁登极诏书,大赦天下,次年改元乾隆。公元1735年—公元1795年在位,共在位60年。
到1796年,宣布禅位给太子颙琰(即嘉庆),自为太上皇。

高湛和陆贞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历史上的高湛

因为影视剧的改编,很多人对于高湛的印象都是英俊、深情、为国家殚精竭虑的样子,但是历史上的高湛并不是影视剧中所演绎的那样。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高湛有些功绩,但是也不能否认高湛是个暴君的事实。

高湛的残暴不是体现在对待百姓上,而是对自己的兄弟和皇族。因为经历过多次的造反,高湛对于篡权夺位一点也不陌生。在文宣帝还在位的时候,文宣帝高洋把自己的兄弟高浚和高涣囚禁起来,但是高洋原本打算将他们放了,与高浚不和的高湛却进言说不能放虎归山,后来高浚和高涣就被高洋给杀了。还有另外的一个说法,说高战的四哥高淹也是被高湛毒死的。




最令人感到高湛残暴的是高湛逼奸自己的嫂子,也就是高洋的皇后李祖娥。高湛用李祖娥儿子的性命要挟李祖娥,逼李祖娥就范。李祖娥生了高湛的女儿之后就把女儿掐死,高湛暴怒,把李祖娥的儿子打死了,还把李祖娥打的遍体鳞伤。

高湛和陆贞有关系吗

实际上高湛和陆贞的关系只是影视剧中虚构的,陆贞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是不存在的,高湛的皇后是胡氏,高湛也没有和一位叫陆贞的女人结为夫妻过。而且历史上的高湛经常沉醉在声色酒乐之中,并非是一个专情之人,甚至在禅让皇位之后,高湛是因为纵情酒色过度而死的。




而陆贞,历史上虽然没有此号人物,但是人物的改编也是有历史原型的,这个人名叫陆令萱。她也并非如电视剧中那样是一个温柔、干练的女子,而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女人,北齐的灭亡与她有直接的关系。

许多电视剧的改编为了让剧情精彩,符合现在大众的审美需要,常常将剧中的人物美化,或者把一部分优点强化,弱化人物的缺点,让人物更加的出众。这样也使高湛、陆贞这样与历史上的记载出入较大的人物形象的出现。所以大家在看电视的时候,就不要抱着看纪录片的心态,接受电视剧的人物设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