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身为大清朝廷的臣子,为何要自称“奴才”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7 01:08:07

身为大清朝廷的臣子,为何要自称“奴才”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清朝。

假如你经常观看清宫剧的话,那应该曾经在剧中见到过这样的场景:身穿官服的臣子,不仅在皇帝面前低声下气,而且还一口一个“奴才如何”。可按理来讲,既然是朝廷中的一位大臣,就应该在皇帝面前自称为“臣”。只有这样,才显得既得体又体面一些。

若在皇帝面前自称为“奴才”,那岂不是跟皇宫中那些专门伺候皇室成员的宫女和太监没什么区别了吗?如此一来,那做朝臣还有何颜面可谈?其实,清朝廷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怪象”,是有原因存在的。那么,明明身为清朝廷的臣子,为何却自甘“堕落”,自称为“奴才”呢?

一、历史上君臣与主仆关系转变的过程。

从我们现代人的理解出发,古代的朝臣跟皇帝之间理应属于一种君臣关系。这种关系虽有尊卑之分,但却与主仆关系存在较大的区别。比如说,在君臣关系的前提下,皇帝既有权力让臣子为自己效力,又得适度注意给予臣子一定的尊重。但在主仆关系的前提下,臣子就跟奴仆差不多了,可以任由皇帝处置。

如此一来,明显君臣关系于朝臣们而言更有利一些。既然如此,那清朝的朝臣不是该懂得自重一些,在皇帝面前称呼自己为“臣”吗?其实,从历史上君臣与主仆关系历经的几番转变过程来看,清朝出现这种情况并不算是什么值得让人感到稀奇的事情。

在我国尚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之时,君与臣之间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单纯的主仆关系。有资料显示,从甲骨文上记录的字体来看,“臣”这个字本身就形如一个被束缚起来的奴隶一般。由此可见,“臣”与“奴隶”在我国早期历史阶段的释义是有共通性的。

至于何时它们的释义出现了较大的区别,那还得从战国以后说起。要知道,战国以后,我国建立了封建官僚制度。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朝臣的身份明显要远高于奴仆的身份,成为有资格辅助君主治理国家的存在。

而奴仆呢,则只具备伺候君主的资格,而没有辅助君主治理国家的资格。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儒家思想对这种转变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比如孔子就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意思就是说,君主在让臣子为自己效力时理应对他们以礼相待,而臣子在为君主效力时则要表现出足够的忠诚。

当然了,孔子宣扬的这种君臣关系并未在大部分的朝代中得到足够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的时候,君臣之间的关系反倒又倒退回我国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时候的状态了。

二、清朝廷臣子甘于自称为“奴才”的原因。

其实,清朝廷之所以会出现臣子甘于自称为“奴才”的情况,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跟它入关前所处的社会形态和根本制度有关;其二则跟清朝廷盛行的风气和皇帝的个人意志有比较大的关系。

从第一个原因来看,清朝在入关以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主仆关系深入人心,自然入关后不太可能舍得摒弃这种认知。至于根本制度,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清朝著名的八旗制度了。要知道,不管身处八旗中的人归于哪一旗,其与皇帝之间的身份都只是主仆罢了。

从第二个原因来看,清朝时期,朝廷中有汉臣和满臣之分。而相较于汉臣而言,满臣与皇帝存在一种固有的自己人的特殊关系。又因为主仆关系较为深入满臣人心,所以满臣在皇帝面前自称为“奴才”并无不妥。至于汉臣,跟满臣待的时间久了,自然也会受此风气的影响。

只不过汉臣能不能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那还得看看其到底具备不具备相应的资格。当然了,无论是满臣还是汉臣,最终都得看皇帝的脸色行事。清朝皇帝嘴上虽表示愿意以君臣之礼对待朝臣,但是实际上,他们心里想的却明显是用主仆关系来奴役朝臣。

若说我国历史上有没有异于清朝这样表现的朝代存在,那还真有。比如宋朝,就有从奴仆关系朝君臣关系转变的明显痕迹留下。如若不然,也就不会有范仲淹敢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悟了。

结语

由此可见,看起来好像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其实背后可能暗含着诸多的情况。我们只有深挖这些情况,才能其中找到值得我们探究的真相。

为什么清朝大臣自称奴才?

这是因为一方面,相沿日久,已成为习惯;另一方面,满清入关以前属于“化外蛮夷”,文化程度有限,他们弄不清汉人儒家文化多如乱麻般的长幼尊卑,包括“臣”和“奴才”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称谓间的关系。

再一点,在满人心理上,奴才是自己家里人,经常在家里走动,当然要比那些关内汉人大臣亲近、可靠。所以,在他们看来,“奴才”当然就比臣高一等了,那些汉人大臣是不够“奴才”资格的。汉臣如果自称为“奴才”就算“冒称”,往往要受到“严旨申饬”。

例如乾隆三十八年,满臣天保和汉臣马人龙,共同上了一道关于科场舞弊案的奏折,因为天保的名字在前,便一起称为“奴才天保、马人龙”。乾隆皇帝看到奏折后大为恼火,斥责马人龙是冒称“奴才”。于是,乾隆规定“凡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一体称‘臣’”。

扩展资料

在清朝入关之前,“奴才”一词是满族属下对上级的自称,属于民族专用词汇。入关后,一开始时有些汉人也学满人自称奴才。但是鉴于“奴才”在汉语中是贬义词,有一些汉族官员不用这个称呼。

这样就使得一起面见皇上请安,或者满汉官员联名上奏折时难免出现混乱,所以清廷下令汉人不许自称奴才。

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皇帝都有口头或旨谕规定,汉臣必须称“臣”,不许称“奴才”,满臣四品以下也必须称“臣”,不许称“奴才”,文官与武将有别,公事奏折与请安问候的私事书信有别等。

清代文献中就有不少关于某人给皇帝的奏折中用错“奴才”和“臣”,遭到朝廷“严旨申饬”的记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奴才

为什么清朝有的官员向皇帝自称奴才,有的自称臣

一般意义上,在清代,旗人臣僚对皇帝自称奴才,汉臣则称臣。不过,在旗人看来,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并无卑贱低下之意,因为它带有满洲传统属主和奴仆之间的亲近色彩,反映了一种政治隶属关系。而在汉人眼里,“奴才”是宦官和家奴的自称,地位相当卑下,另在汉人文化里,皇帝与臣僚之间仅是君臣关系,而没有主奴关系,因此不称“奴才”
当然,实际上,也有汉臣为了向皇帝献媚而自称“奴才”的。
另外,在清朝统治者眼里,实际都将臣僚百姓视为仆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满臣西宁、达翎阿与汉臣周元理,联名上奏“搜捕蝗孽”一折,二满臣皆自称“奴才”,周元理自称“臣”,按理说,这是符合规定的;但乾隆皇帝却怀疑周元理称“臣”是“不屑随西宁同称,有意立异”,是不服当奴才,因而特意降旨斥责;还有,慈禧有一句“名言”——“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为何其他朝代大臣都自称微臣,只有清朝的大臣自称奴才?

清朝比较特殊,它是由满族入侵中原而建立的政权,而在清军入关之前,满族人实行的是奴隶制制度。所以,在他们看来,君臣关系就是主奴关系,清朝的大臣自称?奴才?,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有资格称?奴?,像汉人做了大臣的话,要自称微臣或者臣,不能逾礼称自己为奴才。

一、为何清代的大臣自称奴才清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在它统治中原之前,它们的管理模式是主奴制,也就是奴隶制模式,所以,在他们夺得了天下之后,朝廷大臣会自称?奴才?,这不仅仅是谄媚讨好,更是身份的象征。因为对清朝统治者来说,满族大臣有权利自称?奴才?,如果汉朝大臣自称?奴才?的话,是不符合礼制的,这种现象在雍正时期比较明显。据说,在雍正当政期间,他将大臣的称谓统一为?臣?,可是满族大臣们有时候还是会自称?奴才?,雍正没有因此而不高兴。但是有些汉族大臣自称?奴才?的话,就会被雍正训诫和教导。足见在清朝统治者心里满汉有别,只有满族大臣才有资格自称?奴才?。

二、臣和奴才有什么区别?臣?在甲骨文中形似被困住的人,所以,在最初,臣的意思等同于?奴隶?。到了秦朝的时候,形容贫贱的男人会说?臣?,而把贫贱的女人叫做妾。后来国家政权几经变革,?臣?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用来形容贫贱之人,发展为专指辅助国君处理国事的人,所以在清朝之前的许多朝代,都用大臣、微臣、臣来代指官员。和?臣?相似的是,?奴才?是满语?阿哈?的音译,而?阿哈?的意思就是?奴隶?。满族在入关之前实行的是奴隶制,所以清朝统治者称自己的大臣为?奴才?,是在情理之中的。

在今人看来,?奴才?一词是带有贬义的,一方面有自轻自贱之嫌,另一方面地位低下。其实,在清朝的时候,大臣们想用?奴才?来自称,还要看血统和身份。一不小心用错了还有可能被训诫。所以,这个词虽然看起来卑微,其实是特殊身份的象征。

清朝满人官员怎么想的,为何以自称奴才为荣?

其实这样的称呼是来源于清朝跟其他王朝不一样的阶级关系。在乾隆之前,他们的皇帝其实都是从八旗里边的上三旗选出来的,嗯,对于下边的人而言,皇上一定程度上是属于他们的家长。所以在当时,上三旗的人称皇帝作为自己的主子,在皇帝面前,他们的称呼是奴才。而剩余的家长则是称为王爷。在当时汉族大臣是不能使用这样的称呼,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康熙认为他们还不够资格。能用奴才称呼自己的那都是自己人,汉族大臣显然不在此列。到了乾隆时期之后,因为八旗合一的原因,所以在当时所有的满族子弟都可以称呼皇上为主子而称呼自己为奴才。

后来乾隆发现这样的称呼还是不方便,所以为了统一划分,乾隆就规定在上班的时候要用橙子这样的称呼。如果得到皇帝的恩赐就可以用奴才。如果你是汉人的话,那么是不能使用这样的称呼,只能使用臣来自称。

他们这样的文化统治跟我们平常理解的奴隶主关系其实是不一样的,在大清王朝适应满人作为特权阶级而存在的,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特意识和阶级意识。所以在他们心里满人是一家的皇帝,就相当于他们的族长。代表他们处理对外的一切事务,而他们下边的这些家庭成员都是属于特权家庭的组员之一。因为当时他们不仅管理着自己的满足,同时还管理汉族,蒙古族,藏族这样的族群。

所以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和特权,在当时他们用这样特殊的称呼来彰显自己的地位。虽然从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这样的称呼实在有点儿不尊敬人,但是在当时皇权至上的年代,任何特殊的存在都有着独特的意义。所以在当时清朝的官员自称奴才是一种荣耀的象征,因为这事只有皇室成员才能够得到的权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3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