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冯太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三十六计》中有一个重要计策,那就是“美人计”。孔子有云:“食色,性也!”在美人面前,在荷尔蒙的刺激下,即使再理智、再英明的决策者也可能“因色制昏”。从古到今,“美人计”一直都是成本极低、成功率极高的计策。
然而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美人计”的实施者未必只能是女人,有时候也可以是男人,而且也同样能够奏效。
南北朝,是中国一大分裂时期,由鲜卑人建立的北朝和汉人建立的南朝划淮河为治。为了争夺天下,两国经常发生战争。
北魏和平六年,24岁的女主冯太后上台执政。而这个冯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女子。冯氏出身北魏官宦之家,其叔叔冯邈在朝廷里当将军。但在与柔然的战争中,冯邈战败投降,冯家也因此受到了株连。因此冯氏的父亲冯朗被诛杀,而冯氏被迫进入平城皇宫充当婢女。
但在机缘巧合之下,冯氏却意外得到文成帝拓跋濬的喜爱,并成为了他的正妻,当时冯氏仅仅只有14岁。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0年后,26岁拓跋濬意外去世。在葬礼上,伤心过度的冯皇后突然大叫一声,扑入大火之中,想为亡夫殉情。但由于左右官员抢救及时,冯皇后仅仅只受了点小伤。
就这样,24岁的冯皇后进位为冯太后,当时的皇帝——献文帝拓跋弘不过12岁,朝政完全被冯太后掌握。
冯太后壮年守寡,又位高权重,自然难以按捺自己心中的悸动。因此,冯太后便开始大肆招纳俊美男子作为自己的男宠。首先进入冯太后眼帘的,是相貌堂堂的李奕。她常常以奏事为借口,将李奕深夜召入宫中。具体在干啥事,宫中之人都知道。
冯太后不守妇道的行为,让拓跋弘感到非常没面子。而李奕又仗着太后的宠信,丝毫不将拓跋弘放在眼里。愤恨之中,拓跋弘罗织罪名,将李奕下狱斩首。
男宠的死,让冯太后大感震怒。冯太后平时对衣食住行都很注意节俭,唯独就有男宠这点“嗜好”。如今皇帝夺了自己心头之好,她的心怎能平静。而且,拓跋弘并非自己亲生儿子,今天诛杀自己男宠,明天是不是连她的命也要夺?
于是冯太后当机立断,逼迫18岁的献文帝将皇位传给孝文帝拓跋宏,并将之幽禁于宫中。而献文帝,也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不久后,冯太后又将献文帝拓跋弘毒死。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魏冯太后内行不正,以李奕之死怨显祖(拓跋弘),密行鸩毒。”
拓跋弘死后,冯太后吸取前代的教训,决定以更严厉的方式教导拓跋宏。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就已经惨遭赐死。在冯太后的掩盖下,孝文帝至死也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坊间甚至有传闻,拓跋宏的亲生母亲就是冯太后,不然为何找不出他真正的母亲呢?而且以冯太后的风流秉性,也是非常有可能,毕竟冯太后正值壮年,而男宠绝非只有李奕一人。
献文帝死后,冯太后再无顾忌,不少健美强壮的男子成为其新宠。冯太后对其中的才干之士,任以要职,委为心腹,这些人多成为她政治上的得力帮手和股肱之臣。其中著名之人有王叡、李冲等人,他们均是相貌堂堂、年轻有为之人。一方面,他们陪伴在太后的床帏;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太后在政治上的左膀右臂,让冯太后对北魏的统治稳如磐石。
由于冯太后在私生活方面的肆无忌惮,导致宫廷中屡有丑闻传出。甚至有传闻,冯太后又怀孕了。为了治疗她的“隐疾”,太后曾连续召见三个太医。
第一个太医直截了当地说:“太后有喜了!”冯太后二话不说,直接将太医处死。有了第一个太医的教训,第二个太医选择闭口不言,结果太后反而更加震怒,又将之处死。到了第三个太医,就彻底学乖了,他谎称太后有其他疾病,开了两副堕胎药,最终得到冯太后赞许,算是逃过了一劫。
冯太后私生活虽然放荡不羁,为了权力,甚至可以说是杀人如麻。但是冯太后却有着出色的治国能力,作为汉人的她,对北魏初步进行了汉化改革,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度,改变了北魏野蛮的游牧习俗。在冯太后的治理下,北魏国势蒸蒸日上,引起了敌国南齐的警惕。
当时,南齐太祖萧道成刚刚篡夺了刘宋王朝的皇位,为了防止北魏趁虚而入,萧道成决定用外交手段稳住北魏。齐明帝继位后,继承了父亲的稳健政策。当他听说冯太后壮年守寡,且喜好男色后,将年轻俊美、颇有才艺的骁骑将军刘缵任命为使节。
刘缵一到平城,果然将冯太后迷得神魂颠倒。一来二去,刘缵便被“冯太后私幸之”(《资治通鉴·齐纪一》)。在深宫中,刘缵果然不辱使命,让冯太后同意了他的和平计划,北魏和南齐的和平就这样达成了。《资治通鉴》记载:
“自此岁使往来,疆场无事”。
南齐的男版美人计,就这样成功了。
但实际上,“男版美人计”并非齐明帝专利。早在西汉时,汉武帝就曾使用过一次。他听说南越国是由太后执政后,而且太后曾在西汉交过一位名叫安国少季的男友。
因此,汉武帝专门命令安国少季为使节,前往南越说服自己的老情人。(《资治通鉴·汉纪十二》:上使安国少季往喻王、王太后以入朝,比内诸侯……安国少季往,复与私通。)安国少季到了南越国,果然和南越太后旧情复燃,并说动了太后,让她下定决心举国内附。如果不是宰相吕嘉阻碍,汉朝可以不战而平定强大的南越。
片 名:北魏冯太后 别 名:大漠朝阳 片 长:42集 年 份:2006年 地 区:中国 语 言:国语 导 演:卫翰韬、张国庆 编 剧:焦祖尧、邓兴亮、张强 摄 像:黄翔、刘晓林 美 术:甘军 音 乐:伍惠年、万家铭、崔迪 总顾问:朱维群 《北魏冯太后》日本版海报
出品人:吴思霆、王云飞 总监制:区伟星、梁志祥 制片人:梁凯程、刘湘江、王硕卿 人物造型:邹建华 道具设计:高建华 出品单位:天映企业有限公司、山西广播电视总台
编辑本段主要演员
吴倩莲 饰 冯太后
吴倩莲 饰 冯淑仪(文明太后) 张懿婧 饰 少年冯淑仪 张铁林 饰 拓跋焘(北魏太武帝) 沈傲君 饰 花木兰 郭育福 饰 花弧 王庆祥 饰 乙弗步浑(乙浑) 韩 东 饰 乙弗虎 张延玉 饰 乙弗豹 杨丽芳 饰 乙弗夫人 高宝宝 饰 常太后(常乳母) 李光洁 饰 拓跋濬(北魏文成帝) 王 尊 饰 少年拓跋濬 王 冰 饰 拓跋弘(北魏献文帝) 李光洁 饰 拓跋浚
刘冠翔 饰 拓跋宏(北魏孝文帝) 沈保平 饰 昙曜 陆剑民 饰 李冲 李双雄 饰 冯朗 刘长纯 饰 冯熙 许 可 饰 少年冯熙 陈之辉 饰 冯邈 张咏荷 饰 冯姑(左昭仪娘娘) 李依晓 饰 冯妙莲、冯妙媛 张颂文 饰 王惠 朱紫汶 饰 柳叶 于 枷 饰 少年柳叶 张铁林 饰 太武帝拓跋焘
薛中锐 饰 高允 周世艺 饰 刘春 臧金生 饰 拓跋子推 张 平 饰 拓跋天赐 吕一丁 饰 拓跋晃(太子晃) 文 江 饰 拓跋他(淮南王) 樊志起 饰 拓跋丕(东阳王) 王有官 饰 拓跋修 田春虎 饰 拓跋狐 李大伟 饰 拓跋澄 许 峰 饰 拓跋禧 吴克坚 饰 贺洛拔 邓立民 饰 宗爱 陆诗雨 饰 李弈 任东霖 饰 李彪 沈傲君 饰 花木兰
谭非翎 饰 崔浩 张 晋 饰 丘穆陵泰 常云风 饰 老宫女 曹 艳 饰 西域公主 马斯尔 饰 族长 雷恪生 饰 岱州刺史 洪 雁 饰 李氏 陈小艺 饰 抱嶷 王勇强 饰 鳕琥子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北魏冯太后
该剧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政绩卓著的女改革家——北魏冯太后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北魏王朝正值太武帝当政。太平真君十年,太武帝颁诏,命大将军冯邈带兵征讨柔然。大臣乙浑以冯邈是降将为由极力反对,左昭仪冯姑出面力挺大将军冯邈,太武帝最终决定仍由冯邈带兵出征。冯邈战败投降,大为震怒的太武帝派乙浑诛杀冯家老小,冯姑的哥哥冯朗也被赐死,冯朗的儿子冯熙因为逃到羌族部落,性命得以保全。冯朗的女儿冯淑仪几经波折,最终以戴罪之身进入皇宫做了一个小奴婢。 少年冯淑仪聪慧机敏,后来成为了少年皇子拓跋浚的伴读。公元452年,年仅13岁的拓跋浚称帝,成为历史上的文成帝。冯淑仪被选为贵人,并最终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柔然进犯北魏,文成帝提出比武选将,冯皇后借机召回躲藏在羌族部落的哥哥冯熙。在比武大会上,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和冯熙脱颖而出,最终冯熙被任命为先锋,他率部与柔然军队交战,大获全胜,冯家兄妹终于洗刷掉了冯家的耻辱。文成帝打算兴建云岗石窟,得到冯皇后支持的昙曜最终领命开凿佛窟。 张颂文和王庆祥
文成帝驾崩,火祭之时,冯皇后纵身火海,幸被侍官李弈救出。在众臣的帮助下,冯太后一举铲除了阴谋篡权的乙浑。少年献文帝继位后,冯皇后被尊为冯太后,首次临朝称制。献文帝长大成人,冯太后还政于朝,开始全心教导太子拓跋宏。公元471年,5岁的孝文帝拓跋宏登基,公元476年,冯太后二次临朝称制。冯太后是一位开明的政治家,她鼓励孝文帝矢志改革,富国强兵。在冯皇后的引导和全力支持下,孝文帝颁布实施了《三长制》和《均田制》。在这些改革措施的激励下,北魏王朝国力日渐强大,经济和文化都有了空前的发展。
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冯太后:8-49岁,名冯淑仪,罪臣冯朗之女,父死,她被罚入宫中为婢。幸得左昭仪冯姑的照顾、教育,冯淑仪成为天资聪颖,姿色绝佳,有见识,有才华的宫中佼佼者,被立为贵人,为文成帝所宠爱,又为常太后所眷顾,通过铸金人成功而立为皇后。文成帝病逝,冯太后以投火殉葬之举赢得朝野崇敬。使其在献文帝接位后,经历一番周折,终于诛杀了妄图篡位的丞相乙浑,临朝称制,威望日隆。孝文帝拓跋宏生,冯太后不得不还政于献文帝,专心抚育太子,但朝中大事仍要过问。
主要演员(15张) 献文帝与冯太后政见不合,受冯后挚肘,不得以18岁逊位,自为太上皇帝。孝文帝5岁登基,冯太后再次临朝称制。但是大臣拓跋子推等却挟献文帝与之对抗,杀了其宠信的中常侍李弈。冯太后为根除推行新政的阻力,毅然将献文帝及其亲信一网打尽。在经历长期、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冯后耳濡目染,对其性格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在统一中国北方的过程中,因连年征战,北魏国库空虚,大量难民流离失所,地方豪强乘机兼并土地,官吏贪腐成风。雄才大略的冯太后广开言路,重用人才,接受重臣李冲等建议,突破重重阻力,推行了班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三项改革,取得成功。北魏国力自此迅速增强,同时推动了鲜卑游牧文化走向先进的农耕文化,对促进民族融和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冯太后应是最有作为的女政治家之一,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起到了可贵的作用。 冯太后具有远见卓识,善于识人用人,生杀决断,威严有加,但又胸襟广阔,有大丈夫气魄。她生活简朴,体恤下民。感情上大胆而丰富,她23岁守寡,先后宠爱过俊美的李弈和才华横溢的李冲。当然作为一个复杂性格的女性,为自己和冯氏利益,她也演绎了斩断哥哥冯熙的爱情,牺牲冯熙女儿等常人无法接纳的行为,而这些恰恰勾描出了这个两度临朝称制,纵横草原大漠之中,大魏国一代帝后的丰姿。 拓跋焘:43岁,北魏世祖太武皇帝,刚毅威武,魁伟霸气。一生征战东西南北,统一了中国北方;向北,马踏柔然;向南,威震刘宋.后因太子拓跋晃监国权势膨胀,在宦官宗爱的挑唆下,父子矛盾激化。拓跋焘先杀太子,却又被宗爱所杀。太子监国制度随之终结,使日后文成帝乳母常太后弄权干政和冯太后临朝称制有了可能。 拓跋浚:10-26岁,北魏文成皇帝,拓跋焘之孙。在乳母常太后保护下12岁登基,却始终为常氏阴影困扰。常氏去世后,他20岁,才展现头脚,文治武功,多有建树。当政期间,他恢复佛教,开凿石窟。其性格柔中有刚,善于在错综复杂的朝野纷争中掌握“度”而得之平衡。 冯太后虽然是他两小无猜的玩伴儿,但冯太后事事有主张,有见地的支配意识,使贵为天子的他与冯太后距离日渐疏离,而宠爱乙氏。当乙氏生子被赐死后,文成帝生命的最后岁月又捡起了与冯太后的情愫,26岁那年,文成帝病死。 拓跋弘:12-23岁,北魏献文帝,拓跋浚长子。12岁登基,性情怯懦,多愁善感,虽由冯太后抚养长大,但是在鲜卑大臣拓跋子推等的影响下,试图摆脱冯后的影子,渐政见有歧。不得已18岁逊位孝文帝,当上了太上皇帝。后在拓跋子推等的挑唆下,与冯太后矛盾日深,被赐椒酒毒杀。 拓跋宏:5-23岁,北魏孝文帝。他是献文帝之长子,生母循祖制赐死,由冯太后养育教导,成为北魏一代英主。是中国历史上有大作为的皇帝之一,5岁登基,大小国事均仰仗于冯太后,在冯后治国的熏陶下,日渐成熟,行事果敢,当政有谋。当皇亲贪赃被擒后,他断然赐死李洪。正是青年
电视剧剧照(2)(20张)皇帝雄才大略的初次展露。 冯妙媛的出现,使青年孝文帝初尝爱情的甜蜜,然而改革阻力巨大,冯后不得不借保全“子贵母死”祖制,而推行改革。年轻的皇帝失去爱妻,悲痛欲绝,经历了感情的大起大落。但是关系江山社稷前程,孝文帝最终理解了冯后的良苦用心,引领北魏继续改制变革,励精图治,开拓大业。 常太后:30-40岁,文成帝拓跋浚之乳母,她培植朝中势力,干预北魏政治10余年。文成帝继位后,被尊为保皇太后。常氏也是因家族遭罪,以罪臣之女入宫的,身世与冯姑、冯淑仪相似,易产生共鸣,而保护和提携了冯淑仪。她性格上既有母亲的慈祥,又有怨妇的毒辣,她没有象冯淑仪那样从小在家里受过汉文化的教养,才使得这个热衷于弄权的女人,不关心治国安邦,不理会江山社稷。但是她如何在宫廷斗争中生存,如何走向权利高峰的点点滴滴,却深刻地影响了少年冯太后。 冯姑:33岁,冯淑仪和冯熙的姑妈,拓跋焘的左昭仪。正是因为她的保护,冯熙得以逃脱诛杀,冯淑仪得以在平城皇宫内生存下来。她是从小失去家庭,从小经历磨难的淑仪的精神保护伞。冯姑凭着太武帝的信任,一面与常乳母结成同盟,一面悉心培养冯淑仪。将小淑仪推到拓跋浚身边,成为贵人。冯姑是一个美丽而智慧的女性,在一次宫廷斗争中她过早地丧失了生命。 冯熙:10-50岁,冯太后的亲兄长。曾任刺史,太师等北魏重要职务。两个女儿均入宫中,他伟岸英俊,善征战。是冯太后坚强的后援和重要的支撑点。但是他却胸无大志,热衷于修寺造塔,即便是自己的爱情,都屈服于冯后的最终无情选择,昙花一现泯灭了。 乙浑:38岁,野心家,擅长心机。出身于鲜卑武将世家,性情上专横跋扈。政治上是冯太后的死敌,他借开凿云岗石窟机会,献媚文成帝,封太尉,丞相,位居诸王之上。文成帝死后公然企图篡权谋逆,被冯太后巧计诛杀。 崔浩:50岁,北魏之大儒,是少年文成帝的老师,汉家文化的代表。为人正直,敢于进谏,拓跋焘一向颇为信任。比作汉之张良。但其持才自傲,遭朝臣中的鲜卑人嫉恨,借其奉诏修《国史》中,直书拓跋祖先乱伦的家丑,被拓跋焘赐死。冯太后陪读时多受其教育。 拓跋子推:40岁,献文帝的叔叔。为人阴险,排斥汉文化和汉臣,挑唆献文帝将皇位禅让于他。但是遭到汉臣和鲜卑大臣的一致反对,没有得逞。但他心思不死,担心皇权旁落冯太后之手,鼓动退位的献文帝再次与冯太后一决高低,被乱箭射杀。 李弈:25岁,英俊健朗,担任中常侍。其人有文采,谨言慎行,曾于火中救出冯太后,为冯太后宠幸。后献文帝受挑唆欲打击冯太后,首先将其诛杀。 昙曜:40-70岁,高僧。太武帝灭佛期间隐匿民间,以游医治病认识少年
拍摄探班照(13张)冯太后。复佛后,“马识善人”被文成帝委任沙门统,并委以开凿云岗石窟之责。昙曜生性机敏,借皇家势力宣传佛法,提出“帝就是佛,佛即是帝”取悦文成帝。所凿五窟佛像,即北魏五个皇帝样貌。并深得冯太后信任。 花木兰:8-40岁,有尚武之风的边民,代父从军,功成之后不愿受封赏,为情所怨,负气与开凿石窟的石匠刘春结合复归故里。却饱受地方官吏豪强的盘剥,难于生存愤起反抗,幸得冯太后赐予“铁卷”保全,均田制后始得安居乐业。其性刚毅,其貌端庄,战场上巾帼赛须眉,情感上爱恨断然割舍,是北方女性鲜明个性化的代表。 冯朗:40岁,冯太后之父,任秦、雍两州刺史。其弟冯邈兵败投降,冯朗全家遭牵连,被诛灭,幸存女儿冯淑仪和儿子冯熙。其性刚毅,慷慨赴死之际仍上书太武帝表述忠心,太武帝拓跋焘感其忠心,不再追究其子女之咎。 王惠:20-50岁,宦官。性机巧,善察言观色,左右逢源,受文成帝宠信, 李冲:30-50岁,拜为内秘书令,后迁中书令,进爵陇西公。貌若太白,神采飘逸,博通经史,才华横溢,沉稳老练有经纬之才。力主除旧布新,是冯太后推行“三项改革”的坚决策划者、支持者。冯太后深钦其才,宫闱之内深得宠幸,为冯后最重要的知己。 李彪:25-40岁,出身微寒,由李冲引荐冯太后,拜御史中尉。其性情耿直,敢于直言政弊,不惮奸佞,不藏匿锋芒。孝文帝比之为“汉之汲黯。” 李安世:30岁,原本为出家修行之人,却胸怀悯民济世之心,出言直,性情爽,蒙李冲,李彪推荐入朝为官,官至主客令,提出均田建议并奋力实践。后夙愿以偿,又飘然出世。 高允:40-80岁,孝文帝之师,四朝老臣。博综经文,黯熟周礼,拜北魏中书令,侍中,参议大政。老成持重,人情练达,一生廉洁,澹泊明志。 拓跋澄:袭任城王,孝文帝堂叔,拜尚书令。性情豁达,不恋鲜卑旧制旧俗,支持改革,忠心职守。孝文帝赞誉其曰:“若非任城,朕事业堪忧也。” 拓跋禧:20-40岁,孝文帝之长弟,咸阳王。兄弟情深,他支持孝文帝改革,但生性骄奢,贪恋财色,孝文帝屡次告诫,终不改操,为守旧派拉拢。 拓跋丕:30-70岁,东阳王,鲜卑宗室中,德高望众的元老贵族,长孝文帝四辈,为四朝老臣。冯太后诛灭乙浑后拜尚书令。其性深沉,藏而不露;其行谨慎,暗酝玄机;其言平和,善观君颜;其貌忠厚,实多诡诈。使之终成为宗室的精神领袖,亦为改革的真正阻路石,但潮流所趋,其只能望背兴叹。 拓跋他:30-40岁,淮南王。征西大将军,后迁司徒。人高马大,声言洪亮,自恃战功显赫,力阻冯太后的改制,形成以拓跋丕为核心,拓跋天赐等鲜卑宗室的守旧派。当改革之势不可逆转时,其坦然咆哮朝堂,慷慨以死明志。 拓跋天赐:30-50岁,孝文帝叔祖,征北大将军。有战功,体魄魁伟,性情粗野,守旧派的代表,后因贪赃被削爵为民。 丘穆陵泰:30-50岁,鲜卑人,定州刺史,战功赫赫,性情骄横,守旧派。 冯妙媛:18-20岁,冯熙长女,姿色绝代,温情聪慧,善诗书画。深得冯太后
电视剧剧照片(2)(19张)和孝文帝的喜爱。选入宫中,立为皇后。生太子拓跋恂。冯太后推行班禄制遭遇阻力,为缓解矛盾,不得不依照祖制“子贵母死”挥泪赐死冯妙媛,她成为了推行新政的牺牲品。 冯妙莲:18-25岁,冯熙次女。冯妙莲貌美妩媚,同时与妙媛被选入宫,虽为姐妹,却与妙媛性情相异,争宠孝文帝,后偷情宫闱,淫乱后宫。冯太后怒其不争,哀叹冯家后继无人。 柳叶:7-49岁,本为弃女,后入宫为婢,冯太后自小的伙伴,一生追随侍奉冯后,忠心耿耿。性情机敏,善解人意,洞悉宫廷内斗,成为冯后耳目和可以倾诉的对象。 王遇:20-50岁,宦官。性机巧,善察言观色,左右逢源,受文成帝宠信,监督云岗石窟修建,但见财望义,多次被利用,却未被牵连。宫廷中各派角逐的常青树。 抱嶷:25岁,宦官,谨小慎微,恭以奉上,常侍冯太后身边,因忠谨被提升为殿中侍御。 宗爱:40岁,因罪为阉人,宦官,拜中常侍。性情阴险残暴,与太子拓跋晃结盟篡逆朝政,为太武帝发现,其先下手逆杀拓跋焘和冯姑,后被常太后联合众臣诛杀。 源贺:30-50岁,征南大将军,冀州刺史,封陇西王。正直老臣,忠于拓跋王室,先诛宗爱,推文成帝,后力阻献文帝逊位拓跋子推而拥立孝文帝,并力谏献文帝保国家免于残杀陷入动乱,后坦然追随献文帝赴死。 冯邈:35岁,冯朗弟,奉太武帝诏征讨柔然国,兵败降敌。牵连冯家遭灭门之灾,后遇冯熙对阵两军前,羞愧而逃,纵马跃下悬崖自杀。 拓跋晃:25岁,北魏太子。受宦官宗爱挑唆与太武帝争夺皇位,被诛杀。 乙氏:18岁,乙浑的妹妹,姿色艳丽,为文成帝宠爱,铸金人失败未被选为皇后,生子后被常太后依“子贵母死”祖制赐死。 刘春:20-50岁,憨厚本分的石匠,参与开凿云岗石窟,被乙浑毒哑。后与花木兰结为夫妇,归居故里守土务农。 李洪:30岁,孝文帝族舅,秦州刺史,表似清廉,实则贪婪。上任一年,秦州民不聊生。在废班赏制推行班禄制的改革中,被李彪查察,为孝文帝决然赐死。
编辑本段幕后花絮
武则天和慈禧太后是荧屏上展现最多的两个强势女人,除了她们以外,历史上还有一个女人,她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死后被称为“文明太后”,她就是中国第一个女改革家———北魏冯太后。 北魏冯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改革家,在冯太后49岁的生命中,她有20年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她在世的时候经历了北魏王朝的四位皇上。在拍摄现场,盘着高高发髻的吴倩莲看上去格外瘦弱,吴倩莲告诉记者,她在剧中塑造的冯太后实际上是很威严的,“我以前很少接古装剧,接演这部剧是因为冯太后的一生实在是太丰富了,冯太后经历了从一个奴仆、宫女到皇后、太皇太后的过程,她的威严不是表面上的霸气,是那种内心有震撼的感觉。”古装剧在受到广电总局在制作上的限制之后,不少制片方都调整了自己的创作路线,放弃了古装剧,对于“顶风”拍摄《北魏冯太后》,该剧制片方负责人表示,《北魏冯太后》是一部历史正剧,该剧中人物的服饰、造型、配饰都将还原历史原貌。而北魏一直是影视作品中展现的空白地带,该剧把北魏的真实风貌展现出来。 在《北魏冯太后》中,有皇帝专业户之称的张铁林又演了一个皇上,不过当天并没有他的戏份。吴倩莲介绍说,张铁林演的太武帝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少数民族皇帝,战争场面比较多,性格也比较凶悍。谈及和十大“戏霸”之一的张铁林的合作,吴倩莲说:“他做皇帝的时候我还是宫女,只有一场对手戏,感觉他人非常和蔼,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凶悍。其实,不管是在好莱坞,还是中国,有时都会有类似‘戏霸’的情况出现,大家应该互相迁就。” 与《北魏冯太后》相同的是,吴倩莲在电视剧《阮玲玉》中的年龄跨度也非常大,谈及这部作品一波三折的拍摄过程以及制片人和导演间的矛盾,吴倩莲表示“不清楚”,但记者追问是否影响到她的表演时,她说:“没多大影响,一直是拍拍停停,但也没有间断,给多少钱,办多少事。” 北魏冯太后所处的年代比武则天要早两百多年,在她49岁的生命历程中,有20多年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她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北魏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冯太后一生中历尽坎坷无数,曾沦为奴婢,历经生死,她的人生经历与她所生活的朝代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饰演冯太后的吴倩莲是业内公认的演技派高手,驾驭这样一个传奇历史人物却是第一次,她显得格外心事重重。吴倩莲说:“冯太后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我以往很少演古装剧,现在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很重。”剧中,吴倩莲要从冯太后19岁一直演到49岁,这也是她第一次饰演年龄跨度如此之大的角色。 《神医喜来乐》里的“赛西施”沈傲君在《北魏冯太后》中女扮男装,摇身一变成了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三伏天穿着厚重的盔甲拍戏还不算什么,最让沈傲君头疼的是骑马,因为她一向怕马。“骑马的戏特别多,我也豁出去了,没想到骑到第三天我的腿就被磨得生疼,上楼都费劲,得用一只手搬着腿爬,而且要吃止疼药才行。”虽说吃了不少苦,但沈傲君却觉得很值,她认定这部戏一定会被拍成精品。
编辑本段穿帮镜头
第16集(18分55秒、19分20秒)御马选高僧的剧情中,当马匹在操场移动时能明显看到一位现代装着的白衣训马人诱导马匹走向。
编辑本段主题歌曲
《月沧桑》
作曲:万家铭、崔迪 作词:金放 演唱:崔迪(女)、高斌(男) (男) 红尘白月光 镏金瓦泛清霜 君不见群狼饿望朝纲 皇权路陪葬 多少儿女情长 换来江山千古流芳 (女) 曾经清风红院高墙 辉煌一炷香 如今烛影水面摇晃 谁冥思苦想 前尘过往尽情遗忘 又回头一望 流水无常岁月无疆 谁别来无恙 (男) 红尘白月光 镏金瓦泛清霜 君不见群狼饿望朝纲 皇权路陪葬 多少儿女情长 换来江山千古流芳
《红烛光》
作曲:郝雷 编曲:崔迪 作词:佳佳 演唱:郝雷 不忍凝望 琉璃掩车窗 渐行渐远的墙 锁住旧时光 凡尘难闯荡 生死两茫茫 路在你的脚下蔓延希望 燕难成双 枉爱得痴狂 前方路还漫长 对镜慢梳妆 忍痛折翅膀 鸿鹄定高翔 只能留心梦里忆过往 红烛光 笑无常 几人读懂你的伤 点燃黑夜盼天亮 赶不走心中凄凉 泪几行 独自尝 已是青丝泛白霜 孤枕遗梦见一轮朝阳
中国历史上,临朝听政掌握中枢大权的太后有不少,不过没有一位的历史功绩比得上北魏的冯太后。影视剧《锦绣未央》的女主人公就是以她为历史原型塑造的。
北魏冯太后(441~490年)的人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她本是汉女,祖父曾做过五胡十六国时北燕国的国君。冯氏生于北燕被北魏灭亡几年后,幼年时父亲冯朗被北魏孝武帝下令诛杀,她被没入后宫成为一名奴婢。在姑母冯昭仪的帮助下,冯氏没有吃太多苦,反而出落得有沉鱼落雁之美。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12岁就继位登基,有一次他在宫中偶遇冯氏。《魏书》十分八卦地记载了两人的邂逅:
“高宗登白楼望见,美之,谓左右曰:‘此妇人佳乎?‘左右咸曰‘然’”。
就这样,冯氏成了拓跋濬的妃子。两人感情十分深厚,456年,文成帝封15岁的冯氏为皇后。同年,妃子李氏同文成帝所生的拓跋弘以不足两岁的幼龄被立为太子。
其他朝代,皇帝的妃子巴不得“母凭子贵”。可在北魏,却有一项“子贵母死”的奇葩制度,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生母皆要赐死,以防未来的母族擅权。于是拓跋弘生母李氏被赐死,冯后担当起了养育太子之责。
465年,文成帝英年早逝,年仅25岁。11岁的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北魏献文帝,冯后被尊为太后,临朝听政。当时因为新君年幼,政局动荡,权臣乙浑图谋不轨,冯太后定策将其诛杀。
467年,献文帝妃子李夫人生下一子拓跋宏。冯太后得知长孙出世后大喜,将朝政归还于献文帝。469年。拓跋宏被立为太子,生母李氏依据“子贵母死”的制度被赐死,这一幕同文献帝当年成为太子何其相似,恍若一个历史循环。
还政后冯太后还不到30岁,正值女人大好年华的她开始琢磨起自己的第二春。结果献文帝感觉丢失了颜面,找了个借口将冯太后最喜欢的情人,宿卫监李奕处死。冯太后得知后大怒,两人关系破裂。471年,献文帝被迫退位,成为年仅17岁的中国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献文帝之子拓跋宏以4岁幼龄登基,这就是北魏孝文帝。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称是被冯太后毒杀。冯太后再次临朝,被尊为太皇太后。
冯太后在北魏献文帝和孝文帝时期实际掌权约二十年,成功实施了大量的社会政治改革。诸多改革中,她和孝文帝主导的土地公有制改革影响最为深远,不仅后来的西魏和北周将之奉为圭臬,之后还被隋朝所继承,最终唐代以北魏的土地公有制为模版分配土地,国力日盛,达到了自西汉后又一个封建王朝的巅峰!
历史上的北魏的冯太后临朝听政25年,私生活不检点,她堪比武则天和慈禧,但她却是一代贤后。她像武则天和慈禧一样杀伐果断,也像武则天一样喜欢小鲜肉,跟慈禧一样早早守寡,她是女王,高高在上,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婢女飞上枝头变凤凰,但并非是幸事,只是悲剧的开始。北魏的冯太后本是北燕皇族,但在北燕灭亡后,她沦为北魏皇宫的一个小奴婢。但她的运气逆天,在13岁的北魏文成帝登基后,就直接选12岁的冯太后为贵人。不久之后,15岁的冯太后就被册封为皇后,并且常伴于文成帝身边辅政。就是这个时间里,冯太后掌握了大量的执政经验。两人婚后甜蜜,但是好景不长,文成帝英年早逝,那一年冯太后才25岁,跟后来的慈禧太后一样早早就成为了寡妇。
在文成帝死后,年仅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当时的太原王乙浑欺负冯太后这对孤儿寡母,意图谋反。冯太后秘密布置,迅速将太原王乙浑给诛杀了,但引起了北魏朝局的震动。紧接着,冯太后宣布自己临朝称制,掌握朝中大权,很快就稳定北魏动荡的局势。但她并不像慈禧那样贪恋权力,在前后临朝称制一年半后,就将权力给到了他的养子献文帝。
在文成帝死后,耐不住寂寞的冯太后跟武则天一样喜欢上了小鲜肉,私生活很不检点。献文帝对此很是不满,就借机将冯太后非常宠爱的李弈给处死了。这一下,可是惹恼了冯太后,冯太后直接逼着文献帝退位,禅位给不满5岁的太子拓跋宏,也就是北魏孝文帝。这个文献帝退位后,依然不老实,不仅继续掌控朝中大权,还出去带兵打仗,甚至还在都城搞阅兵,冯太后担心文献帝对她不利。于是乎,她果断出手,将文献帝给囚禁了。不久之后,文献帝暴毙,传言是冯太后害死了文献帝。
随后,冯太后再度临朝听政,冯太后运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钢铁般的手腕,纵横捭阖,任用贤能,维护朝局的稳定,对北魏的政治经济进行改革。同时,她悉心培养自己的孙子孝文帝,她身体力行,对日后著名的孝文帝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冯太后虽然手握大权,但是她在日常生活上厉行节俭,不仅不穿戴华丽的衣服和饰品,而且吃的也非常简单,就在一种宽仅几尺的几案上就餐,而且菜也少的可怜,这跟后来的慈禧太后餐餐上百道美味佳肴的形成了鲜明了对比。
公元490年,49岁的冯太后去世。在临终的时候,他曾降遗旨,要求自己死后,一切从简,要薄葬。但孝文帝感念冯太后的养育之恩,违背她的遗旨,提高了冯太后的陵墓规格,按国君的葬礼规格。
冯太后以个人智慧实现了北魏两代人的顺利交接,为北魏王朝的政局稳定做出重大贡献。去除她私生活不检点这一条,可以是她是一代贤后,比后来的武则天和慈禧强多了。总之,她是女王,高高在上,但终究也只是一个可怜的寡妇,只能忍受无限的寂寞空虚冷!各位,你们说呢?
名冯淑仪,罪臣冯朗之女,父死,她被罚入宫中为婢。幸得左昭仪冯姑的照顾、教育,冯淑仪成为天资聪颖,姿色绝佳,有见识,有才华的宫中佼佼者,被立为贵人,为文成帝所宠爱,又为常太后所眷顾,通过铸金人成功而立为皇后。文成帝病逝,冯太后以投火殉葬之举赢得朝野崇敬。使其在献文帝接位后,经历一番周折,终于诛杀了妄图篡位的丞相乙浑,临朝称制,威望日隆。孝文帝拓跋宏生,冯太后不得不还政于献文帝,专心抚育太子,但朝中大事仍要过问。 献文帝与冯太后政见不合,受冯后挚肘,不得以18岁逊位,自为太上皇帝。孝文帝5岁登基,冯太后再次临朝称制。但是大臣拓跋子推等却挟献文帝与之对抗,杀了其宠信的中常侍李弈。冯太后为根除推行新政的阻力,毅然将献文帝及其亲信一网打尽。在经历长期、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冯后耳濡目染,对其性格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在统一中国北方的过程中,因连年征战,北魏国库空虚,大量难民流离失所,地方豪强乘机兼并土地,官吏贪腐成风。雄才大略的冯太后广开言路,重用人才,接受重臣李冲等建议,突破重重阻力,推行了班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三项改革,取得成功。北魏国力自此迅速增强,同时推动了鲜卑游牧文化走向先进的农耕文化,对促进民族融和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冯太后应是最有作为的女政治家之一,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起到了可贵的作用。 冯太后具有远见卓识,善于识人用人,生杀决断,威严有加,但又胸襟广阔,有大丈夫气魄。她生活简朴,体恤下民。感情上大胆而丰富,她23岁守寡,先后宠爱过俊美的李弈和才华横溢的李冲。当然作为一个复杂性格的女性,为自己和冯氏利益,她也演绎了斩断哥哥冯熙的爱情,牺牲冯熙女儿等常人无法接纳的行为,而这些恰恰勾描出了这个两度临朝称制,纵横草原大漠之中,大魏国一代帝后的丰姿。
历史评价
冯太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北燕天王冯宏的孙女,主持北魏政权多年,推动民族融合和汉化政策,对北魏的发展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北魏百官原无俸禄,冯太后称制时,公元484年(太和八年),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充百官俸禄。称为“班禄”。班禄以后,贪赃满一匹者处死。规定地方守宰任期按“治绩”好坏为定,不拘年限。太和九年采纳给事中李安世建议,实行均田制,使农民附著於土地,劳力得以利用,荒田得以垦辟。北魏原来没有户籍制度,由宗主管理户口,称宗主督护制。因此宗主廕庇人口甚多,往往三五十家合为一户。在九品混通制之下,赋役负担不匀,政府收入也受影响。公元485或486年(太和九年或十年)初,李冲建议,仿古制立党、里、邻三长,用以代替宗主督护的统治(见三长制)。定民户籍,按户徵发调役,当时反对李冲建议者很多,冯太后力排众议,认为立三长则廕庇的户口可以检出,课调可有常准,决定实行。结果不仅北魏本土见效,同南朝归於北魏的淮北州郡户口,几十年间也比属南朝时大见增长。冯太后主持制定的三长制、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三者配合实行,为孝文帝迁洛以后的繁荣富庶打下了基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2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