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窦建德和王世充都是李渊的敌人,李渊最后为什么杀窦建德放过王世充

以史为鉴 2023-06-17 00:41:55

窦建德和王世充都是李渊的敌人,李渊最后为什么杀窦建德放过王世充

对窦建德和王世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604年,大隋仁寿四年,隋文帝杨坚的二儿子杨广在一片质疑声中继位,当然,质疑是后人说的。而继位后的杨广是为隋炀帝,“炀”这个谥号也是后人给他的。之所以这个谥号,主要是继位后的杨广是个暴君、昏君。

继位后的杨广连年大兴土木,又是修建宫殿,又是大运河的,还不断对外用兵,进行扩张,繁重的徭役、兵役,弄得民不聊生,于是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大旗,一时间天下群雄并起。

声势浩大的有大概有这么多股势力:

1、李密领导的瓦岗寨,控制了河北南部和洛阳以东的河南地带。

2、关陇贵族李渊的大唐集团,控制了长安到太原的大片领地。

3、河北义侠窦建德领导的大夏政权,控制了河北和山东的大部分地区。

4、薛举、薛仁杲父子,盘踞在李渊的西部,控制了陇西之地,兵力十三万。

5、刘武周,控制了山西北部,背后有突厥始毕可汗的撑腰。

6、隋朝将领王世充,控制了洛阳,

7、宇文化及的大许政权,控制了扬州周围和淮河及长江流域的隋王朝残余部队

8、高开道,控制了今天的北京地区,自称为燕王。

9、梁师都,控制了雕阴(今陕西省北部绥德县,位米脂县南)、弘化(今甘肃省庆阳县,位环县东南)、延安(今陕西省延安市)等郡,背后也有突厥势力的撑腰。

10、李子通,控制了今天的江苏和浙江沿海地区。

11、杜伏威和辅公祏,控制了南京地区的长江流域。

12、萧铣,控制了整个长江中游和大部分南部中国。

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刘黑闼、徐圆朗、林士弘等等,总之,这些农民起义的领袖都采取了某种措施以稳固地控制一个相当大的地区,并且拥有相当数量的军队。

在隋末大大小小的政权中,关陇贵族李渊集团的势力最强,公元618年,李渊逼迫杨侑禅让之后称帝,建立大唐,改元武德,开始了荡平天下之路。

随着高开道之死于河北和辅公祏的建康政权在公元624年的最后被荡平,对唐政权的大规模抵抗已不复存在。李渊和他领导的大唐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隋末群雄中脱颖而出。换言之,李渊要取得最终的胜利,比如击败以上大大小小的政权,这些割据军阀都是李渊的敌人。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李渊一一战胜他的对手,或者说敌人,不过在李渊的众多对手和敌人中,有两个我们不得不数,那就是窦建德和王世充。

王世充本来是西域胡人,后来搬到了山西生活。所以说,他实际上是个混血,因此,长得一头浓密卷发,时常发出野兽一般的低。聪明伶俐,阴险狡诈,喜欢看书,尤其是好读兵书。

长大后的王世充很会察言观色、阿谀奉承,所以深得隋炀帝的赏识,让他镇守洛阳。当他听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刺杀后,马上与元文都、卢楚等人拥立隋炀帝的孙杨侗继位为隋朝傀儡皇帝,而他掌握实权。

后来王世充击败了李密领导的瓦岗寨势力,战败后的李密投降了李渊。而击败李密的王世充得意扬扬,野心勃勃,于公元619年废除了傀儡隋恭帝,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郑,并且建年号。

由于王世充的不得人心和对士兵、百姓施以暴政,越来越多的百姓和将士逃离了洛阳,内部纷争不断。再加上李世民带领的唐军不断围剿,王世充被围困在了洛阳。此时,他将希望寄托在了另一个起义领袖的身上,那就是窦建德。

窦建德是最早起兵反隋的叛乱者之一,他于公元611年起兵反隋。跟王世充的残暴不仁不一样,窦建德是一个侠义之士,他因为礼贤下士和生活简朴而被人称道。所以,归附他的人很多,他控制了河北北部和山东的广大地带。

实际上,窦建德和王世充也不是什么朋友,而是敌人。窦建德占据河北,王世充占据河南,二人之间也经常爆发冲突,但为什么这两个敌人要联手呢?

因为李世民和唐军。

窦建德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王世充真的被李世民干掉,洛阳被唐王朝攻下,那么,他窦建德将单独面对强大的唐军。

于是公元621年,窦建德同意了王世充的求救,发兵救援洛阳,对外号称三十万大军。随着窦建德的发兵,战场形势瞬间改变,王世充和窦建德联手,李世民面临空前危机。

不过李世民不愧是英雄啊,面对强大的敌人,他并没有紧张,甚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开启两线作战。一边继续围攻已经坚持了数月的洛阳,一边对战前来援助的窦建德。

史料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余骑,皆皂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意思是,李世民将自己的大部队留下来继续围攻洛阳,他自己则只带三千五百人去抵御窦建德的三十万大军。

随后历史上著名的虎牢关一战拉开帷幕。总之,虎牢关之战最后的结果是李世民大获全胜。窦建德本人在大战中负伤,并当场被俘。而窦建德被俘虏后,困兽之斗的王世充已别无他路可走,只有投降唐军。

随后李世民带着战利品窦建德和王世充回了长安,交给李渊处理。

虎牢关一战,李世民一举消灭了唐朝最大的两个敌人,奠定了天下的版图。李世民不愧是罕见的绝世英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已经集勇气、智慧、魄力、耐心于一身。

那么,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个人的结局如何?

窦建德在解往长安后被斩首,王世充则在放逐的途中被杀。疑问是,为什么李渊要下令处死窦建德,而放过王世充呢?

王世充是投降的,杀之不合理,容易遭到口舌。再说了王世充是个小人,这种不得人心的人,没什么人支持。别人追随他,无非是图财、图利而已,并非真心归顺。所以,杀不杀都无所谓,王世充对李渊毫无威胁。

但窦建德就不一样了。

窦建德是典型的侠客义士,颇得人心,在河北一点名声很好,如果留着此人,日后肯定对李渊威胁很大。窦建德拥有巨大的号召力,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KOL,一呼百应,带货能力很强。所以,必须杀之而后快。

其次,窦建德和李渊二人的身份差异。李渊是关陇勋贵出身,对窦建德这种草莽领袖很是看不起。关陇贵族有“以威杀治国”的传统,李渊也不例外,所以,李渊最终决定杀死窦建德。

不过李渊杀死窦建德也带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窦建德的一个下属将领刘黑闼打着为其报仇的旗号开始了重新在河北的反抗。不过这将是另一个故事。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如何一次消灭窦建德 王世充

王世充派人求窦建德救自己,窦建德凭什么来救呢?能解围吗?李世民怎么应对十万大军?

唐李世民率军在洛阳城下进攻王世充,胶着时,消息传来,窦建德率军来援洛阳的王世充。乱世中,政治生态非常简单,投有永远的朋友,也投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两个人并不友好,从前他们双方经常打仗,尤其是王世充,毒杀皇泰主之后,他祢帝,建立所谓的大郑,派出许多人马抢河北窦建德的地盘,双方互有杀伤。实际上,双方是有冤仇的,互相血拚过。但是,当唐军对自己步步进逼,当秦王李世民率领八万大军来攻打自己的时候,王世充就不停地派出了一拨又一拨的使节,干吗呢'就是装孙子来到河北哀求夏王窦建德来救他。

夏王窦建德当然也不是傻子,当时他就沉吟,好久也投给王世充回信,他也不能贸然出击。不久,他手下一个参谋,就这样劝窦建德,最终使窦建德下定决心来援救王世充。那么这参谋是怎么说的呢'

他讲,隋灭亡后,天下大乱,剩下三家最强,夏、郑与唐,我们形成三足鼎立了。灭郑后,定灭我们夏。应该支援王世充,夹击,反包围,胜算极大。如呆郑国可灭,再灭它。再把谋士弄在我们这里,就可以与李唐争天下。这话,打动了窦建德,率十五万军左右,号祢三十万,从河北来支援王世充。李唐军队非常紧张害怕。特别是一些老将,劝李世民,当今投别的,我们大半年了,死伤这么多,现在投别的办祛,我们只能先撤,再找机会。李世民拍板,进攻,对抗。绝不撤军。派李元吉,在洛阳继续包围,自己抽三千五百人玄甲兵去武牢关。后来一二万来严阵以待,准备与窦建德相斗。3月26日,李世民率大将领着五百骑兵,东行二十里,向窦建德逼进。六人慢慢逼近窦建德,只剩下二三里地远了。

(李世民怎么干什么?这六个人到底想要干什么呢?)一

李世民来到附近,侦察兵看到了。这六人并投有引起往意,都以为是巡逻兵误走到这里,都认为随便就可以弄死他们。投有大批人马往意他们。李世民大喝一声,我秦王也,不得了,炸了营了。他的英名是天下流传。;别人道他是孤胆英雄。这些军将也想这些人是运气好,现在是掉下大馅饼,要生擒他。这些人冲出来,李世民他们手下确实害怕,五六千人来击,不得不急。李世民说,你们先撤,我们两个掩护你们。与尉迟恭断后。二人杀死几十人。如此上百人不一会儿就报销了。李世民确实是英勇高强。如此边走边打,很快到达秦琼他们埋伏处。这些人杀出来,玄甲军能战,结果把夏军打得大败。笫一战,给了窦建德下马威,李世民写信给窦建德,教训他。窦建德一直猛攻,也是一直攻不下,李世民与他们处于胶着状态了。

(一个月过去了,窦建德人疲马乏,此时,他再也坐不住了。).

窦建德准备进攻,摆出大军,窦建德派出大军再派三百精兵来挑战。喊话,要跟秦王说话。两军对垒,各派三百兵,斗乐消遣。李世民派两百人,王君廓率兵来打。互有胜负,李世民是一种示弱。想激起夏军速胜之心,当然也有副作用,唐军看到败仗,也会畏惧。机会来了,窦建德大阵前,一马上骑着王琬,来回驰骋,绣花枕头一个,这是隋炀帝的御马,嵌满珠宝,来回显摆。李世民识马,只往意这马,是好马。尉迟恭请擒来,李世民制止,不能因匹马损大将。尉迟恭冲到王琬面前。结果眼睁着看到这样,一句话说不出来。窦建德阵前也投人敢出来,都惊呆了。尉迟恭把王琬打得半晕,牵回这匹好马。

(赛建德恼羞成怒,立即调动大军来袭,李世民怎么应对大军压阵?).

李唐军队在李世民指挥下不出来,想消耗窦建德,从上午直站到中午,夏军疲劳极了。这时,他们开始席地而坐。甚至互相争水。一片混乱。武牢关上的李世民大喜,命人去冲阵。战阵一下子乱了。李世民下令冲锋。唐军大军冲出来,李世民身先士卒,窦建德得知消息,即刻迎战,但是文武百官正赶去朝会,走到半路,窦建德的军队正往外冲,一下子死了不少人。唐军杀入,厮杀得激烈。李世民手下直接突入到夏军营中心,手举旗帜,一直穿到夏营最后端。几千唐军把唐军旗帜张扬起来,唐军与夏军正厮杀,看到到处是唐军旗帜,夏军兵将斗志消失,认为唐军包围自己了。马上战斗力消失,四散而逃。兵败如山倒,唐军绝对胜利。基本消灭了夏军主力。窦建德英雄无用武之地,被生擒,迭到李世民跟前。李世民还特生气,斥责他。窦建德说,今不自来,烦君远取。,

(王世充对此一无所知。)

李世民马上派兵来到洛阳城下,王世充一听说夏王来了,觉得自己有救了。飞奔城头,一看,夏王来了,但是是被绑在马上示众呢,他眼泪下来了。夏王说,我投救得了你。王世充成了汨人。王世充还是招集众将,拚死突围吧。几个将领说,不要想突围了。夏王是唯一的指望,这个仗打不下去,只能投降了。王世充也是个狠主,此时却不敢杀人了。这么多大将都是这个态度,只能率两千多人集体出城门跪拜,献城投降。由此,李世民击败夏与郑,两个最大的敌对势力被灭。二人被迭到李渊面前,窦建德是英雄,被斩首。王世充,被李渊乱骂。王世充叩头,解释说,罪该万死,但是您儿子答应不让我死。

(李渊怎么处理这个王世充呢)

王世充是献城投降,李渊不能失信,下诏赦免死罪,但是活罪得流放,这对王世充是英大思惠。能活比什么都强。王世充等待被流放。这么阴险的人就能善终吗'不可能,被暂时安排在长安的驿舍里。一天,有人来报,使臣来了,王世充说,肯定要赦免了,与哥哥出来了。诏使看兄弟俩,掏出一把大刀,把王世充哥哥砍下脑袋了。王世充大惊,也被杀。来杀的是独孤修德,他们兄弟几个人父亲是犯孤机,跟着皇泰主的,王世充杀掉独孤机等人,这时,独孤修德报仇来了。李世民表面还得处罚。独孤修德替父报仇才是最重要的。王世充家族仍得流放。半路上,下诏全部斩首。投一个活下来。王世充兄弟也躲不过这一劫。

王世充手下文臣武将却不能幸免了。像徐世勐与雄信是老乡。看到单雄信在名单中,坐不住了。徐世勐后来被赐姓李,后来成了李勐,唐高宗时还率军平了高句丽。替四个帝王完成了心愿。唐在那儿设置了安东都护府。这时,他年轻,求李世民,但是李世民更坚决,救单雄信投门。李世民本襟怀宽广,但是对这个就不能饶恕。徐世勐投办祛。单雄信说我固知汝不办事。他们是真哥们。徐世汨如泉涌,我本想与兄长一起死,谁来赡养您的父母,我还得继续为唐卖力。单雄信内心也惑动,行刑时,徐世勐跪在他面前,剖下并递一块自己大腿的肉给他吃,等于我跟您一起死了,不辜负结盟的意愿。单雄信死后,徐世勐的确尽到了赡养的义务。

同样曾经是李唐的死敌,为何李渊放过了王世充,却除掉了窦建德?

显而易见对于君王来说想除掉一个人无非是他即将或者正在威胁到他的地位,在这里窦建德也就是即将要威胁到他地位的人,因为窦建德不像王世充那么阴险狡诈,他是很得民心的,以致于李渊就害怕会威胁到唐朝,因此就让李世民把窦建德给除掉了。详细内容请让我在下文为大家介绍。

首先,在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两个大人物刚刚被抓住的时候,李世民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同时也是不敢去擅自处理的,于是就去询问李渊的意见,李渊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把王世充流放,把窦建德除掉,这个决定是重大的,但这个决定同时也是令人不解的,为什么王世充那么阴险狡诈,窦建德那么得民心,反而要把坏的留着,把好的除去呢?

其次,这个是因为唐高祖李渊深知得民心的重要性,也在害怕窦建德那么得民心,会不会到最后得到整个唐朝百姓的心了,那他唐朝的大业还要不要发展了!而王世充是一个超级不得民心的人,对他来说活着死去其实店铺没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想来想去啊,这李渊就决定,处死窦建德,留下王世充。

最后,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这窦建德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佼佼者,也是比王世充优秀得多得多,因此李渊可以说是天妒英才啊。忍受不了大唐刚起步基业还不稳的时候有人比他更优秀,于是就把他给处死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2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