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南京为金陵,长安、燕京、洛阳、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其中南京是从未被混政占领过的都城,是汉兴之后的土地,因此有“汉兴金陵兴,汉衰金陵衰”之说。南京始于楚国,当时南京不是首都,而是吴王的领地,后来吴王被越王打败,南京成为越国的领地,之后这片土地又被楚王攻占,楚王觉得这片土地一定是他自己的,他不能把它交给别人,于是在淮河边的狮子岩里埋了很多金子。埋葬黄金的故事显然是基于炼金术士的建议:黄金可以抑制国王的灵魂,保住王者之气在此地永久不衰,帮助帝王巩固统治。皇室地面上的建筑被称为宫殿,地下建筑被称为陵墓。因此,埋有黄金的地下建筑叫金陵。
金陵从明朝起改称为南京。明朝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并以金陵为都城,改名为南京,与元朝的都城北京相对应。除金陵外,南京还有建康、建业、应天、天京等地名。这些称谓都起源于建都于此的六朝。公元29年,孙权称金陵为建业,在这建立政权,这正是南京的第一代历史。后来晋打败孙权,公元282年改名叫建邺,公元313年又改名叫建康。
后来,北方游牧民族又消灭了西晋。317年,司马瑞在建康建立东晋王朝。从那时起,南京就成了中国文化最繁荣的地方。东晋以后,南京是南方四州的都城,南朝、吴国和东晋只是六个朝代。说起南京的地理位置,南京北临长江,东临紫金山,西临清凉山,北临玄武湖,南临雨花台,并且它还是一个被山川环绕的重要军事场所,历史上有许多人称赞南京是风水宝地,包括东晋诸葛卧龙和王道。
但是,为什么在这里建都的王朝没有持续很久呢?东吴政权只维持了69年,东晋维持了102年,南宋维持了59年,齐朝维持了23年,梁朝维持了55年,陈国维持了32年。这似乎意味着南京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首都。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家的主流观点是,南京的龙脉在公元前210年被秦始皇切断。当年秦始皇路过金陵,在这里感受到了皇权的气势。然而,陪同的两名方士告诉秦始皇:“金陵地势险要,四面环山,而且王者的意志非常坚强,500年后皇帝会出现。”秦始皇一听,大吃一惊:“我是天子,我的子孙也是天子,为什么还会有天子的儿子从这里出来呢?”
两位方士立即指向他们面前的山,说这座山位于金陵东南方,山顶形状像一个公章,被称为天坛山。这座山决定了金陵的王者地位。因此,只要把山脉切断,金陵的帝王精神就能得到遏制,然后引经金陵到达长江,把剩余的气体全部带走,这样就不会威胁到秦始皇及其子孙的天子之气了。听闻此言,秦始皇立马下令将马鞍山和石子山夷为平地,并将金陵改名为莫陵,以取马场之意。
结语
其实,如果事情真是如此,那东晋作为汉代的源头,正好在秦始皇夷平房山500年之后,就不应该再出现东晋王朝,东晋的建立表明所谓龙脉根本没有被掐断。此外,东晋以后还有好几个王朝曾在此处定都,由此看来,南京作为都城不长久的原因与龙脉有没有被掐断并无多大关系。至于王朝在这里建都的时间之所以不长,大有可能与时局和执政当局有关,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是因为龙脉受到了影响。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继此之后,南京又先后成为杨吴西都、南唐国都、南宋行都、明朝京师、太平天国天京、中华民国首都,故又称“十朝都会”。
孙吴、南朝梁、南朝宋、南朝齐、明朝等。
1、孙吴
吴国(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
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我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279年(天纪三年),晋武帝下令,以贾充都督司马_、王浑、周浚、王戎、胡奋、杜预、王_和唐彬等八部,分六路大举伐吴。
司马_等六将分别进攻建业的外围六合、当涂,以及长江中游的重镇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_和唐彬则率领灭蜀后所得的水军,由蜀地顺流东下。
孙吴方面上下离心,疏于防备,无统一对策,以致节节失败。晋军势如破竹,孙吴防线快速崩溃。
公元280年(天纪四年)5月1日,王_所率的舟师首先抵达石头城下,孙皓自知大势已去,反绑双手,抬着棺材到西晋军门前去投降。
交州刺史陶璜坚守不降,孙皓写亲笔信相劝才降晋。西晋朝廷封孙皓为“归命侯”。孙吴灭亡,西晋实现了统一。
2、南朝宋
南朝宋(420-479年),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国力最强的朝代。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60年。
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又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故又称水宋。
刘裕在东晋末期的乱世中趁势崛起,先后平定孙恩、桓玄、刘毅、卢循、司马休之等势力,又灭桓楚、西蜀、南燕、后秦等国。
不仅统一了中国南方,同时也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最终代晋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定中京(今河南洛阳)为陪都。
刘宋前期,社会安定,刘裕即位前后,大力推行改革,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打击豪强士族,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
刘裕死后,宋文帝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元嘉年间一片繁荣,史称“元嘉之治”。然因文帝晚年北伐失败致国力大损,刘宋后期,朝政混乱,帝王更迭频繁。公元479年被权臣萧道成取代,建立南齐,刘宋覆灭。
3、南朝梁
南朝梁(502年-557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梁武帝在南朝各帝中,算得上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称帝之前,在基层政权机构干过一些年,有一定的从政经验,对齐末的腐朽统治耳闻目睹。故即位后,所实行的政策大都对梁的政治的安定,经济的复苏发展有益。?
南朝梁后期国政败坏,导致侯景之乱,战火使南朝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随后南梁皇室为争帝位又纷纷招引北齐和西魏为援,使这两朝趁虚攻夺了南梁大片土地,南朝实力大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强的局势。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帝自立,改国号陈。
南朝梁享国五十五年。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攻灭了位于长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残余。另外北周还扶植萧衍的孙子萧_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隋灭陈之前取消其帝号。
4、南朝齐
齐朝(479年—502年)是中国南北朝中南朝的第二个朝代。
开国皇帝萧道成曾在宋明帝在位期间担任右军将军。宋明帝去世后他与尚书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公元474年,萧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的反叛,进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了禁卫军,督五州军事。此时宋朝内斗激烈,萧道成逐渐掌握大权。
公元477年,萧道成杀后废帝刘昱,拥立他的弟弟刘准继位。萧道成被封齐王。在这之后,萧道成铲除了忠于宋的袁粲、沈攸之等人。
公元479年,萧道成迫使宋顺帝刘准禅位,自立为帝,建立南齐。国号源于谶纬之说。民间有谶歌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
公元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起兵夺位的将领萧衍。南齐覆灭,南齐是南朝四个朝代中最短命的,仅有二十三年。
5、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为大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逾亿,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对明太祖评价为“治隆唐宋”,《明史》评价明成祖为“远迈汉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1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