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三国时期谁的口才最好四大情商高口才好的人才盘点!

以史为鉴 2023-06-16 23:48:17

三国时期谁的口才最好四大情商高口才好的人才盘点!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三国时期作为中国人都不陌生,那个纷乱的年代,有些人要生存难免要拍马屁。有同学会说,拍马是情商高,是口才好,像苏秦、张仪那样口才好!但我们下面这些可不是像同学们想的这样。

第四名,陆逊,大家知道他是后来东吴的大都督,三国演义里火烧八百里蜀军连营,从而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缘何说他是马屁精呢。

陆逊

这还得从他刚一上任时候说起,当时关羽水淹七军,并捕捉到名将于禁大获全胜,他便写信给关二哥,“上将军,我近日观察您随着敌人的形势而排兵布阵,小小举动都深谙兵法,令在下获益良多,人都说你是武冠天下的将军,但我看不尽然,您水淹曹仁大军已经名盖华夏任何一位将帅,我看当年的晋文公的城濮之战,还有韩信的井陉口之战,也不及您的万一啊,将军可以冠名神将军啊!作为盟友我们由衷的祝贺您取得成果,您的神威势必横扫华夏九州,有您在收复汉室江山之日可待啊!而我们东吴势必追随!”

关羽看到书信立即笑道,“东吴派一个小屁孩还是个拍马屁的书生来统兵,我看这东吴自周瑜和鲁肃过后,是没了人才了。”

关羽

一纸书信暗藏了诸多兵法道理,首先向敌人示弱,让你的敌人麻痹,而这些奉承的话,关羽当然能看出来,这也是陆逊料到的,他也知道关羽现在已经是膨胀到了极点,在一示弱,果真他目的达到了————关羽把自己的荆州兵马调到了北面抗曹,而东吴后来就出现了‘白衣渡江’和关羽的‘败走麦城’,陆逊这马屁可以说直接要了关羽的命。

第三名,曹操,赤壁之战以后,曹军的元气大伤,一向孤高自傲的曹孟德为何拍马屁呢?

曹操

公元213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濡须口,双方对峙了一个多月,大战好几个回合,孙权军抓获、淹死曹操士兵好几千人。

曹操着急了,眼看着士兵的士气低落,现在如果在去迎战势必得不到好结果,人家孙权军天天在水里游,而他的士兵呢,天天骑着马闲逛,术业有专攻嘛,所以曹操就想着罢兵返朝,而他自己又不能丢了面儿不是,几天的苦思冥想没有一个好办法。

一天,孙权军叫战,曹军不能不迎战,不迎战不就更证明自己用兵不行嘛,这怎么可以呢。两军对峙期间,曹操看到孙权在帅台上督战,立即觉得机会来了,自己也乐颠乐颠地登上了自己的帅台,一会儿,他捋着胡须意味深长的说道,“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生子当如孙仲谋啊!”这句话明显的意思,所有的‘官二代’哪里有一个能比得上人家孙权呢?话音刚落,便有东吴士兵把曹操的话告诉了孙权,这可把孙仲谋乐坏了,但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憋着,当下罢兵回营。

年幼时孙权

东吴的将士不明白,孙权今日为什么不打了,只见自己的主公提笔在锦帛上留下了自己的墨宝,“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他命人把信交给曹操,这时候孙权军也是粮草和后方的问题干扰着他,没法子脱身,听到曹操的弦外之音当然不能放过。

结果曹操拿到了以后如获至宝,立即传令士兵返朝,并保证吴军不会追击,众人不解,退回后果然吴军没有追击,众将都不由得佩服自己主公的神算智谋。曹操的马屁避免了自己的处境,可以说是拍马屁的至高境界。

第二名,诸葛亮,

诸葛亮

三国演义最聪明人,他为什么拍马屁,而大家肯定以为他肯定是拍刘备的马屁,但这里恰恰不是刘皇叔,而是皇叔的二弟关羽。

当时,马超投了刘备,取得了益州,拿下了汉中,自称汉中王,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刘军全盛时期,全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当然也不能缺了关二哥,他哪里能甘于寂寞。

张飞与马超关口单挑

关羽听说,刘备自己出钱在成都开了一场比武比赛,自己整天痒痒的跟什么似的,而且比武完后,他又听说大哥定下五虎上将。

自己虽然是五虎之首,但他一直有一个心结,那就是马超,几年前自己就听说,这个马超不但武功高强,曾经令一代奸雄曹阿瞒割须弃袍,而且他还一表人材,人称西凉“锦马超”,怎么好事都是他马超的,真气死我这个荆襄的大都督了。

一天到晚闷闷不乐,就想着回成都跟马超一决上下,这时候呢,有荆襄的书信使告诉了诸葛亮关公的近况,孔明立即写了一封信交与信使,关羽收到了信,立即大悦让手下传阅,原来信上是这样写着,“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公乃天下美髯公也。”意思,马超虽然武功都不错,一代豪杰,他只不过和英布和彭越是一类人,跟张飞并驾齐驱,赶不上关二哥您的超凡脱俗啊,你真是天底下第一个美胡子男人啊!关羽为这事好几天没睡好觉,孔明的马屁避免了刘备手下两元名将的冲突,可以说孔明真是天下第一良才。 第一名,朱桓,犯了错误,居然用拍马屁拟补。

朱桓

朱桓他心高气傲,对于比自己尊贵的极力奉承,对于地位低下的人不愿意搭理。

一次,其属下一次出兵没有获得任何的战利品,他就生气,不愿意见自己的手下,而那个人见了他的面却推脱责任,说道,“主公说了,胡综更胜任这个职位,所以命令胡综为都督,”朱桓听完生气了。

有一天,得知胡综来了,就要捶他,他的一个手下知道了,怕他犯错误,通知了胡综,胡综才得以幸免,而这时朱桓间歇性精神病犯了,杀了那个报信的属下,身边劝谏他的亲信去拦阻他,他竟然把那个亲信都杀了。

孙权

后来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假装自己疯病发作了,孙权得知后,爱惜他的才能没想去追究,而朱桓以为孙权会怪他,那日孙权送他去建业养病,饯别时候说,“天下还没有统一,孤还需要将军这样的人才啊,不知道将军的病何时能好啊?”朱桓一听心里有点舒坦,“上天授陛下神圣之姿,正应该君临天下,辱没了您给臣的重任了,我的病肯定能自己就好了,请陛下放心吧!”朱桓顺势拿起一杯饯别酒说道,“臣这就要走了,有一个朝思暮想的愿望就是捋陛下的胡须,那么臣这辈子就没有什么遗憾了!”孙权自然不会拒绝,他走到朱桓身边微偏身子,朱桓会意用那粗糙的大手,摸了一把孙权的络腮胡,老泪纵横失声道,“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孙权听完大笑,众人也附和报以大笑。

三国时期四大年少成名的神童 其中两位被夷三族

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会出现天才儿童,三国时期也不例外。曹冲就是当时最出名的神童了,不过比较可惜的是曹冲年少夭折,如果能活的更长一些的话说不定会有更大作为。其余三人也都是从小就出了名长大后各司其主,但是下场都比较惨烈,有两位都被夷了三族。天才虽然聪明,但是性格也不同于常人,可能会自认为高人一等,所以口无遮拦热上杀身之祸,所以说情商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要说到神童,特别是三国时期,真的有很多,最起码,像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三兄弟,周瑜,等等,那肯定小时候就很厉害的,说他们神童一点不为过。只不过他们在小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名气罢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四位,大家一般都听说过。

第一位:诸葛恪

是诸葛亮的侄子,从小就听过他的故事,小小年纪,就对兵法和军事精通,而且很有计谋,就连孙权都很夸赞,孙权骂其父为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当然像这种危机,他化解过好多次,包括后来在领军方面也是很有才能,多次立功。孙权死后,也是把后代托孤给了诸葛恪。但是此时的诸葛恪已经不是当年的他了,掌权之后,贪功冒进,最后新皇无法忍受他的功高盖主,最后在宫里伏击了他,连三族都被灭去。

第二位:刘禅

从小就很出名,刘备当初为了收买赵子龙的心,摔的孩子就是他。童年的他是很聪明的,又有一个诸葛亮的师父,自是不用说文才很出众,而且性格也很父亲一样,很仁义。虽然后世恶化了他,说他是扶不起,主要还是因为蜀国最后在他手里葬送,他被魏国灭了之后,当了俘虏,父亲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他给毁了。

第三位:曹冲

他是曹操最喜欢的儿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就有了称大象的办法,因此得到曹操的喜爱,他的智商也是高于常人的,但是仅仅活了十三岁就夭折了。真是天妒英才,当时的曹操还是很属意他当自己的接班人的,所以有人猜测是否是曹丕的杰作,因为在曹昂死去之后,曹丕是最有能力成为继承者的,但是有了曹冲这个绊脚石,肯定要除之后快,就这样曹冲死了,真的好可惜,就连曹操都伤心难过了好久,比痛失曹昂还要难过。

第四位:孔融

在四岁的时候,就能让梨了,所以从小很多孩子都要向他学习,他的谦逊有礼。后来在十岁的时候,就有了神童之名了,口才真是了得,也很善辩,最起码和诸葛恪不相上下。但是长大之后的他,在曹操门下,一直看不惯曹操,而且他提出了一些父母无恩的说话,还是让很多人大跌眼球的,他说父母于子女,没有恩典,只是他们情欲之后的产物……等等,这都违背了当时以孝治国的论述,在加上他很摒弃曹操的做法,所以最后被曹操忌惮,灭了三族。

在三国时期,成了司马懿的军师,最擅守能攻的名臣是谁?

许攸,字子远,是曹操和袁绍共同的发小,在官渡之战前,曾为袁绍谋士,却在官渡之战最重要的关头临阵倒戈,投奔了曹操,并献计奇袭乌巢,扭转了战局。不过,此人智商虽高,情商却很低,官渡之战后,他经常居功自傲,后来他的言行越来越出格,终被曹操捕杀。而演义中的说法,则是许攸出言不逊,成为了许褚的刀下亡魂。



也就是说,不管是真实历史上,还是《三国演义》中,许攸都生生将自己作死了。不过,他有一个同名同姓之人,却幸运的多,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另一个许攸,是西凉的割据军阀之一,势力应该比不得马腾、韩遂等人,可是他自视甚高,甚至有点膨胀——不但不归附曹操,而出言不逊,轻慢曹操。此事让曹操愤怒不已,想立马挥兵将其灭掉,谁劝都不好使。这个时候,我们本文的主人公出场了,他仅用三句话就让曹操无言以对,放弃了攻打许攸的想法,同意了众臣提出的招降之法。这个人是谁呢?他对曹操说了些什么呢?



这个人名叫杜袭,字子绪,是颖川人氏。天下大乱的时候,他曾到荆州避乱,并得到了刘表的厚待。不过在其他士子纷纷向刘表投诚的时候,他却认为刘表难成大事,并离开荆州,投奔了曹操。接下来回归正题,说回他劝阻曹操,保住许攸一事。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曹操是一个喜怒形于色,并且非常任性的人。因此群臣劝他不要攻打许攸时,他“横刀于膝,作色不听”,杜袭私下来见他,商讨此事,他也耍性子道:“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你什么都不用说了。”

然而杜袭却还是用一句话,赢得了开口的机会,他对曹操说,如果你的想法是正确的,你说服我我才能帮你;如果你的想法不正确,就算你决定了,也可以再做出改变。曹操无奈,只能继续与他讨论这个话题。这个时候杜袭突然问道,许攸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人?曹操不屑的说,凡夫俗子。他没想到的是,这句话话音刚落,重头戏就来了。



《三国志·杜袭传》记载:袭曰:“夫‘惟贤知贤,惟圣知 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邪?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臣闻千钩之弩不为鼷鼠 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今区区之许攸,何足以劳神武哉?”意思是说,杜袭认为,贤人理解贤人,圣人理解圣人,凡夫俗子不可能理解他们的想法,暗暗的吹捧了曹操一下。之后他又说,现如今天下大乱,强敌当道,你却去攻打这样一个小势力,人家会说你欺软怕硬,而且打赢不能展现能力,饶恕他不能体现仁慈,有什么意义呢?曹操听了他的劝告,果断放弃了攻打许攸的打算。



而杜袭不但有出众的口才,更是一个顶尖的谋士,还能攻善守——他刚刚投奔曹操的时候,担任西鄂长一职,此地临近南方,经常有贼寇作乱,杜袭到任之后,让百姓安心忙于农事,只安排了少数身体强壮的人守城。后来刘表派万余人马来攻,他仅率五十人守城,用三十余人阵亡,十余人受伤的代价,斩杀了数百人,并率领百姓突围而出,迁徙到了摩陂营。以五十人抵御万余人,这一战绩,比起徐盛守柴桑,霍峻守葭萌,郝昭守陈仓,也不遑多让。

或许正是因为,他智勇双全,能力卓越吧,他不但得到了曹操和曹丕的宠信和重用,到了曹叡时期,还曾先后担任过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诸葛亮 出秦川,大将军曹真督军拒亮,徙袭为大将军军师,分邑百户赐兄基爵关内侯。真薨,司马宣王代之,袭复为军师,增邑三百,并前五百五十户。”

口才不好对职场交往和工作影响有多大?

第一,看你的工作是做啥的,你如果是做技术的,口才,交际能力不能差的让人讨厌你。你如果是搞协调搞客户,你说口才不好你怎么说服,而且现在竞争还这么激烈。
第二,无论是你做啥的,口才都会给你一生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在这里要说的是,口才,和人际交往沟通其实是有区别的,口才更多的是看一个人的学识,而人际交往沟通要一个人的情商和应变能力,人精说的就是这部分人,口才对你职业有严重影响,而且对你的家庭,对你的一切都产生影响。
第三,每个人出生都带有自己的特质,你有你擅长的东西,把他做到最好就行,至于口才,你就把他练到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就行,别指望靠他出彩。正所谓,扬长避短。得知道自己的长处,这点很重要,鸡蛋碰石头是傻瓜,但是并不是让你不管短处,把短处一天天来改变

《三国演义》里,谁的情商最高,为什么?

纵观三国时代,情商最高的无疑是鲁肃。

若论智谋,鲁肃远不及诸葛亮、郭嘉;若论精明,鲁肃远不及周瑜;若论坚忍,鲁肃远不及司马懿;若论诡谲,鲁肃远不及陆逊、贾诩。

若要论魄力,与三大boss相比,鲁肃更是望尘莫及。但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鲁肃这个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能混得相当不错。

如果把三国诸人放到现代社会,鲁肃做官可至国部大员,经商可成亿万富豪,交友可得天下知已。其他人都会遭遇巨大挫折,只有鲁肃,可以左右逢源,风生水起。

千万不要小看鲁肃,认为他是个老好人,窝囊废,那是完全错误的。鲁肃身上有其他人完全不具备的闪光点。咱们来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鲁肃这个人。

一、周瑜借粮

周瑜未跟随孙策起事之前,担任过低级官员,他缺少粮草,听说鲁肃家是个富户,就带领数百人上门拜访,希望能向鲁肃借一些粮食。

大家分析一下,周瑜这其实有点以势强逼的意思。当时周瑜地位并不高,而鲁肃是很有背景的,他其实并不怕周瑜。那么鲁肃怎么应对呢?

鲁肃家有两个囤粮的大仓,每仓有三千斛米,见周瑜要借粮,鲁肃指着其中一个大仓,不需要借,我送给你。

咱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鲁肃将家中的一半粮食送给周瑜,表达出几层意思:

1.我鲁肃并不是畏惧你;

2.一人一半,不卑不亢,咱们是平等的;

3.我愿意与你平等交往,成为朋友;

4.我看好你,并愿意扶持你。

这就是真正的明白人啊,知舍,知得。付出了一囤粮食,避免了一场冲突,结交了一个朋友,扶助了一个英豪,换来了一生的富贵安稳。

二、孙权抗曹

曹操击败袁绍,平定北方后,旌麾南指,刘琮束手。曹操派人向孙权下书,号称以百万之师,“欲与将军会猎于吴”。

东吴朝野震怖,惶惶不可终日。各个官员更是惊慌失措,是降是战,议论纷纷。总体来说,投降乞和的声浪淹没了主战派。

孙权心中也是犹豫不决:若战,曹操势大,兵力雄厚,朝中众臣也不支持,毫无半分胜算;若和,父兄两代付出鲜血生命而努力打拼得来的基业一朝尽失,自己的前景也一片渺茫。

鲁肃晋见孙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在当今的局势下,谁都可以投降,但只有你孙权决不能投降的。比如我鲁肃,我要投降了,以我的名声的才能,最起码曹操也能让我当个小官。我鲁肃交际广泛,朋友也多,家有余财,上下打点,想混到省部级的位置上也并不难。而孙权你若投降了,你觉得曹操会怎么安置你呢?

言下之意,别忘了刘琮母子投降曹操后是什么结局!你孙权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也就是说,别看朝中那些投降者的声势浩大,理由充分,揭穿了,那是因为他们只顾着自己的富贵安危,而根本不为你孙权考虑!

大家都清楚,其实孙权这个人很难伺候,他对手下的臣子们可从不手软,不管曾经有多大功劳,是亲戚还是朋友,只要他疑心猜忌了,下起手来可狠着呢。

但孙权对鲁肃可是相当不错,从来都是极度信任的,不亚于周瑜。这就牵扯到一个上下级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对很多朋友来说,都觉得特别难。咱们来说说。

其实,在皇权社会,当官无所谓清还是贪,是正是奸。海瑞犯上,嘉靖不杀;和珅巨贪,乾隆能容。为什么?是嘉靖爱惜海瑞的清名?是乾隆昏瞶不察?都不是,是因为海瑞、和珅的所言所行的出发点都是真心实意地为了自己的君王。

不要怕说错话,办错事,只要你真心实意是为了考虑上级的得失,上级就愿意用你,调教你,提拔和信任你,就不会为难你。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崇祯,就是最标准的蠢货,多少真心维护他的人都被他弄死逼降。吊死他都是活该,不值得半分同情。

咱们继续来说鲁肃。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周瑜和鲁肃的思想是有很大矛盾的,两人对政治形势的观点和所采取的对策完全不同。但周瑜临终前,却向孙权推荐,要求他把军政大权托附给鲁肃。

难道说周瑜临终前醒悟了,他否定了自己以前的战略方针?当然不是。如果他周瑜能活着,以其精明智略,他会毫不犹豫地继续贯彻自己的战略。那周瑜是看中了鲁肃的哪一点呢?

因为鲁肃至公,有胸怀,用现在话来说,“格局”大。孙策当年纵横天下,天下震怖,是因其威猛;周瑜在时,曹刘忌惮,是因其精明;鲁肃当政,魏蜀不犯,是因其格局。说实在的话,鲁肃之后东吴的历任续承人,比如吕蒙、陆逊等,都是有雄才而无大略,欠缺鲁肃的格局。

鲁肃“有长者之风”,他的胸怀来自于对天下大势的清醒认识,对国家事务的至公无私。无论是蜀汉还是曹魏,几乎所有的人都尊敬他的品格,认可他的能力,愿意成为鲁肃的朋友。

像鲁肃这样的人,若在曹魏,地位不会低于程昱、荀彧,若在蜀汉,地位必与诸葛亮、法正相平。无论在哪里,鲁肃都绝不会混得比在孙权手下差半分。

如果把诸葛亮放到曹操手下能吃得开?把周瑜放到刘备手下能干得好?把司马懿送给孙权能保全家身?鲁肃,是真正的国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1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