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辩。
世人一提到楚霸王项羽,一定会想起他和虞姬诀别的那一幕——楚军在垓下被刘邦大军围困之时,项羽自知穷途末路,看到一直陪伴在自己左右的虞姬,不免慷慨悲歌一曲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翻译: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但时局对我不利啊,乌骓马跑不起来了。乌骓马不前进啊,我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虞姬听了以后伤心欲绝,以必死之心与项羽诀别唱道: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翻译:刘邦的军队已经攻占了楚国的土地,四面八方传来令人悲凄的楚歌歌声。大王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已经消磨殆尽,我还有什么理由苟且偷生!
两人一唱一和,史载“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歌罢,虞姬自刎身亡,好不悲壮!这一幕后来也被世人无次数地演绎成了一个经典——霸王别姬。
其实,汉朝历史上有一个皇帝,在得知自己末日即将来临之时,也曾和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诀别,其场面之悲壮,和“霸王别姬”如出一辙,还一度被鲁迅评价为“汉宫之楚声”。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汉少帝刘辩和唐姬的故事。
东汉末年,董卓趁皇宫内乱之时掌握了朝政大权,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将汉少帝刘辩废黜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此举实属倒行逆施,同时也引来了天下诸侯们的纷纷起兵讨伐。
董卓害怕他们以“迎废帝弘农王复位”的名义讨伐自己,决定置刘辩于死地,于是派郎中令李儒进献毒酒给弘农王刘辩。
李儒起初假惺惺地对刘辩说:“服此药,可以辟恶(祛除瘟病)。”
刘辩不肯服药并说道:“我没有病,这是想杀我罢了!”
李儒带着董卓的命令而来,也就意味着刘辩今日必死无疑,于是准备强迫其服药。
不得已,刘辩和自己最宠爱的妃子——唐姬诀别道:
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
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翻译:天道无常,如今即将改变,我的生活何其艰辛;我放弃了帝王的万乘之尊,退守到地方,只能做一介藩王;(我被)造反的臣子逼迫,性命不久;即将离开人世,要和你阴阳两隔。
唐姬听了,一边跳舞,一边唱歌附和道:
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兮命夭摧。
死生异路兮从此乖,奈何茕独兮心中哀。
翻译:刘汉的天下分崩离析,被各路豪杰割据一空;我身为皇帝的宠妃,而性命危在旦夕;如此孤独,我心中泛起无限的哀伤。
两人同样是一唱一和,史载:“歌竟,泣下呜咽,坐者皆欷(抽泣)。”歌罢,刘辩将毒药一饮而尽,时年仅十五岁。
唐姬虽然逃过一死,但为了证明自己对刘辩的忠贞不二,后来一生都守护在其坟墓旁边。
同样是诀别,其场面也是同样的悲壮,以至于最后他们都曾让旁人难以自制,纷纷掩面而泣——没想到历史竟然还可以如此惊人地相似!
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汉宫之楚声》中收录了少帝刘辩与唐姬临终诀别:“虽临危抒愤,词意浅露,而其体式,亦皆楚歌也。”
刘辩的临终诀别虽然是发生在汉宫里的故事,但两人一唱一和的形式是“楚歌”无疑,所以鲁迅评价其为“汉宫之楚声”。
作为一个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是一个有名无权的皇帝,他的朝廷只是一个空壳子,但是汉朝不是因他个人原因所灭亡的,是大势所趋,所以说汉献帝刘协是亡国,而不是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有心光复汉室,但因自己权力被架空,有心却无力回天,也是一个充满悲情的帝王。
汉献帝继位时才十岁出头一点,那时候的朝廷已经是摇摇欲坠,汉献帝带着满朝文武百官四处逃窜,躲避追杀和战乱。虽然贵为皇帝,在当时的那种局势下,也是经常食不果腹,也算是史上比较惨的皇帝了。刘协虽然生在乱世下,却也睿智过人,在他之前,是他的哥哥刘辩当皇帝,但他哥哥是个懦弱的人,在逃亡的时候,他们被董卓的兵追上,汉少帝刘辩吓得话都不敢说,只有刘协还能应对自如,足于看出汉献帝刘协还算胆识过人。
汉献帝刘协被曹操抓回去做了一辈子的傀儡皇帝,但他并没有因此就不作为。当时连年战乱,城中老百姓没有粮食吃,他就命令官员开仓放粮,但是官员却从中作梗,饥荒并没有得到改善,他就亲自监办惩罚官员。刘协也试图夺回政权,他搞出了历史上有名的“衣诏带”事件,企图谋杀曹操,但天不遂人愿,最终还是失败了。
当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想要搞“禅让”,说白了就是想要刘协从皇位上下来,自己坐上去。刘协做了这么多年的傀儡皇帝,也明白曹丕的心思,所以他就把皇位让给了曹丕,至此,汉献帝刘协的皇帝生涯结束了。没做皇帝的刘协,过起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一直到五十多岁才过世,值得一提的是,曹操、曹丕都死在他前面。作为末代皇帝,刘协做得已经够好了,只是大势所趋,自己正好赶上了,亡国不是他的错。
汉少帝刘辩被董卓毒死后,被埋在宦官赵忠的陵墓之中,因为赵忠在汉灵帝一朝非常受宠,他的陵墓修建的非常豪奢,后来赵忠被杀,他的陵墓就空闲下来,汉少帝刘辩的母亲何皇后毒杀过汉献帝的母亲王美人,出于报复,再加上当时董卓把持朝政,年仅九岁的汉献帝也没有自专的权力,就把他这个哥哥葬在赵忠现成的空墓之中。
汉灵帝年间,崇信宦官,汉灵帝曾经有一句为人不齿的话"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其中的张常侍就是宦官张让,赵常侍就是宦官赵忠,皇上直接把这两个太监比做自己的爹妈,可见对宦官的崇信程度,赵忠也利用权势搜刮暴敛卖官鬻爵,并花费巨资给自己修建了一座规格档次非常高的陵墓,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和宦官集团发生严重冲突,后来何进被宦官所杀,何进的部下冲入皇宫杀掉所有的宦官,赵忠也死于这场冲突中,宦官集团身败名裂,赵忠死后自然也不会被葬在他为自己修好的陵墓里,这样赵忠的陵墓就闲置下来了。
何进在被杀前,听从袁绍的建议,调动西凉军阀董卓进京,董卓进京时,正赶上何进部下杀掉宦官宫中混乱之时,董卓趁机把持朝政,并且废除了汉少帝刘辩,立他的弟弟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为了杜绝后患,董卓让人用毒酒杀害了汉少帝刘辩,当时刘辩只有十五岁。
刘辩死后董卓自然也不会按照礼制标准为他修建高规格的陵寝,正好赵忠的陵寝闲置无用,就让刘辩葬在赵忠的陵寝里,这时候的汉献帝只是个九岁的傀儡皇帝,实权在董卓手中,自然不能反对这个意见。
再加上当初王美人受到汉灵帝的宠爱,在怀汉献帝的时候,何皇后怕王美人生下儿子和自己的儿子争皇位,就逼迫王美人喝下堕胎药,但是汉献帝生命力顽强,最后还是平安出生了,何皇后又让人毒死了王美人,有这样的过节在前面,汉献帝对这个哥哥也心存芥蒂,所以把哥哥葬在宦官的陵寝里,也有报复的成分,这样汉少帝就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除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个被葬在宦官陵寝的天子。
汉少帝刘辩,算是一位比较窝囊的皇帝了,他当皇帝,并不是他老子想传位给他,而是他母亲的势力太大,不得不传位给他。在他即位以后,实际的权力并不是很大,而且他的位置老是有其他人虎视眈眈。
在他出生之前,汉灵帝有好几个儿子,只不过都命不大,半路夭折了而已。所以他的出生异常的隆重,为了能让他好好活下去,便把他给寄养在道人史子眇一那里。不过再后来,汉灵帝的爱妃王美人也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刘协。刘协的出生就让刘辩的日子不太好过了。
汉灵帝死后,在何进的大力支持下,刘辩登上了皇帝的座位。一些宦官和上校因为受到汉灵帝生前的嘱托和顾及到自己的私利,就试图用“刘辩轻佻不入流”等言论赶刘辩下台,拥立刘协为帝。不过他们的领头人蹇硕被杀了,何进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准备来一次大清洗,不过事先被对方得知了。
于是宦官们先下手为强,把何进杀掉了,何进的手下异常气愤,开始大肆的屠杀宦官。宫里大乱,刘辩外逃,他遇到了董卓。董卓在衡量刘辩和刘协后,决定废除掉刘辩,拥立刘协。董卓赐给了刘辩一杯毒酒,这样刘辩结束了他15岁的生命。因为和刘辩有些瓜葛,刘协不想厚葬刘辩,他下诏把刘辩安葬在宦官赵忠生前为自己修建的陵墓里。赵忠是汉灵帝在位时一位很著名的中常侍。于是皇帝刘辩就成了唯一一位进入了太监墓穴里的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0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