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满都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古代历史上,北方草原文明其实与中原文化有过些许融合,因为在大部分的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都是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属小国或部族而存活发展的。但在元朝和清朝时期,少数民族成为了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实现了大一统,元朝没有成功推行“汉化”政策,这也致使元朝在中原仅延续了将近百年时间,而后就因为天灾人祸和频频爆发的农民起义走向灭亡,明朝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回了漠北。
不过建立清朝的满族统治者就成功地实行了“汉化”政策,使得清朝统治中原地区两百多年,不过满族统治者为了血统的纯正,很少与汉人联姻,即便是宫中有汉家女子,但很少能居于高位,一般的皇后之位早已经被满蒙贵族预定了。其实少数内部中互相通婚早已有之,不止是满蒙如此,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有中原王朝的公主和亲,竟是先后嫁给了兄弟或者是父子,这与他们的少数民族的习俗有关系,他们不太重视伦理纲常,而是将女人当作自己部族的私有物,兄终弟及,父死子承。
当年蒙古族有一个十九岁的女子,她那时已经成为了皇后,也就是可汗的正妻,但是在丈夫死后,她竟然选择嫁给了四岁的皇帝,这不仅仅是年龄差距的不合适,她嫁人不是为找丈夫,而是相当于为自己找了个儿子,这个女人到底图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说说满都海这个女人的传奇经历。
公元1448年,满都海出生,此时的蒙古族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威风,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彻底崩盘,统治中原的元廷也正式灭亡了,蒙古人继续过上了从前的生活,草原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势力错综复杂。
满都海是丞相的女儿,她从小见多识广,有着强健的体魄,是草原上的标准女子,而她所在的的汪古部一直与成吉思汗家族世代联姻,这就注定她以后的婚姻由不得自己做主,长大后,她成为了蒙古大汗满都鲁的第二任夫人。
可惜满都鲁早早去世,两人的婚姻不到两年,留下了妻子满都海,满都海没有为大汗生下儿子,只留下了大汗的的位置等着人继承,满都海一个人面对草原上虎视眈眈的求亲之人,这些人都是为了政治联姻。因为按照蒙古族的传统,谁成为新的大汗,谁就可以继承满都鲁的所有财产和部众,而要当上大汗的前提条件是继承人必须是黄金家族的后裔,黄金家族是草原上势力最大的部族,他们都想娶满都海,成为大汗。
但满都海没有从这些人中选择,她选择了成吉思汗的第15代孙,年仅4岁的孛儿只斤·巴图孟克,这个孩子是成吉思汗后裔里,继承顺序最高的一个。满都海出于政治考量,不想让其余的黄金家族势力独大,所以选择嫁给这个小孩子,两人大婚后,巴图孟克像是满都海的儿子,即便是满都海自己的两个女儿也无法得到同样的重视。满都海为了帮助自己的小丈夫巩固汗位,武艺高强的她亲自上马打仗,她精通骑马射箭,懂得带兵打仗,而年幼的巴图孟克就被她绑在了身上一同作战,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不少。
在之后的战争中,满都海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巴图孟克出谋划策,此后满都海继续收复了其他部落,为日后统一蒙古奠定了基础。有这样的妻子言传身教,巴图孟克成长为了蒙古族的霸主,在他十二岁那年,两人成为了真正的夫妻,满都海一直想为黄金家族开枝散叶,此后她为巴图孟克生下了八个孩子,七子一女。
巴图孟克十六那年,满都海让他执掌大权,巴图孟克当仁不让,没过多久,统一了漠南蒙古,满都海成为了蒙古族的女英雄,受人景仰。虽然满都海只是一个女人,但是她的胆量和头脑都不输于男子,在混乱之中为自己做出了最为正确的选择,她可以统治两个部落,继而实现自己统一蒙古的伟大愿望,同时为自己赢来了满意的婚姻和不凡的人生。
说到满都海的结局,历史上却没有一个定论,有人说她是难产而死,也有人说她是病死的,毕竟生了八个孩子,而且她还一直在带兵作战,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无疑会埋下不小的隐疾,最后一种说法则是说满都海被明军偷袭而战死的。
相比前两种来说,最后一种死在明军的手中更有些说服力,根据史料记载,满都海和巴图孟克带领的军队遭到了明军的夜袭,此后蒙古历史就再没有关于满都海的记载了,所以大概率可以判断满都海是死在了明军的手中,但也不可盖棺定论,过去的历史实在不是现代人可以轻易窥探的。
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自然是朱标了,但是朱标作为地位最稳的太子,却没能活到那个时候,早早就死了,朱元璋过度伤心之下,也没有把皇位传给其他儿子,而是给了孙子朱允炆。但是,朱元璋不仅是和其他妃嫔有儿子,和马皇后也有不止一个儿子,为什么他就没有考虑其他的儿子呢?即便同样是马皇后所生的也不考虑?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一生共有后妃二十一人,育有二十六子十六女。马皇后生有五子二女,朱标就是其中的老大,也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但《南京太常寺志》却认为,朱标不是马皇后所生,而是朱元璋的淑妃李氏所生。据相关文献及后人考证,马皇后只生过两个女儿。
即便如此,这也改变不了朱标长子的身份。在朱元璋心中,朱标就是马皇后所生,就是老朱家的嫡长子。朱标在九岁时,被立为世子,成为朱元璋法定接班人。
朱元璋登基称帝的当年,朱标就被册立为太子,成为大明帝国的继承人,这时的朱标十三岁。在二十四年的太子生涯中,朱元璋从未有过换人的想法。那么,朱元璋为何在众多儿子中,独宠朱标呢?原因有三。
这样的悲惨遭遇,让朱元璋倍感孤独。朱元璋在起兵的第三年,长子朱标诞生,这让朱元璋瞬间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当时的朱元璋正在攻打集庆。得知儿子降生,朱元璋欣喜若狂,当即在山上刻石写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激动之情可见一斑。长子朱标的降生,对朱元璋来说意义非凡。
二十七的朱元璋,已经被亲情抛弃了十二年,他的内心是孤独的,马皇后给了他些许慰藉。朱标的出生,可以说是给了朱元璋新生,从此不再孤独。朱标的这个作用是其他儿子无法替代的,朱元璋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全部寄托于朱标的身上。从朱元璋的刻字可以看出,他从此后继有人了。
朱元璋也不例外,嫡长子朱标对他意味着什么,他非常清楚。朱标是大明的唯一合法的继承人,无论他是否贤明。在封建社会中,每个家庭皆是如此。朱元璋只能将全部心血倾注到朱标的身上,他若忽视朱标的存在,便意味着他要挑战两千多年的统治秩序。自掘坟墓的行为,朱元璋是绝对干不出的。从朱元璋对朱标的倾力培养来看,符合古代嫡长子应有的待遇,这也是朱元璋喜爱朱标的根本原因。
对于皇权大于一切的封建社会来说,朱元璋对朱标是非常放心的,不用担心自己的统治受到挑战。朱元璋心里清楚,可马上打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而朱标正是治天下的合适人选,将来会是一个不错的守成之君。虽然朱元璋嘴上说朱标不类他,但他对朱标的以文治国和宽厚仁孝是非常满意的。
朱标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从来没有让朱元璋感到皇权受到威胁,相反朱元璋还会主动放权给朱标。由此可见,朱元璋与朱标间的相互信任是牢固的。这也是朱元璋从未有过更换太子想法的原因,当然也是他喜爱朱标的原因之一。以至于在朱标病逝后,朱元璋悲痛欲绝,执意将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爱屋及乌,便是如此。只可惜,朱标无福享受这份殊荣,他的病逝对朱元璋打击甚大,爱之深,痛之切。
中国 历史 上真有一位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位妻子,这位皇帝的女人就是孝康敬皇后张氏,她可以称得上有史以来最幸福的皇后,皇帝一生独宠她一人,这位皇帝一生也没再碰过其他女人,这位皇帝就是明孝宗朱佑樘。
这位皇帝拥有赤子之心,在古代比较封建的 社会 ,能够遇到这样一位痴情的男人,确实是皇后的福气。他在那个年代,就开始提倡一夫一妻制,也让大家很不理解。这或许跟他童年时的生活有关系吧。
他的母亲是纪氏,老家在广西,从小在土司家族长大,那时家族发兵想要叛变,结果不幸却遭到迫害,她当时也很不幸,被对方抓走了,无奈之下就在皇宫做了一位,替皇帝管钱的宫女,主要负责皇帝外面的一些帐目收回。
有一天皇帝无事的情况下,想到处逛一逛,不经意间,看到了纪氏,皇帝看到这位宫女很不一般,长相也很漂亮,所以就即时宠幸了她。纪氏也没想到,在这次跟皇帝偶遇以后,竟然怀孕了。
没想到纪氏怀孕的消息传到了万贵妃的耳朵,她害怕纪氏生下孩子,皇帝就不喜欢她了。因此就安排了一位宫女,想让她把纪氏肚里的骨肉给打掉,后来纪氏悄悄生下皇子,但是很快消息就被万贵妃听说了,万贵妃再次派人,想要杀死皇子。但是派来的人,为了保护皇子性命,就让纪氏逃走了。为了躲避狠毒的万贵妃,纪氏把儿子藏得很严实,所以朱佑樘能够有幸活下来,实属不易。就别提吃饱穿暖了,在善良人的保护下,朱佑樘才活了下来。
朱佑樘后来有幸继承皇位,但是对于童年的经历,他一直都铭记在心。他深知皇宫嫔妃数量多了,就会变成祸害,因此他一生只娶了皇后一位女子。后来孝康敬皇后为皇帝生下三个孩子,但是只有长子活了下来,他就是朱厚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00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