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祁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是一个有气节的王朝,天子守国门,因为有先前宋朝的先例,所以士大夫一族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直至崇祯皇帝,宁可两头开战也决不投降,明朝的朱祁镇被俘经历被世人津津乐道。
瓦剌俘虏了明英宗,为何又将他放回来呢?瓦剌觉得奇货可居,决定留下他好向明朝索要财物。不料明朝不同意。于谦为首的大臣们建议孙太后,国不可一日无君,何况在此危难之时。于是,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景泰帝,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同时下令边关将领,不得私自与瓦剌接触,即便是瓦剌用皇上的名义,也不用搭理。瓦剌首领也先恼羞成怒,挥师攻打北京。却被于谦等明朝文武击败。北京保卫战,明军击退瓦剌。瓦剌无奈之下,退走大漠。瓦剌无法从明英宗身上得到好处,又多次被明军打败,于是派人南下求和,杀了明英宗朱祁镇反而让大明朝更加仇视瓦剌,囚禁起来吧,也没有用,好在瓦剌也有聪明人,明白一山不容二虎,把明英宗朱祁镇放回去,可以让明朝内部相争,几经波折景泰帝最终同意了。
明英宗回国后,度过了七年的软禁生涯,毕竟国无二君,景泰帝自然不同意把到手的皇位让出去。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发动政变,拥戴明英宗复位,称为“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根本没想过要自杀。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朱祁镇大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包围,也先假意议和,麻痹明军,趁明军松懈,秩序混乱时,展开四面围攻。当时的场面是很混乱的,明军根本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而是丢盔卸甲四散奔逃,整个场面就是瓦剌骑兵一边倒的屠杀加上人挤人,马踏人的大规模踩踏事故。
混乱中,朱祁镇的中军脱离了明军的保护,朱祁镇身边只剩下了三百多护卫拼死抵抗,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均遭屠戮,包括随行的大臣,如太师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杀。
眼见着身边的人都死掉了,这个时候朱祁镇有没有机会自杀呢?当然有,但是朱祁镇根本就没想自杀。
首先为什么要自杀,殉国吗?国还在,只不过是打了一次败仗而已。
其次对方也不是奔着灭国来的,瓦剌入侵的目的只是想搞点破坏,抢些财物,即使被俘,也不会杀他,对于朱祁镇而言,堂堂一国之君被俘顶多面子上不好看,但好死不如赖活着呀。
朱祁镇被俘与国破家亡不同。直到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发生前,朱祁镇都没想到自己会被俘,被俘发生得太突然了,朱祁镇御驾亲征的目的本来是打胜仗的,被俘是万万没想到的。而国破家亡不是一瞬间的事,亡国之君会经历敌军入侵、派兵围剿、连战连败、城池尽失、兵临城下等一系列的噩耗,逐渐接受可能面临亡国的命运,在这个过程中,会艰难的抉择亡国之日是逃跑还是殉国。这是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建设的。
即使如此,真的到了亡国之日,面临死亡的时候,人多求生本能也会让人犹豫,大明灭亡的时候,自诩“清流”的名士钱谦益本来也打算投水殉国,绝不委身异族的,但最后试了下水,觉得水太凉了,畏惧了。
所以说自杀不是一件说干就干的事,那是需要坚定不移的信仰或是万念俱灰的悲凉,而这些朱祁镇都没有。
当朱祁镇知道突围的希望破灭时,直接下马,席地而坐,保持着帝王该有的尊严。当然他心里也有自己的盘算,也先入侵无非是要些财物,只要许以重利,自然可以换回自由。
果然帝王气度还是不一样的,这是生在帝王之家从小沾染的。瓦剌兵发现此人不凡后,报告给也先的弟弟赛刊王,朱祁镇当然不认识他是谁,直接问道,“子其也先乎?其伯颜帖木儿乎?赛刊王乎?大同王乎?”那意思就是,你是说了算的么,叫你们领导过来跟朕谈。
明英宗朱祁镇是一位传奇皇帝,他因误信王振之言,亲征北漠,结果发生了土木堡之变,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也先俘虏了。羁留塞北一年多的明英宗,并没有像历史上其他皇帝一样,命丧他国,最后在杨善等人的帮助下,顺利回到大明。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终究让明英宗朱祁镇投入大明的怀抱。
(图为明英宗朱祁镇的剧照)
一、他是一位绝世好男人,不仅感动朋友,而且感动了敌人。
《明史》中的记录,土木堡之变后,也先俘虏了明英宗,又惊又喜,一时之间不知是杀是留。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建议也先留下明英宗,他认为明英宗是个政治筹码,通过他可以向明朝谈判。也先赞同了伯颜帖木儿的看法,便留下了明英宗,并将其关在伯颜帖木儿的营中。沦为囚徒的朱祁镇,在凶狠的敌人面前,他都保持着大明天子的高贵气度。他的气度与亲和,不但感动了朋友,更感动了敌人。没过多久,伯颜帖木儿便和朱祁镇成为了好朋友,他对朱祁镇非常好,甚至在宴席上对朱祁镇也是礼遇有加。伯颜帖木儿三天两头找他聊天,陪他吃饭,安慰他,开导他。
(图为伯颜帖木儿的剧照)
明英宗在漠北的一年中,也先在叛徒喜宁的挑拨下,数次想要杀了明英宗朱祁镇。幸好在关键时刻,伯颜帖木儿等人赶来劝止,也先最终还是留下了朱祁镇。
景泰元年,羁留塞北一年之后,朱祁镇在伯颜帖木儿和使者杨善等人的帮助下,终于踏上回乡之路。他还向扬善提出了哭笑不得的要求,等朱祁镇回去之后,要求景泰帝朱祁钰把皇位归还于他。在送别的那天,伯颜帖木儿亲自护送千里,直到大明边陲野狐岭,在不得不分离的那一刻,这位戎马一生的硬汉子终于还是泪如雨下:“我的皇帝今日进去了,再几时得见?”四年后,伯颜贴木儿战死沙场,野狐岭一别,即是永别。明英宗回朝那天,伯颜帖木儿与其依依惜别之后,也先的另一大将昂克也赶来送行,还送上一只獐子,原来他刚刚猎到了一只獐子,故而特意纵马驰骋千里,前来进献给朱祁镇。
二、主仆三人相依为命。
有道是“树倒猢狲散”,土木堡之变后,众多侍卫扔下明英宗,仓皇逃命去了,唯有袁彬和哈铭两人一直寸步不离跟随英宗。后来,明英宗被囚于北漠,吃饭穿衣、行走睡觉等一切事务,也全由袁彬承担。他对明英宗的照料无微不至。明英宗被掳后,住的是破旧不堪的苏武庙中,一到晚上,寒风凛冽,明英宗冻得难以入睡,袁彬便解开衣服,将英宗冻僵了的四肢拥入怀中取暖。英宗从小养尊处优惯了,跟随瓦剌大军转移极为辛苦,自然抵受不了。每当随军转移不能行的时候,都是袁彬背着他缓慢前行。英宗被困北漠,日夜思量故土,每当其两眼望着故土,长吁短叹思乡之时,又是袁彬和哈铭在其身边反复劝导,坚定英宗回国的信心。
明英宗对袁彬和哈铭两人也视为骨肉,在两人危难之际,也奋不顾身地挺身而出。史书上记载”也先恶彬、铭二人,欲杀者屡矣。一日缚彬至旷埜,将支解之。帝闻,如失左右手,急趋救,乃免。“意思是说有一次,也先听了叛徒喜宁的谗言,叫人绑走了袁彬和哈铭两人,拖到野外,要将两人五马分尸处死。明英宗得知消息后,知道两人此去凶多吉少,连忙跑步前去追赶。气喘吁吁地追了好几里路才赶上两人,英宗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在其一再坚持下,也先才留下袁彬和哈铭两人的性命。史书上还记载,“彬尝中寒,帝忧甚,以身压其背,汗浃而愈。”说有一次,袁彬感冒发烧不省人事,明英宗急得不知所措, 趴在袁彬的身上,用自己的身体温暖他,终于,袁彬出了身大汗,感冒竟不治而愈。
(图为袁彬的剧照)
三、大明国力日盛,瓦剌欲与明朝重新修好。
土木堡战役后,瓦刺利用明英宗朱祁镇为筹码,作为攻城略地的政治工具,处处招摇撞骗。于谦为了也先的阴谋不能得逞,联合太后和众臣拥立朱祁钰为帝,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朱祁钰登基后,改国号为景泰,他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并全权负责京城保卫战,在京城官兵的团结下,终于打败瓦剌大军,稳定了大明江山。
景泰元年,也先还不死心,几次主动带兵侵犯大明边境,但是在兵部尚书于谦的运筹帷幄下,都是大败而回。瓦刺俘虏太上皇朱祁镇将近一年,却无法从他身上得到好处,而且还多次被明军打败。在伯颜帖木儿等人的劝说下,也先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觉得手中的明英宗朱祁镇是个烫手山芋,于是主动派人南下求和,表示愿意放回朱祁镇,与大明重新修好。
(图为也先的剧照)
终上所述,以上三点便是明英宗朱祁镇能够顺利回朝的重要原因。景泰元年,在伯颜帖木儿的帮助下,也先终于答应放人了,并在于谦和杨善等人的帮助下,羁留塞北一年多的明英宗终于回到大明的怀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7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