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
建文帝应该是死在这场大火中,但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研究者也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不过对于朱棣来说,相信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答案。
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后,便萌生了削藩的想法,要知道这一个做法是不对的,因为早就已经动到了这一些人的利益,所以朱棣马上就选择发起靖难之役。建文帝虽然说费尽周折,但是根本就没有办法抵御叔叔的人马,所以最终的结果是非常明显的。在历史记载中非常的详细,看到宫中有烟雾燃起,朱棣在看到着火之后马上就派人救火,不过早就已经来不及当时,建文帝兵败之后,直接就选择放火将皇宫烧掉。
朱棣也只能够在火堆中找出一些尸体,并且也从中认出了自己的侄儿。不过也有人会认为这段文字很明显就会有一些作秀的成分,朱棣也说自己起兵完全是为了侄子好,没有想到这个侄子如此的傻,居然会选择自焚。
不管这一个自焚的说法是不是真的,可以肯定的,就是当时的战斗本身就比较惨烈,而且宫中也同样真的是燃起大火,这场大火本身就是朱允文在绝望的时候让人点燃的。从当时的处境来看,根本就很难从宫中逃脱,尽管房间一直都传言在这里会有地道,可是在经过反复调查之后,也没有找到任何的秘密通道,其实以朱棣的性格怎么可能会选择放过对方呢?一定会斩尽杀绝。
不过诸暨的内心深处依然还是担心对方会逃出皇宫,毕竟眼前的事情早就已经面目全非,也没有办法确定是不是自己的皇帝侄子,万一接下来又冒出一个人,这对于自己来说绝对是不利的。因此就会选择去寻找,为什么要寻找这就是来自于内心的一种不安,而实际上建文帝可能早就已经死在南京城内,这也是大家觉得非常遗憾的。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 建文帝是不是死在大火之中
说到这个明朝第一悬案,其实朱允炆的死活大家都不是很清楚,可能他就在某个地方活着吧。然后我们可以先来理理这个其中的人物关系,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太孙,而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那么大家就会奇怪了,为什么朱元璋不把皇位传给儿子,却直接立了自己的孙子为太子。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说朱元璋这个人,他很重情重义,因为与马皇后的感情深厚,从艰难时候一路携手走过来的,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的一家人,所以就早早的立了马皇后的儿子为太子,这个太子就是朱标,太子也不负众望,本身也比较博学,跟朝中的一众大臣关系也良好,明太祖也不怕太子揽权,反而乐见其成。可惜啊,天妒英才,太子早早的就离世了,朱元璋悲痛万分,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没有从自己的其他儿子中选择太子,而是立了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这意味着什么,将来是要继承大统,成为皇帝的人,这足以见得,朱元璋对结发妻子以及自己长子的喜爱之情。这当然也为这个第一悬案埋下了伏笔。
而朱棣呢,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看的自己的父亲这样难免心生嫉妒,明明自己的也有能力,偏偏立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当他当时也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养精蓄锐,等待时间。果然等来了,朱允炆要进行削蕃,果然激怒了一批人,就在这个时候朱棣带兵进城了,皇宫里的人不敌,竟然打开城门,纷纷投降。朱允炆不堪其辱,竟然自焚了,但是这是朱棣竟然说我是来救皇帝的,你怎的如此糊涂啊!后来历史当然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他是名正言顺当上了皇帝。
但其实呢,朱允炆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因为在大火里面并没有找到朱允炆的尸体,只找到了皇后的。但朱棣已经昭告天下建文帝已死,即使他还活着也没有什么用了。或许,他在那个地方愉快的度过一生,我想也是极为不错的。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已21岁了。继位后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但在位仅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主要有:
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削发为僧说。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各类词书字典,也只好注明;“建文帝不知所终”。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这是一个千古谜团,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爱它是因为它永远都是那么吸引人,情节跌宕起伏,剧情扑朔迷离,总是让人津津乐道!恨是因为它总不能给人一个明确的答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以至于大明永乐皇帝至死都没有放下这块心底之石,甚至有说法是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都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小编也提供一个民间传闻。
据传,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后,朱允炆仓皇出逃。但他并没有远走海外,而是溯江而上到了蜀地,在成都以西山的常乐寺(光严禅院,又称古寺)寻到安身之处。为什么到了这里?因为这座古寺并不简单,它有很特殊的背景,具体说它跟朱明皇家有很深的渊源。
朱元璋在起事前曾有一段出家避难的经历。朱元璋是在其叔父法仁禅师的帮助下得以削发为僧。法仁,本名朱五六,自小在皇觉寺出家。1351年,天灾连绵,民生困苦,叔侄两人不得不双双离寺,各奔东西。法仁历经千辛万苦前往东南亚、印度求法,奉回贝叶经一部。因精通汉藏语言,佛法造诣颇高,被当局任命为负责民族事务的官员,进而得到广大信徒拥戴。之后由辗转回到内地,在常乐寺修行主持。
朱元璋称帝后,法仁知悉,一心修行,并无所求。朱元璋称帝后并没有忘记叔叔对自己恩德,派人四处寻访。蜀王朱椿终于在常乐寺寻访到法仁下落,但苦劝之下,法仁终不为所动。朱元璋明白叔叔已然成为得到高僧,超脱于世俗之外,感慨之下,写下“纯正不曲”四字赠于叔父,成为一段佳话。公元1416年,蜀王朱椿再次将法仁禅师在常乐寺修行的事情报告朱棣。朱棣下旨赐法仁法号“悟空”,赐常乐寺名为“光严禅院”。可见,朱棣对这座寺院是知悉的。
据传建文帝在这里隐蔽数年,后被朱棣派出的东厂暗探侦得建文帝下落。建文帝连夜逃走。在其禅房壁上留诗一首:“沦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主家何在,江河无声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青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还有个说法:说建文帝逃到常乐寺后,因知自己大势已去,变削发为僧,当知叔叔燕王已称帝,号“永乐”,便让太祖叔“悟空”给自己起了个法名“永坟”(永乐年间的“允坟”),“永坟”二字现让后人解释就是永远的坟墓了。可推测,建文帝隐居于常乐寺后就常年修行,并没有离开。
后人为纪念建文帝禅隐常乐寺,还在味江边修建了晓皇寺、瑞龙桥、回龙寺、龙潭寺、御龙桥、朝元寺等庙宇。种种迹象表明,朱允炆曾经隐居常乐寺的说法,并非毫无根据的坊间传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