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寿亭侯”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安四年(199年),刘备背叛曹操,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并占领了徐州。车胄本是曹操的人,刘备不仅杀了曹操的人,还占了曹操的地盘,这自然让曹操十分生气。曹操一直认为刘备是英雄,之所以没有形成气候,就是因为没有稳定的地盘。为了防止刘备站稳脚跟,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第二年,曹操在和袁绍官渡决战前夕,抽空亲自率领大军击败了刘备,并且俘虏了关羽,并表他为偏将军。
上图_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
收拾了刘备之后,曹操才放心地率军到达官渡,和袁绍隔河对峙。袁绍派名将颜良、淳于琼等人,率兵十万,攻打曹操地盘白马。白马告急,曹操于是亲率大军前去驰援,并派关羽为先锋。
曹操谋士荀攸献计,先在延津佯装渡河,造成要偷袭袁军后方的假象,迷惑袁绍,这样袁绍必然要分兵前去把守。然后,再选精兵快速突进,奔袭白马,攻其不备,这样不仅可以一举解除白马之围,而且还可以初战告捷,鼓舞士气。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建议,而袁绍也果然中计。直到曹军距离颜良军营十余里时,颜良才知道这一情报,他不禁大惊失色,只得仓促迎战。
上图_ 颜良(?~200年),字公骥 ,安平郡堂阳县(今河北省新河县)人
关羽作为先锋,急于立功,他远远地望见了颜良的麾盖,就于乱军之中快马奔腾来到颜良面前,还没有等到他反应过来,就被一枪刺死,关羽当众割下颜良首级,袁绍军于是大败。《三国志》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关羽战场上刺杀颜良这一行为,真正做到了后世小说家笔下的“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为了表彰关羽,朝廷封他为“汉寿亭侯”。关羽也十分珍视这一封号,后来多次自我介绍时,他都会提到这一封号。
上图_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
那么,汉寿亭侯到底是多大的官职呢?
其实,“汉寿亭侯”并不是官位,实际上它是一种爵位,关羽之前被封的“偏将军”才是官位。那么,关羽在自我介绍时,为什么不称呼官位,而要称呼爵位呢,官位和爵位有什么区别呢?
古代讲究职以能授,爵以功赏。官位属于行政系统,有具体的职务和对应的上下级关系,并有定期的考核,多是通过选拔人才方式来授予官位,而且官位不可世袭。爵位属于荣誉系统,没有具体的职务,一般是皇室贵族或者有做出重要贡献的大臣,才会被授予爵位。例如,刘邦在白马之盟中曾说:“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上图_ 汉朝官制
和官位不同,很多爵位是可以世袭的。而且,一般有爵位的人都会有官位,但取得官位容易,而取得爵位却很难。
西汉著名的飞将军李广,一生都没有取得侯爵(李广难封)。例如三国的张飞,虽然一直和关羽齐名,却在关羽被封汉寿亭侯二十多年后,才被封侯,而且还是刘备称帝之后才册封的。
而关羽的汉寿亭侯,却是自己在战场上通过军功得来的,而且是大汉朝廷正儿八经认证过的。所以关羽对于这个“汉寿亭侯”爵位,自然十分珍视。
上图_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前256年—前195年)
刘邦曾经做过泗水亭长,官很小,因此,很多人就有疑问,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是不是这个爵位也很小呢?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为了奖励军功,秦朝在商鞅变法时,曾经设置了二十等爵: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上图_ 商鞅变法
汉朝建立后,继承了秦朝的爵位制度,并添加了王爵。汉武帝时,为了避讳其名刘彻,第二十等级爵位彻侯,改为列侯或者通侯。西汉初年,大封功臣,因为军功受封列侯者很多,那时列侯封地领域也比较大,大者有数万户,小者也有五百户。但是到了东汉时期,列侯封地逐渐变小,大者不过四县、小者可能仅有一亭。《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因此,列侯根据封地大小,分为县侯、乡侯、亭侯。
虽然,关羽的亭侯,小于乡侯和县侯,但是却属于二十等级爵位中最高者——列侯,这个爵位已经很高了。其实,三国有很多大臣,都是被封为亭侯的:魏国于禁被封为益寿亭侯 ,李典被封为都亭侯,荀彧被封为万岁亭侯,荀攸被封为陵树亭侯。三国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在建安元年(196年)时,也是被封为宜城亭侯,一直到219年,才进位为王爵(汉中王),做了23年时间的亭侯。
上图_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
而在蜀汉景耀三年(260年),关羽又被追谥为“壮缪侯”。这时,距离他去世已经40年了。
同是侯爵,“壮缪侯”和“汉寿亭侯”又有什么区别呢?
国人向来讲究盖棺定论,一个人去世之后,要对其一生功绩进行评价。而“壮缪”这两个字便是蜀汉政权对关羽的评价。一般认为,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也就是说,蜀汉官方认为,关羽在领军方面很有能力,因为他曾经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威震华夏。但是关羽的能力最后却没有发挥出来,有些名不符实,这是因为关羽最后败走麦城,丢失荆州,给蜀汉带来非常重大的损失。这个谥号整体来说,评价比较客观中肯。
上图_ 三国荆州版图
虽然蜀汉官方认为,关羽名不副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关羽是以荆州一州之力,败于曹魏和孙吴两国联手之下的,可以说虽败犹荣了。而“汉寿亭侯”这一封号,也是对他武功方面最好的证明。
侯爵并不是官职,而是爵位,是一个人臣在生前能得到的最高爵位。汉朝规定,非军功不得封侯,这里的军功是很大的军功,比如李广将军征战一生,都没有得到封侯的机会,原因就是他的军功不够。关羽在曹操麾下效力,于万人之中阵斩河北名将颜良,遂解白马之围。曹操将关羽之军功报汉献帝,受封汉寿亭侯,这是关羽获得的中央官方爵位,非蜀汉地方政权所封,故关羽十分珍惜。
爵位跟官职是不一样的,爵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官职是所管职事的名称。比如说,同样是丞相一职,商鞅的爵位是大良造,张仪的爵位是武信君。再比如说,同样是上将一职,白起的爵位是大良造、武安君,王翦的爵位则是武成候。关羽被大汉朝封为汉寿亭侯,官职是偏将军。蜀汉政权给关羽的爵位是壮缪候,官职是前将军。关羽在汉朝和蜀汉的爵位等级一样,但在蜀汉的官职要大一些。
关羽的官职一直在升迁,但他最看重的还是汉寿亭侯这个爵位,因为含金量最高。最开始追随刘备时,关羽的官职是马弓手,也就是一名士兵,不过关羽以马弓手的身份斩杀了西凉悍将华雄,一战成名。刘备在任平原相时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统领部下,官职虽小但军权很大。刘备当徐州牧时,关羽的官职是下邳太守,不久曹操击溃刘备,关羽降曹。
关羽投降曹操后,曹操在当时自己手下诸多亲信大将还只是校尉中郎将的时候,就一下子封关羽为偏将军,可见曹操对关羽十分看重。白马之战后,关羽因功取得侯爵,之后他抛下偏将军的官职,投刘备而去。刘备拿下荆南四郡后,以关羽为荡寇将军和襄阳太守驻守荆州;刘备占有成都后,封关羽为前将军。
在曹操东下奇袭刘备时候,袁绍因为小儿生病,没有听从田丰“举军而袭其后”的正确建议发兵攻击曹操老巢许都。反而在刘备来投奔,实力有所增加的时候,急于南下一决雌雄了。
田丰坚决反对袁绍的轻举妄动,他认为:曹操击破刘备,许下不再是空虚之地。曹操善用兵,虚实相间,部众虽少,但不可等闲视之。最稳妥的办法,无过于和曹操打持久战、消耗战,“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
曹操派出裨将军张辽、偏将军关羽二人为先锋,发起攻击。关羽在军中,“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操发起的“斩首闪击战”大获成功,关羽斩上将颜良于万马军中立下大功,曹操不吝赏赐,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汉承秦制,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等,功大者为县侯,小者为乡侯、亭侯。关羽的汉寿亭侯,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职官。另外,“汉寿”为地名,今湖南北部洞庭湖西滨,属常德市辖。断句应读为汉寿、亭侯。不是汉、寿亭侯。
再细分一下,汉朝基本沿用了秦朝的二十等爵制,最高一级的是二十级的“彻侯”。汉武帝刘彻时期,因避讳改“彻侯”为“通侯”,后来又改为“列侯”,东汉时“列侯”又分为县侯,乡候,亭候三等。由此可见,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最高一级爵位“列侯”里边的第三等亭侯,也就是说,“汉寿亭侯”已经是当时第三高的爵位了。汉武帝时大名鼎鼎的卫青才被封为第二等侯,也就是十九级的关内侯。其实刘备在自立为“汉中王”之前也是亭侯——宜城亭侯,诸葛亮是比“亭侯”高一等的“乡侯”——武乡侯。
由另一件事也可以佐证汉寿亭侯的爵位是很高的。那就是关羽经常以汉寿亭侯自称,两军对垒时,关羽每每以“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答话。以关羽孤傲的性格,如果这是一个很低的爵位的话,他是不会时常提及的。可见,不但汉寿亭侯这个爵位很高,而且关羽也很看重这个爵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4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