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傅友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历朝历代诸多开国皇帝,为后人能够安稳掌管天下,便开始编造各种借口诛杀劳苦功高的''开国功臣'',这其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是赫赫有名。朱建立大明王朝后,便对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好战友下手,诛杀的借口更是无比荒唐。
其中一位死的更是冤枉,只因饭菜未吃完,便遭到朱的猜忌,责骂,被迫杀死自己两个儿子,随后手提儿子的头颅当场自刎。他就是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
傅友德,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元朝末期加入刘福通义军,但一直不得志,后归顺朱元璋,作战勇猛,手中鲜有败绩,后从偏将升任大将。曾北上伐元,七战七捷,元军在他手上吃尽了苦头。先后为朱平定山东、甘肃、贵州、云南等地区。为朱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不朽功勋。
朱对傅友德曾有此评价:“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由此可见傅友德当时在朱心中的地位。随后朱封傅友德颍国公,太子太师,赐免死铁卷,可世袭。后来朱还将爱女下嫁给傅友德长子,两家亲上加亲,对其宠信古今罕见。
然而,朱晚年时期准备让孙子朱允文继承大统,他担心曾经的老部下,老战友,会在自己驾崩之后叛变夺权,便开始编造各种借口诛杀曾经的功臣。
1393年,朱以谋反罪诛杀凉国公蓝玉,剥皮实草诏告各地,诛其九族,追查党羽。随后将冯胜、傅友德召回京师,把从蓝玉身上剥下来的皮给傅友德看,此时傅友德心中已经知道自己死期将至。1394年,朱一直未找到理由诛杀傅友德,便在宫中摆宴,宴请朝中大臣,傅友德也在其列。
后来不知是何原因傅友德碗中饭菜并未吃完,散宴后朱发现其碗中还有饭菜,马上龙颜大怒,天子赏赐的饭菜竟然不吃完,这是在藐视其威严,是为大不敬!在古代那可是重罪,会被诛九族的。傅友德看到朱大怒,便知道自己大祸临头了。
随后朱便对傅友德说到''把你两个儿子带来见我'',这代表朱已经起了杀心了,在当时朱要见谁,那基本上就难逃一死了。宴会散了之后,傅友德便回到府中,杀了自己两个儿子,手提儿子人头到朱面前。朱看到后非常冷静,问到''你就忍心下手?'',傅友德直截了当的说到''你想要我父子人头,我给你便是'',随后当场自刎。
傅友德一身傲骨,与其被诛九族,不如自杀!直到1644年(崇祯十七年),傅友德才得以昭雪,并追封为丽江王。
傅友德的势力可不是吹的,打仗就没有失败过,跟着朱元璋东征西讨,一时间成为了朱元璋非常重要的一个将领,傅友德所立的战功无数。第一件就是朱元璋和陈友谅在番阳湖展开对战,陈友谅的船非常的大,而且还占据了人多的优势,相比较来言,朱元璋的队伍就略占下风了,这时候的朱元璋便问哪位将士敢带兵前去,军队中的将士们都不敢吭声,这时候的傅友德便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说自己要担任先锋,他带领四百多人的水军冲在最前面,并且还下了死命令,若是谁敢后退一步,就立刻给杀死。才刚刚开始第一战,一次就摧毁了陈友谅的十二艘大船,傅友德也在这场战争中受伤了。
第二件事情便是攻打安陆的时候,敌将任亮勇猛无比,士兵们都不敢向前,傅友德冲出了阵营,一马当先,身上被任亮砍伤了九个地方,但是他战斗力还是非常的厉害,最终还是把任亮给刺死了。后来的朱元璋命令傅友德为南征将军,把蓝玉和沐英都封为了副将,率领三十万的军队去攻打云南和贵州,一时间他的名声流传的非常的快,等到傅友德返回南京的时候,身上受伤一百多除,可以说是体无完肤,因此朱元璋称傅友德是明朝的第一武将,在征讨云贵回来之后,则被封为了颖国公,赐给了他一张免死金券,他的儿子也娶了朱元璋的女儿,此时的傅友德可以说是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后来的朱元璋杀死冯胜以及王弼,傅友德整日都是战战兢兢的,有一天朱元璋举办了宴会,邀请文武百官都来参加,在朱元璋刚进大门的时候,看到一位侍卫佩剑的方法不符合礼法,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傅友德的儿子,在宴会上,朱元璋大骂朱元璋的儿子,说他们父子不敬,听了之后傅友德离去,过了一会拿了一个血淋淋的头,这就是他儿子的头,然后自杀而死。
我认为,傅友德做这是实在是太过于冲动了,他这样做丝毫没有考虑过自己家人的感受,在傅友德死的时候,血还溅了朱元璋一身。虽然傅友德十分的勇猛,但是朱元璋对于他的猜疑之心却从来都没有断过,因为他不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跟随朱元璋,而是中途才去投奔的朱元璋,后来的蓝玉案爆发,傅友德也牵扯进其中,最后在这事件中丢了性命。
综上所述,我认为,蓝玉案爆发了之后,朱元璋为了给自己的孙子创造一个稳定的继位环境,大量的功臣都因此而亡,而傅友德也知道自己早晚会有这样的一天,只是他选了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彻底惹怒了朱元璋,所以说傅友德最后死后,他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全家都被充军发配,可以说非常的惨。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不堪,加上许多地方天灾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刘福通、郭子兴等人举兵反元。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在小时候的玩伴汤和的介绍下,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不仅很快被提拔重用,而且迎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公元1361年,朱元璋得到了一员猛将,称赞他为奇才,此人就是傅友德。
傅友德自幼习武,尤其擅长骑射,先是参加了刘福通的起义军,后在武昌准备跟着陈友谅混,但他认为陈友谅不足以成大事,这才率领部下归降于朱元璋。鄱阳湖之战中,傅友德异常勇猛,即使身中数箭,依旧奋勇杀敌,最终战败了陈友谅。之后,傅友德又转战庐州、武昌各地,因功晋升为江淮行省参知政事,也是明朝开国名将。
明朝建立后,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傅友德也没有停下征战的步伐,率领大军征伐北元。朱元璋深知“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的道理,加上他疑心很重,就想办法除掉那些开国大臣。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丞相胡惟庸处死,因此事受牵连的官吏高达上万人,李善长也未能幸免。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闻之大怒,立马让人把蓝玉打入大牢,并将他剥皮实草,灭了其三族。因蓝玉案,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又有一万多人 *** 掉,大臣无不提心吊胆,每次上朝时都胆战心惊,生怕哪一点做的不到位而得罪了皇帝。
曾经明朝那些开国功臣,不是病死就是被杀,此时只有汤和、李文忠及傅友德等几个人还活着。汤和不仅是朱元璋的发小,而且他看出了势头不对,主动交出了兵权,果断回家养老去了。李文忠乃朱元璋的养子,关系相对亲近,马皇后也一直保着他,所以也没有多大的危险。
此时傅友德为颍国功,并加封太子太师,朝中大臣对他都比较敬重。朱元璋为何不杀傅友德呢?难得是因为非常器重他吗?其实,按照朱元璋的性格,早就打算对傅友德动手,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心情甭提多郁闷了。公元1394年,朱元璋宴请群臣,傅友德与次子傅让前来赴宴。
因傅让有些地方做的不是太到位,朱元璋就说他有失礼仪,当场就发飙了。傅友德一看皇帝发火了,吓得不行,连连磕头道歉,并起身告退,要带着儿子离开。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朱元璋不仅没有原谅傅友德,反而更加的生气,立马赐给他一把宝剑,并且说道:“回去好好教育你儿子。”
这意思很明显,傻子都能看明白,傅友德为了保全整个家族,就含泪把儿子杀掉了,提着其头颅来见明太祖朱元璋。傅友德意为,自己都这样做了,皇帝应该会消气了,但他单纯了。朱元璋就对他说:“朕知道你非常疼爱儿子,现在你居然亲手把他杀了,于心何忍?”
傅友德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含泪怒怼道:“我这样做,不正是你想要看到的结果吗?”说完这句话,就当场举剑自刎了。朱元璋并没有放过他的家人,下旨诛杀了傅友德的九族,一代名将就这样惨死了,令人惋惜不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3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