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唐玄宗时期发生安史之乱 唐玄宗怎么做才能阻止这件事情

说历史 2023-06-07 07:45:38

唐玄宗时期发生安史之乱 唐玄宗怎么做才能阻止这件事情

唐玄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阻止安史之乱的发生?

首先就不应该重用杨国忠,又或者是李林甫。如果纵容这两个人,必然也会留下很多的隐患。

李林甫到底为什么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其实也必须要感谢两个人,一个就是韩休,另外一个就是武惠妃。在看准时间之后,马上就选择来到武惠妃那边。

李林甫也同样会觉得有一些特别的激动,二话不说马上就提前告诉韩休。

所以说唐玄宗想不中用李林甫,这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在此时也会有朝中重臣的一些推荐。武惠妃在去世之后,唐玄宗也同样马上选择废掉对方,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看看杨国忠,相对来说就会比较简单,因为同行中一直以来都会比较喜欢杨贵妃,所以同样会选择刻意去提拔。这样的唐玄宗也真的是第1次看到,让人会觉得很明显就有一种舔狗的感觉。

杨国忠其实做法也非常的过分,因为他什么都不懂,但是却一直都需要不停的指手画脚,这种也会搞得朝廷全部都是错漏百出。

安禄山也同样会瞧不起通过关系上位的杨国忠,所以一天到晚也同样会去找麻烦,这也就是导致后期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如果唐玄宗能够把对杨贵妃的爱还有对杨国忠的重用分开来,或许大唐也会有一定的机会能够兴旺发达,也不至于会一直都如此,可是他根本就没有选择做一些政策的操作,在此时必然也会导致整个事情进入到一个特别尴尬的地位。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唐玄宗时期发生安史之乱 唐玄宗怎么做才能阻止这件事情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至鼎盛。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

1、唐玄宗时期,社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失去土地变成流民。

2、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统治阶级的腐朽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痛苦不堪,生不如死。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是安史之乱形成的直接原因。唐玄宗时期,奸诈小人李林甫,做了宰相达十九年。他在职期间排斥与自己政见不一样的人,培育党羽,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徇私枉法,他公开收受别人贿赂,妒有才能的人能,骄傲放纵,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

4、奸臣当政,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本愿。西北地区的军阀哥舒翰与东北派军阀安禄山之间,也一直有矛盾。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关系僵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史之乱

唐玄宗在位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唐玄宗在位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选贤任能

玄宗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玄宗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2、整饬吏治

首先是严格铨选制度,裁汰冗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结果“大革其滥,十去其九”。 这样,既克服了官吏冗多、人浮于事的现象,提高了官府办事效率,又减省了国家开支。

3、考察制度

从京官中选用有才识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任京官,“使出入有常均,永为恒式”。

5、兵制改革

建立雇佣兵。从关内招募到军士十二万人,充当卫士,这就是"长从宿卫",也叫做"长征健儿",这次改革是从府兵制到雇佣兵制的转变。解除了各地人到边境守卫之苦。同时,还为集中训练、提高战斗力提供了保证。

拓展资料: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参考资料:李隆基 (唐玄宗)_百度百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