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于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三国志
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张辽、于禁、乐进、张郃、徐晃五人事迹合传,并且在其传给予他们高度评价“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称呼他们为“五子良将”。那么,曹操集团这五大名将之间的排名又是什么呢?
如果要排出“五子良将”第一名,大部分人应该会支持张辽,因为“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想必只要对三国故事有所了解就知道,张辽以区区八百人,就打败了孙权的十万大军,还差点活捉孙权,而且张辽是唯一入选“武庙七十二将”的。
至于最后一名,大部分人应该会认为是于禁,因为于禁在樊襄之战被关羽水淹七军,兵败投降,晚节不保,率领七军三万大军救援曹仁,却如此轻易的被关羽安排得妥妥当当,都不知道于禁怎么成了五子良将。
南征北战的于禁
有人会说,于禁被关羽打的那么惨,还辜负曹操的信任折节投降关羽苟且偷生,凭什么能够排第三,他更不不配和其他四将相笔,只配当倒数第一。但是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因为于禁的一次失败就否认他,而且于禁的对手可是刘备集团最强名将——关羽,关羽可是连对手都忌惮的名将:白马之战于万军之中取袁绍大将颜良首级,解白马之围;樊襄之战威震华夏,打得曹操一度准备迁都以避锋芒。于禁输在关羽手上并不丢人,水淹七军历史上记载是天灾,就算其他四子率领七军救援曹仁,结果也不会有多大的区别。
除了被关羽生擒是于禁的污点以外,于禁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并没有失败过,曹操还称赞他可以和古代名将相提并论。于禁征战多年,广威、吕布、张超、黄邵、袁术、张绣、眭固、袁绍等人,都曾为于禁的手下败将。曹操任命于禁为主将而不是其他人,统帅七军三万支援关羽,也证明了在曹操心中于禁的军事能力是最强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赤壁之战曹操损失惨重都让曹仁死守江陵,关羽仅仅是打败了三万曹军,曹操就想要迁都避关羽锋芒了,解释了为什么曹操得知于禁投降以后表现的特别遗憾与失望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连于禁都输了,其他将领还不如于禁呢,还有谁能抵挡关羽呢?其实如果不是樊襄之战于禁晚节不保,他真的可以称为战神。
逍遥津之战只因对手太弱
至于张辽,他的成名之战就是逍遥津之战,史书记载张辽以八百死士,打败孙权十万大军,孙权差点都没用活着回去。可是评价一场战役,不仅仅只是看战争情景,还要看对手是谁。张辽面对的对手,是号称“孙十万”的孙权。孙权多次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合肥,可是却被魏国死死摁在合肥城下,至死也没有夺南一寸土地。
孙权第一次打合肥,被蒋济一封信吓跑。
孙权第二次打合肥,即逍遥津之战。
孙权第三次打合肥,被满宠伏兵打败。
孙权第四次打合肥,魏明帝御驾亲征,孙权不战而退。
孙权的军事能力差得没边,他又喜欢亲征,不愿意让陆逊上,所以张辽能够打败孙权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如果换其他四位上,结果也肯定是差不多的,所以逍遥津之战并不能说明张辽军事才能高过于禁。而且逍遥津之战,只不过是击溃战,不是歼灭战,并没有给东吴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损失。要知道东吴军队是由很多部曲组成的,这些部曲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这也是解释了为啥东吴每次北伐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些部曲都想着保存实力呢,能跑就跑。这些溃败的吴军最后又会回到部曲,进入编制。如果说论功行赏,实际上于禁立的功是远远多于张辽的,当年他一举击败黄巾军,也不比逍遥津之战差。
综述,比起张辽,于禁才是五子良将第一人。
曹魏的五子良将是正史上的说法,那就按正史的记载来分析了。问题是历史上很少出现武将单挑之事,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标准来对比各人之间的武艺,只能凭借着他们事迹上的勇武程度以及对人口中的描述来判断了,比如关羽和张飞就常常被提及。而且,在冷兵器时代,判断武将武艺是否高强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弓马是否娴熟。所以,大飞熊认为,五子之中,论勇猛和被敌人忌惮的程度,张辽毫无疑问排名第一,其次是张郃,乐进,徐晃,于禁。
第一,张辽,《三国志》里五子之中,唯一一个提到武力过人的名将,先后在何进,董卓,吕布军里历练过。只有武艺高强的人,遭遇敌人才越发有勇气。比如,张辽讨伐叛贼陈兰时,由于陈兰拒险而守,山路陡峭崎岖,众将一筹莫展。张辽却说:?这是一对一也,只有打赢的人才能前进。?在跟随曹操讨伐袁尚时,路上遭遇敌人,还是张辽却曹操奋击,最终都取得胜利。但是,最有说服力的还是合肥之战,张辽带着八百人,把骑兵优势充分发挥,先登杀数十人,斩二将,直接差点冲到孙权面前。由此,张辽成为孙权最为恐惧的敌军将领。
第二,张郃,此将最善于机变,自不必说。张郃原本出身袁绍手下,在和公孙瓒的突骑作战中,立功甚多。如果不是弓马娴熟,武艺不凡的话,张郃何以能成为河北名将?张郃进入曹操阵营后,又常常作为夏侯渊的副将,在关中关西和?西凉军?作战,要知道?西凉军?几乎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800部曲以少胜多打败公孙瓒的鞠义部,就是出身西凉。虽然张郃在巴中被张飞打败,可是毕竟那是张飞,加上地形不利骑兵展开。尽管如此,张郃依然也是五子中,最让蜀汉头疼的名将。
第三,乐进,作为曹操早期的陷阵校尉,几乎每战先登,武艺果断不差。而且,乐进是以胆烈著称,毫无畏惧,即便面对关羽,依然破走之,当然这里可能带着其他客观因素,不能说乐进武艺比关羽高。乐进是五子中,最早去世的一位,事迹比较少,这也可能和他长期先登入城,损伤了身体有关。
二张徐于乐(张辽,张郃,徐晃,于禁,乐进)
张辽
张辽,原本姓聂,字文远,雁门马邑人。
张辽一生中有过四个主公,古时候的人对气节看得很重要,多次投降的将领一般不会得到重用。比如吕布曾经在丁原,董卓手下任职,后来就被人讥为“三姓家奴”,依此类推,张辽岂不是要称为六姓?但他在诸次战役中军功卓著,获得了曹操的赏识。
在刚刚投降曹操以后,他也是不得重用的,只是一个中郎将。后来累积军功也只做到裨将军,在夏侯渊手下任职。攻打东海的他做了一件大事,招降昌豨。并且亲自“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昌豨感激,遂降。曹操这时候真正注意到了这位良将,封他作了“中坚将军”。他终于成了可以带领部曲将士的将军。他“大破辽东贼柳毅”,又升到了“荡寇将军”。柳城一战中曹操遇到胡人的军队,他一力主战,打消了曹操退避之心,“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张辽性情沉稳,心细如发。刘琮降曹以后,荆州其实并不安定。当时他也在荆州,有人在军中造反,营中喊声大作,军心大乱。他说:“不可能全部的人都反了,一定只有那几个鼓噪的人。”他命令“军中不反者安坐”,“亲兵数十人,中陈而立。”很快找出了主谋的人,平息的叛乱。
陈兰作乱的时候,他奉命前去征讨。陈兰在灊中天柱山据险固守,“高峻二十馀里,道险狭,步径裁通”,他说“一与一,勇者得前”,奋勇争先,扫灭陈兰诸寇。曹操称赞他那次是“荡寇之功”。
张辽武力过人,胆气盖天。他最著名的一仗是合肥一役。
当时曹操赤壁大败,回北方休养生息,留张辽,乐进,李典守合肥。“将千馀人屯合肥”。孙权率十万兵挟赤壁余威攻打,兵力是一比十四。众寡悬殊,“诸将皆疑”,各自畏惧,都欲坚守待援。张辽挺身而出,“比救至,彼破我必矣。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这话深合兵法,自古围城,最忌士气低落。出城趁敌方兵力未曾合拢冲阵,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但城外十万之众,到底应该分多少兵攻击?张辽只挑选了八百。他又作对了,兵贵精不在多,挑选死士,当可以一敌百。他的武勇在战场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其勇可比当年常山赵子龙长坂一战。他大呼:“雁门张文远在此!”一直冲到孙权麾下,以孙权这等一代豪杰,尚且只有“走登高冢”,不敢应战。这一仗,直杀得东吴人人胆寒。十万大军顿时没了士气。孙权围城十日,见事不可为,引兵退走。这还没完,张辽并不满足守城的胜利,他要扩大战果。“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典型的以少胜多。曹丕登位二年的时候,亲自在洛阳召见了他,并询问当日合肥战况,称赞他是“古之召虎”。
合肥之战后,他一直屯兵陈郡,遏制孙权。他病了的时候,孙权都不敢少动,孙权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其威风如是。
他最后一仗是随曹丕,也就是魏文帝在江都征讨孙权的时候,“破权将吕范”。之后不久,他就病死在江都。
观其一生,武勇过人,谋略精深,果不愧五子良将之首。
乐进。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容貌短小,胆烈。”
他是最早投奔曹操诸将之一。当时曹操并无势力,远远比不上那些世家大阀,他就此相投足见眼光卓越。
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并不详备,曹操有语称赞:“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这些都是极高的评价。
他随曹操南征北战击濮阳吕布,打雍丘张超,被封为“广昌亭侯”。
征宛城张绣,围下邳吕布於,杀射犬眭固,攻沛城刘备,“皆破之”。又被封为“讨寇校尉”。
官渡之战的时候,是他亲自斩杀乌巢袁绍大将河北四大名将之一淳于琼。大战黎阳的时候,他又斩其大将严敬,被封为“游击将军”。
定乐安郡,围邺定邺,破南皮雍奴袁谭,都有他的身影。这时候他已经做到了“折冲将军”。
经历战火的洗礼以后,他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他远征袁绍余党高干,从北道进入入上党,从后面包抄。高干退守壶关,他每战必胜,“连战斩首。”以后他又奉命征管承,破之,一直追杀到海岛。荆州刘琮投降的时候,他屯兵阳翟。以后又协助张辽平定荆州叛乱,屯兵襄阳。关羽、苏非都曾经前来进犯,他守得是固若金汤。赤壁大战,他也有去。曹操败退后,留他和张辽、李典一起守合肥,足见对他的信任。
他也是病死的,死于建安二十三年。
人的手臂,是最忙碌的,乐进就如最忙碌的手臂一般,一生戎马,为曹操的魏国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郃。
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
黄巾之乱的时候,他在翼州韩馥手下作军司马。后来韩馥投降袁绍。袁绍任命他为校尉,和公孙瓒对峙。和公孙瓒争河北的时候,他功劳很大,做到了“宁国中郎将”。
很快到了官渡之战。他曾经进言袁绍用包围计策,轻骑包抄曹操南面后路,袁绍不听。曹操派兵打乌巢,袁绍很着急,想用郭图所现围魏救赵的计策,派他和高览一起去攻打曹操本营。他又进言说应该先救乌巢,乌巢一失,军心必乱,大势就去了,而曹操本营必定戒备深严,一时半会是打不下来的。袁绍又不听。果然,袁绍兵败。郭图害怕袁绍责备,反怪他未战而先言败,他不得已归降了曹操。
曹操一开始就很信任他,封他做了“偏将军,都亭侯”。邺城,渤海,雍奴,柳城之战后,他做到了“平狄将军”。
之后他又征东莱,讨管承,破马超、韩遂,围安定降杨秋。张鲁投降后,曹操派他和夏侯渊等守汉中,抵挡刘备。汉中也是军事要冲,其要害处不下于张辽所守的合肥。他采用了坚壁清野的策略,“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汉中”。他屯兵广石相持阳平刘备。刘备用车轮疲兵战术,“以精卒万馀,分为十部,夜急攻郃”,他亲自上阵和刘备厮杀,刘备不能胜。
夏侯渊被黄忠在定军山斩首后,刘备大叹:“怎么杀的不是张郃?”足见刘备对他的忌惮。他接替夏侯渊的位置,做了总督军。“刘备保高山不敢战。”
曹丕登基的时候,曾经派他和曹真一起攻打东羌。这时候五子良将只剩下他一人。
曹睿登基以后,又派他率领大军抵挡出祈山的诸葛亮。街亭一战,马谡扎营南山山顶,“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诸葛亮为了除他,费尽心思,在木门一役暗伏诸葛神弩,射杀了他。
“手足头颅皆丧,唯躯干长存。”茂儿不觉叹曰。
于禁。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黄巾之乱的时候,他曾经在鲍信下一起举事。后来在兖州王朗手下任都伯一职。是王朗推荐他给曹操,并称赞他有大将之才。曹操要试他才能,封他为“军司马”,让他带兵攻广威,“拔之”。曹操升他做了“陷陈都尉”。
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征战生涯,“讨吕布於濮阳,破高雅於须昌”。“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於雍丘,皆拔之”。
宛城张绣叛乱,曹操军败。当时军中骚乱,逃兵无数,只有他所带领的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他断后阻挡了追兵。曹操对他十分赞赏,说:“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于是封他做了“益寿亭侯”。
他善守,官渡之战,曹操派他在延津抵挡袁绍。“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之后他和乐进一起反攻袁绍,大胜。
他法令严度。昌豨是他从前的朋友,昌豨叛乱,他前去围住,昌豨想投降,他说:“围而后降者不赦,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他哭着杀了昌豨。曹操也愈加的敬重他。
他是个不苟言笑,治军甚严的人。士卒都怕他,他在军中也很有威望。“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然而这位良将终于也有失节的时候。
建安二十四年,使曹仁关羽大战樊城,曹操派他和庞德相助曹仁。关羽水淹七军,他被困水中,无所回避,被关羽生擒。这时的他突然怕死起来,主动请降,他已经老了。庞德不屈节而死。曹操听说后,哀叹了很久说:“于禁跟我一起打江山已经超过三十年,怎么到了危难的时候,还反倒不如庞德了呢?”后来孙权杀了关他又成了孙权的俘虏。曹丕登基,孙权称臣,把他送了回来。
这个晚节不保的昔日大将已经是“须发皓白,形容憔悴”了。
曹丕派他去守曹操的陵墓,陵墓墙壁上画了关羽水淹七军,庞德就义,于禁降服的图画。”他看了以后,很羞愧,没多久就病死了。
胯者,终究是有臭之物,于禁果然也免不了身后失节的恶名。
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
以前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郡吏,因为跟着车骑将军杨奉讨黄巾贼有功,升到了骑都尉。曹操后来攻打杨奉,因为见他“威风凛凛”,心里爱惜,派满宠前去招降。
曹操封他做了“裨将军”。征吕布,斩眭固,破刘备,从破颜良。
与袁绍争河北的时候,他“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与史涣击袁绍运车於故市”,功劳最大,被封为“都亭侯”。
攻打袁绍余党的时候,曹操要对死守的屠城,他进言说:“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原公降易阳以示诸城,则莫不望风。”曹操听从。
他又征讨毛城,南皮,平原。做到了“横野将军”。
曹操到荆州的时候,他屯兵樊城,曾经征讨中庐、临沮、宜城。
此后又和满宠大战汉津关羽,和曹仁攻打江陵周瑜。
在征讨马超韩遂张鲁后,他被封为“平寇将军”。
曹操留他和夏侯渊在阳平关抵挡刘备。他在绝马鸣阁道打破刘备手下大将陈式,占住了汉中咽喉。
后来曹操又调他去援助樊城曹仁。当时关羽大军鹿角十重,团团围困襄阳,樊城,他以诡道,诈兵,埋伏三个连环技打破关羽。这一丈是他军事历史上的一个高峰。
曹操以后称赞他说:“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曹操以古代名将相比喻,褒赞之意甚隆。
他治军也是严谨的。曹操也曾经说他“有周亚夫之风。”
在曹睿即将登位的时候,他奉命守在襄阳,这个时候,他病死了。
足者,一生奔走,不得安宁,乃定天立地之物。
徐公明,是也。
曹魏?五子良将?指的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样的说法,最早见于陈寿的《三国志》。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将这五人合并一传,在文末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在这句话的后面,陈寿有过一番论述:
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于禁最坚毅稳重,却不能始终恪守忠贞(襄樊之战,于禁投降了关羽)。张郃用兵巧妙,乐进骁勇善战而名声显赫。他们的记载,或许有遗漏的地方,不如张辽和徐晃详备。由此可见,在陈寿心目中,乐进的武功最高。
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时,才正式有了?五子良将?四字。在书中,他大力渲染?五子良将?的勇猛和机智。自此,?五子良将?的说法逐渐深入人心,最终变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清初文学评论家毛宗岗,在评注《三国演义》时,有过这样一首打油诗: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这就是大家熟知的?三国二十四名将排行榜?,可见在毛宗岗看来,张辽排名十四,张郃排名十五,徐晃排名十六,于禁和乐进则挤不进?三国二十四名将?。
那么,?五子良将?中,究竟谁的武功最高呢?
张辽第一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濮阳之战,他曾跟夏侯惇有过一番较量。结果,两人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夏侯惇,那是曹操手下一员大将,他威猛无比,曾击败吕布部将高顺,不料被曹性用箭射瞎了眼睛。夏侯惇?拔矢啖睛?,然后一枪刺死了曹性。夏侯惇还曾千里追击关羽,两人大战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是三国超一流武将,他斩杀的猛将非常之多,有华雄、颜良、文丑。其中,颜良在一个回合内被斩,文丑在三个回合内被斩。夏侯惇能够扛过关羽十回合,可见他武艺高强,不逊色于颜良和文丑。而张辽能扛过夏侯惇四五十回合,他的武功也可见一斑。
合肥之战,张辽只用八百余骑,就击溃了孙权十万大军,还差点杀死孙权。期间,张辽和凌统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逍遥津之战,张辽又再次大败孙权,威震天下。总而言之,张辽在?五子良将?中排名第一,是毫无争议的。
张郃第二
张郃的武艺,应该略逊色于张辽。官渡之战,他曾和张辽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一旁的曹操看在眼里,?暗暗称奇?。
蜀汉方面,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对张郃忌惮不已。刘备进攻汉中时,节节胜利,在进攻到广石时,却遭到了张郃的顽强抵抗,不能前进一步。在瓦口关时,张郃曾和猛将张飞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马谡奉命要去镇守街亭时,诸葛亮郑重其事地提到了张郃,说他乃是曹魏一代名将,万万不可轻敌。马谡却恃才傲物,丝毫不把张郃放在眼里。结果大家都知道,马谡不听诸葛亮和王平的劝谏,屯兵山上,最终为张郃所败。
徐晃第三
徐晃,也是一位厉害的将领,跟许褚、关羽、张飞、黄忠、赵云等人都有过一番较量。
最能体现徐晃武功的,当属于他跟关羽的交锋。当时,徐晃奉命去营救樊城,在和关羽军队对峙时。两人先是有过一番寒暄,突然,徐晃抡刀就朝关羽劈去。两人大战八十回合,不分胜负。
徐晃还在杨奉麾下效力时,在曹操挟持汉献帝迁往邺城途中,徐晃奉命前去截击。曹操派出许褚迎战徐晃,两人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曹操暗服徐晃,遂生招降之心。
乐进第四
乐进,是最早追随曹操的武将之一。他敢于玩命,是将领中不怕死的典范。每次打仗时,他都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常常吓得敌人胆战心惊,不足所措。濮阳之战,他跟吕布部将臧霸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合肥之战,他大战东吴名将凌统,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于禁第五
于禁的武功,估计是?五子良将?中最弱的了。他一生中跟敌将厮杀的次数不多,大战张飞时,见刘备冲来,立即败走。濮阳之战,和乐进联手大战吕布,尚且不能取胜,反而被打得落花流水。
?五子良将?是曹魏中最为出色的武将,他们骁勇善战、武艺高强,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曹魏政权的建立作出过贡献。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武将排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3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崇祯为何不迁都南京这背后有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