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唐玄宗当政以后,几任丞相都没做多长时间。后来姚崇任宰相,为大唐制定了远期规划,使得整个局面变得好转起来,唐玄宗也很满意。
就是这么可心的宰相,也没做长久。原因是自己儿子的贪赃,后来事发,姚崇引咎辞职,告别相位。皇上虽然为失去这么一位肱股之臣感到十分的痛惜,但也理解他的苦心,就忍痛应允了。同时让他推荐一个后继者。姚崇于是推荐了宋璟。
宋璟,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他在武则天之朝,是个闻名海内的直臣。持法刚正,利赏得当,不避权贵。为照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为维护社会秩序,他严厉打击违法乱纪的权贵、豪强,并制定了许多利民的措施。朝野称颂他为“脚阳春”,意为他每到一地,如同和熙的春阳普照大地。
他的倔强和他的正直一样的出名。武则天男宠张昌宗私结江湖术士,进行妖言惑众。御史中丞宋璟审理此案。一看案件对自己男宠不利,武则天下令暂停案件审理,并想把主审宋璟调开 。
今天敕令宋璟先到扬州去审理案件,宋璟拒绝前往;明天又敕命他去审理幽州都督屈突仲翔的贪污案,被他顶了回来;最后又敕命他去陇、蜀去安抚那里的灾民,也同样遭到回绝。
宋璟不肯外出,并上奏道:“依照惯例:州、县官吏犯罪,官品高的由侍御史审理,官品低的由监察御史审理,如果没有事关军国大事的重大案件发生,御史中丞都不应出使地方。现在陇、蜀二地并没有任何重大事变发生,我不清楚陛下一定要派我外出的原因是什么,因此我都不敢接受您的任命。”武则天被气得浑身哆嗦,可宋璟所言句句都是典章制度所规定的,她根本无由反驳。
到了唐玄宗这朝,宋璟依然不改秉性。而且所做事情更是大胆,竟然敢干涉皇帝岳父的墓葬规格。
公元719年四月,祁国公王仁皎去世。他是王皇后的父亲,唐玄宗的岳父。既然是当朝国丈,身份显赫,爵高位尊,身后事的规格自然是不能低的,这不仅是顾及王皇后的面子,更涉及皇家的尊严。所以,王仁皎的儿子、驸马都尉王守一就出面向皇上提要求,要达到皇上外祖父当年的丧葬规格,修筑一座高五丈一尺的大坟。
这个王守一不仅是玄宗的大舅子、皇室的驸马,而且是李隆基在当临淄王时的好友,本身又是先天政变的功臣,在李隆基诛灭太平一党的过程中出力甚多。无论从亲情也好,还是私人感情也好,唐玄宗都不好驳这个面子,于是大笔一挥,下了一道手诏,命有关部门按照王守一的要求办理。
本以为有了圣谕,这事接下来就是走程序了,谁知道天子这一关过了,可宰相那一关却死活也过不去了。宋璟得知这件事后,立刻拉上副手苏颋,当面向皇上进谏,说:“按照朝廷的有关制度规定,一品官的坟墓高度是一丈九尺,即使是陪葬皇陵,最高也不过三丈。所以,王守一的要求于礼不合,不能同意。”
玄宗闻言,赶紧把自己的外祖父给搬了出来,说既然有成例可依,那王守一的要求也不算过分。
宋璟说:“窦太后的父亲逾越礼制,当时朝野都议论纷纷,只是没人敢出面指出错误罢了,现在既然已经知道错了,怎么还能明知故犯?”
看到自己的劝谏,好像没有击中要害,于是一顶高帽子直接就戴了上去:“如今,以皇后的父亲身份之尊贵,要修筑大坟有何难?可臣等之所以再三进言,只不过是想成全皇后的俭德,维护皇上您的尊礼守法之形象罢了。何况今日所为,正可以传之无穷,永为后法,岂可不慎重!”
听到此话,唐玄宗当然知道轻重,外戚毕竟只是外戚,皇上本人的口碑才是第一位的 ,马上就坡下驴,一本正经地说:“朕经常想修养品德,做群臣的表率,对自己的妻小又岂敢徇私!但此事是一般人不愿说也不敢说的,如今贤卿能固守典章礼仪,以成就朕的美德,并垂法将来,这样很好,正是朕所期望的。”
史载唐玄宗对宋璟往往是“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屈从之”。(《资治通鉴》),这个评价真是太贴切了,一个“屈从之”道出了唐玄宗的无奈。
宋璟有此美誉是在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唐中宗时,宋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他为政清廉,全心为百姓服务,深得民心。所以,百姓都称赞他是长了脚的春天,他到哪里,就会给哪里带来温暖。 唐玄宗时,宋璟起初在京任职,不久被贬官,后又升为广州都督。他依然为百姓造福,百姓都非常感激他。 宋璟任宰相期间,励精图治,唐玄宗也认真听取忠臣的建议,从而出现了中国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所以,宋璟也就成为唐代少有的几名贤相之一。
唐神龙二年(706年),景昭人魏岳写信给唐中宗李显,告知他吴三思与魏皇后有外遇。吴三思知道后,派人到中宗陷害魏越为叛徒。因此中宗没有调查此案,要求立即处决魏跃江。当时,宋静负责执行死刑,但宋静认为没有调查,案情不实。他冒着杀头的危险,让李显核实后再做决定。宋靖没有立即实施中宗的羞辱。他立刻激怒了中宗。他说:?我决定把他斩首。你为什么不做呢??宋靖平静地说:?魏岳要告魏后与三思有染。陛下会不请自来就杀了他。恐怕全世界的人都会讨论这个问题。中宗更是怒不可遏。宋靖仍然无所畏惧,说:?如果你执意要处死魏月江,请先把陛下斩首,否则你就不能服从诏令。?中宗只好放过魏岳,把他送到岭南去。他在春分后被处死。
公元703年,宰相魏元忠被张一智陷害。张一智收买奉节和尚张一智,要求他作伪证。当时,宋静也是凤阁的和尚。他对张说:?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正直。你不能为了你自己而陷害一个好人。即使他因维护正义而被放逐,这种美德也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如果你不被惩罚的话,我会请求上帝原谅你。如果发生什么事,我会和你一起死。?张硕被宋静的话打动了,在庭审中如实播放,最终使魏远忠免于被陷害。
姚崇出身于官僚家庭。年轻时喜好逸乐,年长以后,才刻苦读书,大器晚成。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相。
姚崇不是一个高谈阔论的理论家,而是一个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实干家。纵观姚崇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个以清除天下积弊为己任的改革家。姚崇一生不敬神,不信鬼,不以官高而凌下,不以位尊而专横。虽多次被贬斥,仍能赤胆忠心,敢言直谏,视天下为已任,深受后人敬仰。
宋璟少年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弱冠中进士,经武、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终于与姚崇同心协力,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朝,改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帝国,史称“开元盛世”。宋璟前后为相四年,他不畏权贵,力革前弊,奉公守法,不徇私情。
扩展资料
姚崇年轻时生性洒脱,注重气节,勤习武艺,以打猎自娱,二十岁后发奋读书,以孝敬挽郎的身份步入仕途,又考中下笔成章举,授为濮州司仓参军,累迁至夏官郎中。?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作乱,攻陷河北数州。当时,军机事务繁忙,姚崇处理得当,有条有理,深受武则天赏识,被擢升为夏官侍郎。
圣历元年(698年),姚崇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后改任凤阁侍郎,又兼任相王府长史。
长安四年(704年),姚崇因母亲年迈,请求辞去官职。武则天遂免去他的宰相之职,但保留其相王府长史一职,让他奉养老母。不久,武则天又让姚崇兼任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姚崇推辞道:“夏官执掌兵权,臣是相王府属官,兼任夏官不利于相王。”武则天深以为然,便改任他为春官尚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姚崇
宋璟,邢州南和人。七世祖宋弁任元魏吏部尚书。
宋璟耿直有大节,喜爱学习,擅长写文章,考丅中进士科。调任上党尉,任监察御史,升任凤阁舍人。宋璟做官刚正,武后看重他的才能。张易之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忠的言论,让张说作证,将要当廷对质时,张说恐惧紧张,宋璟对张说说:“名义最为重要,不可诬陷正直的人以求暂时免祸。为此而受到谪降,正可以流芳后世。你如有不测,我将在朝廷相救,将与你同死。”张说被他的一番话感动,如实回答,魏元忠免於死罪。
宋璟后来升任左台御史中丞,正值有匿名信告发张昌宗引相工观b吉凶,宋璟请求彻底追查,武后说:“张易之等人已经自己告诉了朕。”宋璟说:“谋反不能因为自首而宽免,请求交付法官审讯以严明国法。张易之等人地位显贵深受宠爱,臣说出来将招致祸患,然而臣被义愤所激励,即使死了也不后悔。”武后不高兴,姚璹立即宣诏让宋璟退下,宋璟说:“现在亲耳聆奉德音,不必烦劳宰相擅自宦说王命。”武后心情缓解,允许将张易之等收捕关入牢狱。不久下诏宽免二张,赦令二张前去向宋璟致谢,宋璟不见,说:“公事则公开说明,如果私下相见,那麼法律无情。”他看着左右感叹说:“我后悔没有先打碎这两个家夥的脑袋而使他们败坏国法。”宋璟曾参加朝堂宴会,二张位居九卿官阶三品,宋璟官阶六品,坐在下座。张易之讨好宋璟,起身揖让说:“公是第一人,为何在下座?”宋璟说:“才能低劣官品卑微,卿说的第一是什麽呢?”当时朝廷百官因张易之等二人是内宠,不称呼他们的官职,叫张易之“五郎”,张昌宗“六郎”。郑善果对宋璟说:‘公为何称五郎为卿?”宋璟说:“以官职而言他正应当为卿。君不是他的家奴,叫什麽郎呢?”适逢宋璟家有丧事,告假期满入朝,公卿相继谒见,致礼表示敬意。张易之等人后到,快步上前,宋璟举着笏板不予揖让随口应付。因此积下怨恨,二张经常想要中伤宋璟,武后了解宋璟,得以免受陷害。然而因为宋璟几次违背旨意,下诏到扬州审理刑狱,宋璟上奏:“审理州县只是监察御史的职责罢了。”又下诏让他审查幽州都督屈突仲翔,他拒绝说:“不是大事御史中丞不出使。屈突仲翔的罪行只是贪脏,今日令臣前往,这必定有危害臣的人。”接着下诏宋璟作为李峤的副使前往陇、蜀,宋璟又说:“陇右没有变故,臣以中丞的身份任李峤的副使,朝廷没有先例。”始终没有接受。张易之起初希望趁宋璟出任外官的时机上奏弹劾处死他,计谋不能实行,於是等候宋璟家办婚礼时,将派刺客刺杀他。有人告知了宋璟,宋璟乘坐矮车住在别处,刺客无从下手。不久二张死去,於是宋璟免遭祸害。
神龙初年,宋璟任吏部侍郎。中宗赞赏他刚直,让他兼任谏议大夫、内供奉,退朝后与他谈论政事得失。升任黄门侍郎。武三思依仗与皇后私通而受恩宠,多次有求於宋璟。宋璟严厉回答说:“如今天后已经还政於皇子,你这个王应当降爵为侯,怎能又干涉朝政,难道看不见吕产、吕禄的事情吗?”后来韦月将告武三思淫丅乱宫禁,武三思指使主管部门以大逆不道论处韦月将,皇帝专门下诏将韦月将处死,宋璟请求交付刑狱审讯罪状,皇帝发怒,衣冠不整走出侧门,对宋璟说:“朕以为都已经把韦月将杀了,还请求什麽?”宋璟说:“人们都说皇后偏爱武三思,陛下不加追查就处以韦月将死刑,臣担心有人私下议论,请求审讯然后行刑。”皇帝更加恼怒。宋璟说:“请先杀了臣,不然,臣最终不会奉行诏令。”皇帝这才将韦月将流放岭南。适逢中宗返回京城,诏令宋璟暂且检校并州长史,他还没有赴任,又令检校贝州刺史。当时河北发生水灾,饥荒严重,武三思派人徵收封户租赋,宋璟拒不给与,因此遭受排挤。历任杭、相二州刺史,治理清廉严明,下属没有敢犯法的。升任洛州长史。
睿宗即位,宋璟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玄宗在东宫时,宋璟兼任右庶子。起初崔湜、郑愔主持选官,受到外戚近臣的干预,以致提前使用了两年官员的名额,仍然不够用,又设置每年冬季选官,官品守昆乱,宋璟与侍郎李乂、卢从愿澄清革除这一弊病,选任官员十分公平。太平公主要搞垮太子,曾在光范门停辇,等候宰相婉言劝说。宋璟说:“太子立有大功,是宗庙社稷的主人,怎能对他有异议呢?”於是与姚崇上奏让公主、诸王住到外地,皇帝不能采用。贬宋璟为楚州刺史,历任兖冀魏三州、河北按察使,进任幽州都督,以国子祭酒留守东都,升任雍州长史。
玄宗开元初年,以雍州为京兆府,宋璟又任京兆尹。进任御史大夫,受牵累获罪贬为睦州刺史,调任广州都督。广州人用竹子茅草建造房屋,经常发生火灾。宋璟教他们烧制陶瓦筑墙,修建店铺,越人习俗开始知道房屋便利不再担忧发生火灾。召入宋璟授任刑部尚书。四年,升任吏部尚书兼侍中。
皇帝前往东都,到达崤谷,驰道狭窄,车马拥挤停滞,皇帝命令罢丅免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等人的官职。宋璟说:“陛下正当壮年,如今开始巡守,因道路不畅而治罪於二臣,由此相告诫,将来有人要遭受困苦。”皇帝立即命令宽免他们。宋璟谢罪说:“陛下刚才因生气而责罚他们,又因为臣的话而宽免他们,这使过错归於皇上而恩惠出於臣下。姑且听从他们在朝廷待罪,然后下诏恢复他们的官职,这样就使得进退适宜了。”皇帝称赞他。宋璟连续封爵为广平郡公。广州人为宋璟树立遗爱颂碑,宋璟上奏说:“颂是用来传扬德行记载功绩的。臣的政绩不值得记载,广州人因为臣做了宰相,所以撰写溢美之辞,徒然成为谄谀。想要加以改正,请求从臣开始。”下诏允许停止。
皇帝曾经命令宋璟与苏颈拟定皇于的名字与公主的邑号,以使封号有等级次序,并下诏另外选择一个美称及佳邑封上。宋璟上奏说:“七个儿子平均抚养,这是诗人所称道的。现在如果地位同等而区别封号,或者是母宠子爱,恐怕会损伤《诗经?鳲鸠》篇所赞美的用心公平。从前袁盎撤去慎夫人的席位,汉文帝允许,夫人也不为此怨恨,认为他考虑到长久之计。臣不敢区别封号。”皇帝赞叹推重他的贤良。
皇后的父亲王仁皎去世,将要安葬,依照昭成皇后家窦孝谌的先例,坟高五丈一尺。宋璟等请求依照明文规定,皇帝已经许可,第二天,又下诏要如同宝孝谌的先例。宋璟封还诏书说:“节俭,是值得尊重的品德;奢侈,是最大的恶行。违背礼制而厚葬,是前代的训诚,因此古代有墓而无坟。子女陷於悲哀时则想不到用礼法自我克制,因此圣人制定齐、斩、鳃、免等丧葬制度,衣、衾、棺、椁,各有标准。即使是圣贤的人,也要断绝自己的私情。众人都追求奢侈,而独自能够俭约,正是所谓的至德要道。皇后如果认为安葬窦孝谌超过制度,当初并无非议,所以一切法令本不足以遵守。那麼贞观时嫁长乐公主,魏徵说不能加长公宅,太宗欣然采纳,而文德皇后派使者深加感谢。韦庶人将他的父亲追封为王,擅自营造酆陵,而祸患随后而至。国家知道人情无穷,因此建立制度,不因为人而动摇,不因为爱憎而改变。近来人们竞相追求厚葬,如今因为皇后的父亲是贵戚,不愁缺少财物,高冢大墓,不怕没有劳力,百事都由官府供给,一天便可以完成,而臣苦苦上奏不止,是想成就朝廷的善政、成就皇后的美德啊。假如皇后之情不可强夺,请求依准规制,一品陪陵坟高四丈,应该比较适宜。”皇帝说:“朕时常想着端正自身以使天下遵守纪纲,能容许对皇后有所偏爱吗?然而人们难以说到的,你却能提出来。”当即批准丁上奏。又派使者赐给宋璟彩绢四百匹。
正值发生日食,皇帝身穿素服对待天变,复查囚犯罪状将很多人宽免遣返,救济灾患,停止不紧急的事务。宋璟说:“陛下颁布德音,解救百姓穷苦,宽宥犯有轻罪的人,只是对流放、死刑不加以宽免,这是古代谨慎赦免的缘故。只是恐怕议论者要说皇上有了月食才整治刑罚,有了日食才修养德行,或者说这是天象的分野变异,希望能够猜出相应地区。臣为此而说君子之道增长,小人之道削弱。禁止女人干预朝政,放逐奸邪小人,这就是所说的修养德行。刑狱不乱,战争不滥,官员不实行苛政,军队不轻率进发,这就是所谓的修刑。陛下时常将这些放在心裏,虽然有日月亏食,也将会转而为福,又有什麼可担心的呢?而且君子耻於言行不一,愿以诚意感动上天,不要只是虚言粉饰。”皇帝称赞并采纳。后来宋璟以开府仪同三司罢丅免政事。
京兆人权梁山谋反,下诏河南尹王怡从驿道兼程赶往审理。监牢充满犯人,久久不能判决,朝廷便命令宋璟任京城留守,复查这一案件。起初,权梁山谎称置办婚礼,向许多人借贷,有关官吏想要牵连借款人获罪。宋璟说:“婚礼借索基本相同,而谋恶者轻举妄动,不是人们所能预料防备的。假使知道他要谋反而不借给,就是与他共同谋反。借贷的人并不知道底捆,又有什麼罪可言?”便平反释放数百人。
9月2日
宋璟拒立遗爱碑
作客不吃主人酒
唐玄宗派内侍将军杨思勗到广州去,迎接宋璟到长安来担任宰相。宋璟风度沉静,深不可测。从岭南到长安,几千里路,行走一个多月,竟没和使者交谈一句话。杨思勗回朝后,告诉皇帝,玄宗搓叹赞赏,对宋璟有了很深的印象。【〔716.12〕上将幸东都,以璟为刑部尚书、西京留守,令驰驿诣阙,遣内侍、将军杨思勖迎之。璟风度凝远,人莫测其际,在涂竟不与思勖交言。思勖素贵幸,归,诉于上,上嗟叹良久,益重璟。】
宋璟当了宰相,刑罚和奖赏出以公心,使文武官员各称职守,玄宗十分敬重。当宋璟入朝时,姚崇还在。老宰相善于随势应变,新宰相能够谨守法则,都是公平正直的人;作风不同,为国为民的思想是一致的。唐朝前期有两对出名的宰相,前者是“贞观之治”年代的“房、杜”,房玄龄和杜如晦;后者是“开元时期”的“姚、宋”,就是姚崇和宋璟。他们两人谒见皇帝,玄宗总要起身迎接;临别时,要送到门边。【〔716.12〕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遮。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二人每进见,上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及李林甫为相,虽宠任过于姚、宋,然礼遇殊卑薄矣。】
宰相府中,紫微舍人高仲舒博通典籍,历史上的故事他都知道;齐浣通晓时务,办事干练。姚、宋二人坐在他俩旁边,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答。因此,大臣们说:“欲知古,问高君;欲知今,问齐君。为政就不会失误了。”【〔716.12〕紫微舍人高仲舒博通典籍,齐澣练习时务,姚、宋每坐二人以质所疑,既而叹曰:“欲知古,问高群,欲知今,问齐君,可以无缺政矣。”】
贤明的人头脑最清醒,态度最谦虚。宋璟离开广州后,吏民非常怀念,要为他建立“遗爱碑”。宋璟知道后,向皇帝上书说:“我在广州,并无贡献,只做了分内该做的事。把我抬到荣宠无比的地位,造成阿谀奉承的风气,这里立碑,那儿树像,吹牛夸大,欺蒙百姓,实在是某些人的别有用心!要革掉这种恶劣风气,就从我开始,请下令禁止立碑!”【〔718.1〕广州吏民为宋璟立遗爱碑。璟上言:“臣在州无它异迹,今以臣光宠,成彼诌谀;欲革此风,望自臣始,请敕下禁止。”上从之。于是它州皆不敢立。】
宋璟很讲实际,看事情很深刻。有人推荐隐士范知璿的文章好,把他的《良宰论》送到宰相府。宋璟看罢,提笔批示:“观其文章,颇涉佞谀。山人当极言谠论,岂宜偷合苟容!文章若高,自宜从选举求试,不可别奏。”这对那些表面上当隐士骨子里想走“终南捷径”的名利之徒,是很好的警告:你的《良宰论》像是讨论如何做好宰相,其实在吹牛拍马;作为隐士应该直言忠谏,怎能讨好卖乖?你有文学才华,可以通过科举正道考试做官,不必从后门偷偷摸摸地进献什么文章!【〔718.3〕有荐山人范知璿文学者,并献其所为文,宋璟判之曰:“观其《良宰论》,颇涉佞谀。山人当极言谠议,岂宜偷合苟容!文章若高,自宜从选举求试,不可别奏。”】
宋璟也有一些毛病。每当处罚别人之后,受罚的人不服气,喊冤叫屈,上诉告状,他总是很恼火,往往不问情由,一律交给御史台加重惩治,并向中丞李谨度下令:“心服口服,不再上告的人,放出去;硬要告,不服气的,关起来!”
这样一来,对宋璟的怨言就多起来了。【〔720.1〕侍中宋璟疾负罪而妄诉不已者,悉付御史台治之。谓中丞李谨度曰:“服不更诉者出之,尚诉未已者且系。”由是人多怨者。】
当时天气大旱,民间传说出现了制造旱灾的鬼怪——“旱魃”。一天,皇宫里表演杂戏。有位优人,也就是演员,装扮成旱魃,从后台出来,另一位优人拦住他:“你怎么跑出来了?”旱魃笑道:“我奉了宰相的命令呀。”优人又问:“是何原因?”旱魃摇头叹气;“负屈含冤的好几百人,宰相一律关起来,人人喊冤,我不出来还行吗?”【〔720.1〕会天旱有魃,优人作魃状戏于上前,问魃:“何为出?”对曰:“奉相公处分。”又问:“何故?”魃曰:“负冤者三百馀人,相公悉以系狱抑之,故魃不得不出。”】
玄宗受到震动,加上一些别的事,就把宋璟的宰相撤了。【〔720.1〕上心以为然。…罢璟为开府仪同三司。】
不过,很快又恢复了职位,因为他毕竟是不可替代的人物,威信非同一般,这由一件小事情可以看出来:
太监王毛仲是皇帝的宠臣,朝官们都为他捧场,表示友好。他嫁女儿,玄宗问他需要什么,他顿首感谢:“臣万事俱备,只少客人。”【〔725.12〕王毛仲有宠于上,百官附之者辐凑。毛仲嫁女,上问何须。毛仲顿首对曰:“臣万事已备,但未得客。”】
玄宗又问:“张说、源乾曜,这些宰辅大臣,你去请就是了。”“已经请到啦。”毛仲说。玄宗心里明白:“啊,有一个人,只怕还没请来,是不是宋璟?”“是的。”王毛仲很尴尬。玄宗笑道:“我明天会帮你请来的。”【〔725.12〕上曰:“张说、源乾曜辈岂不可呼邪?”对曰:“此则得之。”上曰:“知汝所不能致者一人耳,必宋璟也。”对曰:“然。”上笑曰:“朕明日为汝召客。”】
第二天早朝,玄宗对宰相们宣布:“我家奴才王毛仲嫁女儿,是大喜事。明儿放假一天,大家都去吃酒吧。”【〔725.12〕明日,上谓宰相:“朕奴毛仲有婚事,卿等宜与诸达官悉诣其第。”】
喜期那天,客人们早早到齐,酒菜也送上了桌子,都不敢举杯拈筷,等待宋璟。一会儿,他进得宴会厅来,先举起酒杯,面朝西方,表示向皇帝道谢,然后轻轻地沾了一下嘴唇,放下杯子,说:“今日肚子有些疼,不能吃酒,对不住了!”随即拱手而出,没向主人正眼相看。这就是宋璟!【〔725.12〕既而日中,众客未敢举箸,待璟。久之,方至,先执酒西向拜谢,饮不尽卮,遽称腹痛而归。璟之刚直,老而弥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2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