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么多的诗句,都是用来形容诸葛亮的,可见诸葛亮的后世评价志高。诸葛亮在我们看来简直就是神人,为出山时就已将天下三分,出山之后更是三把大火烧的人尽皆知。
第一把火是在博望坡,烧掉了夏侯惇所带的十万大军。第二把火是新野,以退为进,用水火两样计谋叠加,让曹仁损失惨重。第三把火,则是著名的火烧赤壁,诸葛亮借东风,帮助周瑜顺利实行了火烧赤壁的计策,30万曹军灰飞烟灭,付之一炬,死伤无数,曹操灰头土脸退回了北方。
刘备去世后,各路兵马纷纷趁火打劫,包括魏国和吴国在内的五路大军齐齐伐蜀,诸葛亮安坐在家中,凭借对敌人心理的完美把控,瞬间就退了四路敌军,只有南蛮孟获这一路依旧未平,于是诸葛亮决定亲征南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次战争中。虽然蜀国对南蛮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南蛮的藤甲兵也让蜀国吃足了苦头。
藤甲兵是当地的一种特色。采用当地特有的藤蔓,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变得特别坚硬,能够抵御刀砍剑刺。而且藤甲由于十分轻便,藤甲兵的行军速度也是相当地快。一度让蜀军束手无策。但是诸葛亮怎么可能让藤甲兵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嚣张,他想到了用火攻来对付藤甲兵的办法。
果不其然,当一个藤甲兵被烧着之后,火势迅速地蔓延开来。而藤甲兵前后的路又都被堵死了。只好活生生地全被烧死了,只留下少部分人逃出生天。而诸葛亮见此情景,不由得伤心落泪,对众人说“我虽然有功于社稷,但是必损阳寿。”为什么区区三万人就让诸葛亮说出这番话呢?
这三万藤甲兵在山谷里惨叫哀嚎,死的形状不是一般的惨烈,这些藤甲兵也是蜀汉的子民。只不过因为战时需要,才来到战场之上,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这对于人数本来就少的他们来说,很有可能就是灭顶之灾,意味着这个民族的灭亡。灭族这样的罪孽,怎能不让诸葛亮害怕呢?这也难怪他惊呼“必损阳寿”!
诸葛亮曾烧死30万人都没害怕,为何在火烧藤甲兵时却说损阳寿呢
在历史上你知道诸葛亮曾烧死30万人都没害怕,为何在火烧藤甲兵时却说损阳寿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的军事指挥员重视火攻,是因为在缺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古代,运用自然手段加强战斗杀伤是必然的手段。诸葛亮共用了五次火攻,第一次是刚辅助刘备时,火烧博望坡,逼退夏侯惇;第二次是火烧新野,大败曹操追兵;第三次是火烧赤壁,虽然严格来说火烧赤壁是周瑜的功劳,但是没有诸葛亮借来东风,周瑜这把火也烧不起来;第四次是南征孟获时,设计火烧乌戈国兀突骨的三万藤甲兵,将这三万藤甲兵烧得片甲不留;第五次就是和老对手司马懿斗智斗勇,火烧上方谷了,虽然司马懿父子差点葬身火海,但最后还是因为天降大雨,把火剿灭,司马懿父子得以逃回一命,十年北伐,功亏一篑。
诸葛亮的这些火攻中,除了最后一次上方谷火烧司马懿失败以外,其他几次火攻都是大获全胜。但是,对于这几次火攻的胜利,诸葛亮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博望坡、新野、赤壁三地,诸葛亮共烧掉了30万曹军;而盘蛇谷一战,诸葛亮烧掉的藤甲兵仅3万人。火烧30万曹军,诸葛亮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但是火烧3万藤甲军,诸葛亮的内心是挣扎的。30万曹军虽然众多,但是诸葛亮烧掉的这30万曹军,是曹军进攻在先,而刘备被动反抗的结果。刘备和诸葛亮是为了扶植汉室不受曹操胁迫,这属于政治上的敌我矛盾,诸葛亮烧死30万魏兵属于正义之举,至少诸葛亮的良心不受谴责,所以他做得很坦然。
诸葛亮在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中,歼灭了无数曹军。到了夷陵之战后,蜀军在刘备的指挥下,也被东吴的陆逊一把火烧了个惨败。刘备虽然逃回了白帝城,可是也急怒攻心,一病不起。以往诸葛亮用火攻,还尚会留一条后路,可这回三万藤甲兵却无一逃脱,可谓斩尽杀绝,不留后路。二火烧曹军时都是敌强我弱,不得已的举动,而烧藤甲兵时却是敌弱我强以往与曹军大多实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作战,比如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和火烧赤壁都属于绝对的弱势,诸葛亮这属于自保的无奈之举,故而不会触犯天谴,而火烧藤甲兵这是诸葛亮这一方实力更强。
诸葛亮为了蜀汉政权的延续,为了北伐的成功。他首先巩固后方,亲自率领军队南征。虽然七擒七纵孟获,让孟获心服口服,平定了南方。诸葛亮绝少使用火攻了,就算上方谷火攻司马懿,诸葛亮也给司马懿留下了一个退路。当然,后来天降大雨浇灭了大火,诸葛亮也只有认命了。南蛮却是蜀汉的子民三国时期,魏国实力最强,蜀国最弱。就拿人口来说,魏国有五百多万,吴国有三百多万,而蜀国只要一百万不到,所以,蜀国对人口极度的渴望。他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有罪的,有伤天和,必然会遭到上天的惩罚,折损阳寿。这也就是诸葛亮感慨的原因。
通过以上大概的了解你知道了吗。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智近乎于妖。不知道发现规律没,曹操爱断粮草,周瑜爱反间计。诸葛亮擅长的却是火攻。而他也多次的用。
如博望坡火退夏侯惇,新野一把火烧得曹操够呛;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差点儿让曹操葬身于此;处理蜀国内乱时,诸葛亮火烧藤甲兵,败孟获,收服蛮人,平定南乱。
多次火攻,遥想博望新野前后二十多万兵,赤壁之战更是有八十三万。这么多兵,火烧起来诸葛亮都毫无惧色,但唯独火烧藤甲兵时,却露怯。感慨道?必损阳寿?。这是什么原因?
这次事件得回顾到《三国演义》第九十回。孟获六次败诸葛后,有人给他出了个注意。往东南七百里,找乌戈国国王兀突骨借他的藤甲兵。该兵以藤甲为铠甲,刀箭不入,遇水不湿。渡江不沉,又轻又坚,所向无敌。
孟获欣然前去,并破蜀兵。魏延大败,诸葛亮命赵云助魏延守寨。他第二天去找平蛮之策。土人引路,诸葛亮遍观地理,找到一形如长蛇的山谷,名字为盘蛇谷。诸葛亮大喜:
此乃天赐吾成功于此也
据此,诸葛亮布下计策请君入瓮。让魏延且战且走,引蛮兵入盘蛇谷。蛮兵连赢十五阵,一路高歌,丝毫不知中计。顺利入盘蛇谷。
于是,诸葛亮即刻让士兵乱丢火把,点燃谷中黑油柜中的地雷,又令赵云焚烧谷口车上的草。此时,满谷火光乱舞,而藤甲兵的藤甲乃油浸之物,遇火必然。盘蛇谷内的藤甲兵无有不着的,烧得那是互相拥抱,伸拳舒腿。
藤甲兵皆是死于山谷,臭不可闻。诸葛亮垂泪叹息道:
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无论是博望之火,还是新野之火、赤壁之火,这些火都是烧之不尽绝。然盘蛇谷之火则烧之尽绝,让乌戈国不留种,不是很残酷?这不是大罪吗?
第二,前面几把火,烧的是曹军。曹操乃汉贼,诸葛亮这是在匡扶汉室,火是正义之火。但,火烧藤甲兵,属于蜀国内战,烧死的却是蜀国之人(归附,即为蜀人)。总体而言,符合《三国演义》所表现的主旨。
第三,火烧藤甲兵,实属大罪,大罪大损阴德,必损阳寿。而诸葛亮为何陨落在五丈原?罗贯中在这里埋下伏笔。
第四,衬托诸葛亮的个人形象,所以待诸葛亮向众将和盘托出自己刚刚的计谋时,诸将拜伏,皆道:
丞相天机,鬼神莫测也
诸葛亮之所以出此计谋,都是为了社稷,这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网络上有大神动用自己的洪荒之力,借助化学原理来阐释原因:油泡过的藤甲在燃烧时,产生的大量二恶英,被诸葛亮吸入身体。进而,损坏了身体。
不过,不得不说成也火攻,败也火攻。诸葛亮最后以火攻失败退场。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就学习过火烧赤壁,诸葛亮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赢了曹操,但是在后来诸葛亮在军事中也出过很多的计谋,就比如火烧30万魏军但按当时那个时代正式迷信风正盛行的时候就会有人说在诸葛亮去烧魏军时就已经在折损自己的阳寿了。
我们都知道著名的火烧赤壁,那是孔明为周瑜借来了东风,与刘备隔岸看周瑜火烧曹军。这把火使孔明扬名立万。孔明从此以后谈笑风声、志得意满。那么,为何火烧曹军时孔明面无惧色呢,首先,孔明这三把火烧的都是曹军也就是自己的敌人,孔明火烧曹军是为了清除逆贼,从而扶持汉室。再说这是曹军先进攻的,孔明所进行的也只是被动反抗,是自卫之战,所以火烧曹军,孔明问心无愧。
诸葛亮本人曾经说过,所有的河流、湖泊、山脉和植被都可以成为士兵。就因为这个在诸葛亮手上,但凡不用人力的,他都可以借用其他因素发挥得淋漓尽致。要是在战场上,诸葛亮善于用火攻,能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刘备三顾茅庐以后,诸葛亮出山的第一功,就是博望坡火攻曹军。在此之后,诸葛亮先后在新野火烧曹军、在赤壁火烧曹军、在盘蛇谷火烧孟获的藤甲军、在上方谷火烧司马懿的曹军。
总的来说,第一场和第二场大火是孔明烧的,但都是烧的曹军,只有烧、砍、死才是死亡。,死的越多,曹军有生力量越少,对蜀国来说就是好事。第三把火,虽然是周瑜放的,但烧死的依然是曹军。所以这三把火,孔明不仅毫无惧色,反而内心窃喜!但是在火烧藤甲军就不是那回事了,孟获和蜀国之间本身那是内部矛盾,只要孟获投降,他的军队就是刘备的军队,都属于蜀国的有生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1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